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场调查环境篇

合集下载

旅游地游客游憩体验与重游意愿作用机制研究以宜兴为例

旅游地游客游憩体验与重游意愿作用机制研究以宜兴为例

本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游憩体验对重游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游客的 游憩体验和重游意愿,宜兴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升旅游地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旅游从业人 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
2、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宜兴市的文化底蕴,保护好历 史文化遗产,同时创新性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9、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发展,共同打造 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和利益共赢。
10、特殊群体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背景的游客群体,提供个 性化的旅游服务和产品,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偏好。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升级。重游意愿作为衡量 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指标,对于旅游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以宜兴为例,探讨旅游地游客游憩体验与重游意愿作用机制,旨在深入了解游 客需求和行为特征,为旅游地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建议如下:
1、提高供给感知:应注重提升乡村旅游地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例如,建 设高质量的住宿设施和餐饮设施,提高旅游安全保障,优化旅游线路设计等。 此外,要重视游客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2、提升品牌价值:应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资源,塑造独特 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传说、农耕文化等元素, 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
五、三者关系探讨
乡村旅游地供给感知、品牌价值与重游意愿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游客对 乡村旅游地的供给感知会影响他们对旅游地品牌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他们的 重游意愿。同时,旅游地的品牌价值也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感知,从而影响 他们的重游意愿。因此,乡村旅游地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意 愿,就必须注重提高供给感知和品牌价值。

如何有效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来自农业银行宜兴市支行的调查报告

如何有效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来自农业银行宜兴市支行的调查报告

技含量 、 附加值低 , 盈利能力较弱 , 仅仅靠 信贷经营的思想上存在着重大轻小的倾 年实施 ,这几年一般以下 的中小企业贷款 信贷投放呈现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 而 每年退 出的力度相当大。就这几年宜兴农 个产 品或一项技术 创建 企业 的现象相 当 向,

普遍 .企业原始积累相对偏少 ,负债率较 中小企业 的贷款金额小 , 农行投入的贷前 、 行的情况看 ,中小企业金融供求呈现下 降
其 中规模企业近10 家 , 00 应税销售达40 0 亿 品档次偏低 ,市场竞争 力不强 。企业发 展 最终决策人员远离企业实际 ,只能依据企
元 。 0 工业利税 3 亿元 , 6 中小 后劲不足 ,抗 风险能力 弱化。宜兴市中小 业 财务 报表 对放 贷形 式 的完 备性 进行 审 占6 %, l 占5 %;
分析
4 .农 业银 行 实行 信 贷新 规 则 以来 .
2 从我 国商业银行 基本 经营原 则看 . 由于信贷政 策和责任追 究的严肃性.激励 .
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普遍 中 小企 业 贷 款 强 化 了银 行 的 风 险 与成 本 约 机制 的不 对称 ,农业银行基层单位拓展 中 增强, 信贷管理力度加大, 不同程度地存在 束.从 而导致 了商业银 行对 中小企业贷款 小企 业贷款业务的积极性逐步消退。农业 商业银行基本经营原则有两条 , 一 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建 着重大轻小的倾向。 贷款偏重支持大集团、 的弱化 。 大企业和大项 目.信贷投放呈现向大企业 是保证经营安全 : 二是实 现最佳收益。 营 立 了严格 的风险约束机制 .特别是 中小企 经
种百舸争流 的态 势 ,积极参 与市场竞 争 。 发 展过程 中又面 临着许 多矛盾 和制 约 因 定额度的老客户的续贷权 。信贷权限上

