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系统的建立维持及应用

合集下载

单基站COR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单基站COR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单基站COR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摘要:土地勘测定界中包含了大量的测绘技术工作,土地勘测技术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地勘测定界是否科学有效。

本文中以CORS技术为对象,详细阐述土地勘测定界中该技术的应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CORS技术;应用要点CORS技术能够在恰当时点为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内容,同时对项目进行高精度、高效率测量,为项目实施过程节约大量资金,缩短工期,是目前土地勘测定界项目测量中比较推崇的创新科学技术。

1、CORS技术分析不同于常规的GPS-RTK技术,CORS技术网络固定参考站不会直接面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修正信息,而是直接将原始数据发送给后台控制中心。

后台控制中心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通过GSM技术发送概率坐标,然后才能与流动站建立联系,确立最佳固定基准站。

该基准站会基于信息整体来修正GPS轨道误差,也包括由对流层、大气层折射所造成的误差,在修正误差后将高精度差分信号直接发送到流动站,再生成一个虚拟信号参考基站,解决传统RTK技术在长距离测量作业数据传递方面的信号限制问题,同时保证输出信号高精度。

在该误差修正过程中,CORS技术网络会为误差构建改正模型,进行网络平差结算,再根据用户定位位置的近似位置来发送误差修正参数,最后获得用户所希望获得的精确实时定位效果。

2、土地勘测定界内容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土地勘测定界的主要测绘内容为:(1)测区的控制勘测;(2)根据测量范围确定来绘制勘探图,并将图标更好的体现在其中,勘界图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小的,在数据上更加准确;(3)通过勘查测量后,确定现场的界址点,并作出相应的标记,以免在后续勘探测量中不能确定位置区域;(4)根据所得到的测量以及勘探结果,来进行统计图制作,根据统计图来更好的解决勘测问题,为接下来的数据统计提供一个参照依据;(5)测绘任务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开进行,保障参数的稳定性,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测量项目,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的方式了解其中的变化,更好的控制最终数据信息稳定性,并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效果,针对使用中的坐标变化问题,通过资料确定的方法来维持最终使用效率,这样才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测量结果,避免因参数误差问题造成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CORS简介

CORS简介
当观察者走近波源时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如果
观察者远离波源,则观察到的波源频率为(c-v)/λ。
公式
观察者 (Observer) 和发射源 (Source) 的频率关系为:
f’为观察到的频率; f 为发射源于该介质中的原始发射频率; V 为波在该介质中的行进速度; v0 为观察者移动速度,若接近发射源则前方运算 符号为 + 号, 反之则为 - 号; vs 为发射源移动速度,若接近观察者则前方运算 符号为 - 号,反之则为 + 号。
多普勒原理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不仅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
型的波,包括电磁波。科学家爱德文·哈勃 (Edwin Hubble)使用多普勒效应得出宇宙正在膨 胀的结论。
在移动通信中,当移动台移向基站时,频率变高,
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所以我们在移动通信中要 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 琴· 约翰· 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 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 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 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 (蓝 移blue 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 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 (红移red shift);波源的 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 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除非波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否则多普勒位移的程度一般 都很小。所有波动现象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CORS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与经验

CORS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与经验

CORS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与经验[摘要]本文主要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CORS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与经验。

[关键字]CORS城市测量应用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前在城市的测量管理当中就普遍运用了最新型的CORS 技术,该技术的成功使用给城市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经验来详细的介绍下。

1基础控制测量城市基础控制一般包括四等GNSS网、城市一级GNSS网、有必要时还需联测四等水准网。

GNSS静态、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处理,且不能实时地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进行补测。

1.1四等GNSS控制网一般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布网方式来实施观测。

如今大多数地区都相继建立了当地的CORS系统,这为我们观测四等GNSS提供一种新的观测方案,即利用已有的CORS基准站连续运行的特点,采用多台GNSS接收机进行多基准站式布网静态观测。

