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
2017年初中语文学考纲要

3. 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III.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 120 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共分四个大题,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翻译题和写作题组成; 全卷满分 120 分。
Ⅳ. 题型示例
第一大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刹.那/刹.车 创.伤/创.造 行.款/行.头 D. 粗犷./旷.达 剽.悍/漂.泊 氛.围/气愤.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造型 顶粱柱 刻骨明心 隐姓埋名
B. 藉贯 沉甸甸 锐不可当 秩序景然
C. 丰硕 紧箍咒 疲备不堪 振耳欲聋
D. 憔悴 逐客令 家喻户晓 进退维谷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琐屑 闻名遐迩 略胜一畴 粗制滥造 B. 急躁 再接再励 万籁俱寂 妇孺皆知 C. 招徕 无动于衷 觥筹交错 迫不及待 D. 浩瀚 轻飞漫舞 获益匪浅 众目睽睽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济南市 2017 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语文
I. 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 2017 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济 教办字〔2017〕10 号)。
二、命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 力,并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
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017武汉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语文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以下简称语文学业考试)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语文学业考试既要全面、准确地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重要依据。
一、命题依据与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语文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方案》的有关规定。
(二)指导思想语文学业考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推进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
二、命题原则1.公平性原则。
从武汉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出发,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的实际,客观、公正地评估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
2.科学性原则。
命题的内容和能力层级符合学生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意通过测试发掘学生的潜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整体性原则。
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充分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
4、可操作性原则。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测试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关注试题在答问和评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具体呈现为以下考核目标及能力层级。
(一)考核目标及能力层级语文学业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青岛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20分)一、指导思想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坚持能力为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传统文化。
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命题原则命题应遵循“减负提质”的原则,要面向全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发展状态的学生。
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基本语文素养,还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和方法探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命题素材的选择不受语文教材的限制。
试题按难度分为低、中、高三档,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为4:4:2。
整卷难度系数为~。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积累及运用1.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
2.识记3 500个常用汉字,会写其中3 000个。
3.汉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4.理解、背诵和默写规定的诗文篇目。
5.语言运用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
考查汉语知识、修辞知识、文体知识及名着相关知识。
(二)阅读1.文言文阅读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
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现代文阅读阅读文学作品、科普文章、一般论述类文章等。
.①了解散文、小说、戏剧等常见文学样式及特点。
②辨析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③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⑥理解、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⑦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
⑧分析语言特色,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⑨分析文中主要表现手法。
⑩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评价。
2017武汉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语文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以下简称语文学业考试)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语文学业考试既要全面、准确地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重要依据。
一、命题依据与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语文学业考试的命题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方案》的有关规定。
(二)指导思想语文学业考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推进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
二、命题原则1.公平性原则。
从武汉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出发,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的实际,客观、公正地评估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
2.科学性原则。
命题的内容和能力层级符合学生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注意通过测试发掘学生的潜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整体性原则。
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充分反映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
4、可操作性原则。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测试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关注试题在答问和评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具体呈现为以下考核目标及能力层级。
(一)考核目标及能力层级语文学业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2017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Ⅰ.考试目标与要求一、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
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
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全面反映语文的学科特性。
语文命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命题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开阔视野,增进民族感情。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1.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多音字的多种读音。
2. 汉字改错: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识别和改正错别字。
3. 汉字书写:汉字结构、汉字笔顺和汉字笔画;硬笔书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能辨识汉字形体特征。
4. 词语成语:词语成语释义;同义(近义)词。
2017语文考试大纲

2017语文考试大纲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是针对中国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一项标准化考试指导性文件,旨在明确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该大纲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用以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文化常识以及思维能力等。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汉语,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表达。
二、考试内容1. 语言知识与运用:包括汉字的认读、书写,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评价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古诗文阅读: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包括文言文的翻译、诗词鉴赏,以及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4.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材料或主题,写出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
5. 文化常识: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一般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
客观题通常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主观题则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通常包括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理解的深度、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考试评分时,会综合考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五、学习建议1. 基础知识:注重日常积累,加强对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 阅读理解: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能力。
3. 写作训练:定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 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学习。
六、考试准备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语文真题及解析_看图王-精品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师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来引导学生体会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情,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合适的是()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B A、C、D项中的“柳”是诗人笔下的景物描写,B项中的“柳”表达的是惜别怀远之意。
2.教师要求学生挑选—篇文章,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合适的是()A.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B.朱自清《背影》C.鲁迅《阿长与<山海经>》D.泰戈尔《金色花》【答案】D A项,《再塑生命的人》描写的是老师。
B项,《背影》描写的是父亲。
C项,《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阿长,一个“带领着我的女工”。
D项,《金色花》描写的是“我”与母亲。
3.在名著导读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一本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合适的是()A.沈从文《湘行散记》B.林海音《城南旧事》C.屠格涅夫《猎人笔记》D.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答案】B A项,《湘行散记》是散文集。
B项,《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C项,《猎人笔记》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
D项,《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
4.学完《威尼斯商人》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中不适合的是()A.契科夫《变色龙》B.吴敬梓《儒林外史》C.果戈理《死魂灵》D.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答案】A A项没有吝啬鬼形象。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均是吝啬鬼形象。
2017年语文考纲解读

2017年起,全省将首次统一组织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中考。
昨日,备受关注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公布,首次举行的全省中考统考将如何进行。
这份指导意见将给考生备考提供最权威的建议。
语文:将写字纳入日常考试评价范畴
考试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提出,将写字纳入日常考试评价范畴。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难度: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进行命题。
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简答约60%,作文约40%。
在内容分布上,积累与运用约15%,阅读约45%,写作40%。
阅读方面,古代诗文约12%,现代文学作品约15%,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约10%,课外名著阅读约3%,非连续性文本约5%。
解读: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考考纲在板块上调整比较大,往年的板块一般为积累与运用、阅读(文言文、现代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今年则只有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
其中,阅读的内容比较多,古代诗歌、文言文、现代文、名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指导意见要求将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并提出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从往年的福州市中考考试说明来看,作文分为65分,不过按照今年40%的比例来计算,今年的作文约60分,这个比例比往年的略有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
【-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证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与要求”,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情解读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情解读
(一)教育基础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