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王,经典行书作品,《结字管见》
成亲王行楷书法字帖

成亲王行楷书法字帖《成亲王行楷书法字帖》简介:《成亲王行楷书法字帖》是一本以行楷字体为主题的书法字帖,以中国王朝中的成亲王为创作题材,展现了行楷字体的优雅、庄重和严谨。
本书旨在展示行楷字体的魅力,并提供字体练习和指导,帮助读者提高行楷书法技巧和审美水平。
第一部分:成亲王与行楷字体的由来成亲王,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后代,一般是皇帝的儿子或侄子,地位尊贵,享受特权。
成亲王身份的光环赋予了行楷字体独特的庄严和尊贵。
行楷字体也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字体,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历代书法家的不断探索和整理,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规范体系。
行楷字体笔画平稳、笔势连贯,融汇了韵律美和结构美,给人以稳重而舒展的美感。
第二部分:行楷字体的特点与欣赏行楷字体具有以下特点:1. 笔画端庄:行楷字体的笔画严谨、直线较多,每一笔都力求端正而稳重。
2. 结构严谨:行楷字体的结构规整,笔画的比例和关系严密协调,给人以稳固感。
3. 墨色深浓:行楷字体的墨色浓重,注重墨与纸的质感和对比,使字体更加有力度和立体感。
4. 韵律和谐:行楷字体的笔画韵律感强,横平竖直、曲线相连,整体上具有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欣赏行楷字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的流畅,感受整个字的韵律美。
2. 注意字的比例和线条的粗细差异,体会字体的强弱变化。
3. 细致观察字体的构造和笔画的细节,捕捉其中的精神气息和艺术特点。
第三部分:行楷字体的书写与练习书写行楷字体需要掌握以下基本要点:1. 纸张、笔墨的准备:选择质地较好的宣纸,搭配适宜的毛笔和墨汁,提供良好的书写条件。
2. 书写姿势与笔的运用:正确的坐姿和手臂位置,以及正确握笔的方式和笔锋运用,对于书写行楷字体至关重要。
3. 字体结构与笔画顺序:掌握行楷字体的结构规律和笔画的书写顺序,保证字体的整体协调和每一笔的连贯。
4. 点画勾折技巧:掌握行楷字体中的一些常见点画勾折技巧,比如点画的位置、力度和形状,折线的弯曲程度等,使字体更加生动有力。
成亲王临阁帖册释文

成亲王临阁帖册释文是指成亲王(即乾隆皇帝)在临摹阁帖时所作的文字解释。
阁帖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一幅著名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因此多次临摹阁帖,并在临摹过程中对其中的字句进行解释和注释。
成亲王临阁帖册释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阁帖中字句的解释、对书法技巧的点评以及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赞美等。
这些释文不仅展示了乾隆皇帝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还反映了他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
由于成亲王临阁帖册释文涉及的内容较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
如果您对某一部分的释文感兴趣,可以提供具体的信息,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成亲王结字管见并译文

成亲王结字管见并译文
《成亲王结字管见并译文》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成亲王结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并附上了对结字的解释和翻译。
成亲王结字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传统仪式,通常在男孩子满三岁的时候进行。
在这个仪式上,孩子会在一块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由一位贵族或高级官员为其结字。
这个结字通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代表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对成亲王结字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些结字的例子,例如“明志”、“弘毅”等,这些都是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中对
于品德和人格的重视。
总的来说,《成亲王结字管见并译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小小的仪式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这个文化的博大精深。
清代成亲王永瑆《诒晋斋法书》

清代成亲王永瑆《诒晋斋法书》成亲王永瑆《诒晋斋法书·三集》《诒晋斋法书》,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 )金匮钱泳摹勒,共刻永瑆书六十二种。
临古与自书各半。
永瑆以书名于时,钱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内风行,翻版者众。
永瑆书学董其昌,他的书风清劲秀逸,字体平正且笔姿显露名重一时,被喻为书坛福音。
嘉庆年间,成亲王以所藏古代名迹晋陆机,唐怀素、宋米芾,黄庭坚等名家法书摹刻上石,入帖者皆取真迹,有赝者,在当时以精审为誉。
钱泳更是一代钩勒大家,故此帖为清宫最杰出的书法艺术代表之一。
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他在嘉庆年间担任军机处行走。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
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对其书法的评价,有杨翰《息柯杂著》谓:“王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书法大备如是,大抵皆从帖中问津,未深究古碑耳。
”(清)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谓:“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
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
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
”又说:“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
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
”《息柯杂著》又谓:“诒晋斋书,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偶涉诸家,终不离两家宗旨。
集卷随手杂临,竟有脱尽町畦,不似本家笔意者。
篆、隶亦有法度,盖书非一时,临非一家,不甚经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浑足,此无意胜于有意也。
”善收藏。
著有《诒晋斋诗文集》及《续集》、《随笔》、《仓龙集》等。
成亲王,经典行书作品,《结字管见》

成亲王结字管见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
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
成亲王结字管见并译文