即采用多台GNSS接收机在CORS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待一个时段完成后将所有接收机统一迁到下一时段进行同步观测,然后汇总所有的观测数据交给予CORS服务中心进行数据处理,或在CORS系统服务网站下载参考站的数据,经解算和平差获得高精度的四等GNSS成果。

此种观测模式在操作时应注意:1)每台GNSS接收机的采样间隔应与CORS 基准站提供数据的采样间隔保持一致;2)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将全部数据双备份,并应清空接收机储存器,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剔除不合格数据;3)应适当地对国家高等级控制点进行联测,以此来检验该模式作业的精度和可靠性。

1.2四等以下级别控制测量一级、二级、三级、图根GNSS点都可直接采用网络RTK中的VRS技术,观测方式和常规RTK方式差不多,只要在电子手簿上选择”VRS”模式即可。

CORS原理及应用

CORS原理及应用

CORS原理及应用摘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获取空间的位置、时间信息以及相关的动态变化。

CORS实现了了多元化服务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与空间定位有关的工作中。

本文主要阐述了CORS的原理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利用单站CORS系统对学校GPS控制点进行精度测试,总结CORS的优缺点,分析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CO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RTK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static GPS-related content knowledge, first introduced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PS static GPS data processing and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and then works through two known points o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tatic GPS data processing conducted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With the GPS technolo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c, a different number of known points in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will be more and more, GPS technology will become more perfect static.Keywords: CORS;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RTK中图分类号:P22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0 前言人类活动中有80%的内容与空间位置相关,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设施。

cors简要介绍

cors简要介绍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与中海达HD6000网络RTK珠峰HD6000 RTK GPS自2005年底推出后,以其全新的GPRS传输方式,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其销量已超过传统RTK。

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现有的HD6000设备,成功接入各个城市已经建好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现在就HD6000在CORS系统中的应用作以下说明。

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以下简称CORS)。

在使用之前,先了解什么是CORS,对我们理解有很大帮助。

在CORS出现之前,用户使用RTK的方法都是1个基准站+N个移动站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叫做单基准站模式(Single-base),基准站得自己找点架设,一般都是临时性的,而作业范围都是十几公里,如果有个较大的测区,则需要多次的架设临时基准站。

而CORS的特点之一通俗的讲,就是大的测绘部门架设几个或者几十个上百个永久的基准站,覆盖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那么下次出去做外业测量就不用再架设基准站了。

下面对CORS方式RTK作业的特点介绍一下:1.作业范围如果只是简单的的架设固定基准站,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信标台,拿着移动站走到哪里,只会接收距离最近的基准站发送的改正电文,则还是单站模式,而且作用距离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知道一台基准站的作业距离比如说是S公里,则两台基准站的距离就不能超过2S,而且,在中间会出现接收不到信息的盲区,这样的话,想控制一个区域,架站必然很密,费用必然很高,而且如果一台基准站的观测条件不好,则在一片区域里就无法测量了。

针对这两个问题,业界现在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Trimble的VRS技术,另外一种是Leica的主辅站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原理我们会在下面叙述,但是,这两种技术都是同一种思想,就是将全网架设的所有基准站的数据发送到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经过解算,然后统一发送改正数据,也就不是单基准站作业模式了,这样可以让基准站间的距离增大,而且避免了一台基准站不能工作,该基准站区域就不能测量的问题。

CORS系统简介

CORS系统简介

把参考站GNSS观测数据传输至系统 控制中心
把系统差分信息传输至用户
把定制后的原始观测数据传输给事 后精密处理用户
实时网络改正数解算,自动单元生 成;GNSS原始观测数据定制抽取转

