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介绍

合集下载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吴冠中(1919年8月吴弘道出生于江苏宜兴,2010年12月吴冠中去世)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被誉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

他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著名,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学术素养,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吴冠中自幼即展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1935年,他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著名画家林风眠,学习中国画技法。

不久后,吴冠中转而学习西洋绘画,并于194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

此后,他又前往巴黎深造,进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

在法国求学期间,吴冠中广泛接触西方艺术思潮,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吴冠中的艺术风格独特,既具东方传统的韵味,又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现代感。

他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东方文化的精髓,将人物、动物、植物等元素融入到丰富的背景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效果。

他的作品常以深奥的主题和丰富的细节展现多元的文化内涵,给观者带来深入思考和感受。

同时,吴冠中也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艺术形式,样样精通。

吴冠中在中国画坛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仿古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将之与西方现代艺术进行对话和融合,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

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一等奖、中国文联颁发的金羊特别奖等多项殊荣。

此外,吴冠中还曾应邀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展和联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吴冠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和美术理论家。

1950年,他回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教职,并先后担任过该校教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他在教学中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学子。

他还积极研究美学理论,撰写了许多有关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的论文和著作,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
吴冠中,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39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他凭借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中国乃至国际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吴冠中从小就对绘画充满热爱和天赋,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母亲则是一名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女性。

尽管生长在战乱年代的吴冠中,但他的父母十分重视他的艺术天赋,因此,在他6岁时,就利用工具为他制作了一幅画板,并给他配备了颜料和画笔,这为他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在艺术创作方面,吴冠中的艺术创作涵盖了广泛的艺术风格,包括水墨画、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他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艺术创作既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积极引入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求创新和变革。

吴冠中的代表作品有《晴川秋思》、《秋山行旅》、《大峨山》、《南京夜雨》等。

这些作品传达了他的艺术观念和对自然、人文及生命等方面的深刻关注和表达。

吴冠中的画作不仅在国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在国际上也广受好评。

总之,吴冠中是一位在艺术创作和教育领域都有卓越表现的著名人物。

他的整个艺术人生构成了一个依托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艺术生命体,展示了他对艺术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热爱。

尽管吴冠中已经去世多年,但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艺术事业的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影响,将一直被后来的艺术家和爱好者所铭记和传承。

吴冠中:不负丹青

吴冠中:不负丹青

吴冠中:不负丹青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11期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

那里是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农村,人们主要依靠种稻、养蚕、捕鱼生活。

吴冠中的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又是下田劳动的农民。

吴冠中6岁时,他在吴氏宗祠的支持和委托下创办了私立吴氏小学,并由吴氏宗祠的会计转任吴氏小学的校长,吴冠中则成为这所以吴氏祠堂的房舍为教室的学校的第一届学生。

初小(小学四年)结业后,吴冠中入和桥镇鹅山小学。

1932年,吴冠中从鹅山小学毕业,考入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初中部。

两年后,他又考入浙江大学所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他在这所学校只读了一年,便在艺专学生朱德群的诱导下改变志向,转考国立杭州艺专预科,从此踏上艺术之路。

那是1936年,吴冠中17岁。

旧时报考美术系科的学生,多为中小学阶段疏于“主课”(国文、算数、理、化和英语)的“偏科生”,吴冠中却是少有的例外。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资格,吴冠中从来都是以学业成绩优异取胜。

这一点不但对他上大学和出国留学有决定性作用,对他后来的艺术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包括他在现代中国艺坛的形象和他那些迥异于常流的艺术观念的产生)。

吴冠中接触的第一位绘画老师是吴氏小学的教师——他父亲的老友缪祖尧。

和当年所有乡村画师一样,缪祖尧兼善山水、花鸟、人物,但环境与见识限制了这一类画师的艺术境界。

缪祖尧对于吴冠中艺术道路的意义,只是让幼年的吴冠中了解了人是怎样执笔作画的。

严格说来,杭州艺专才是吴冠中学艺的真正起点,而李超士、方干民等先生则是直接指导他绘画的启蒙老师。

李超士是留法学生,画风清雅,在吴冠中印象中他“很冷静”。

方干民虽然是后印象派和立体派的追随者,但他在教学中的严谨和条理性显然与校长林风眠、西画系主任教授吴大羽艺术上自由的表现性形成对比。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吴冠中(1919年10月29日 - 2010年6月25日),中国现代画家,被誉为“中国新写实主义绘画的鼻祖”,亦是中国美术教育家、文化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

他的作品融合了中西绘画的风格,注重表现主义精神和写实技法,突破刻板势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吴冠中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是名望甚高的艺术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他在15岁时开始在苏州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并接触到了传统的中国绘画和文化。

在此后的学习和探索中,吴冠中对西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西方绘画的各种技法和风格。

1940年代初,在日本占领苏州之后,吴冠中前往上海,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在这里,他受到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们的影响,包括林风眠、草间弥生和栗駒山等。

他开始尝试创作不同于传统写实绘画的作品,借鉴了西方的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的画作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绘,他常常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他善于运用光影效果,使画面充满戏剧性和张力。

他的作品内容广泛,既有对城市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农村景观和民俗的表现,还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诠释。

他的作品不仅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吴冠中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了轰动,他被誉为“中国新写实主义绘画的鼻祖”。

