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橘皮益智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橘皮益智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橘皮益智汤的功效和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橘皮益智汤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益智(去皮)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痼冷在内,阴气交攻,心痛如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盐少许,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上文就是对橘皮益智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桔子皮的功效和作用

桔子皮的功效和作用导语:桔子皮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成分,也是民间的调味皮,桔子皮具有健胃、止吐的功效,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那么桔子皮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橘子皮泡水喝的功效橘子皮的功效与作用(1)橘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
可将其洗净晒干后,浸于白酒中,2~3周后即可饮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时间越长,酒味越佳;(2)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将其洗净晒干与茶叶一样存放,可同茶叶一起冲饮,也可以单独冲饮,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气;(3)熬粥时,放入几片橘子皮,吃起来芳香爽口,还可起到开胃作用;(4)烧肉或烧排骨时,加入几片橘子皮,味道既鲜美又不会感到油腻;(5)橘子皮可以做成糖橘丝、糖橘丁、糖橘皮、橘皮酱、橘皮香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另外呢,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也可用橘子皮治疗。
一种方法是:将橘子皮洗净,晒干,烘脆(或文火炒一下),研成细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
另一种方法是:将橘皮洗净,切细,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后每次一汤匙,每日服3次。
还有还有:将橘皮烘干压成粉末装进玻璃瓶里备用,在炒菜、做汤、蒸馒头时,添加少量橘皮粉可调味;将橘皮放进冰箱,它的清香气息能够排除异味;将橘皮泡进热水里洗头发,如同用了高质量的护发剂,头发会光滑柔软;将橘皮泡在水里用于浇花,这种花肥的特点是效果持久橘子皮比较实用的功效:1-驱蚊夏季,可点燃干桔皮驱赶蚊蝇。
2-护发将桔皮泡进热水里,用它来洗头,如同用了高质量的护发剂,头发会光滑柔软。
3-把桔子皮放入脸盆中,它可散发清香,还能润肤,防治皮肤干燥。
4-除异味将桔皮放进冰箱,它的清香气息能够排除异味。
5-喜欢养花的人家,可将桔皮泡在水里沤肥,加进盆土作肥料,没有难闻的气味,肥效还很持久。
6-喜欢养宠物的人家,可将桔皮泡水,涂抹在宠物的身上可以去跳蚤,虱子。
7-家里蒸鱼时加入一些桔子皮,可除鱼腥味橘子皮的功效与作用: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
橘皮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

橘皮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关于《橘皮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期服用中医药方的人刚开始愈来愈多,不清楚大伙儿是不是了解橘子皮干姜糖水,那麼橘子皮干姜糖水的作用功效呢?假如不清楚得话,就看来一看下面本文吧。
湿疹药方火锅橘子皮通草炮姜(炮)桂心各60克山参30克甘草(炙)60克湿疹制作方法火锅涂药锉如模特大。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治伤寒哕逆不止。
湿疹使用方法使用量火锅每服12克,水300ml煎至180ml,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湿疹摘抄火锅《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湿疹药方火锅橘子皮3两,通草3两,炮姜3两,桂心3两,甘草3两,山参2两。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胃寒呕哕不食,或咳痰,腹痛兼泻。
湿疹使用方法使用量火锅上(口父)咀。
每服4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湿疹摘抄火锅《医学纲目》卷三十二湿疹药方火锅茯苓、通草、炮姜、山参。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咳逆哕恶。
伤寒初病,但畏寒,不发热,嘴中和,脉细小而呃逆者。
湿疹使用方法使用量火锅每服水2盏,煎至8分,去滓,分2次服。
湿疹摘抄火锅《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湿疹药方火锅橘子皮2两,通草2两,炮姜(炮)2两,桂心2两,山参1两,甘草(炙)2两。
湿疹制作方法火锅上锉,如模特大。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哕。
胃中有寒咳逆。
湿疹使用方法使用量火锅每服4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湿疹摘抄火锅《活人书》卷十八湿疹药方火锅橘子皮、炮姜、半夏、白术茯苓、白蔻、山参。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胃中阴虚内热呃逆。
湿疹摘抄火锅《伤寒全生集》卷三上文常说的有关橘子皮干姜糖水的作用和做法等大伙儿是否都了解了呢?我们应当依据自身的饮食结构来开展调整健康养生,那样才能够对人体具有非常好的健康养生实际效果。
橘皮竹茹汤的功效

橘皮竹茹汤的功效关于《橘皮竹茹汤的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日炎炎,是很易上火的时节,常常健身运动的小伙伴们也是很老是出汗,胃热气盛。
在夏季里,一碗养血清热解毒的橘皮竹茹汤变成不能少的健康饮品。
肠胃不好的小伙伴们亦能够喝橘皮竹茹汤,由于这汤能够保肝护肝,降胃火,功效实际效果较为显著。
有关橘皮竹茹汤的作用,期待大伙儿能够来掌握一些本文。
构成为:橘子皮、竹茹各二升(12克),姜片500克(9克),甘草五两(6克),山参一两(3克),红枣三十枚(5枚),(以上括弧内使用量为现阶段中药汤剂使用量)。
以水1 000ml煎取300ml,温服150ml,日二服。
《金匮》此方用治“哕逆”者。
“哕”的含意:一就是指“呃逆”。
如《景岳全书》说:“哕者,呃逆也。
”一者指“作呕”。
如《丹溪心法·呕吐》说:“在线听书无一物,此谓哕。
”二种症状均与胃气上逆相关。
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间呃呃一声声,声短而频,无法自做,等于西医方面常说的膈肌痉挛。
其关键辨证论治是胃失和降,气逆动膈。
如因进餐受寒症或气轮不如意而导致一时性气逆作呃,并无别的兼见病症者,归属于临时的生理现象,可无须吃药。
《灵枢·杂病》篇明确提出了三种建议治疗法,即:以草呛鼻取嚏,嚏罢了;免息(闭气)而疾迎引之,立止;大惊之也可以已。
但若呃逆持续发病或反复发病,具备显著的兼见病症,或出現在别的急、慢性疾病全过程中的,则归属于病理学反映,即需用药治疗,并要鉴别症状的热寒实虚而遣方服药。
橘皮竹茹汤具备养血清热解毒、和胃降逆的功效,主冶胃虚有热,气逆动膈引发的呃逆。
以其为气虚,故呃逆时有时无,呃声不高;因其胃热,故喉干舌红,脉诊虚数。
聚瑞橘子皮艰辛温性,行气和胃;竹茹生津润,清热解毒降逆;二药相伍,清热解毒安胃,降逆止呃,并成君药。
姜片辛温为呕家圣药,与竹茹搭配以提升降逆止呕之手;山参辛温而养血柔肝,与茯苓共用使行中有补胃气得安,共为臣药。
橘皮防己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橘皮防己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到橘皮防己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