SDH专网、Internet宽带 GPRS、CDMA、GSM等
Internet宽带
数据处理设备、软件
用户应用子系统 (UAS)
CORS系统简介
--以JSCORS为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连续运行参考站)
GNSS:Globle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PS、GLONASS、伽利略、北斗 一星-双星-四星
RTCM 2.X,CMR,CMR+,LEICA,RTCM3.0/3.1
市面上常用的国产及进口GPS设备 GPRS、CDMA、GSM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测试数据
1空间可用性 离主站距离
精度
0
0.5cm
10km
2cm
20km
3cm
2时间可用性
南京地区:中午11点左右和下午三四点钟,卫 星数量较少
4 7 3 70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截至2008年9月,JSCORS共包含70个参考 站点,其中江苏境内67个,上海境内3个。
参考站简最长间距83km,最短间距12km, 平均间距50km。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系统组成
系统名称
参考站网子系统 (RSS)
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六点 十五分。

CORS技术在管道测量中的应用

CORS技术在管道测量中的应用

CORS技术在管道测量中的应用CORS技术是现代测量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的应用在管道测量中也越来越广泛。

CORS是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的缩写,意思是持续运行参考站。

CORS技术在管道测量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精度的GPS测量数据,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下面将详细讲解CORS技术在管道测量中的应用。

1. CORS技术的基本原理CORS技术是利用一组参考站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进行同时观测和处理,得到高精度的GPS测量坐标,从而提高GPS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参考站的位置需要精准测量确定,并且在使用期间需要进行维护和校正。

CORS技术需要用到高精度的GPS接收机、无线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设备和软件,确保参考站可以得到高精度的GPS信号,并将测量数据传输到中心处理站进行处理和分析。

(1)提高测量精度CORS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GPS测量数据,使得管道测量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在传统的GPS测量中,由于受到建筑物、山峰等遮挡物的影响,会导致GPS信号的误差增大,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但是通过使用CORS技术,可以实现多站观测,消除GPS信号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CORS技术可以实现多站同时观测,从而提高测量效率。

传统的GPS测量需要一个测量人员单独进行测量,测量效率较低。

而通过使用CORS技术,可以利用多站同时观测的方式,使测量效率大大提高。

(3)应用范围广泛CORS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管道测量中,包括地下管道、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同时,CORS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建筑物、地形条件下,满足不同管道测量的需求。

(4)实时测量通过CORS技术,可以实现实时测量,即时处理和反馈GPS测量结果,并及时校正可能存在的误差,从而保证管道测量的准确性。

3. 总结COR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管道测量。

利用CORS技术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满足不同的管道测量需求。

阐述CORS技术和其优势

阐述CORS技术和其优势

阐述CORS技术和其优势一、CORS技术概述和通常PTK不一样,CORS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传递任意修改信息,而是把所有的初始数据经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

与此同时,在移动用户在工作之前,第一时间通过GSM的短信息性能向控制中心传递一个概略坐标,控制中心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根据用户位置,计算机可以自主选择最好的一组固定基准站,参考这些站传递过来的的信息,全体的改正GPS的轨道误差和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导致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传递给移动站。

持续运作参考站系统能定义为一个或几个个变位置的、持续运作的GPS参考站,运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高新科技组成的网络,实时实地向多种类型、多种需求、很多层次的用户自主地提供经过检验的多种的GPS观测值,各种修改数、状态数据,还有其他相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CORS主要由控制中心、固定参考站、数据通讯和用户等几部分构成。

CORS 支持下的定位模式有以下两种:单基站系统:就是仅有一个持续运作站。

就像一加一的RTK,只是基准站由一个持续运行的基准站代替,基准站上由一个控制软件实时监控卫星的状态,存储和发送相关数据。

多基站系统:分布在特定范围内的多台持续观测站。

每一个观测站均是单一基站,与此同时每一个单基站还由一个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

CORS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常规RTK测量作业形式,其关键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显著。

