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软体动物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撰写科普文章:鼓励学生撰写关于软体动物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学校报纸或班级博客上,分享学习成果。
- 制作PPT: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关于软体动物的PPT,进行班级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软体动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通过了解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 实验室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解剖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软体动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软体动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软体动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软体动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软体动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软体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有哪些常见的软体动物。

2.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珍珠的形成过程,得到学习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探究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并推测它的运动、呼吸、摄食等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
扇贝
、缢蛏等,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 1.
蛤等)的结构。


其他软体动出示图片:
明确软体动
通过再次思考或合作交流、讨论,巩
五、板书设计:
软体动物
软双壳类
体动物
定义
代表动物——缢蛏
其他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特征
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结构和功能运动和摄食。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目录: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节肢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4.蝗虫的身体分哪几部分?运动器官是?运动器官位于哪/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是?位于哪?6.外骨骼有什么作用?7.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8.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测试题1.1.河蚌身体里的外套膜的作用()A.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B.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C.防止水分散失D.帮助消化1.2.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 斧足1.3.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④⑤⑥1.4.下列水产市场常见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田螺B、河蚌C、乌贼D、虾1.5.下列不是软体动物的是()A.蜗牛B.水蛭C.河蚌D.乌贼1.6.软体动物用来保护自己身体的结构是()A.外套膜B.贝壳C.脊柱D.牙齿1.7.河蚌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A.器官B.气门C.鳃D.肺1.8.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大多具有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2.1.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可以食用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D.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3.1.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棘皮动物D.爬行动物4.1.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2.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C.昆虫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期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4.3.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阅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蜗牛模型蝗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软体动物缢蛏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 ) 、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观察与思考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表格6、昆虫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3)外骨骼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9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1_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1_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软体和节肢动物学校:八中年(班)级:初二人数:日期:学科:生物课题:软体和节肢动物课型:新授教师: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观察河蚌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的标本,学生能够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知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2、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环节二新课创设学习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认识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530播放软体动物的视频提问:1.你都了解那些生物是软体动物?2.你觉得软体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三、软体动物(一)基本特征出示河蚌的标本和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提问:你觉得河蚌柔软的身体靠什么来保护?讲述:像田螺、河蚌这类都是软体动物。

它们的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就是石灰质的,大理石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

让认识软体动物思考观察和思考讨论认识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根据图形观察找出昆虫类的特点提问:是否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这种保护结构?出示章鱼、乌贼的图片讲述:像章鱼、乌贼它们没有沉重的外壳,行动很迅速,但有内壳,也是石灰质的,所以它们也是软体动物。

小结: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四、节肢动物(一)基本特征讲述:在动物界中有一个种类最多的类群,这就是节肢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是最高等的出示蝗虫的图片提问:1.蝗虫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2.从外表上看,蝗虫与蚯蚓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蝗虫、蟋蟀和蜜蜂的身体各分为哪几部分?4.蝗虫、蟋蟀和蜜蜂、蝴蝶分别具有几对足和几对翅?讨论观察外形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用虾与蟹引出外骨骼,介绍蜘蛛555.你觉得昆虫有哪些特征?讲述:节肢动物中又可以分为四大类,蝗虫是昆虫类,头、胸、腹都分开,而节肢类与蛛形类,他们头、胸部愈合称为头胸部。

多足类胸与腹未分开,身体分为头与躯干。

提问:大多数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什么是外骨骼?讲述:同学们都吃过虾与蟹,外边有一层硬皮,就是外骨骼。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导学案
(2)入水孔B分泌物形成贝壳和珍珠
(3)出水孔C使口旁水里的食物进入口
(4)外套膜D使食物和氧随水流入体内
(5)触唇及纤毛E关闭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个案补充
1.填表比较下列三种动物
动物名称
比较项目
河蚌
乌贼蜗牛Biblioteka 生活环境贝壳运动器官
课后再悟
1、简要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种类 可以食用,如河蚌、乌贼、蚶蛏、牡蛎等。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药材,如乌贼的海螵蛸有止血作用,鲍鱼的贝壳有明目的作用。有些软体动物贝壳形态独特,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欣赏。也有些软件动物对人类有害,如蜗牛危害庄稼,有的是寄生虫的宿主,如钉螺。
填空题
1、、昆虫的运动能力强,因为昆虫有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能飞行。
2、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上。
3、外骨骼的作用①和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
4、昆虫、蜘蛛、蜈蚣、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共同特点身体由很多构成;体表有;分节。
课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
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
方法
观察与思,实验与探究。
A、外骨骼B、贝壳C、脊柱D、牙齿
4、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B、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内容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4)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5)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2)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昆虫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重点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具准备(1)搜集具有动物运动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制作PPT集体定教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个性补教足的种类斧足腹足腕足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三种动物的相同点。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身体都很柔软,都有外套膜,都有外壳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这就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正因为它们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才都属于软体动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学生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归纳性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RJ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第1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RJ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第1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本节介绍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都是动物界中比较大的两个类群,它们具有用于保护身体的贝壳或外骨骼,适宜合并介绍。

