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出水堰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围堰设计。项目建 议书、可行性研究和招标阶段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可参照执行。 三、编制依据和国内外相关标准
(一)编制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技术服务合同;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
5
2007 年 7 月,专家会议审查。 4、2011 年 8 月 31 日前,根据审查会议纪要,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 《规范》报批稿(包括正文、附录、强制执行的内容和必要的条文说明)。 报批文件包括报批公文、报批稿、审查会议纪要、审查阶段意见处理汇总表、 编制工作报告和必要的专题报告等。 5、2011 年 12 月 31 日前,根据技术审核意见和体例格式复核意见,完 成修订报批文件。 六、必要的专题项目、测试验证 1、国内外典型工程围堰设计专题调研,主要调查项目和单位、调查内容 见附件 2。 七、经费预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制定工作量,初步拟定预算经费如 下: (一)分项预算费用 1、资料费和调研费:6 万元; 2、专题研究经费:12 万元; 3、编写工日补助费(仅考虑加班津贴):6 万元; 4、草稿、送审稿、报批稿印刷费:3 万元; 5、审查、咨询、讨论会议费:12 万元。 (二)总费用 初步估算总经费 39 万元。其中主持单位补助(合同补助额)25 万元, 主编单位自筹 14 万元。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 编制工作大纲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编制组
二○○九年十一月
目录 一、标准编制的目的和必要性 ......................................1 二、适用范围 ....................................................1 三、编制依据和国内外相关标准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国内相关规范 ..............................................2 四、主要技术内容 ................................................2 五、工作进度 ....................................................4 (一)总进度 ....................................................4 (二)工作进度 ..................................................5 六、必要的专题项目、测试验证 ....................................6 七、经费预算 ....................................................6 (一)分项预算费用 ..............................................6 (二)总费用 ....................................................6 八、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 ....................................7 (一)编制组人员组成 ............................................7 (二)工作分工 ..................................................7 附件 1 ..........................................................8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章、节及附录和主要内容及起草人员 ....8 附件 2 ..........................................................9 国内外典型工程围堰设计专题调研大纲 ..............................9
出水堰管理规范

出水堰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出水堰管理规范,以确保出水堰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出水堰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用于调节水流和防止洪水。
2. 管理责任2.1 出水堰的所有者应负责出水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
2.2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出水堰的正常运行。
2.3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并清理出水堰,确保其通畅。
3. 安全措施3.1 出水堰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出水堰的存在。
3.2 出水堰的周边应设置护栏或其他保护措施,防止人员误入出水堰区域。
3.3 出水堰周边不得设置有害物质或其他危险设施,以避免对出水堰造成污染或损坏。
4. 定期维护4.1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出水堰进行维护,包括清理水道,维修出水口等。
4.2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出水堰的防洪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4.3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记录维护工作的内容和日期,以便后续的管理和追溯。
5. 应急措施5.1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5.2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6. 监督与评估6.1 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对出水堰的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
6.2 出水堰的管理人员应配合管理部门进行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7. 附则7.1 本文档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7.2 对于违反管理规范的出水堰,相关责任人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为出水堰管理规范的内容要点,具体的管理措施、细节等详细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出水堰的设计》课件

出水堰的设计流程
1
确定设计方案
根据实际条件和需求,确定出水堰的设计方案。
2
建立三维模型
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出水堰的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
3
模型分析
对三维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出水堰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效果。
4
优化设计
根据分析结果,对出水堰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其效果和稳定性。
《出水堰的设计》PPT课 件
# 出水堰的设计
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而出水堰设计在整个水土保持系统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出水堰
- 定义:出水堰是水土保持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控制土壤流失。 - 分类:从构造上可以分为混凝土出水堰、土工布出水堰、石头出水堰等。
出水堰的作用
控制水流
出水堰可以调节水流的速度和流量,防止水流对土壤造成冲刷。
防止土壤侵蚀
通过出水堰的设置,可以减少土壤的流失,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其他作用
出水堰还可以用于提供水源,防止泥石流,改善周边土壤的水分状况。
出水堰的设计原则
1 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出水堰的位置和规模。
2 水文条件
考虑降雨量、径流量等水文条件,确保出水堰的设计满足实际需要。
3 土地物理学条件
对未来出水堰的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水堰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可持续。
设计案例
案例介绍
介绍一个出水堰设计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案 例。设计方案说明
详细说明出水堰的设计方案,包括其结构、尺寸、 材料等。
总结
出水堰的作用和优点
通过出水堰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出水堰设计规范PDF