(1)更改了初始化所用时间、增大了有效工作的范围;(2)运用连续基站,用户可以及时观测,使用简单,增大了工作效率;(3)具备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能有效地除去系统误差以及周跳,增强差分运行的准确性;(4)用户不用架设参考站,真正意义上实现单机作业,降低了費用;(5)使用准确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方法,降低了噪声影像;(6)具有远程INTERNET服务,实现了数据的共享;(7)增大了GPS在动态领域的使用范围,更有助于车辆、飞机和船舶的精密导航;(8)为建设数字化城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系统设计依据
GB22021-2008《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CH/T2008-2005《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 GB/T 28588-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 CH/T 2011-20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50057-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 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204-8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CH/T 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5
CORS系统的建立、维持和应用
1. CORS系统的建立 2. CORS系统的维持 3. CORS系统的应用
CORS系统的建立、维持和应用
1. CORS系统的建立 2. CORS系统的维持 3. CORS系统的应用
6
CORS系统的建立流程
(刘晖,2006)
系统设计依据
国内标准规范 项目合同、协议等 技术设计书 其它相关文件
用户应用子系统
23
差分改正信息发播
差分改正信息统一由武汉数据中心发播,支持两种 发播方式:
GPRS:全省漫游,数据量500M(平均日工作时间可 达8小时左右),数据通讯费120元/月或960元/年。 可同时接入用户数目前为50个,今后根据用户数可 增加 GSM:常规电话拨号接入,武汉市内和市外资费标 准与一般市话和长途电话资费标准一致,数据通讯 费昂贵。最多可同时接入8个用户,且用户初始化 时间比GPRS要长 GSM方式作为GPRS的备用
1
CORS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CORS)
基于网络的、动态地、连续地,同时也是快速、高 精度地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的现代信息基础设 施之一、 综合服务系统; 运用了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GNSS、现代大地测 量、地球动力学等技术和方法; 提供移动定位、动态连续的空间参考框架和地球动 力学参数等服务; 由基准站(参考站)、系统中心、呼叫中心、数据 通信、用户应用等子系统组成。
国内CORS系统的建设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地区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江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河南 河北 山西 已建站点数 14 11 14 11 113 80 62 81 95 72 90 86 80 56 20 50 序号 地区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甘肃 云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广西 四川 青海 新疆 西藏 海南 吉林 宁夏 贵州 陕西 已建站点数 6 8 14 9 36 70 50 11 11 0 7 45 5/27 0 6 截止2012年10月
CORS服务内容
服务名称 服务响应时间 实时 空间位置服务 快速 事后 空间坐标基准服务 卫星轨道服务 时间服务 气象服务 源数据服务 其它服务 实时或事后 事后、快速 事后、快速 事后、快速 事后、快速 快速、实时 服务内容 厘米级、分米级和米级的位置服务 厘米级、分米级和米级的位置服务 毫米级、厘米级的位置服务 提供统一的空间坐标参考基准 提供卫星精密轨道参数 提供时间基准,授时、守时 提供大气湿分量,电离层参数等 提供GNSS等原始观测数据 根据其它领域要求 服务类型 高级服务 高级服务 基本服务 基本服务 高级服务 基本服务 高级服务 基本服务 高级服务
21
数据通讯子系统
数据通讯
网络资源选用原则
技术成熟,信道质量好:应满足CORS系统数据传输低 时延、低误码率、数据流高稳定性的要求 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方便用户接入(数据发播) 建设使用费用合理
22
跨区域基准站数据通讯
鄂州基准站观测数据通过中国电信长途数字电路实 时传输至武汉数据中心。该数据通讯网络具有如下 特点:
接地
