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氧化淀粉制备工艺及性质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研究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医药食品行业的发展,氧化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已经备受重视,在食品、医药、纺织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氧化淀粉是一种抗中性粘稠度高,黏度高、溶解性不好的多糖体,大多数是由醣类的糖苷组成,它不能直接用水溶解,但它可以被氧化。
因此,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成为发展氧化淀粉应用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主要研究内容有:
1. 选择淀粉原料,本次研究的淀粉原料主要为玉米淀粉;
2. 确定合适的氧化剂;
3. 确定适当的温度和碱浓度,以控制氧化反应的进程;
4. 选择正确的离心技术,以分离淀粉液;
5. 测量和比较在不同工艺参数下,淀粉的氧化程度。
三、实验方法
1. 淀粉原料选择:根据本实验的要求,首先确定使用玉米淀粉
作为原料;
2. 氧化剂选择:本次实验采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氢(H2O2);
3. 氧化温度及碱浓度控制:本实验采用氧化温度为90℃,碱浓度为0.3mol/L。
4. 离心技术:本实验采用超声脱脂机进行离心技术。
5. 氧化程度测试:本实验采用理化分析法,检测不同温度和浓度氧化淀粉的氧化程度。
测试指标为淀粉中碱式及醣糖的含量,与未氧化淀粉进行比较,判断淀粉的氧化程度。
四、结论
1.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好处包括:对环境影响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2. 在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氧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温度和碱浓度升高,氧化程度升高。
3.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0.3mol/L的碱浓度,氧化时间为2h。
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

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
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料处理、研磨、浸泡、分离、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首先,原料处理是小麦淀粉生产的第一步。
新鲜的小麦经过清洗和除杂处理后,进入到研磨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小麦被破碎、研磨成麦粉,同时也将皮层和胚乳与麦粉分离。
接下来,麦粉进入浸泡槽中进行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麦粉与水充分接触,吸收水分并膨胀。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有所不同。
浸泡后,麦粉被输送到分离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麦粉通过离心分离机进行分离,将麦皮、胚乳与麦浆分离开来。
分离出的麦浆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需要进一步纯化。
接下来,麦浆进入纯化工序。
在纯化过程中,麦浆通常采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蛋白质。
纯化后的淀粉浆液被输送到废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最后,经过纯化的淀粉浆液被输送到干燥工序进行干燥处理。
一般来说,淀粉浆液被喷洒到蒸汽加热的旋转干燥器中,通过高温干燥使水分快速蒸发,形成精制的小麦淀粉。
干燥后的淀粉经过筛选和包装,最终成为市场上的小麦淀粉产品。
总的来说,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研磨、浸泡、
分离、纯化和干燥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保证了小麦淀粉的生产质量和产量,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
同时,这一生产工艺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处理废水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氧化淀粉的生产工艺

氧化淀粉的生产工艺
氧化淀粉是指利用氧化剂放出的氧原子对淀粉分子的局部氧化,使其部分性状发生改变而得到的淀粉。
其特点是颗粒直径增加,色泽洁白,带负电荷,凝沉作用弱,糊化温度低,透明度好,流动性强,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薄膜,着色性好,且性能稳定。
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是氧化剂进入淀粉团粒结构的深处,在团粒的低结晶区发生作用,在一些分子上发生强烈的局部化学反应,生成高度降解的酸性片段。
这些片段在碱性反应介质中变成可溶性的,在水洗氧化淀粉时溶出。
氧化淀粉的团粒结构虽无大的变化,但团粒上出现断裂和缝隙。
制备时,将淀粉调成水悬浮液,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稀释的次氯酸钠,用 NaOH调节pH至8~10温度控制21~38℃,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应调节加入次氯酸钠溶液的速度,或者采用冷却的方法,控制温度,用加氢氧化钠溶液控制pH值,中和反应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达到理想的反应程度时,用酸性亚硫酸钠处理淀粉浆液,终止氧化反应,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进行过滤,冲洗并干燥,即得到氧化淀粉成品。
小麦变性淀粉技术