宜兴市生猪养殖现状调查

宜兴市生猪养殖现状调查

模化 养殖 场达 16家 , 2 0 1 比 0 9年初增 加 1 5家 , 增长 l.%。 48 ( ) 地猪 占领 市场 , 价 上行 乏 力 。 4外 猪 生猪 养 殖 有散 户 与 规模 化 养 殖之 分 , 户养 殖 的生 猪 大 多数在 本 地 市场 销 散
比 20 0 9年 1 2月下跌约 9个百分点 , 1月下跌 4个百分点 。 比
红色 预警 区 间( .:)严 重影 响养 猪业 的效 益 , 551 , 阻碍 生产 发 展, 挫伤 养殖 积极 性 。 此 , 为 深入 宜兴 市养 猪业 进行 调查 , 寻 求对 策 , 机遇 , 出路 , 找 谋 确保 养猪 业健康 稳定 发展 。
1 生 猪 生 产 现 状
乡居 民对 猪 肉 的消 费 旺季 , 然而 居 民在 消 费 结 构 上的 改变
11 节后生 猪价格 不断 下跌 .
() 3 规模化 养殖 扩 张迅 速 , 生产 量过 多 。0 720 年 国 20 、 8 0 家 对能 繁母 猪实 行补 贴 、 险等措 施落 实 到位 , 殖户 得到 保 养
诸 多实惠 , 诱发 规模 化养 殖扩 张迅 速 , 接导 致生 猪生 产量 直
跌为 8 . k , 跌 2 .%, 至 近 4年来 猪价 最 低点 。 4 4元/g 下 36 跌 近 个 月 C I 数调 查显 示 , 肉消费 环 比指数 2 0 P指 猪 0 9年 1 2月 、 21 0 0年 1 2 3月分 别 为 132 9 .%、75 9 . , 、、 0 .%、82 9 .%、42 3月 %
使 猪 肉的消 费趋 淡l 一是 许 多居 民消 费 习惯是节 前大 量腌 】 1 。
制 猪 肉 , 后购 买 量偏 少 ; 是人 们 消费 结 构 改变 , 少猪 节 二 减 肉 消费 , 加对 牛羊 禽 肉的消 费 需求 。 是集 团消 费能 力削 增 三

宜兴市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宜兴市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宜兴市环保行业分析报告一、调研概况调研时间: 2012年5月;调研目的及内容:为开展供应链金融做准备, 宜兴市环保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及融资需求;调研对象: 无锡****有限公司、宜兴市****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调研方法:去拜访了几家大型环保企业和已在我行贷款的环保企业, 通过现场座谈的方式了解宜兴环保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及融资需求;二、环保行业情况综述环保产业的定义为: 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与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关的生产服务企业;二是与节能降耗技术、减排及降低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有关的技术研究开发、设备生产企业;三室废污物的循环利用、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设备生产企业;四是提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环保设备产业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制造, 水污染控制设备制造, 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制造, 环卫清洁生产设备制造, 环保材料设备制造, 原水处理设备制造。

宜兴是中国著名的环保之乡和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2005年,宜兴市环保产业总产值89亿元,销售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1.2%,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8%。

2005年底,宜兴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环保企业达1000多家,包括600余家生产型工业企业和300余家流通型配套企业;其中,销售收入200万以上的企业约占30%,产值小于500万元的企业占70%以上。

宜兴市拥有全国高新技术环保企业8家,江苏省高新技术环保产业20家,并先后有9家企业获得国家环境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宜兴市共有环保产品2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环保产品约占全国市场份额总量的10%,占江苏省的30%以上(以环保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的200多个企业计)。

宜兴市的环保企业主要为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专门从事水处理设备生产的企业有500多家,产品包括给水处理设备、排水处理设备以及循环水设备等,其中格栅系列、转刷、转盘、曝气机系列、曝气器系列等产品在全国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配套率高,覆盖水处理工艺的各个流程,并初步形成了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与流通、中介服务为一体的环保产业体系。

宜兴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

宜兴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

宜兴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作者:陈丽荣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下》2009年第09期摘要:旅游市场是旅游地区生存和发展的依赖,认识旅游市场、把握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动态对旅游地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在系统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对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地域构成、决策行为特征等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现有客源市场特征和游客对风景区的感知情况,分析了竹海风景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定位与开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竹海风景区;宜兴一、研究区域和方法(一)研究区域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苏、浙、皖3省之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18景及宜兴10佳景点之一。

宜兴盛产竹,自古有“竹的海洋”之称。

竹海绵延苏、浙、皖3省,纵横800余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海洋。

竹海风景区处于竹的海洋中心,万亩翠竹随山势起伏,好似波涛翻滚,绵流不绝,素有“华东第一竹海”之称,是我国竹风景、竹风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区。