观测室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组成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 ,实测接地电 阻为0.8Ω,满足规范基准站观测室接地电阻值≤4Ω的要求。
鄂州基准站建成后实景
鄂州基准站距WHCORS最近 三个基准站的距离分别为 46、52和77公里,站间距 合适
19
控制中心子系统
控制中心子系统
20
控制中心子系统
数据通讯子系统
ComServer
18
防雷施工
直击雷防护
距观测墩8米处安装高9米避雷针,采用Φ8圆钢与楼顶原有的避雷带焊 接,经实测接地电阻为2.6Ω,满足规范接地电阻值≤10Ω要求。
雷电感应防护
在基准站观测室的电源线路上设2级过电压保护,第一级在12楼楼层配 电箱处安装3相电源避雷器,通流量≥30KA;第二级在机房UPS电源前端安装 一级电源避雷器,通流量≥20KA。此外,在网线接入GPS接收机端和天线馈 线接入端各安装一个LAXCR102-48C专线避雷器。
多路径影响分析
TEQC处理后的MP1和MP2值反映了在L1和L2频率上的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当MP1和MP2分别大于0.3和0.45时,应考虑更换点位。
15
测试数据分析
采用GAMIT软件进行基线解算验证
基线处理后,得到重复基线28条,统计重复性精度见下表
南北方向 0.059cm+0.23×10-8
东西方向 0.101cm+0.12×10-8
垂直方向 0.615cm+0.10×10-8
基线长度 0.099cm+0.09×10-8
16
鄂州基准站观测墩设计
基准站观测墩设计 为圆柱体,其直径 为200毫米,采用 全钢结构,其底端 预留直径60毫米圆 孔,作为天线馈线 出口 。
17
基准站连接示意图
系统测试
系统坐标框架测定和精度评定 系统功能和连续自动运行能力的测试 定位精度测试 空间可用性测试 时间可用性测试 定位服务的时效性测试 接度评定
检核方法: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
系统功能和连续自动运行能力的测试
基准站功能性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设备检查,数 据传输,UPS维持时间,自动运行能力等。 控制中心功能性测试方法:主要包括设备检查, 软件检查,UPS维持时间,网络性能,自动运行 能力等。
25
定位精度测试
RTK实时定位精度测试
测试方法
RTK实时动态测试分两个时段进行(时段间隔在2小时 以上),测试采样率为1秒。每个时段拨号两次,每次 拨号得到固定解(Fix Slution)即开始记录测量结果, 连续记录50次测量值并同时记录获得初始固定解的拨 号时间作为一组测试数据;然后挂断待出现Float后,重 新拨号记录另50次固定解(Fix Slution)测量值和 初始固定解的拨号时间。
WHCORS简介
黄陂站 新洲站
数据中心 蔡甸站 东湖站
WHCORS观测墩
汉南站
• WHCORS(一期)由5个基准站和1个数据 中心、1个监测基准站构成,覆盖武汉全市域. • 于2008年4月、2009年5月、2009年10 月和2010年7月完成了武汉城市圈城市鄂州、 仙桃、潜江、天门基准站的建设
WHCORS监测墩
数据传输稳定,在时间延迟、数据丢包、误码率等方面满足系统整体 构网的要求 带宽充足:鄂州长途数字电路带宽为2M,容量充足,为今后增加气象 传感器等数据预留了资源 数据中心与基准站组成内部局域网,与外网完全隔离,安全性和保密 性较好 数据中心预留了16个接入端口,购置了核心路由器,并进行了整体IP 规划,为其他城市基准站接入做好的准备
2012专业硕士 GNSS测量新技术与数据处理
CORS系统的建立、维持及应用
刘万科
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 2012年11月22日
联系信息
刘万科 副教授
单 位:测绘学院 空间定位与导航工程研究所 电 话: 027-68758530(office) Email: wkliu@ wkliu@
年代
3
CORS现状
欧洲CORS
• 欧洲委员会牵头 • 基准站:122个左右 • 用途:建立和维持欧洲区 域参考框架、精密定位、 RTK和差分服务等研究
CORS现状
澳大利亚CORS
4
CORS现状
日本CORS
• 日本地理院牵头 • 基准站:1200个左右 • 平均间距:30km • 用途:地壳运动监测网络、 大地控制网、大地测量、 RTK、气象、地震等研究
12
基准站子系统
基准站子系统
结构 设计
踏勘 选址
环境 测试
土建 工程
设备 安装
13
基准站选址
参考站选择在地基稳定的地点,同时GPS参考站场地 要满足以下要求:
场地稳固 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超过15°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 等)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 小于50m; 尽量靠近数据传输网络; 观测标志应远离震动源(铁路、公路等)
CORS的建立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 CH/T2008-2005,国家测绘局,2005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构成 6 分类与布设原则 7 参考站建设 8 数据中心 9 数据通信网络
8
CORS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