成亲王结字管见一、引言成亲王结字管见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婚姻仪式,包括成亲、结字和管见三个环节。
本文将对成亲王结字管见的相关背景、仪式具体步骤和仪式意义进行探讨。
二、成亲成亲是成亲王结字管见仪式的首个环节。
在古代中国,婚姻多由家长、媒婆等安排,直到婚礼当天两人才正式见面。
成亲这个环节主要是准备两人见面,并确定双方是否同意成婚。
2.1 成亲前的准备在成亲仪式之前,对男女双方的背景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确定婚姻的合适性。
家族成员和媒婆等人会通过家谱、籍贯以及双方的性格、相貌等因素来评估这场婚姻的可能性。
2.2 成亲仪式成亲仪式通常在新郎家中举行。
新娘由女性长辈陪同到达婚礼现场,双方相见时会行礼致以问候。
然后,由男方的长辈宣布双方正式成婚,并接受双方是否同意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男方会通过字帖或书写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答复。
三、结字结字是成亲王结字管见仪式的第二个环节。
在结字环节,男方会亲自书写婚约,并由女方审视和确认。
3.1 结字的具体步骤结字仪式一般在成亲仪式之后的几天内进行。
男方会用毛笔将婚约的内容写在红纸上,并将其展示给女方。
女方会认真审视婚约的内容,确保没有误字或其他问题。
如果女方对婚约内容有异议,可以提出,并进行讨论和修改。
3.2 结字的寓意结字环节的寓意是双方对婚姻的确认和承诺。
通过书写婚约,男方表达了对婚姻责任的逐字逐句的认可。
女方的审视和确认表明她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男方的信任。
四、管见管见是成亲王结字管见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双方家族的长辈会见证并表达对婚姻的祝福,并向新娘转交一些嫁妆作为祝福和支持。
4.1 管见仪式管见仪式一般在结字仪式之后进行。
新娘会在家族长辈的陪同下,前往男方家中。
男方的家族长辈会宣布双方的婚姻,并送上一些嫁妆,如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
4.2 管见的意义管见环节的意义是双方家族对婚姻的认可和祝福。
长辈们的见证和祝福为婚姻增添了份量感,使夫妻双方更加坚定对婚姻的承诺。
成亲王行书《书论》,惊艳至极,2.1)页。

成亲王行书《书论》,惊艳至极,2.1)页。
成亲王行书《书论》,惊艳至极,2.1)页。
附录:诚亲王人物简介爱新觉罗?胤祉,清圣祖仁皇帝第三子,雍正帝异母兄,母荣妃马佳氏。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时,卒于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
皇三子赠诚隐郡王胤祉,其初行次为第十,康熙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时生,庶妃马佳氏即荣妃出。
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
明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
四十八三月,晋诚亲王。
六十一年十一月,与受末命。
雍正六年六月,坐贪利降诚郡王。
八年二月,复晋诚亲王。
五月,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
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丑刻幽死,年五十有六,以郡王礼葬。
生平经历胤祉(1677-1732),康熙第三子。
幼时抚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家中。
胤祉年龄比大阿哥胤褆小五岁,比太子胤礽小三岁,比四阿哥胤禛大一岁。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
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
从目前各种材料来看,胤祉从小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围猎时,胤祉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
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史学家阎崇年说“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位科学家”。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胤祉奏报康熙,皇长子利用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用巫术诅咒废太子胤礽,康熙怒不可遏,在严惩了皇长子之后,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亲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
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文化盛世胤祉在熙春园23年(1707-1730),文化盛事频繁。
胤祉的老师和门客全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
依靠这些人他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
胤祉是个文化人,备受康熙喜爱,法国耶稣会士白晋写给法王路易十四的信中说,康熙亲自给胤祉讲解几何学。
康熙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集律吕、历法和演算法於一书,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
成亲王行书对联的修复

成亲王行书对联的修复
沈骅
【期刊名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卷),期】2014(026)002
【摘要】厦门华侨博物院委托上海博物馆为其修复馆藏的珍贵书画文物,其中有一件绢本《成亲王行书七言对联》,画心老化发脆,有严重断痕、折痕、开裂,画心起空脱浆,字迹磨损残缺,己严重影响到保存与展出,急需修复.因为此件作品是写在稀绢上,经过研究,为使墨迹不受损,需保留原托纸.运用传统的书画修复工艺,通过添浆、清洗、对画心暂时性加固、揭除原覆背纸、小托、全色接笔,镶嵌画心、贴条加固等步骤,
使此件文物的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恢复了原貌.
【总页数】6页(P109-114)
【作者】沈骅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上海20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2.1
【相关文献】
1.成亲王行书临米芾帖 [J],
2.徐昌绪行书对联研究与保护修复 [J], 周理坤
3.行书对联 [J], 向爱东
4.行书对联 [J], 向爱东
5.行书对联 [J], 沈曾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亲王结字管见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是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
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嘉庆九年上谕称:“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
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