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勘探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重力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揭示地下构造、岩性、储层性质等信息,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探讨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一、重力勘探原理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构造和岩石性质。

地球重力场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地表下的不同密度分布会引起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从而反映出地下的构造。

重力勘探的关键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构造。

在重力勘探中,测量的基本单位是重力加速度的变化量,通常以重力异常值表示。

地下不同密度的岩石会引起重力异常,密度越大的岩石引起的重力异常越大。

二、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1. 揭示油气圈闭重力勘探可以揭示油气圈闭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油气圈闭是指地下成藏岩石中形成的油气聚集空间,是石油勘探的关键目标。

由于油气圈闭的密度通常较低,所以在地球重力场中会引起重力异常。

通过重力勘探可以识别出油气圈闭的位置和形态,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2. 确定构造形态重力勘探可以帮助准确揭示地下的构造形态,包括断层、隆起、坳陷等。

地下构造形态与油气的分布关系密切,通过重力勘探可以分析不同构造形态下的油气聚集规律。

例如,在坳陷区域往往会形成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重力勘探可以帮助确定坳陷的边界和内部构造。

3. 识别储层性质重力勘探可以帮助识别地下储层的性质,包括厚度、密度和孔隙度等。

储层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储存空间,了解储层的性质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重力勘探可以推断出储层的厚度、密度和孔隙度,为储层评价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4. 辅助勘探决策重力勘探可以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分布规律,可以评价勘探的前景和风险,判断勘探区域的可行性。

重力勘探还可以为选择钻井点位和确定钻探方案提供参考,提高勘探效率和成功率。

三、重力勘探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尽管重力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对于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地球内部的探索。

其中,重力勘探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这一领域的意义和进展。

一、重力勘探简介重力勘探是一种通过测量重力场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方法。

它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差异,得到地下不同密度体的分布情况。

重力勘探在地质勘探、地球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中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

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 密度分布测定重力勘探可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差异,推断地下岩石的密度分布情况。

岩石的密度与其成分和物性有关,通过重力勘探可以初步确定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情况,为揭示地球内部结构提供重要线索。

2. 地壳厚度测量地球的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力勘探可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变化来确定地壳的厚度分布。

地下地壳的密度变化会引起地表重力场的变化,通过重力勘探可以推断地壳的厚度,从而加深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

3. 地幔和核的研究通过重力勘探可以探测到地球内部不同密度层之间的界面,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特征。

在地幔和核的研究中,重力勘探可以提供关于地下界面和物质分界面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深部的构造和成分。

4. 地质构造分析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还可以用于地质构造的分析。

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密度差异会导致地表重力场的变化,通过重力勘探可以研究和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地球内部结构的演化历史。

三、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的意义和进展重力勘探在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意义。

首先,重力勘探不依赖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磁性,因此能够研究不同介质的密度分布和结构特征。

重力探测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重力探测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重力探测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地质研究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的技术手段也相应发展,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重力探测仪技术。

本文将重点讨论重力探测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一、重力探测仪技术概述重力探测仪是一种测定地球重力场的仪器。

它通过测定不同位置地球重力的微小差异,建立地球重力场的三维模型,进而揭示地球内部的物理结构和构造特征。

重力信号是地球物理信号中分析地区构造特点的一个重要方向,被广泛用于航空、海洋、陆地地学和石油勘探等领域。

重力探测仪的主要测量原理是基于牛顿定律,即若有两个物体,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们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引力作用。

同时,地球本身也是一种天体,对其他物体也同样存在引力作用。

这种引力作用矢量是小的,但是通过灵敏的重力测量仪就能探测出来,从而得到地球表面相邻区域的重力差值,进一步推断出地下物质构造的分布情况。

二、重力探测仪技术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1. 地球内部物质结构模型构建地球内部物质结构模型构建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基于重力探测仪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地球内部物质结构模型构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地球重力场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建模,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分布规律。

重力探测仪通过测量地球不同位置的重力值,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比如,在地球的二级结构中,地幔和外核之间的Gutenberg不平衡层是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也是地球物质的密度不连续带。

通过重力探测技术测量和反演分析,可以发现这个不平衡层的深度和厚度等重要特征,进而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运动方式。

2. 地质构造特征与矿产资源勘探在地球物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勘探方面,重力探测仪技术也有着重要应用。

在地质构造方面,通过对地球重力场的测量,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岩石、矿床和其他地质构造的重力差异,进而推断出地下构造的形态和类型,为地下地质勘探提供支持。