说到橘皮防己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防己2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槟榔(锉)1两,大腹(并子锉)7枚,生姜(锉,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肿满上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葱白3茎(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发现橘皮防己汤的好不仅体现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从古至今都受人推崇,养生效果真的超赞。
生活常识分享。
茅根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茅根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茅根橘皮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茅根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茅根橘皮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
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
茅根橘皮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茅根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茅根橘皮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
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白茅根(切)1升,橘皮3两,桂心2两(切)(一方有葛根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春、夏天行伤寒,胃冷变啘。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数数服之,尽,复合之,啘止乃停。
取微汗。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二引《小品方》
上文介绍了茅根橘皮汤的妙用,可见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请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用药禁忌哦。
生活常识分享。
橘皮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橘皮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橘皮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橘子皮茯苓汤的功效是许多的,仅仅大伙儿不清楚如何运用罢了。
下边我们就看来一看橘子皮茯苓汤的作用和吃法等。
特异药方生产
茯苓一两,白茯苓一两。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上为粉末。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下痢烦呕。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每服2钱,吃完高汤点一下。
特异摘抄生产
《鸡峰》卷十四
以上便是对橘子皮茯苓汤秘方的详解,是一个非常好之选,但是制做的情况下需要适当,过多会导致資源消耗也对人体有非常大影响。
姜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第 1 页
姜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
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
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
方剂姜橘皮汤。
【处方】
生姜30克(切)陈橘皮30克(炙,为末)
【功能主治】
治老人冷气心痛。
【用法用量】
上以水600毫升,煎取420毫升,去滓,空腹时分二至三次服。
【摘录】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上面就是本文对姜橘皮汤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姜橘皮汤能够传
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
放心的服用。
第 2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说到橘皮汤,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
【处方】橘皮6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
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
下咽即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别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甘草15克人参7.5克陈橘皮(去白)6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胃虚,呃逆。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青竹茹1团、生姜4片、大枣1枚,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处方】橘皮45克甘草15克人参7.5克竹茹15克【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病后发热,误用汗法,心中大烦,骨节疼痛,目瞤,恶寒,食则反呕,谷不得人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处方】半夏(制)150克茯苓陈皮各90克细辛青皮桔梗枳壳甘草(炒)各60克人参旋复花(去叶)各30克【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胸膈停痰,咳嗽痰甚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七【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甘草(锉,炒)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4两,白术4两,草豆蔻(去皮)2两。
【制法】将葱1握细切,拌药罨1宿,炒令黄色,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处方】真橘皮(用日照西方壁土炒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分,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别名】加味香苏散【处方】橘皮半两,枳壳(炒)半两,川芎半两,槐花(炒)半两,槟榔2钱半,木香2钱半,桃仁(浸,去皮2钱半,炒)2钱半,紫苏茎叶2钱半,香附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痔。
因忧思恐怒,适临放前,痔疮发作,肿痛,大便难,强努则肛出。
【用法用量】加味香苏散(《医部全录》卷二○九)。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处方】橘皮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夏4两(切,焙),竹茹1两,小麦3合。
【功能主治】阳明病,呕吐痰水青黄,胸中烦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先煮葛根,减2升,去上沫,纳诸药,加生姜3两,煮取3升,去滓,再煮取2升,温服7合。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七【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枳壳(麸炒)1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胸痹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1分,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七【处方】橘皮3两,生姜4两,茯苓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5-6次温服,中间任食,1日服尽。
【注意】忌大酢、蒜、面。