小麦变性淀粉技术(一)修饰淀粉变性淀粉产品种类繁多,目前已经开发的变性淀粉品种有几千种,使用的淀粉不同,淀粉修饰方法及变性程度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生产方法为湿法、干法和滚筒预糊化法等省数几种,其中工业上应用最普遍的生产方法是湿法和干法。
变性淀粉湿法生产工艺是指淀粉在变性反应在液相(水或醇类)条件下下进行。
变性淀粉干法生产工艺是指淀粉的变性反应在固相条件下进行。
1.湿法生产工艺湿法生产工艺是将淀粉分散在水或其他有机液体介质中,形成非均相反应体系,在一定反应条件下进行降解或取代等改性反应,生成变性淀粉,由于是在湿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所以称湿法。
(1)工艺流程一定浓度的淀粉乳送入反应罐后,按工艺要求调整pH值,温度和加入化学药品,达到要求的取代度后反应。
然后洗涤、脱水、干燥,经过筛分后成品打包。
见图14-20所示。
化学药品、水或溶剂↓淀粉乳(计量)→反应→洗涤→脱水→干燥→筛分→成品↑↓↓↑调温排液排液热空气2.干法生产工艺干法生产工艺是指在“干”的状态下完成淀粉的变性反应。
采用干法生产的变性淀粉,应用最普遍的是白糊精、黄糊精及磷酸酯变性淀粉等。
干法生产变性淀粉产品收效高,无污染,所以干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与湿法相比,干法生产的工艺变化比较大,不同的品种其工艺不同。
化学药品↓淀粉乳→吸附→脱水化学药品→预干燥→固相反应→快速冷却→水平衡→筛分、包装→成品↓↑↑淀粉→混匀热空气加热(二)转化淀粉1.小麦酸变性淀粉用酸处理淀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种可以形成低黏度淀粉糊和产品。
用酸在糊化温度以下处理淀粉改变其性质的产品称为酸变性淀粉。
(1) 基本原理在酸转化过程中,酸水解糖苷键缩短了链的长度,得到一种较易使用的降解淀粉。
同时研究发现a-D-(1→4)糖苷键比a-D(1→6)糖苷键更易水解。
但这些并没揭示出淀粉颗粒的酸变性作用过程,根据对酸变性过程的小麦淀粉的直链组分及支链组分的检验及对酸变性颗粒状淀粉研究,证明酸转化对淀粉颗粒的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最初迅速水解含有支链淀粉的非结晶区,接着缓慢地作用于结晶区中的直链和支链两个组分。
自制氧化淀粉操作规程

自制氧化淀粉操作规程
1.在糊化罐中加入1/2清水(离罐口1300mm液位),开启搅拌器,加入玉米淀粉520KG,两分钟后加入过
硫酸铵6KG,用水管将加料斗冲洗干净,盖上加料口,开启蒸气阀门,升温到90-950C,并保温20-30分钟,加入冷水至离罐口800mm液位,加入片碱2KG,调
PH值。
然后用泵送入贮存罐。
2.制备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加入淀粉及化学品的量,加入水及最后加入水的数量要严格控制,以防浓度波
动。
(2)升温要缓慢,升温到700C左右时淀粉粘度变高,应控制减小蒸气流量。
(3)在保温节段应关小蒸气阀门,只要温度在90-950即可,在此温度下保温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时间过长造成淀粉分子链断裂,过短就会糊化不
充分,影响使用效果。
(4)在升温阶段
min 0c
0-10 35
10-20 55
20-30 75
30-40 85
40-50 95
保温阶段
50-70 90-95。
小麦氧化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对生鲜面条品质的影响

小麦氧化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对生鲜面条品质的影响张 克,陆启玉*(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分析氧化淀粉与原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以及对面条水分分布和动态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添加H 2O 2并在50 ℃条件下水浴振荡4 h 制备氧化淀粉。
结果表明:淀粉被氧化后颗粒表面及内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黏连;氧化后淀粉晶型不变,结合脂质的能力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出现小幅降低,膨胀势与持水力显著降低(P <0.05),溶解度极显著增加(P <0.01)。
将原淀粉、氧化淀粉分别与原面粉按照1∶4的比例混合,二者的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干面筋含量无显著差异,添加氧化淀粉的样品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极显著降低(P <0.01)。
添加氧化淀粉的鲜湿面条中深层结合水比例减少,弱结合水比例增多,升温过程中,添加氧化淀粉面条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均小于原淀粉面条。
关键词:氧化淀粉;理化特性;面条;水分分布;动态热力学性质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Oxidized Wheat Starch and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NoodlesZHANG Ke, LU Qiyu *(College of Cereal and Oil Food,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450001, China)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etween oxidized and native wheat starch we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addition of oxidized wheat starch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noodles. The oxidized starch was prepared with H 2O 2 by 4 h reaction at 50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oxidized starch was damaged. Oxidized starch granules were adhered to each other in aqueous suspension. Compared with native starch, the crystal type of oxidized starch was unchanged, the lipid-binding ability was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mylose decreased slightly, the swelling power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and the solubil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et gluten content, gluten index and dry gluten content were demonstrated between mixtures of native and oxidized starch with flour at a ratio of 1:4. The peak viscosity, minimum viscosity and final viscosity of flour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oxidized starch (P < 0.01). The proportion of strongly bound water in fresh noodles with oxidized starch was de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weakly bound water was increased. During heating, the storage modulus and loss modulus of noodles with oxidized star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sample.Key words: oxidized starc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noodle; water distribution;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5005中图分类号:TS2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7)15-0026-05引文格式:张克, 陆启玉. 小麦氧化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对生鲜面条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 38(15): 2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5005. ZHANG Ke, LU Qiyu.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oxidized wheat starch and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noodles[J]. Food Science, 2017, 38(15): 26-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5005. 收稿日期:2016-07-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6065)作者简介:张克(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工程与品质安全控制。
酸解氧化小麦蓰粉的制备及性能