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重力探测仪技术能够有效地发现地下的矿床和矿石,尤其是非常深层的矿物资源,如铁矿、锰矿、铜矿等,因为这些矿物通常都具有很高的密度,重力接近或高于最大值,所以通过重力勘探可以快速发现这些矿床的分布规律。

现代地质学研究中的重力勘探方法

现代地质学研究中的重力勘探方法

现代地质学研究中的重力勘探方法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构造和内部现象的学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地球的奥秘。

其中,重力勘探方法在现代地质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重力勘探方法基于“重力场”的理论基础。

地球上的重力场是指地表或地壳内物体由于引力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

而物质的分布情况会影响重力场的强弱和方向。

重力勘探方法就是通过测量和分析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的物质分布情况和地形特征。

重力勘探方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它不仅可用于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勘探等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重力勘探方法可以帮助矿产勘探人员确定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助于合理规划矿产开发工作。

在环境地质调查中,重力勘探方法可以用来探测地层的厚度和构造特征,有助于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重力勘探方法在技术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过去,人们主要依靠精密重力仪进行测量,但这种仪器较为笨重且操作复杂。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无人机搭载重力传感器进行测量成为了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性强、测量效率高的特点,使得重力勘探更加便捷和高效。

然而,重力勘探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地壳中的岩石密度和物质分布的复杂性,解释重力场数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地壳的厚度、岩石的密度等。

因此,需要建立精确可靠的地质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测量数据。

此外,运用重力勘探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成本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成本与效益。

总的来说,重力勘探方法在现代地质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测量和分析重力场的变化,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基于重力勘探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现象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提升地质资源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应用研究海洋石油勘探是指利用各种地质勘探技术在海洋地质构造中寻找潜在石油资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石油勘探中重力勘探技术的应用研究。

1. 重力勘探技术介绍重力勘探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测定地球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值,并由此推断地下的密度变化情况。

根据勘探区域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重力测量、重力异常、重力剖面等多种方法进行勘探。

在海洋石油勘探中,重力勘探技术可通过测定不同地点的重力场参数,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密度分布情况,对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2. 海洋石油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应用在海洋地质构造复杂的情况下,重力勘探技术可以通过探测地下密度的差异,识别地质构造的变化,帮助准确定位潜在的油气储层。

通过对海底不同位置的重力测量,可以绘制出地下构造图,揭示地下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层位分布,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

3. 重力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优势相比于其他勘探技术,重力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重力勘探技术无需接触地面,能够在海洋中实现远程测量,对海底地貌的干扰较小。

其次,重力勘探技术对地下密度变化的敏感度较高,能够准确揭示地下构造的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此外,重力勘探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海洋石油勘探的实际需要。

4. 重力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挑战与发展尽管重力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勘探数据的获取难度;海底地形的不规则性对勘探结果的解释提出了挑战;勘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需要借助先进的算法和技术。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力勘探技术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多的支持。

综上所述,海洋石油勘探中的重力勘探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石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支持。

重力与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重力与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重力与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些勘探技术中,重力和磁力勘探技术因其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力与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一、重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重力勘探技术是利用地球重力场探测地下物质分布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物体的质量差异对重力场产生微弱影响的特性。

在矿产资源评估中,重力勘探技术常用于矿床的测量和勘探。

通过测量地表和地下不同位置的重力值,可以获得地下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重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矿床探测:重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重力值,可以获取地下物质的质量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矿床的存在与否以及其规模大小。

2. 寻找矿体边界:矿体的边界是勘探工作中的重要信息。

重力勘探技术可以提供关于不同地下物质界面之间的重力异常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矿体的边界位置。

这对于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地质结构: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地质结构息息相关。

重力勘探技术可以探测地下岩层的密度变化,从而了解地质结构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磁力勘探技术是利用地球磁场探测地下物质分布的一种方法。

地球磁场在地球表面产生微弱的磁场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获得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磁力勘探技术常用于寻找磁性物质和矿床的勘探。

磁力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磁性物质寻找:磁力勘探技术可以探测地下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

通过测量地表和地下不同位置的磁场强度,可以获取磁性物质的分布特征,从而寻找磁性矿床或矿体。

2. 矿床勘探:磁性矿床是矿产资源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磁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磁性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地质构造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重力勘探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地质构造研究中。

本文将介绍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并重点讨论其原理和方法。

一、重力勘探原理重力勘探是利用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构造和密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根据牛顿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地球的密度是不均匀分布的,不同密度的岩石和矿石会对重力场产生微小的扰动。

通过测量地球引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构造和岩石密度的分布情况。

二、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探主要通过测量地表上某一固定点的重力值来研究地下结构。

常见的重力测量仪器是重力仪,它可以测量地表上某一点的重力值,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记录。