他的作品流露出纯净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语言。

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展览中展出,受到了艺术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除了自己的创作,吴冠中也致力于美术教育和艺术事业的推广。

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和院长,并多次参与和组织国内外艺术交流与合作。

他提倡艺术多样性和自由创作,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还兼任了多家艺术杂志的主编和文化艺术评论家,通过文字评论和批评推动了中国艺术界的发展。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贡献被广大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所认可和推崇。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
作品《北国风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制成邮票发行。
作品《周庄》获全国美展银奖。
作品《双燕》获全国美展铜奖。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 》、《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等。
1988年获法国文化部最高文艺勋章--“司令勋章”。
02
吴冠中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吴冠中简介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2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吴冠中生平简介 • 吴冠中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 吴冠中的代表作品分析 • 吴冠中的艺术观念与影响 • 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与评价
01
吴冠中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及成长经历
01
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祖籍浙江绍兴。
02
家庭从事纺织业,自幼受西方文化熏陶,酷爱绘画 。
03
1936年考入杭州艺专学习绘画。
求学过程及师承关系
1942年毕业于杭州艺专。
师从苏弗尔皮教授学习油 画,并开始尝试油画民族 化的探索。
1947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 学。
1950年回国,任教于中央 美院、北京艺术学院及中 央工艺美院。
主要艺术成就及荣誉
早期作品多为风景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故 居》等。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被公认为中国油画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艺术探索被誉为民族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是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吴冠中的生平经历入手,探究他是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艺术创作的。

吴冠中生于山东济南,年轻时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教育,对欧洲绘画传统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熏陶。

而后来,他回国后遭遇了抗战、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变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

吴冠中的艺术背景与成长经历,以及他在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艺术之间的融合与探索,为他日后在油画创作中走上民族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对于理解他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背景介绍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1.2 研究意义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他在艺术创作中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绘画之间的融合,开创了国画与油画结合的新局面。

对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吴冠中的油画作品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民族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总结出吴冠中在艺术探索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与挑战,以及他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

研究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还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吴冠中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做法,为中国艺术家探索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点提供了新思路和范本,有助于激发更多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挖掘。

研究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对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拓展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

2. 正文2.1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探索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他在探索油画民族化之路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他深受中国书法、绘画和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唐代诗词、宋代山水画等。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最后岁月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最后岁月

【名人故事】吴冠中的最后岁月吴冠中,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泰斗,他的画作以传神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于世。

人的一生总有起起落落,吴冠中的最后岁月却颇为不幸。

吴冠中生于1939年,年少时展示了出众的绘画才华,1960年代即受到了广泛认可。

照片《战友的农村生活》在全国展览中一举夺魁,使他名声大噪。

此后,吴冠中的画作创作水平日益精进,作品富有现代感和独特魅力。

正是因为自己的画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吴冠中也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财富。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中。

他经历了艺术风格的多次转变,从写意到超现实主义,再到富有神秘主义风格的作品。

吴冠中的事业高峰期也伴随着他个人生活的低谷。

他的婚姻破裂,与妻子分离,儿子也因精神疾病而多次住院治疗。

这些打击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常常在画作中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痛楚与孤独。

但即使如此,吴冠中仍然不放弃对机遇的追求。

他在1990年代的前后相继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包括中国美术金奖和法国文化部艺术终身成就奖等。

他的作品也经常在国际艺术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人的一生总有暮年之时,吴冠中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问题。

他的双眼渐渐失明,无法再以自己的手绘制美丽的画作。

尽管如此,吴冠中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学会了用别人的帮助,借助手写机等辅助工具来绘画。

尽管他年事已高,他的创作依然充满活力,他通过不同的媒介,如水粉、木刻和丙烯等,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世界的思考和回忆。

他的作品仍然充满了力量和魅力,虽然没有眼睛的辅助,但他的手仍然可以诠释出画作中的美妙和细腻。

吴冠中的最后岁月也在全国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的艺术成就和勇气被广泛赞誉,他的作品也成为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追忆。

吴冠中终身致力于绘画事业,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入内涵的作品,他的故事启示了人们不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努力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和信念。

吴冠中的画作不仅仅是绘画艺术的杰作,更是对生命、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颂。

吴冠中大师美术鉴赏

吴冠中大师美术鉴赏
东方与西方,好 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 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 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 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 行,为什么?又比如,西 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 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 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 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 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 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 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 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 琐。
《春山新雨后》
《春山新雨后》

本质上,吴冠中是一个诗人。苏轼说:“诗画本 一律。”诗人应该有的一切,敏锐的视角、善感 的心灵以及澎湃的激情,他都拥有,而且切实地 表现于他的画作中;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 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 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 烟雨后的春山,粉红的桃,新绿的柳,白的壁, 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 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 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 江南的梦。谁能说清楚,究竟是庄周跌入了蝶的 梦还是蝶跌入了庄周的梦?


油画民族化 中国画现代化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 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 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 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 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 高的文化品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 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 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 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 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 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 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 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冠中介绍
吴冠中(1919年~2010年6月25日),江
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评论
家。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
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36年
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
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

1942年毕业,任
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
留学。

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吴冠中修油画;同时在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

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生前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

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

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

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

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

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艺术成就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

他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期以吴冠中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
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

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主要作品
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吴冠中散文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