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竞标方案71p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文本第 1 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将旅游业培养成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进洛阳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使洛阳市早日达到旅游强市之目标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通过后将作为洛阳市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规x划执行。
第二条规划区范围规划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其范围包括洛阳市包括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吉利区、郊区及其所辖的一市八县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制定原则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与全国、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相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主要领域规划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也即点、线、面相结合。
2 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贯彻公共事务的企业化原则用工商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以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旅游发展区域环境。
3 适度超前原则洛阳市旅游发展要超前于本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和全国旅游发展的平均速度。
4 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官产学民媒良性互动原则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 可持续旅游原则注意处理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
6 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本规划的制订依据1 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载《旅游规划工作纲要》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2 国家旅游局旅计财发1999177号文件关于报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 4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3月。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29•【字号】洛政〔2014〕86号•【施行日期】2014.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政〔2014〕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12月29日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豫发〔2013〕14号)精神,结合洛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洛阳新区。
2013年12月21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洛阳新区更名为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洛龙区、伊滨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总面积515平方公里,包括三部分:核心区89平方公里,伊滨新区70平方公里(其中,纳入洛阳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52平方公里,城市预留地18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356平方公里。
区内有省级产业集聚区3个——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伊滨产业集聚区,其中,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238.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亿元;人口67.3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9.4%。
五年来,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52号)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城乡一体化推进。
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街区和小城镇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保护情况的汇报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日常监测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开发利用
三、工作体会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
一、树立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统筹考虑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项目 完成后的维护工作,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 建设和资源浪费。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 《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汉魏洛阳城遗址管理规划》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建设框架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是依托 汉魏洛阳城遗址,通过模拟复原展 示汉魏洛阳城的城垣、城门、宫殿 、路网、水系等重要遗址,揭示汉 魏洛阳城的平面格局。主要是以宫 城区为核心,以“一轴一殿一环三 门三点”为重点,即:以铜驼大街 为中轴线,太极殿为北端点,向南 延至洛河南灵台、明堂、太学礼制 建筑区,以宫城为中心,连接西阳 门、阊阖门、东阳门,形成东西轴 线,以永宁寺、灵台、东周王陵为 重要节点,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基 本框架,通过主要建筑遗址的保护 展示工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和区域综合开发利用,在“十三五 ”期间基本建成汉魏故阳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考古遗址公园。
永宁寺遗址出土比丘头像 莲花化生瓦当
永宁寺遗址出土石螭首
兽面雕砖 永宁寺遗址出土彩珠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出土文物
北魏 仿波斯风格陶盏
东 汉 玻 璃 瓶
北魏 彩绘胡俑
北魏 彩绘骆驼
北魏 彩绘昆仑俑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研究成果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规划先行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太极殿遗址
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说明书

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2020)规划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洛阳城市概况洛阳市位于豫西中部山区,地处东经118°08′-112°59′,北纬33°39'-35°05'之间。
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169公里。
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2005年末人口万人,占全省的%,其中农村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人口密度422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5人/平方公里)。
洛阳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著名人文景观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佛教“祖庭”白马寺、夏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
洛阳老城历史变迁洛阳自古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
今洛阳老城历史悠久,为金兴定元年(1217)在隋唐城遗址上兴建而成,时为金中京城,距今已有794年历史。
自建成后至解放前城池基本未变,故称“老城”,是洛阳迄今尚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城池,也是洛阳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座古城,现城墙遗址以内面积约2km2。
据元《河南志·宋城阙古迹》载:“金初仍宋制。
正大初,以河南为中京,改河南为金昌府。