(二)研究方法宜兴竹海风景区、宜兴善卷洞、宜兴陶瓷博物馆作为宜兴市的重点旅游景点,长期以来得到游客的青睐,由于竹海风景区特定旅游客源市场相关统计资料缺乏,为了得到宜兴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资料,于2008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在宜兴竹海风景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活动。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达93%。

最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处理。

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一)人口统计特征1、年龄。

中青年为主,少年和老年旅游者比重较低。

竹海风景区以休闲娱乐为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前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竹海风景区中青年游客占到72%,尤其以青年为主;少年和老年游客都比较少,20岁以下游客占到5.8%,60岁以上的游客只占2.2%。

这一现象与竹海风景区的特征有明显偏差,说明竹海风景区没有充分重视对老年市场的开发,今后应该加强对老年市场产品的开发和宣传。

2024年宜兴市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宜兴市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宜兴市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宜兴市作为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县级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将对宜兴市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深入分析,以讨论宜兴市旅游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旅游市场规模与人数根据宜兴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宜兴市接待的游客总量达到了X 万人次,同比增长X%。

其中,国内游客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占总体的X%,国外游客占X%。

这显示了宜兴市作为一个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旅游市场收入宜兴市旅游市场的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宜兴市旅游局的数据,2020年宜兴市旅游业收入达到了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主要来自于旅游景点门票销售、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等综合性旅游服务。

旅游市场消费结构宜兴市旅游市场的消费结构也值得注意。

根据调查统计,宜兴市游客的主要消费方向是购买特色文化产品和美食,占总体消费的X%。

此外,住宿和交通也是游客在宜兴市消费的重要部分。

旅游市场发展动力宜兴市旅游市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因素:1.地理位置:宜兴市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方便游客前来参观。

2.文化底蕴:宜兴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陶瓷文化和茶文化闻名,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茶叶爱好者。

3.自然景观:宜兴市还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太湖、三山五园等,吸引了大量的自然风景爱好者和户外活动爱好者。

4.政府支持:宜兴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引导投资,并提供相关政策的支持。

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对宜兴市旅游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预测宜兴市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1.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宜兴市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拓展旅游产品线:宜兴市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线,发掘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发展特色旅游:宜兴市将加强对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推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宜兴市在旅游市场中的独特地位。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即将头昏脑涨?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茶具市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茶具市场调查报告 1一、茶具市场的变迁1、源远流长的茶具茶作为饮品,经过了发现—利用—茶艺化的漫长过程,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 5000 年前。

茶具是随着“茶之为饮”应运而生,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并随着饮茶习俗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2、功能完善的茶具煮水器具:风炉、鍑、茶炉、茶铫、汤瓶、瓢、炭挝、火夹、随手泡。

碾罗器具:茶碾、茶磨、茶罗。

品饮器具:茶壶、茶盏。

摆置器具:茶桌、茶椅、茶车、茶海。

辅助器具:茶匙、茶筅、茶瓶、茶漏、茶夹、茶则、茶荷、茶针、巾、都篮等。

3、材质多样的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陶土茶具、磁器茶具、漆器茶具。

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浮现了各种各样材质的茶具。

调查统计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茶具时,最关注的因素仍然是茶具的材质。

4、不断寻觅艺术性的茶具混煮法时期,茶与其他食物混煮,尚未发展出专用茶具,多为陶土所制。

磁器是火与土的艺术,磁器发明后,陶质茶具逐渐为瓷质茶具所替代。

唐代以后,文人雅士开始追且茶器的釉色之美与造型之特;随着饮安溪铁观音茶风俗的普及,专门的茶具创造也应运而生。

陶瓷茶具的种类与装饰也日渐丰富。

明初紫砂的浮现,更是广受追捧。

5、传统与时尚共存的现代茶具茶家具:茶桌、茶椅、茶车等,主要在茶馆茶楼等经营场所应用。

煮水器:用来煮水的随手泡,又称电茶壶。

茶艺表演重要道具:茶海、茶六宝(茶夹、茶漏、茶拾、茶荷、茶针、桶)、水洗等。

茶器皿:狭义的茶具,包括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二、生机勃勃的茶具市场1. 茶具市场增长迅速20xx 年 6 月,餐具用品市场供求平稳。