出水堰设计规范PDF篇一:常用量水堰槽使用技术如何选择量水堰槽非满管状态流动的水路称作明渠(open channel),明渠流量计的应(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出水堰设计规范,pdf)用场所有城市供水引水渠、火电厂冷却水引水和排水渠、污水治理流入和排放渠、工矿企业废水排放以及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用渠道。
选择量水堰槽的种类,要考虑渠道内流量的大小,渠道内水的流态,是否能形成自由流。
最大流量小于40升/秒建议使用直角三角堰;大于40升/秒建议使用巴歇尔槽;上游渠道较短,最大流量又大于40升/秒建议使用矩形堰。
条件允许,最好选择巴歇尔槽。
巴歇尔槽的水位-流量关系是由实验室标定出来的,而且对于上游行进渠槽条件要求较弱。
三角堰和矩形堰的水位-流量关系来源于理论计算,容易由于忽略一些使用条件,带来附加误差。
三角堰材料:PVC、玻璃钢、不锈钢可选。
流量越大,相应增加壁厚。
注意事项:◇ 三角口处的尺寸准确、缘台平直、光滑。
板面光滑、平整、无扭曲。
;◇ 三角堰的中心线要与渠道的中心线重合。
定。
适应范围:◇ 三角堰可按图1.1加工。
注意:安装该直角三角堰的上游渠道宽是600mm,三角顶角与上游渠底的高度是250mm。
◇ 如使用图1.1直角三角堰,可在明渠菜单“10堰槽种类”→“1直角三角堰”项选择“开启”,仪表内已有该堰板的水位-流量表,可根据水位值直接给给出流速。
最小流量0.0136升/秒,最大流量45.010升/秒(162吨/小时)图1.1 直角三角堰堰板构造图1.2 三角堰建造效果图图1.3 三角堰在渠道上的安装和三角堰的水位零点三角堰安装在渠道上如图1.3所示。
堰板要竖直,要安在渠道的中轴线上。
加工三角堰时,可以会使顶角变成圆角,在确定水位等于零的位置时要注意,三角堰的水位零点应在三角堰的侧边的延长线的交点上。
仪表的探头要安装在上游距离堰板0.5~1米的位置。
二:矩形堰材质:PVC、玻璃钢、不锈钢可选。
流量越大,相应增加壁厚。
出水堰的设计详细版

最新.
13
三. 出水堰计算
q Q n
n L b
L L1 L2 h 0 .7 q 2 5
q0
Q L
最新.
14
式中 g——三角堰单堰流量(L/s); Q——进水流量(L/s); L——集水堰总长度(m); L1——集水堰外侧堰长(m); L2——集水堰内侧堰长(m); n——三角堰数量(个); b——三角堰单宽(m); h——堰上水头(m); q0——堰上负荷[L/(s·m)]。
的固体。但是设有出水挡板容易形成污渣层,是否 设挡板需根据处理的情况而定。
最新.
9
出水设施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局部出水槽即使存
在浮渣挡板时也被漂浮的固体堵塞,从而引起出 水不均匀,或发生堰不是完全水平的问题,较小 的水头会引起相对大的误差。可以计算出当水头 为25mm时的流量比水头为20mm时大75%。因 此,沿三角堰长度方向仅仅5mm的水位差(这在实 际中是很可能发生的)将导致出水75%的误差。为 了消除或最终减少这些问题,堰上水头应当要求 不小于25mm。三角堰的设计要使其可以调整高 度,上述出水装置设计的具体原那么如下。
⑥ 出水负荷参考二沉池负荷。
最新.
11
图3—2l是出水两种常用的布置形式,出水 渠宽度常采用20cm,高由计算确定。水深 及渠高由计算确定。
最新.
12
图3—21(b)出水渠的特点是出水渠与集气罩 成一整体,有助于装配化和整体安装,简化 施工过程。一般出水渠前设挡板,可防止漂 浮物随出水带走,可提高出水水质。当处理 含蛋白质和脂肪废水或所处理废水中含悬浮 固体较高,设置挡板是很必要的。如果沉淀 区水面的漂浮物很少,有时代可不设档。
出水堰的设计
最新.求。 二. 澄清区沉淀池出水堰设计 三. 出水系统设计。 四. 出水堰计算。 五. 初沉池的构造详图。
出水堰的设计课件