筑城东拒瀍河,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城)一里。
”这段叙述清楚地说明了老城与隋唐旧城遗址的关系,亦表明了今日所见洛阳老城的四至。
另据1989年编写的《洛阳市老城区志》,老城城墙在金元时期仍为夯土结构,至明洪武六年(1373)始包砌城砖,至此老城轮廓最终确定。
明初城墙周廻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墙高四丈,环城共设观敌台39处,城开四门:东建春门,西丽景门,南长夏门,北安喜门。
四门外均有月城,上建阙楼。
城外开凿城壕,壕阔三丈,宽五丈,引瀍河及涧河水入其中。
明清以来,老城一直是河南府治或洛阳县治所在地,是洛阳及豫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

AppreciatION 鉴赏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在东汉魏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隋唐长安城承袭发展并对以后朝代都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对外要求抵御外部入侵,对内要求局域制衡,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国家初创时,总是把都城建设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
490年,执掌北魏最高权力的冯太后驾崩平城,孝文帝随之亲政,通过不断改制,使王权逐步强化和集中,并决定将都城迁往中原腹地。
北魏洛阳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营建的。
据《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七年(493年)冬十月条记载:“戊寅朔,(孝文帝)幸金墉城。
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
”从布局上看,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一、宫城与内城北魏宫城的位置在内城的北中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周巧燕 徐博一图1: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平面布局勘探复原示意图编辑|薛续友AppreciatION 鉴赏部而稍偏西,是在曹魏西晋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
它的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占洛阳内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图1)。
整个宫城区,地势较周围稍稍隆起,地面虽无宫墙遗迹,但地下大部分墙基仍然保留。
据勘探,宫城南墙宽8~11米,西墙宽13~20米。
宫城东墙,已探出长度为1284米、墙宽4~8米。
北墙目前尚未见到墙垣遗迹。
在宫墙设置有四门,南墙和东墙各一,西墙有两门。
其中,南墙的阊阖门为宫城正门,在距西南城角约180米处。
2001~2002年,阊阖门遗址被全面发掘,使其历史面貌得到重新展现。
1.阊阖门从平面布局上看,阊阖门是带有双阙的都城宫城正门。
双阙皆为曲尺形子母阙。
城门后置,使得双阙与宫墙相连。
城门下有夯土基座,面阔方向,除门道一间略宽为6米外,其余皆为5.7米。
进深方向,南、北间的进深为5.7米,中间两间则较窄,进深皆为3.5米,而且中柱比檐柱和金柱的柱坑既大又深,在结构上起着主体的承重作用。
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背景汉魏故城,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原为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都城。
该遗址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现已成为世界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洛阳市政府决定制定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对汉魏故城进行保护、修复、利用和开发,使其成为一个旅游、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科学的保护和修复手段,实现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定位汉魏故城为重要旅游景点,增加旅游收入;3.拓展文化体验和教育项目,传承中华文化;4.利用汉魏故城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条件,开展经济活动,吸引外来投资;5.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重点任务:1.完善保护和修复计划: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结合地质、气候、环境因素制定完善的修复技术方案,调查、采集和分析遗址的基础数据,实现对古城的科学研究;2.提升旅游体验:制定可操作的导览计划,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扩充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旅游体验;3.发展文化项目:以汉魏故城为主题,结合中华文化,打造教育、文化、娱乐多元化项目,举办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4.开拓经济功能:建设文化商业街,扶持文创企业和旅游产业发展;5.推动城市建设:修建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规划设计本规划方案共分三部分:保护和修复计划、旅游开发计划和文化经济计划。
保护和修复计划1.故城遗址修复:根据考古学、建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原理,分阶段完成对故城不同部分的修复,维护城市完整性和美观性;2.文物保护:制定相关保护方案,并严格监管文物的保管、保护等工作;3.科研基地建设:利用故城遗址开展考古、研究等科研活动,为故城的保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4.景观美化工程:以景观提升为主要目标进行环境整治,增加景观元素,完美城市景观。
旅游开发计划1.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依据现有道路系统,修建、拓建缺失的路网系统;2.游园规划设计:依据古城所在地区的山水、人文环境,制定汇聚旅游景点并合理规划的游园规划;3.文化体验设施建设:在故城遗址内建设各种文化体验设施,满足游客体验需求;4.文创商品推广:吸引旅游商户投资,推广本地文化及纪念品等相关商品。
洛阳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汇报全

6.2 一体化的城镇格局
规划形成“一主四副多组团”的大洛阳格局。其中,
一主: 新区核心区:都市核
多组团: 偃师老城、孟津县城、庞村组团、高龙组团、麻屯组团、磁涧组团
空间结构
伊洛新城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形成“一河两岸、组团扩展、一轴一心、一园多片”的空间格局。 一河两岸:将伊河两岸地区纳入整体规划范围,统筹考虑,即可扩充城市发展空间,亦提升滨水城市活力,塑造特色城市景观。 组团扩展:以生态廊道和道路廊道划分为多个组团。 一轴一心:纵向串连各个片区的中央生态公共服务轴和滨水商务中心。 一园多片:伊河生态度假公园和多个城市功能片区。
洛阳新区拓展区规划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
1
R
居住用地
810.8
15.78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490.3
商住混合用地
128.0
村民安置用地
192.44
2
C
公共设施用地
661.6
12.87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4.2
商业金融业用地
226.1
文化娱乐用地
80.4
体育用地
18.3
2、整体定位及发展目标
3、规划理念:
理念二:良性互动——与大遗址协调
理念一:复合型城市——多元共生、多面协调
复合型城市倡导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实现多维度的结构性转变和整合
积极保护现有历史文化遗址,实现生态文化保育;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展示等产业;
理念三:低冲击开发——与自然生态协调
洛阳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竞标方案70PPT

2、资源分析
古遗址
内城城垣
金墉城
地点
位于翟泉、金村、保驾庄、 寺里碑、龙虎滩诸村之间
位于翟泉村东北
太学、辟雍、 位于大郊寨、朱圪垱、太学
明堂、灵台
村三村间
北魏洛阳大 市、白马寺
遗址
北起内城西垣阊阖门外的东 西退水渠,南至陇海铁路南 侧,东起齐云塔院东墙,西 至白马寺镇至平乐村的公路
河南省、洛阳市关于“旅游立省”、“文化强市”战略的相关要求;省政府关于成立洛阳新区的有 关文件精神;
丝路申遗项目规划; 洛阳白马寺佛教文化区总体规划。
洛阳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 规划竞标方案70PPT
基础篇
一、宏观背景分析
洛阳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 规划竞标方案70PPT
汉魏故城发展,天时地利人和
1、2009年5月2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
产业发展大会,推进实施“旅游立省”发展战略。中
共河南省委徐广春书记强调: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
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共生共荣。要大力推进文化资
源旅游化,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文化化。大力创新河南
旅游发展新思路:一是与工业化相协调,二是与城镇
化相一致,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是与文化发