【摘录】《外台》卷三引《近效方》【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分,牵牛子(炒)1分,甘草(炙)1分,大黄(锉,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加葱白1茎(擘碎),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葛根(锉)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打碎)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在肠胃,或呕吐不食,渴多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青竹茹3两,生地黄(切,焙)3两,黄芩(去黑心)3两,山栀子仁3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3两,芒消(研,汤成下)、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药除芒消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马喉痹。
势如奔马,肿痛烦满,数数吐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5分,去滓,下芒消末1钱匕,搅匀,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处方】广陈皮、杭青皮、陈枳壳、南木香、生甘草、山楂肉、白云苓、麦芽1撮为引。
【功能主治】痘疹不能饮食,由伤食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五【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橘皮2两,甘草(炙)2两,生姜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呕吐反逆,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煎取3升,每服1升,食前服,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范汪方》【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麻黄(去节根)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虚乏,胸喉中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小麦半匙,煎至小麦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处方】橘皮18铢,竹茹18铢,人参18铢,白术18铢,生姜1两,厚朴12铢。
【功能主治】妊娠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不愈,重作。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此方竹茹能平少火,厚朴能下逆气,橘皮、生姜所以开胃,人参、白术所以益脾。
开胃益脾,欲其安谷云尔。
【摘录】《千金》卷二【处方】陈橘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1两,紫苏叶1两。
【功能主治】脚气。
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8钱,水1中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别名】生姜橘皮汤、小橘皮汤、小陈皮汤【处方】橘皮4两,生姜半斤。
【功能主治】行滞消痰,止呕吐。
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
【用法用量】生姜橘皮汤(《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伤寒总病论》卷三)、小陈皮汤(《普济方》卷一八四)。
本方方名,《赤水玄珠》引作“陈皮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橘皮汤主呕哕厥冷良,由浊痰阻遏清阳,不得旁达四末。
但须橘皮、生姜涤除痰垢,不得妄议温经也。
【摘录】《金匮》卷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裂)1分,大黄(锉,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膈上有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分3次温服,1日令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前胡(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处方】香附米(炒)2两,半夏2两,橘皮2两,甘草7钱半。
【功能主治】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盏,通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八【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切,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鹤虱(微炒)半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疒丂)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临卧各1服,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阿胶(炙燥)1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虚冷,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分(切),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别名】陈皮干姜汤【处方】橘皮2两,通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呕哕。
【用法用量】陈皮干姜汤(《普济方》卷二○六)。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处方】橘皮2两,干姜2两,人参1两半。
【功能主治】止呕。
主【用法用量】水6升,煮得2升,服7合,每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医门方》【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瓜(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草豆蔻(去皮)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恶,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栀子仁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后,烦满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豉半合,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枇杷叶(拭去毛,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人行5-7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1分,羌活(去芦头)1分,防风(去叉)1分,芎䓖1分,紫菀(去苗土)1分,桔梗1分,细辛(去苗叶)1钱半,甘草2钱(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脏本热,因伤于风,寒壅相交,痰唾稠浊,发而成嗽,服凉药其嗽愈加。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处方】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槟榔2两,麦糵1两(炒令微黄),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木香3分,草豆蔻1两(去皮),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胸膈气滞。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卷八九引作“橘皮散”。
【摘录】《圣惠》卷十三【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生姜(切,焙)6两,缩砂仁1两,甘草(炙)1两,白芷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气逆,心腹膨胀,干呕不止,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口干加牛乳少许同煎。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楮白皮(炙,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半,紫苏子(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