v 2 4 . 4 B u i l d 1 l 6 差/ J : 扫描量热分析仪 : 美国T h e r m a l
A n  ̄ y s i s 公 司。 1 . 3 试 验方 法
酸解氧化复合改性 , 并测定其性能, 为扩大小麦淀粉 在工业上更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1 . 3 . 1 酸解 氧化小 麦淀 粉制备 1 . 3 . 1 . 1 酸解 小 麦淀粉 制备
酸解 氧化 小 麦蓰 粉 的制 备 及 性 能
唐 洪波 董 四清 李艳 平
( 沈 阳工业 大学 理学 院 , 沈阳
摘
l 1 0 8 7 0 )
要 以小麦淀粉 为原料 , 盐酸 为酸解 剂 , 次氯酸钠 为氧 化剂 , 对 酸解 小 麦淀粉 的制备 及 性 能进 行 了研
究。考察了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p H 、 次氯酸钠 用量、 酸解氧化顺序对酸解氧化小麦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 采用
中图分 类号 : T S 2 1 0 .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0 1 7 4 ( 2 0 1 3 ) 0 5— 0 0 1 1— 0 6
小麦淀粉是常见的淀粉之一 , 可广泛用于食 品
和非食品领域 。为提高淀粉应 用品质 , 扩大其应用 领域 , 常采用化学 、 物理、 酶等改性的方法使其满足 应用 要求 _ 1 ] 。与原 淀粉 相 比 , 酸 解 淀 粉 具 有 糊 化 温
3 2 0 H 电子天平 : 梅特 勒上 海仪 器 有 限公 司 ; T D I  ̄ 0—
2 B离心 机 : 上 海安 亭 科 学仪 器 厂 ; Q 5 O v 2 o . 1 O B u i l d 3 6热 重 分 析 仪 : 美国 T h e r m a l A n  ̄ y s i s公 司 ; Q 2 O
小麦淀粉生产工艺