20xx 年 6 月,餐具市场丝毫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以较大的幅度扩大市场份额,茶具和杯子囊括“市场占有率、同期环比增长率”双料冠亚军。

宜兴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宜兴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宜兴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旅游管理专业钱丽芸指导教师尹燕、崔峰摘要:宜兴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具有十分良好的旅游资源。

其中溶洞旅游的开发对于宜兴旅游溶洞建设和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宜兴溶洞开发于上个世纪80年代,集中分布在宜兴西南部山区的善卷镇、湖滏镇。

本文在对宜兴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溶洞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形象遮蔽、负近邻效应等方面问题。

本文在管理体制改革、开发模式创新、可持续开发、创新特色经营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宜兴溶洞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溶洞旅游;宜兴溶洞;旅游资源开发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the Exploitation of Cave TouristResources, YiXing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Qian LiyunTutor Yin Y an Cui FengAbstract:Y i Xing has a glorious history,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 rich product resources, and unique humanities landscape. It is of very good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cave touris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t helps to construct the local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in Yi Xing. Yi Xing caves are developed in the 1980s, situate mainly in the south-western mountains in Zhang Zhu and Hu Fu town.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o the Yi Xing cave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such as visualize shield and so 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advice i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reform, development pattern innovation and caves tourist strategy aspect. It has reference value to Yi Xing cave resour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Key words:Cave Tourist;Cave in Yi Xing;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宜兴全市共有大小溶洞85个,其中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溶洞5个,分布在宜兴西南部湖滏镇、善卷镇的丘陵山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篇一、宜兴大环境综述宜兴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南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三角中心,是太湖风景区的重点旅游城市。

宜兴东濒太湖,西邻溧阳,南交浙江长兴,北接武进,西北、西南分别与金坛和安徽广德毗连。

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有14个镇、4个街道(园、—区)和5个市属场圃,下设259个行政村、9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06.05万人。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

1、行政区划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共有106.05万人。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

14个镇:张渚镇: 面积17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

常住人口7.5万西渚镇: 面积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万。

太华镇: 面积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万。

徐舍镇: 面积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8万。

官林镇: 面积104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2万亩,常住人口7.2万.杨巷镇: 面积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4万亩,常住人口4.9万。

新建镇: 面积44.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55万亩。

常住人口2.6万。

和桥镇: 面积96.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3.2万亩,常住人口6.921万。

高塍镇: 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8064人。

万石镇: 面积4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常住人口2.6万。

周铁镇: 面积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常住人口5.8万。

芳桥镇:面积47.8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9万亩,常住人口3万。

丁蜀镇:区域面积205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户籍人口149650人。

大浦镇:面积45.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0.6万亩,常住人口3.4万。

4个街道:新街街道:区域面积69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7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

新庄街道:区域面积42.83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3个社区,户籍人口33626人。

屺亭街道: 区域面积7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6.07万人。

宜城街道: 辖区面积 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6万。

2、气候环境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

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

年末耕地99.14万亩。

地势南高北低。

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

宜兴市全年温暖湿润。

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

年平均无霜期240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

农作物一年可2-3熟。

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

地面水、地下水丰富。

3、交通概况宜兴地处沪、宁、杭三大城市等距离中心:东邻上海180公里,西接南京158公里,南望杭州170公里。

随着新长铁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芜申运河的建成,宜兴成为华东地区水陆交通重镇。

宜兴有着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通讯设施。

境内公路纵横,水网密布。

宁杭国道穿境而过,锡宜、常宜、宜金等公路设施齐全,路面宽敞,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07公里。

荆溪、宜漕等河横穿东西,武宜运河、蠡河等纵贯南北,全市航道里程592公里。

宜兴于1990年8月在江苏省县(市)级中首家开通程控电话和农话光缆。

全市年末固定电话33.93万部,小灵通(含大灵通)用户21.74万户,移动电话总数73.5万部。

4、综合经济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68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4亿元,增长5.8%,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2.39亿元,增长11.0%,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6.15亿元,增长13.5%,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重为4.7:56.2:39.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627元,比上年增长12.8%,按年末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美元,达9318美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762元,比上年增长11.8%,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874美元。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比上年上升一位,跃居全国第6位。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9.0,涨幅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

