儿童成语故事大全.doc

合集下载

儿童睡前成语故事

儿童睡前成语故事

儿童睡前成语故事1井底之蛙【典故】《庄子》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旱,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2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仅仅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

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1.儿童成语故事:孟母三迁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

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

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

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

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

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

[提示]比喻注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2.儿童成语故事:目不识丁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

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

”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注释]丁:指简单的字。

[提示]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3.儿童成语故事: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注释]鹏:传说中的大鸟。

[提示]比喻前程远大。

4.儿童成语故事:杞人忧天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

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

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注释]杞:地名。

[提示]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5.儿童成语故事:人杰地灵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

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

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

灵:特别美好。

[提示]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6.儿童成语故事:同甘共苦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欢迎阅读!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1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2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3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这颗大松子足够小松鼠度过整个冬天了,小松鼠高兴的拥抱着松树爷爷,“哎呦!——疼死我了。

”小松鼠被松鼠爷爷像针一样的叶子给刺了一下,小松鼠对松树爷爷说:“为什么您的叶子和别的大树不一样呢?”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小明的爸爸整天在家里狂饮啤酒,而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在此环境“熏陶”下一直跃跃欲试,但小明的妈妈为防止他过早饮酒,骗他说:“别喝啤酒啊,太难喝了,像马尿!”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

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

【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成语的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这是一篇关于成语猜谜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二)熟能生巧【典故】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成语一】: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

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

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

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

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成语二】:糟糠之妻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

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

刘秀和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以便给她改嫁。

湖阳公主说:“满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双全。

”为此,刘秀召见了宋弘,对他说:“俗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发了财就要停妻另娶,这可是人之常情啊!”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和自己共患难的结发之妻是不能抛弃的。

”刘秀见此情形,对湖阳公主说:“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成语三】:一箭双雕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

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

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

一次,摄图看见两只大雕在空中争夺一块肉,便交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将雕射下来。

儿童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5篇】

儿童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5篇】

【导语】成语⼀般⽤四个字,这与汉语本⾝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词为主有关系。

下⾯是⽆忧考分享的⼉童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5篇】。

欢迎阅读参考!1.⼉童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 程门⽴雪 北宋学者杨时精通史学,能⽂善诗,⼈称龟⼭先⽣。

他年轻的时候就考中了进⼠,为了继续求学,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奔赴河南颍昌,拜⼤学者程颢[hào]为师,钻研学问。

当他四⼗岁时,程颢死去,他⼜来到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yí]做⽼师。

有⼀天,杨时和同学游酢[zuò]⼀起去拜访程颐,正好程颐坐在书房闭⽬打盹。

这个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他俩不愿意惊动⽼师,⼜不肯放弃求教的机会,于是就站在旁边等候。

程颐⼀觉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有⼀尺多深,⽽杨时和游酢仍然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等候。

程门⽴雪成语故事引申,程门⽴雪,是指学⽣恭敬求救,形容尊师重道的可贵精神。

2.⼉童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 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物之⼀,然他⼩时候的天赋却不⾼。

有⼀天在家读书,对⼀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章。

贼⼈⼤怒,跳出来说,“这种⽔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章背诵⼀遍,扬长⽽去!贼⼈是很聪明,⾄少⽐曾先⽣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曾先⽣却成为⽑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本夫源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分⾟苦⼀分才。

”那贼的记忆⼒真好,听过⼏遍的⽂章都能背下来,⽽且很勇敢,见别⼈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怒”,教训曾先⽣之后,还要背书,扬长⽽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后来启⽤了⼀⼤批⼈才,按说这位贼⼈与曾先⽣有⼀⾯之交,⼤可去施展⼀⼆,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们,付出的努⼒⼀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幼儿园必备的成语小故事(30篇)

幼儿园必备的成语小故事(30篇)

幼儿园必备的成语小故事(30篇)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必备的成语小故事(3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雪中送炭【成语故事】南宋时期,着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2、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3、囫囵吞枣【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4、尔虞我诈【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

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

于是两军讲和。

5、草船借箭【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6、嫦娥奔月【成语故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7、恃才傲物【成语故事】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成语一】: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

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

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

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

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成语二】:糟糠之妻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

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

刘秀和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以便给她改嫁。

湖阳公主说:“满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双全。

”为此,刘秀召见了宋弘,对他说:“俗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发了财就要停妻另娶,这可是人之常情啊!”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和自己共患难的结发之妻是不能抛弃的。

”刘秀见此情形,对湖阳公主说:“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成语三】:一箭双雕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

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

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

一次,摄图看见两只大雕在空中争夺一块肉,便交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将雕射下来。

长孙晟跨马前奔,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一箭竟穿过两只大雕的胸脯。

雕顿时双双落下。

这个成语原指射箭技术高超。

现指一举两得。

【成语四】:以卵击石解释:拿蛋去碰石头。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成语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

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

【成语五】:忧心如焚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

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成语故事:西周从周厉王起一撅不振,政权越来越不稳定。

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

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地震与旱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幽王又骄奢淫逸,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

