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贴现

合集下载

财务会计实务-033第三章第二讲应收票据

财务会计实务-033第三章第二讲应收票据

2月28日,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票据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3400
二、应收票据核算
6月30日,计提利息
利息=23400×6%×4/12=468
借:应收票据
468
贷:财务费用
468
7月31日,到期收回货款时
票据到期值=23400+23400×6%×5/12=23985
三、应收票据贴现
(2)计算贴现期。 贴现期是指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天数。
贴现期=60-15=45
票据期间
出票日
贴现日
到期日
持票期
贴现期
三、应收票据贴现
(3)计算贴现利息。 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息=6000×16%×45/360=120
三、应收票据贴现
(4)计算贴现额。 票据贴现额=票据到期值-票据贴现息 实得贴现金额=6000-120=5880
若6月1月甲公司无力偿付货款: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贷:应收票据
11700 11700
二、应收票据核算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主营业务收入

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财务费用

图3-3带息应收票据核算程序
二、应收票据核算
【例3-5】齐鲁公司于2月28日销售给乙公司 一批产品,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 商品已发出,收到乙公司承兑的一张面值 为23400,年利率为6%。期限为五个月的 带息商业汇票。
(1)对上述业务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 A.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时,应扣除可
能发生的现金折扣 B.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时,不应考

附有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附有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附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① 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②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贴现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和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都不足时,贴现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2)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① 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②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无论是否支付,都与贴现企业无关,贴现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确认贴现与转让

应收票据的确认贴现与转让
票据到期价值 10000 1 6% 8 10400 (元)
12 票据贴现利息 10400 5.4% 5 234 (元)
12
票据贴现收入=10400-234=10166(元)
借:银行存款
10166
贷:应收票据
10000
财务费用
166
2)贴现票据到期 (1)假定付款人如期付款,甲公司不作会计处理。 (2)假定付款人未如期付款,银行作逾期贷款处理。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期间 票据贴现收入=票据到期价值-票据贴现利息 其中,票据到期价值,是指票据到期时可收回的款额。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票据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 等于票据面值加票据利息。 贴现期间,是指票据贴现日至到期日的期间。
2)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1) 企业持未到期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时,应 将实际收到的贴现收入与贴现票据面值或账面余额 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2) 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票据 付款人未能支付票款,申请贴现企业负有连带的清 偿责任,须先代付款人向银行支付票款;若申请贴 现企业银行存款余额也不足支付票款,银行则将票 据本息作为对申请贴现企业的逾期贷款处理。 企业因贴现票据而承担的潜在偿债义务称为或 有负债。
810000× 8%
汇票到期=810000+
12
×3 =826200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财务费用
826200 820800 5400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与转让
1.应收票据贴现 1)票据贴现收入的计算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交 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价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 计算的贴现利息,将余款付给贴现企业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 。 贴现收入的计算如下: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第⼆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数
其中:贴现⽇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
第三步:计算贴现收⼊
贴现收⼊=到期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存款【贴现收⼊】
财务费⽤
【贴现收⼊⼩于票据⾯值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票据⾯值】
财务费⽤
【贴现收⼊⼤于票据⾯值的差额】
例如:2001年4⽉30⽇以4⽉15⽇签发60天到期、票⾯利率为10%、票据⾯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贴现,贴现率为16%。

计算过程如下:
(1)票据到期值=600000+600000×10%÷360×60=10000(元)
(2)计算贴现利息
先计算到期⽇:4⽉15⽇签发,60天到期,到期⽇为6⽉14⽇。

计算过程为:
4⽉:30-15+1=16天
5⽉:31天
6⽉:13天
合计:60天
再计算贴现天数:从贴现⽇4⽉30⽇⾄到期⽇6⽉14⽇,共计45天,计算过程如下:
4⽉:30-30+1=1天
5⽉:31天
6⽉:13天
合计:45天
贴现利息=610000×16%÷360×45=12200(元)
(3)贴现收⼊=610000-12200=597800(元)
(4)会计分录:
借:银⾏存款597800
财务费⽤2200
贷:应收票据600000。