PPT学习交流
15
五. 初沉池的构造详图。
PPT学习交流
16
PPT学习交流
17
PPT学习交流
5
二. 澄清区沉淀池出水堰设计
1)澄清沉淀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率,应按最 大流量和平均日流量计算。
2)复算澄清沉淀池出水堰负荷,应按最大流量和平 均日流量分别进行计算。一般计算出的出水堰负 荷大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7 L/(s·m),这对运行无影响。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⑥ 出水负荷参考二沉池负荷。
PPT学习交流
11
图3—2l是出水两种常用的布置形式,出水渠宽度 常采用20cm,高由计算确定。水深及渠高由计算 确定。
PPT学习交流
12
图3—21(b)出水渠的特点是出水渠与集气罩成一整 体,有助于装配化和整体安装,简化施工过程。一 般出水渠前设挡板,可防止漂浮物随出水带走,可 提高出水水质。当处理含蛋白质和脂肪废水或所处 理废水中含悬浮固体较高,设置挡板是很必要的。 如果沉淀区水面的漂浮物很少,有时代可不设档。
出水堰的设计
PPT学习交流
1
一. 沉淀池出水堰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二. 澄清区沉淀池出水堰设计 三. 出水系统设计。 四. 出水堰计算。 五. 初沉池的构造详图。
PPT学习交流
2
一. 沉淀池出水堰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1. 沉淀池集水槽前多设置自由式出水堰。出水堰是 沉淀池的重要部件,出水堰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控 制沉淀池内水位的高程,而且对沉淀池内水流的 均匀分布有着直接影响。
7
PPT学习交流
8
三. 出水系统设计
出水装置应该设置在UASB反应器的顶部,尽可 能均匀地收集处理过的废水。大部分厌氧反应器的 出水堰与传统沉淀池的出水装置相同,即水平汇水 槽在一定距离间隔设三角堰。为了出水均匀大部分 的UASB反应器采用多槽式,而每个槽两侧带有三角 堰的方式。出水槽设置浮渣挡板,可以截留漂浮的 固体。但是设有出水挡板容易形成污渣层,是否设 挡板需根据处理的情况而定。
水利工程中的堰坝建设规范要求

水利工程中的堰坝建设规范要求水利工程中的堰坝建设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提供水力发电等功能的重要部分。
为了确保堰坝的安全可靠运行,相关的建设规范要求在设计、施工和运维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堰坝建设的规范要求。
1. 设计规范要求水利工程中的堰坝设计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坝基地质勘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结构、岩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
根据勘察数据,合理确定堰坝的坝址和堆石料来源。
(2)抗震设计:堰坝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设计中要考虑地震设计参数,确保堰坝在地震时不会发生破坏。
抗震设计包括坝身和坝基的抗震措施。
(3)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堰坝的设计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即在正常运行和洪水、地震等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不发生破坏。
设计中要考虑充分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分析。
2. 施工规范要求堰坝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符合以下规范要求:(1)施工条件要求:堰坝施工必须在适宜的施工条件下进行,包括季节选择、气候条件等。
此外,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情况和洪水的影响,做好相应的防洪措施。
(2)建筑材料要求:堰坝的建材要求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水利工程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
(3)施工工艺要求:堰坝的施工工艺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建设者必须熟悉各个施工工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运维规范要求堰坝建设完成后,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运维管理,确保堰坝的安全运行:(1)定期巡检和维护:堰坝运行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保持堰坝的正常运行。
巡检内容包括堤坝体、坝基、排水设施、泄洪设施等。
(2)水情监测和安全预警:对堰坝周边的水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水灾。
通过水位、流量等监测参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堰坝的安全。
(3)维修和改造工作:对于老化、损坏的堰坝设施,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改造工作,提升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出水堰设计规范