全年CPI走势呈现较为平坦的“V”形态势,年内1-7月份同比价格指数逐步下行探底,此后同比逐月回升且增速逐月加快。

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二升六降”格局: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累计上涨0.4%和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衣着、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类分别累计下降0.3%、0.8%、4%、1.9%、0.3%和2.7%。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31亿元,增长83.4%;第二产业投资178.08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109.17亿元,增长38.3%。

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67.50亿元,增长1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2%;其中私营个体完成投资108.77亿元,增长9.2%。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总量在全省县(市)中继续保持第三。

城乡市场协同发展。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9.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6.36亿元,增长1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09.18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69亿元,增长19.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1.4%,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8%,金银珠宝类增长10.8%,家俱类增长11.5%。

市场贸易繁荣活跃。

2009年,全市共有贸易市场74家,贸易市场成交额2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亿元以上贸易市场由10家增至14家,成交额181.71亿元,增长39.3%。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

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02亿元,增长18.1%。

全年财政总支出70.58亿元,增长44.8%;一般预算支出48.7亿元,增长39.1%。

其中全年民生支出5.38亿,比上年增长39.4%。

存贷款规模快速扩大。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03.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92亿元,增长41.7%;其中储蓄存款440.97亿元,增长22.3%。

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66.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8.58亿元,增长48.7%;其中短期贷款384.64亿元,中长期贷款213.03亿元,分别增长38.9%和76.5%。

人口总量小幅增长。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49万人,乡村人口50.69万人。

总户数37.9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9万人,城市化率为55.88%。

全年出生人口6952人,出生率为6.50‰;死亡人口7991人,死亡率为7.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1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30元,比上年增长10.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02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519元,比上年增长15.3%。

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4613元,比上年增长20.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4.9平方米。

5、产业概况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3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2009年建设工程项目中,参建国家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银奖5项;获国家钢结构工程金奖13项、建国六十周年百项经典精品工程8项;获江苏省扬子杯奖15项、无锡市太湖杯奖10项。

6.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3年;远期:2014—2020年;远景:展望50年。

区域功能定位:苏、浙、皖交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华东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商品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陶瓷产业区、环保产业生产和服务基地。

城市发展方向:宜城:东进、北扩、西优、南控丁蜀:内部整合,集聚发展城镇空间组织:市域形成一片一轴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片”为东部中心片区;“一轴”为西部官林—徐舍—张渚—太华城镇发展轴。

市区形成“一核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

其中,“一核”为以龙背山、东氿公园为绿核;“三组”团为宜城、丁蜀、滨湖新城。

城市功能分区:宜城宜城区:包括宜城旧城区和城东新区,全市商业、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宜城的主要生活用地。

东山区:行政办公区。

环科园: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集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以精细化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区。

专业市场区:以建筑材料、装潢材料、金属材料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化工交易市场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市场区丁蜀陶瓷产业园:以绿色陶瓷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丁蜀区:丁蜀城区主要生活性用地。

站前区:以对外交通、陶瓷交易和以新型材料、轻工等二类工业为特色的城市新发展区。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高速公路:规划3条规划3条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和常宜高速公路(暂定名)。

快速轨道交通:平行宁杭高速公路建设宁杭城际铁路,在宜兴城区段采用全线高架形式。

市场篇房产市场概述在国家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宜兴房地产市场呈现较为平淡的运行态势。

市场篇内容:1、房产市场综述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建量增多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77.9%,无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是相对比例上看,增长的量都是相当大的,是近年来开发投资量最大的半年,而其中属于二季度完成的投资量就有12.67亿元。

这一比较说明,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的量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反映出近四年来,宜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维持的平稳状态,从上半年起有所改变,表现出一种增加的趋势。

这种趋势,对改善宜兴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售状况,将是有益的。

另外,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上半年为160.33亿元,与近年来同期相比,有较明显的增长,反映出全市经济向好的发展态势,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