企业会计准则应收票据

企业会计准则应收票据

企业会计准则——应收票据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部分,它描述了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准则。

以下是800字的应收票据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一、定义应收票据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业务而获得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它是一种无担保的短期债权,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会计处理原则1. 确认:企业应在收到应收票据时,确认一项收入或成本,具体取决于业务类型。

2. 计量:应收票据应以票面金额计量,除非有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与票面价值不同。

3. 记录:应收票据应单独列示,并与其他流动负债一起反映。

4. 贴现:对于贴现的应收票据,企业应确认一项收入,并减少应收票据余额。

5. 坏账: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收票据的风险,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确认并记录。

三、特殊情况处理1. 商业汇票:企业应区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处理。

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商业承兑汇票存在一定的风险。

2. 背书和质押:应收票据的背书和质押是企业常见的处理方式,用以解决短期资金问题或转移风险。

背书意味着将票据权利转移给其他人,质押则是为了获得担保权益。

3. 利息计算:对于带息应收票据,企业应定期计算利息,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4. 赎回和再贴现:企业有时会赎回已到期的应收票据或将其进行再贴现。

这些行为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负债状况。

四、披露企业应将应收票据的余额、分类、风险状况、贴现和质押情况等信息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以方便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注意事项1. 应收票据的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应关注市场动态和信用状况,确保到期能够顺利兑付。

2. 贴现和背书等行为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企业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避免资金短缺。

3. 坏账损失是企业面临的风险之一,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坏账准备制度,合理估计并记录可能发生的损失。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应收票据对企业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该准则,企业可以正确反映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过程,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现有会计处理

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现有会计处理

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时现有会计处理企业对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进行贴现,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不能冲销应收票据账户金额。

现有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作为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

企业...企业对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进行贴现,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不能冲销应收票据账户金额。

现有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作为“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

企业将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时,根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按贴现票据的账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贴现”(包括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和到贴现日止票据所包含的利息),实际收到的贴现款(票据到期值扣除应支付给银行的贴现息)与贴现的商业汇票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票据到期日,如果付款人足额支付票据款项,持票贴现企业可以将应收票据这一金融资产进行终止确认,借记“应收票据贴现”,贷记“应收票据”,对贴现前票据包含的利息部分,已计提部分贷记“应收利息”,未计提部分贷记“财务费用”。

如果付款人到期不能足额支付,企业还应将未付部分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

第二,直接将因票据贴现而产生的负债单独以“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企业将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时,根据实际收到的贴现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短期借款”。

票据到期日,如果付款人足额支付票据款项,企业贴现时形成的负债责任得以解除,借记“短期借款”。

同时,持票贴现企业可以将应收票据这一金融资产进行终止确认,贷记“应收票据”,票据包含的已计提的利息贷记“应收利息”,当未计提利息小于票据到期值与原票据贴现值之差时,借记“财务费用”,当未计提利息大于票据到期值与原票据贴现值之差时,贷记“财务费用”。

如果付款人到期不能足额支付,企业还应将未付部分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或“短期借款”。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背书转让和贴现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背书转让和贴现

50 000 50 000
二、应收票据的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应收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 汇票背书转让给贴现银行,由贴现银行从票据到期价值中 扣除贴现利息后,以余额兑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贴现原因:企业需要提前使用资金。 实 质:一种融通资金的信贷形式。
1.应收票据贴现的形式
两种形式
带追索权:贴现企业因背书而在法律上 负有连带偿债责任,如果贴现银行未能 如期收到票款,有权向贴现企业追索。
票据到期值=20 000×(1+10%÷360×120) =20 666.67(元)
贴现利息=20 666.67×6‰÷30×91=376.13(元) 贴现金额=20 666.67-376.13=20 290.54(元)
若该贴现为不带追索权的贴现,则中港公司应收票据贴
现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B公司 财务费用
20 000
贷:应收票据——B公司
20 000
若贴现期内没有摊销“短期借款——利息调整”,贴现
企业还应做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财务费用
290.54 290.54
THANKS FOR LISTENING
3.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1)不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处理原则:将该应收票据予以终止确认。 具体核算:借:银行存款(贴现所得金额)
财务费用(或在贷方)(差额) 贷:应收票据 (票据面值)
2)带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处理原则:将应收票据贴现视为以应收票据为抵押向银 行借款,不终止确认该应收票据。
其基本账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等 贷:应收票据
案例
中港公司向A公司购买一批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上注明价款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经协商,公 司将持有的B公司无息商业承兑汇票21 000元背书转让给 A公司,以抵付该批材料款,余额通过银行付讫。增值税 专用发票本期通过认证。