出水堰设计规范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出水堰设计规范一、出水堰类型常见的出水堰类型有三种: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
其中的三角堰直角三角堰和锐角三角堰两种,矩形堰又分为不淹没式矩形堰和淹没式矩形堰。
本规范重点介绍污水中常见的三角堰、梯形堰。
二、三角堰2.1基本构造三角形出水堰简称三角堰,主要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
常见类型为90°三角形出水堰,即直角三角堰,其断面见图1。
图1:直角三角堰局部断面图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a:堰口长度;b:堰口间静距;c:堰口端头预留长度;d:堰口高度,其值等于0.5a;h:过堰水深;H:堰板高度;2.2计算公式2.2.1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1)当h=0.021~0.20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1.4h2.5(m3/s)式中各符号的如下:q:过堰流量(m3/s);h:过堰水深(m);(2)当h=0.301~0.35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1.343h2.47(m3/s)式中各符号的如下:q:过堰流量(m3/s);h:过堰水深(m);当h=0.021~0.300m时,q采用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平均值。
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自由流非淹没薄壁堰(目前我公司的出水堰均满足此条件);◆直角三角堰。
2.2.2堰口数量堰口数量n的计算公式:n=Q/q(个)式中各符号的如下:q:过堰流量(m3/s);Q:设计流量(m3/s);n:堰口数量(个);计算出堰口数量后,需要确定堰口长度、堰口间静距、堰板高度,结合水池尺寸及出水堰布置位置确定出水堰个数,得到出水堰基本参数。
2.2.3校核出水堰主要校核参数:堰上负荷。
堰上负荷计算公式:q、=0.5·Q/(h·n)(个)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q、:堰上负荷(L/(m·s));计算时,应注意单位。
对于初次沉淀池,q、≤2.9L/(m·s);对于二次沉淀池≤1.7L/(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水堰设计规范
一、出水堰类型
常见的出水堰类型有三种: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
其中的三角堰直角三角堰和锐角三角堰两种,矩形堰又分为不淹没式矩形堰和淹没式矩形堰。
本规范重点介绍污水中常见的三角堰、梯形堰。
二、三角堰
2.1基本构造
三角形出水堰简称三角堰,主要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
常见类型为90°三角形出水堰,即直角三角堰,其断面见图1。
图1:直角三角堰局部断面图
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a: 堰口长度;
b: 堰口间静距;
c: 堰口端头预留长度;
d: 堰口高度,其值等于0.5a;
h: 过堰水深;
H: 堰板高度;
2.2计算公式
2.2.1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
(1)当h=0.021~0.20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4h2.5(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 过堰流量(m3/s);
h: 过堰水深(m);
(2)当h=0.301~0.350m时,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343h2.47(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h: 过堰水深(m);
当h=0.021~0.300m时,q采用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平均值。
以上两个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自由流非淹没薄壁堰(目前我公司的出水堰均满足此条件);
◆直角三角堰。
2.2.2 堰口数量
堰口数量n的计算公式:n=Q/q(个)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Q: 设计流量(m3/s);
n: 堰口数量(个);
计算出堰口数量后,需要确定堰口长度、堰口间静距、堰板高度,结合水池尺寸及出水堰布置位置确定出水堰个数,得到出水堰基本参数。
2.2.3 校核出水堰
主要校核参数:堰上负荷。
堰上负荷计算公式:
q、=0.5·Q/(h·n)(个)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q、: 堰上负荷(L/(m·s));
计算时,应注意单位。
对于初次沉淀池,q、≤2.9L/(m·s);对于二次沉淀池≤1.7 L/(m·s)。
如果校核数据不满足上述要求,应调整参数、重复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
三、梯形堰
3.1基本构造
梯形堰适用于水量较大时,其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断面见图2。
图2:梯形堰局部断面图
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a: 堰口长度;
b: 堰口间静距;
c: 堰口端头预留长度;
d: 堰口高度;
e: 堰槛宽度;
f: 堰口过水面宽度;
h: 过堰水深;
H: 堰板高度;
3.2计算公式
3.2.1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
梯形堰单个堰口过堰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1.86eh3/2(m3/s)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过堰流量(m3/s);
e: 堰槛宽度(m);
h: 过堰水深(m);
1.86:流量系数,当来水流速大于0.3m/s时,应采用1.9。
3.2.2 堰口数量
堰口数量n的计算公式:
n=Q/q(个)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 过堰流量(m3/s);
Q: 设计流量(m3/s);
n: 堰口数量(个);计算出堰口数量后,需要确定堰口长度、堰口间静距、堰板高度,结合水池尺寸及出水堰布置位置确定出水堰个数,得到出水堰完整参数。
3.2.3 校核出水堰
主要校核参数:堰上负荷。
堰上负荷计算公式:
q、=Q/(f·n)(个)
式中各符号的如下:
q、: 堰上负荷(L/(m·s));
计算时,应注意单位。
对于梯形堰,其堰上负荷可达180 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