小麦淀粉生产工艺
小麦淀粉是一种常见的淀粉制品,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选择、清洗、破碎、糟糠分离、脱色、过滤、脱水、干燥和包装。
首先,原料选择。
应选择质地饱满、纯净无杂质的小麦作为原料,以保证生产出的淀粉质量。
接着,将所选小麦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小麦表面的泥沙和杂质,提高小麦的纯净度。
然后,将清洗后的小麦进行破碎。
破碎的目的是将小麦破碎成小颗粒,为后续的分离做准备。
破碎后,进行糟糠分离。
糟糠分离是将小麦糟糠与淀粉颗粒分离开来,通常采用水浸法或湿法糟糠分离器进行分离。
分离后,需要对淀粉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的目的是去除淀粉中的杂色物质,提高淀粉的纯度。
常用的脱色方法包括氧化脱色和活性炭脱色。
脱色后,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是将淀粉浆液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过滤掉,保留淀粉浆液。
过滤后,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是将淀粉浆液中的水分蒸发或压榨掉,使淀粉浓缩。
脱水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将湿淀粉干燥至所需水分含量。
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晾晒、空气干燥和热风干燥等。
最后,对干燥后的淀粉进行包装。
包装要求淀粉密封、集装,保证其品质和安全。
总结起来,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清洗、破碎、糟糠分离、脱色、过滤、脱水、干燥和包装。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小麦淀粉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id hydrolysis preparation wheat modified starch process and character
SUN Xiao-fan, ZHU Ming-xia, GAO You-jun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Liaocheng University Shandong, Liaocheng 252059)
Abstract: Through taking hydrogen peroxide as oxidant and Fe2SO 4 as catalyst, viscidity of the starch paste as test index. The influence of dosage of hydrogen peroxide, reaction time, catalyst amount to the viscosity of the starch paste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first result showed tha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dosage of hydrogen peroxide, reaction time and catalyst amount, the viscidity of starch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second result showed that through the use of hydrogen peroxide of wheat starch for viscosity,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preparing: the oxidant amount was 18 %, catalyst amount was 0.006 mol/L, the reaction time was 90 min. Key words: wheat oxidized starch; condition of preparing; viscosity
氧化淀粉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类 变性淀粉, 但有关氧化淀粉的报道大多集中在玉 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1-3],而小麦淀粉 与其他谷物淀粉相比具有低热黏度、低糊化温度 等优越性能。目前,氧化淀粉的生产多选择次氯 酸盐湿法工艺,但其生产往往带来废气、废水对 环境造成污染及高耗能问题。以双氧水为氧化剂 干法工艺是制备氧化淀粉较好方法,近年来也有 这方面研究报道[4-5];氧化淀粉的糊化温度较低, 热糊黏度变小而热稳定性增加,产品颜色洁白,
食品科技
2012年 第 37卷 第 3期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油脂
小麦氧化淀粉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
孙小凡,朱明霞,高友君 (聊城大学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聊城 252059)
摘要: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硫酸亚铁溶液为催化剂、氧化淀粉糊液黏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 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淀粉的黏度逐渐变小;小麦氧化淀粉的最佳 生产工艺为过氧化氢浓度为18%,催化剂浓度为0.006 mol/L,反应时间为90 min。 关键词:小麦氧化淀粉;制备工艺条件;黏度特性 中图分类号: TS 23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2)03-0175-03
表1 L9(33)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HH-8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新航仪器; CS101-3D电热鼓风干燥箱:山东鄄城仪器有限公 司;AL2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 司;低速大容量离心机;XA-1型固体小型粉碎 机;电磁搅拌器;NDJ-1旋转黏度计;721分光光 度计。 试验原料:自制小麦淀粉。 试剂:30%过氧化氢、Fe 2SO 4·7H 2O、亚硫 酸钠: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 小麦氧化淀粉制备工艺流程 制取小麦淀粉 乳 → 加入 Fe 2SO 4溶液 → 加入 H 2O 2溶液 → 电磁搅拌 →恒温水浴(50 ℃)→质量分数为10% Na2SO3溶液→ 洗涤→离心(3000 r/min、时间15 min)→干燥。 1.2.2 试验过程 1.2.2.1 制取小麦淀粉乳 称取30 g小麦淀粉,加 入30 mL的蒸馏水,配成50 %的淀粉乳。 1.2.2.2 氧化 在制备好的淀粉乳中加入一定浓度 的5 mL Fe2SO4水溶液,并搅拌5 min,且同时加入5 mL的过氧化氢溶液使之充分混匀。过氧化氢溶液 为浓度为30%过氧化氢加蒸馏水配制而成,过氧 化氢浓度梯度为6%、12%、18%、24%、30%。配 制方法:30%的H2O2与H2O以1:4、2:3、3:2、4:1、 5:0的比例配制。 1.2.2.3 恒温水浴 将烧杯放入调至所需温度(50 ℃)的恒温水浴锅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到规 定时间后,自水浴锅中取出。反应时间选择0.5、 1.0、1.5、2.0、2.5 h。 1.2.2.4 Na2SO3终止反应 向烧杯中加入10 mL 10% 的Na2SO3溶液以终止氧化反应,并搅拌均匀。 1.2.2.5 洗涤 对反应后的样品用蒸馏水进行水 洗,一般水洗2~3遍即可,加入蒸馏水后,用玻璃 棒搅拌使水洗更充分。 1.2.2.6 离心 将反应后的样品倒入离心管中,使 离心机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即可。 1.2.2.7 干燥 将离心处理好的样品平铺于白瓷盘 中,放在热风干燥箱中,设置温度为45 ℃,进行 干燥。 1.2.2.8 粉碎 用固体样品粉碎机对干燥好的样品 进行粉碎,再用作性质测定。
糊透明,成膜性好,抗冻融性好,可作为低黏度 高浓度的增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 及精细化工行业。氧化淀粉在食品中广泛应用于 蛋黄酱、冰激凌、牛皮糖、色拉酱、果冻、番茄 酱、草莓酱和面包等食品中[6]。因此,本试验以小 麦淀粉为原料、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 化剂,采用干法工艺制备氧化淀粉,探讨反应时 间、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小麦淀粉 氧化反应影响,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其 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干法制备小麦氧化淀粉提
收稿日期:2011-07-27 作者简介:孙小凡(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 175 ·
粮食与油脂
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 第 37卷 第 3期
1.2.3 性质测定 黏度测定:用NDJ-1旋转黏度 计测黏度 [7]。将样品配成3%浓度的乳液,在沸水 浴中搅拌30 min,使其充分糊化,取出冷却至室 温,用四号转子以60 r/min 测得的糊液黏度即为 冷黏度。 1.3 正交试验设计 选择影响小麦氧化淀粉氧化条件的过氧化氢 浓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试 验,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通过对 各试验组所得样品进行黏度的测定,分析试验结 果,确定出小麦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 的因素水平和试验方案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