他重用太师尹氏,让他掌管朝廷大权,致使政治日趋混乱,国势日趋衰败,人心离散。

当时,有个名叫家父的大臣对这种状况非常忧虑,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机,保持周王朝的天下。

于是他写了一首诗,一方面揭露大师尹氏的罪恶,一方面表达老百姓的忧愤。

这首诗共十节,第一节写道:“巍峨的终南山啊,层峦迭嶂岩石垒垒。

太师尹氏威名显赫,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

心里忧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将你笑谈。

眼看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何你却看不见!”周幽王不听家父等人的劝谏,后来申侯联合大戎等攻周,他终于被杀死在骗山脚下,西周也因此而灭亡。

【成语六】:卧薪尝胆解释: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

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

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成语七】:有志者事竟成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故事: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

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

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

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

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

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

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

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

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

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成语八】:众叛亲离解释:叛:背叛;离:离开。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

形容完全孤立。

成语故事:春秋时,卫国第十三代君主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晋,一个是公子州吁。

州吁有些武艺,喜欢打仗。

他见哥哥桓公是个老实人,便阴谋篡位。

就在公元前719年,卫桓公动身上洛阳去参加周天子平王的丧礼,州吁在西门外摆下酒席,给他送行。

他端着一杯酒,对桓公说:“今天哥哥出门,兄弟敬你一杯。

”我很快就会回来,兄弟太费心了!卫桓公说。

接着,卫桓公也斟了一杯酒回敬。

州吁趁卫桓公不备突然拔出匕首,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杀了卫恒公,做了卫国国君。

他害怕国内人民反对,便借对外打仗的办法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他拉拢陈国、宋国、蔡国,一起去攻打郑国。

但由于郑国严密防守,进攻以失败告终。

鲁国的国君隐公听到这些情况后,问大夫众仲说:“州吁这样干,能长久得了吗?”众仲回答说:“州吁只知道依仗武力。

到处兴风作乱,老百姓是不会拥护他的;他为人十分残忍,杀戮无辜,谁还敢去亲近他呢?这样老百姓反对他、亲信的人也会逐渐离开他,他的政权怎么会长久呢?”众仲接着又说:“兵,就像火一样。

一味地用兵,而不知道加以收敛和节制,其结果必定是玩火自焚。

依我看,失败的命运正等着他呢!”果然,不到一年,卫国的老臣石醋,借助陈国的力量,把州吁杀了。

【成语九】:养虎为患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成语故事: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

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

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

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

大家将两只猛虎绑住,一个猎人便循着猛虎的踪迹,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只小虎崽。

这只小虎崽还刚刚睁开双眼,连奶还没有断,他睁着双眼看着猎人,一点也不害怕。

猎人看到小虎崽毛绒绒、胖乎乎。

憨态可掬,分外喜爱。

猎人一时高兴便将小虎意抱回了家中。

猎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猎人带回一只小虎崽,觉非觉好玩,小孩子去抚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与他玩耍开了。

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

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阴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

春风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冻了,人们收起猎具,开始下河捕鱼了。

猎人沿河捕鱼,十几天后才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发现家中饲养的那只老虎嘴角上残留着血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都不见了。

猎人感到一种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一种巨大的恐惧笼罩了。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只老虎猛地向他扑去,只几口便将他咬死了。

【成语十】:坐观成败解释: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成语故事:汉武帝晚年,身体很不好,人也开始昏庸起来。

他宠信奸臣江充。

江充利用汉武帝怀疑有人要谋害他的心理,说武帝得病,是那些恨他的官吏和百姓在地下埋了木头人暗加诅咒的结果。

于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调查这件事。

江充心狠手辣,借机诬陷平时和自己作对的人,把他们一个个全杀了,前后竟杀了几万人。

当时,太子刘据和江充也是对头。

于是,江充向在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诬告太子宫中也埋有大量的木头人,想置太子于死地。

太子忍无可忍,发兵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去向汉武帝禀告,并欺骗武帝说太子起兵造反。

武帝信以为真,便派丞相刘屈嫠带兵去捉拿太子。

太子被逼率军抵抗,双方激战了好几天,刘据兵败逃走,后来在湖县被杀。

刘据在发兵抵抗丞相的部队时,用的是“皇上病重、奸臣作乱”、特来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当时负责守卫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寨中,授给他兵符,要他发兵支持自己。

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兵,闭寨不出。

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双方谁是谁非。

后来,汉武帝带病回京,他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起先认为任安只是假装接受了兵符,并没有依附太子,就没追究他。

任安军队里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他以前曾受过任安的鞭打。

怀恨在心,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答应太子出兵,听从太子的命令,因此任安是太子的支持者。

武帝看了这封告发信,说:“任安是个资格很老的大臣了!他老奸巨滑,眼见战事发生,却脚踏两只船,坐观成败,准备哪一方打赢,就投靠那一方,如此怀有二心的人,留他不得!”于是,武帝下令逮捕了任安,把他杀了。

推荐阅读:精选儿童成语故事集锦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瓜田李下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之大义灭亲的典故叱咤风云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车载斗量》成语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