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合集下载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有具体一例可观:就文学方面,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一曰: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二曰: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三曰:不用典;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不用套语烂调;六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七曰:不模仿古人;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起了领导作用;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郑大华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用法值得商榷,“五四运动”是1919年间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至1924年间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从根本上而言,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不能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或误读,而是进一步推动和深化。

“救亡”和“启蒙”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相伴而行,它们之间不是谁压倒谁或谁取代谁,而是相互推动、彼此促进。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救亡启蒙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但很多学者写的纪念文章,纪念的不是五四运动,而是新文化运动。

因为长期以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码事,所以常常把它们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成为学术专用名词。

但我认为这一用法值得商榷。

因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指涉的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指的是发生于1919年5月4日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后来的发展(如“六三运动”),到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和约告一段落,其性质是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以“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主要诉求的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指的是发生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到1924年国民革命兴起前,亦即“武器的批判取代了批判的武器”前,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旗帜,以反孔批儒和伦理道德革命、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输入各种新思想新学说、75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二者虽然有联系,有交集,“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为“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准备了一批鼓动者和骨干,“许多在鼓动示威、罢工、抵制日货等活动中起领导作用的人,实际上也是那些推动新文学、新思想以及社会改革的新兴知识分子。

历史趣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

历史趣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性质
导语:一百年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一百年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生活常识分享。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

近代史的复习材料第四-第九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辨析题1.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2.新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4.1919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类型及代表人物。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三、论述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试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三、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

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中,在争取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的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材料2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

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A)先行邀请国民党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适宜地点开一代表会议,互商如何加邀其他各革新团体,及如何进行。

(B)运动倾向共产主义的议员,在国会联络真正民主派的议员,结合民主主义左派联盟。

(C)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工会、农民团体、商人团体、职教员联合会、学生会、妇女参政同盟团体、律师公会、新闻记者团体等,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导入:同学咱们今天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通过对教材上篇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首先是器物阶段,当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当时的先进分子试图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后来失败了;随后进入到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时,认为改变中国的关键是提高国民性,也就是进入了文化阶段的探索,这才有了新文化运动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第一节的标题。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是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尽管标题上是用并列关系,但实际上五四运动是属于新文化一部分的,但是呢,五四运动太重大了太具标志性了,所以咱们要单独剖析一下。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兴起标志:P95倒数第二段勾一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是主要撰稿人。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还聘请很多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性质: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是建立在对中国资本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上,希望人们接受资产阶级文化这个角度出发的,所以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P96两大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两大阵地、两大旗帜)—选择题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这样描述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

(小故事)《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选择题)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民主和科学的目的: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延伸: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青年提出了六条希望与要求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所抨击的对象是封建主义时期的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套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套试题(含答案)

综合练习 (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1840年鸦片战争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1911年辛亥革命D.1919年五四运动2.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D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BA.北伐失利B.天京事变C.洪秀全病逝D.天京陷落5.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事件,史称(BA.戊戌变法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勤王运动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B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资政新篇》7.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 C )A.封建地租B. 民族资本C.官僚资本D.发行外债8.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B )A.打倒孔家店B.民主和科学C.兼容并包、百家争鸣D.文学革命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B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C.“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D.“工农武装割据”10.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C ),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A.皇姑屯事件 B.万宝山事件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11.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时间是( B )A.1946年6底B.1947年6底C.1948年秋D.1949年4月12.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 D ),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蓝图。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章节测试习题(5)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1.【答题】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 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B.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C.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2.【综合题文】阅读下列图片:【答题】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答案】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故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答题】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答案】《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来从第二卷即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答题】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答案】李大钊。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故图三人物是李大钊。

【答题】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历史功绩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历史功绩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性质与历史功绩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产生的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

新文化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

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