重力异常是指真实重力场与基准重力场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重力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推断地下构造的变化。

三、1. 地壳运动研究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的变形与演化过程,在地质构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重力测量可以提供地壳变形的定量信息,通过长期连续的重力观测,可以监测地壳垂直变形的趋势。

通过分析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火山活动等地质构造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2. 岩石构造研究不同岩石的密度各异,而重力测量可以提供岩石密度的信息。

通过测量岩石的重力异常,可以推断不同岩石体之间的界面位置和形态,进而揭示出地下岩石的空间分布和变形。

这对地质学家探索岩石成因、岩浆作用等问题具有重要帮助。

3. 地质构造探测地质构造是地球上各类地质现象的总称,包括褶皱、断层、断裂等。

重力勘探可以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异常变化,探测地下的褶皱、断层等构造的存在和分布。

通过与其他地球物理测量数据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研究地质构造现象及其对应的地质事件。

四、重力勘探的局限性和挑战虽然重力勘探在地质构造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重力测量所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噪声和误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重力法在人防工程探测中的应用

重力法在人防工程探测中的应用

重力法在人防工程探测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大量的人防工程已经成为了城镇发展的障碍,查明人防工程的位置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重力法探测人防工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

首先分析了重力法的原理,介绍了重力资料整理的方法,然后采用Burris B32型相对重力仪,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内防空洞地表区域进行防空洞重力测量,在最终得到的防空洞重力异常曲线图中,正确发现了防空洞的分布位置和空间形态,同时总结了勘测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由此证明了重力法在探测人防工程中的有效性及优势,并为提高探测精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防工程;探测;重力法;Burris B32Application of gravity method in detectingair-raid sheltersAbstract:The large number of air-raid shelters in China have become obstacles to urban developmen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air-raid shelters.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gravity method in air-raid shelters detection.Firstly,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gravity method and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gravity data processing. And then I explored the air-raid shelters in the Chengdu Univerisity of Technology by using Burris B32 gravimeter,and correctly fand out the location and space of the air-raid shelters in the final gravity anomaly curve.At the same time,I summarized the error sources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and got the method of reducing error. 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gravity method in the exploration of air-raid shelters.Making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ed exploring accuracy.Key words: air-raid shelters;exploring;gravity;Burris B32目录第1章前言 (1)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2 研究发展概况 (2)1.3 研究思路 (3)第2章重力法勘探人防工程基本原理 (4)2.1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4)2.2地球的正常重力值 (5)2.3重力异常 (6)2.4 岩石密度 (7)2.5 重力资料整理 (7)2.6 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 (10)2.7重力异常的导数 (10)第3章勘探工作设计 (12)3.1测量仪器 (12)3.1.1重力仪 (12)3.1.2 坐标测量仪器 (14)3.2勘探设计与施工 (14)3.3 提高观测质量的措施 (17)第四章重力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19)4.1重力数据的处理 (19)4.2重力数据的解释 (19)4.2.1 防空洞分布位置 (19)4.2.2 防空洞空间形态 (26)第五章结论及建议 (28)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1章前言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防空洞修建时间久远,建筑图纸大多丢失,为了查明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物探是一个好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勘探应用论文
摘要:从资料整理各项精度指标可知,各项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资料真实、可信,各种处理技术基本正确,达到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考虑到重力勘探结果分析的多解性,在最终的推断解释中可利用激电、磁测资料,再结合该区的地质和成矿条件、规律进行综合解释。

0 引言
重力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探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实例说明[3],不同的地质特征对应着不同的重力异常特征,重力勘探正是利用获得的异常特征分析、推断测区的地质构造。

近年来,在寻找隐伏矿和深部矿的固体矿产勘查中,重力勘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重力位场的转换及处理,主要是指空间换算,包括向上、向下延拓,地形改正等,它可以将复杂异常化为简单异常,以满足某些解释方法的需要;可以将实测异常分解及变换,已达到分离异常的效果,从而更方便地开展解释工作,提高解释的效果;能够突出异常的有用信息,压制干扰,区分异常的性质及提供产状等。

其中向上延拓空间换算向上延拓压制浅部异常,突出深部区域异常,一般使用积分插值法、数值积分法和等效源法等。

通过正演的验证等效源法无论从异常形态和数值上都与理论计算值是一致的[4]。

1 理论基础
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引起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