未到期应收票据贴现处理

未到期应收票据贴现处理

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贴现处理
票据贴现是企业的一种筹资行为,银行会按照票据到期价值扣除一定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企业。

计算贴现利息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注: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
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如下:
1、不带息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贴现收入)
财务费用(按贴现率计算的利息)
贷:应收票据(账面余额)
2、带息票据贴现,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本账户,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账户:
借:银行存款(贴现收入)
财务费用(按贴现收入小于票面价值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按商业汇票面值)
财务费用(按贴现收入大于票面价值的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的收款人可能在票据到期前应需要现金。

这时,收款人可以出售票据。

出售票据又称票据贴现。

这种做法对那种以不动产作为收款担保的长期应收票据来说非常普遍。

贷款的银行可以将应收票贴现以获取现金。

贴现过程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1、计算到期值
2、计算银行的贴现期
3、计算银行的贴现息
4、计算实际进款
5、编制日记账分录。

借:现金XX
贷:利息收入XX
应收票据XX
收款人也可能会贴现短期应收票据,即到期日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票据。

计算贴现价格的方法有几种。

就基本原理来说,价格取决于现值的概念。

但票据买卖双方的业务可采取任何一种双方都同意的形式。

我们仅说明一种贴现短期应收票据的程序。

为及时取得现金,出售方愿意接受贴现价格。

票据的购买方则主要对票据所赚得的利息感兴趣,即票据的购买价格与到期收回金额的差。

贴现款即企业贴现后实际的进款,计算方法如下:贴现款=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是指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前一日止的实际天数,在贴现日的票据到期日这两天中,只计算其中一天。

如果2月10日将1月31日签发承兑的期限为30天、60天、90天,到期日分别为3月2日、4月1日、5月1日的商业汇票贴现,其贴现天数分别为20天、50天、80天。

应收票据贴现,一般有两种情, 一种带追索权,一种不带追索权。

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贴现企业因背书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了金融机构,相应地对这两种贴现方式会计处理也是不同的。

1、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贴现时,直接贷记“应收票据”科目,票据帐面价值与贴
现净额之差调整财务费用,因为贴现本质是理财活动的一种方式。

例1.假设甲企业将其持有的不带息面值为1万元的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扣除25元贴现息后,将9975元划入企业账户。

则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9975
财务费用25
货:10000
2、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对于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当票据的主债务人不按期付款时,因贴现企业承担保证贴现票据获按期支付的责任,银行可以向贴现企业追索。

这种情况下,贴现企业有或有负债,过去,或有负债一直通过财务报表脚注揭示,近年来,表外揭示表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在贴现时,贴现企业不宜直接贷记“应付票据”科目,而应单独设立“应收票据贴现”科目,作为“应收票据”科目的备抵科目,用于登记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待贴现票据到期收回票款后,再将两个科目对冲转销。

例2.甲企业销售产品一批给乙企业,乙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出票日为2月1日,到期日为8月1日,票面价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为每年6%。

甲企业持有2个月后,由于资金紧张,逐将票据向银行贴现,银行贴现息为每月1%
票据到期值=100000+100000X6%/12X6=103000
贴现息=103000X1%X4=4120
贴现净额=103000-4120=98880
票据账面价值=100000+100000X6%/12X2=101000
(1)贴现时,企业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98880
财务费用2120
贷: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2)8月1日,乙企业偿还全部票据款,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贷:应收票据101000
(3)8月1日,若乙无力还款,银行从甲企业账户中划走103000元,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贴现101000
贷:应收票据101000
借:应收账款103000
贷:银行存款10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