根据缢蛏、蝗虫的外形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个性带共性,进而归纳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已掌握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河蚌、扇贝、缢蛏等软体动物和蝗虫、龙虾、螃蟹等节肢动物,可让学生自己列举他们所知道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概述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准备相关课件、常见的双壳类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虾、蜈蚣、蜘蛛等)的标本和蝗虫模型。

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

”请学生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蜗牛。

2.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否有相似性?学生观察、思考、作出假设。

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

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观察和生活实例找到答案。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软体动物1.实验——观察缢蛏。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

(也可播放解剖缢蛏的视频)教师提问: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

提示:①依据经验推测其具有保护作用。

②靠足缓慢运动。

③用鳃呼吸。

④推测: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知识点目录: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节肢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
4.蝗虫的身体分哪几部分?运动器官是?运动器官位于哪/
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是?位于哪?
6.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7.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8.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测试题
1.1.河蚌身体里的外套膜的作用()
A.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
B.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
C.防止水分散失
D.帮助消化
1.2.河蚌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 斧足
1.3.下面是烟台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动物,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
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4.下列水产市场常见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田螺
B、河蚌
C、乌贼
D、虾
1.5.下列不是软体动物的是()
A.蜗牛
B.水蛭
C.河蚌
D.乌贼
1.6.软体动物用来保护自己身体的结构是()
A.外套膜
B.贝壳
C.脊柱
D.牙齿
1.7.河蚌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A.器官
B.气门
C.鳃
D.肺
1.8.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_;大多具有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2.1.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3.1.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它属于()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棘皮动物
D.爬行动物
4.1.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
C.昆虫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期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4.3.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2)运动器官:__________和________着生在_________部。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腹部有八对__________。

(4)蝗虫的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有________内部柔软器官、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色。

(6)蝗虫共有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_____。

5.1.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出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
6.1.昆虫有翅,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有利于寻偶繁殖
D.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7.1.下列动物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
A.蚯蚓和蜈蚣
B.果蝇和蝗虫
C.河蚌和瓢虫
D.石鳖和鼠妇
7.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三种动物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参与的食物链为:蝉→螳螂→黄雀
B.在生长过程中,蝉有蜕皮现象,而螳螂没有
C.蝉和螳螂的身体都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D.黄雀体内的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
7.3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足和触角分节
C.体表有外骨骼
D.都能飞
7.4.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
A.蜘蛛
B.蚯蚓
C.蜈蚣
D.蝗虫
7.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身体附肢都____________。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知识点答案: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鲍.牡蛎.乌贼.鱿鱼.蜗牛等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双壳类单壳类和无壳类软体动物分别有?
双壳类: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
单壳类; 鲍、牡蛎、蜗牛等
无壳类:乌贼、鱿鱼、章鱼等。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发展经济的对象;如:鲍.牡蛎.扇贝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
低。

鲍的壳(石明子)、珍珠粉可入药。

(2)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的危害。

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4.节肢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
昆虫
5.蝗虫的身体分哪几部分?运动器官是?运动器官位于哪?
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运动器官是:翅和足生在胸部。

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是?位于哪?
气管气门位于胸、腹两侧
7.外骨骼有什么作用?
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9.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果蝇是经典的实验材料。

有些能传播疾病。

如:蚊、蜱、螨
测试题答案
1.1 A 1.2 B 1.3 D 1.4 D 1.5 B 1.6 A
1.7 C 1.8 外套膜贝壳足
2.1 C
3.1 B
4.1 C 4.2 D
4.3 (1)头部胸部腹部(2)翅足胸(3)气管气门
(4)外套膜保护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5)绿(6)三后足
5.1 B
6.1 D
7.1 B 7.2 C 7.3 D 7.4 B 7.5 外骨骼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