2、文化产业总量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2006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12.0亿元,西安达 到74.8亿元,南京市达到90.67亿元,杭州达到131.4亿元, 洛阳只有22.48亿元 。
与洛阳市国民经济总量相比,洛阳文化产业所占比例还 很小,与河南建设”河南强省“的目标要求尚有差距;与 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洛阳文化产业规模较小,虽有悠久的 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文化产业化水平较低。洛 阳文化产业亟需新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篇
一、宏观背景分析
汉魏故城发展,天时地利人和
文化维度
城市维度
汉魏故城
产业维度
旅游维度
1、文化维度: “文化强省”建设需要洛阳发挥重点突围作用
1、200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为实现中 原崛起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2、200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之后每年举办文化产业 大会,共评选了3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4个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另评选出8 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3、洛阳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长期是中国乃至 亚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在整个洛阳市的四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中 又极赋代表性。但目前洛阳市在整个河南省文化产业方面的现况与所处的位置和资源极不相符, 如何挖掘与弘扬汉魏故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至关重要。
以上名单中均未见有隶属于洛阳市的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河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 地名单(12家) 河南省电影公司 河南英协文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 单(20家) 商丘王公庄村 信阳文新茶叶(文化)有限责任公 司 河南伏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 禹州市孔家钧瓷有限公司 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 郑州市奥斯卡·西部酒城 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 河南创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郑州古玩城(北区) 洛阳市自由之光酒店(文化)管理 有限公司 平顶山市文博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新乡二十一世纪演艺剧场 浚县古风陶艺厂 濮阳市华晨杂技集团有限公司 三门峡市虢国文化艺术研究所 漯河中汇文化娱乐有限公司 社旗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信阳大河文化有限公司 河南怡和置业(文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 单(20家) 郑州杂技馆 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洛阳新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汝州市大唐汝陶研究所 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 河南司母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鹤壁市黄河古陶研制厂 新乡梦工场(新乡市红旗区锡恩企 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新乡市成林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 濮阳龙陶工艺有限公司 禹州市神垕镇杨志钧窑厂 临颖县南街村集团 灵宝市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南阳金光数字显示有限公司 商丘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商丘开元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淮阳太昊陵 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 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
洛阳汉魏故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总体规划竞标方案
PPT模板下载:/moban/
衷心感谢
各位专家各级领导
莅临指导
总
则
基础篇
一、宏观背景分析 二、开发现状研判 三、规划理念与发展战略 四、空间布局
战略篇
产业篇
五、龙头项目策划 六、重点项目策划 七、营销策划 八、开发时序及保障措施
实施篇
总
1、策划范围 综合历史文化资源分布、自然地理结构、 道路交通格局,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本 次策划主要涉及洛阳市下辖洛龙区、孟津 县和偃师市; 暂定以汉魏故城保护区为依托,辐射其周 边区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东至汉魏故
则
城外郭城保护范围外1公里,西至洛常公路
南北一线,南至偃师市佃庄镇伊河北岸区 域,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边界。 2、策划期限 近期:2009-2010年,2年,启动期; 中期:2011-2018年,8年,建设期; 远期:2019-2024年,5年,完善期。
101.7
27.9
郑州
2、文化产业总量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2006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12.0亿元,西安达
5.00% 4.00% 3.00% 2.00% 1.75%
4.20%
到74.8亿元,南京市达到90.67亿元,杭州达到131.4亿元,
1、文化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所占的份额小,与所
处河南省位置和资源条件不相匹配
2007年洛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7.9亿元,占GDP比重1.75%, 远低于郑州101.7亿元和4.2%,与洛阳市在全省的位置和丰 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条件极不相符。
120 100 80 60 40 20 0 洛阳
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增加值
河南省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共4个)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 河南省文化集团(第二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登封嵩山文化产业园区
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
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第三批) 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批) 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第三批)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4个) 陕西西安曲江新区(首批) 广东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首批) 山东省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第二批) 辽宁省沈阳棋盘山开发区 (第二批)
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
郑州中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 洛阳美陶三彩工业有限公司
新乡市金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鹤壁市浚县石雕城 濮阳市杂技艺术中心 三门峡市电影公司 许昌市荣昌钧瓷坊 南阳市镇平县珠宝玉雕有限公 司
以上名单中隶属于洛阳市的有4家,占7.69%
2、产业维度:洛阳市文化产业亟需新“增长极”
总
3、策划依据:
则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GB/T1897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洛阳市“十一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第四期2007-2020); 洛阳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 “洛阳新区”规划等其它相关规划、文件; 伊洛河整治规划、《防洪法》及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和条例; 河南省、洛阳市关于“旅游立省”、“文化强市”战略的相关要求;省政府关于成立洛阳新区的 有关文件精神; 丝路申遗项目规划; 洛阳白马寺佛教文化区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