通过重力仪的测量,可以直观的分析出测区内的重力异常。

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固体矿藏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以地面上某一点O作为坐标原点,Z轴垂直向下,X、Y轴在水准面上,若地质体与围岩的密度差(剩余密度)为?滓,地质体内任一体积元,dv=d?孜d?浊d?灼其坐标为(?孜,?浊,?灼),其剩余质量为dm=?滓d?孜d?浊d?灼
令计算点A坐标为(x,y,z),剩余质量元dm到计算点距离为:?籽=[(?孜-x)2+(?浊-y)2+(?灼-z)2]-1/2
则地质体剩余质量在计算点(A)处产生的引力位为:
V(x,y,z)=G■■
因为Z的方向即为重力方向,所以重力异常就是剩余异常的引力位沿Z方向的导数:?驻g=■=G■■
等效源法的原理:与观测场对应的多个场源中,选择一组最简单的场源,例如按一定位置分布或不固定位置的质量点与质量体、磁偶极子与偶极线、电荷与线荷等,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它们的质量、磁量和电荷量,使他们产生在观测面上的场值与实测场值相吻合,利用这组等效源就能很方便地作各种位场变换,即是说观测值得各种变换值
可以等价地认为是等效源产生的各种变换值,例如曲化平,向上、向下延拓,异常不同分量之间的换算,求变换磁化方向的磁异常(包括化到磁极),垂向一次、二次导数等均可用等效源的正演计算来求得。

2 应用实例
2.1 测区主要地质特征
①前震旦纪早期发育一套较完整的海相优地槽火山-沉积岩组合
和晚期浅-滨海相冒地槽沉积组合的岩石建造,经过运动,结束了测区的地槽发展阶段。

②前震旦系的基底构造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构造作用叠加形成的基底构造格架“震旦纪以来南北向隆起继承和改造了早期构造”形成南北向断裂构造带,具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控制着本区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和构造形变。

③区内岩浆活动从侵入到喷出,从超基性到中、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总的来说,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为各类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时空和物质条件。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纪会理群、震旦纪、下古生界、二叠系、中古生界和新生界。

2.2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本次重力勘探主要是利用地层密度差异,圈定河口组地层。

根据物性密度的资料:测区密度值最低的地层是通安组(pt1t),σMO为2.46×103kg/m3;其次是T3b-J地层,σMO 为2.65×103kg/m3。

它们为低密度层。

河口组(Pt1h)地层之片岩
类,σMO为2.83~2.93×103kg/m3为高密度层;钠长岩类之σMO为2.77~2.86×103kg/m3为中高密度层。

河口组与周围地各地层间有密度差异,整个河口组地层表征为高密地层,结合测区物性分析,该地区地层、岩体层的密度在2.46~2.92g/cm3,铁、铜矿石的密度都在3.6g/cm3以上。

两者存在明显的密度差异,为重力勘探提供了条件。

2.3 重力数据的采集布置物探重力剖面21条。

测线方向为南北走向,点距为20m,线距为100m。

测区总面积4km2,测线总长42km。

野外施工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有:
DZ/T0153-95《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0004—1991《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10000)。

本次重力测量采用相对重力测量的方法。

仪器使用的是美国ZLS 公司生产的Burris B32型重力仪,它是一种新型的零长度金属弹簧重力仪,精度可达微伽级。

测区实测平面坐标点1659个,同精度检查,质量检查点150个,质检比例9%。

其检查精度0.00312×10-5m/s2,满足设计要求。

2.4 重力资料整理及解释资料整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
产行业标准:《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2006)进行。

经过重力固体潮改正、零点漂移校正,应用表面积分法和方域法进行地形改正,再经过中间层校正、自由空间(高度)校正和正常场(纬度)校正得出布格重力异常(见图3)。

为了对重力异常进行地球物理、地质解释,还进行了区域与局部场的划分,考虑到测区范围比较小,用一个二次趋势面函数来代替测区的趋势值,从实测值中减去趋势值得到局部重力异常(见图4)。

从重力局部异常图,以及对其等效源不同高度延拓的重力异常平面图(见图5)中看出:测区内存在四处高密度异常,分别命名为Ⅰ、Ⅱ、Ⅲ、Ⅳ(见图4),初步推断是铁、铜矿引起的重力异常。

其中Ⅰ、Ⅱ异常已经有钻孔资料验证。

3 结语
从资料整理各项精度指标可知,各项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资料真实、可信,各种处理技术基本正确,达到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考虑到重力勘探结果分析的多解性,在最终的推断解释中可利用激电、磁测资料,再结合该区的地质和成矿条件、规律进行综合解释。

参考文献:
[1]江玉乐,雷宛.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李仕荣,杨先光等.四川省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J].四川地质学报,2012.
[3]施兴,彭朝晖等.重力勘查在寻找铁矿上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
[4]周清强.位场空间换算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5]周熙襄,钟本善.重磁资料数据处理方法[M].成都地质学院,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