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白色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白色鸟》是一本让人既感动又悲伤的小说,也是一本很适合用来作为中学生阅读的小说。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要对于这本小说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便于更好的对于学生进行指导和铺垫。

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和主题。

2、小说人物分析以及人物心理分析。

3、小说中的事件分析以及事件的教育意义。

4、如何进行独立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5、学生对于本书的感想和理解。

教学方法1、直接讲解和辅助讲解的方法。

2、利用将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和讨论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后写读后感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小说。

4、使用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及主题。

在课堂上,我将介绍小说《白色鸟》的背景和主题。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书的兴趣和阅读热情,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2、人物分析和心理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直接讲解和辅助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将结合小说中的人物及其心理特点,讲解人物所处的情景与环境以及在这种情景与环境下的反应、行为和想法。

通过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3、事件分析和教育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组内独立阅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将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小说中一段特定的事件,然后组内讨论后进行汇报,讨论该事件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阅读也能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白色鸟》的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与价值: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课文《白色鸟》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白色鸟》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等价值观,进行情感升华。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向家长分享《白色鸟》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10. 家校沟通:教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白色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3. 学生对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等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白色鸟》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白色鸟》,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背后的主题和意义;2.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白色鸟》的基本介绍;2.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3.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4.学生的个人感悟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意见,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朗读法:通过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语音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色鸟》基本介绍1.通过教师简要介绍《白色鸟》的作者、背景和出版年代,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首段。

第二课时:主题和意义分析1.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然后向全班汇报。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与技巧,如对比分析、细节观察等;2.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练习,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鉴赏方法和技巧。

第四课时:学生个人感悟与评价1.学生独立阅读《白色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个人感悟和评价;2.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内容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个人感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白色鸟》文学作品;2.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3.学生个人感悟和评价的笔记本。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以下延伸活动:1.邀请作家或文学专家进行作品讲座,深入探讨《白色鸟》的主题和意义;2.组织文学作品的研讨会,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交流;3.设计有趣的文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白色鸟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尊重和珍惜的态度。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追求美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培养学生分工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白色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色鸟的认识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色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白色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环境,关爱生灵,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及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白色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和鸟类保护的短文。

2. 推荐一本关于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的书籍,简要介绍书籍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悟。

3. 进行一次自然景观观察活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2.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鸟类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白色鸟 教案

白色鸟 教案

《白色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重在表达一种情绪和氛围的构思特点。

2.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3.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由诗歌讲究意境入手,点出何立伟用小说来表达意境的特点。

二.课文探究:1.第一板块:赏析片断,体味童心童趣。

(1)小说描写了两个少年在河滩上的哪些活动?(2)你最喜欢哪个活动?说明原因。

赏读提示:(1)活动表达了两少年怎样的心情(2)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3)你最欣赏哪个细节或哪一句话也可以这样赏读:抓住活动中一个细节或一句话,看他表达了两少年怎样心情或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

(3)从这些活动中能体现出少年们怎样的生活?2.第二板块:品读语言,理解环境描写。

(1)你认为哪个语句(段)写得最富诗情,轻轻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意境?并适当做好批注。

赏读方法:(1)修辞手法或词语表现力(动词、叠词)(2)句子表现的本体特点(3)表达出人物的心情或所表现的精神。

(2)课堂练笔:从小说中选取几种景物,运用上面赏析的方法写一段景物,注意修辞、用词等方法,要能体现诗意化。

3.第三板块:理解象征,感受思想感情。

(1)根据全文内容,给这篇小说换个题目,你觉得什么样的题目更好?(2)小说为什么用白色鸟作题目?(3)理解小说象征的写法。

(4)理解小说的思想感情?三.课外练笔伴随着“夏天到来,令我回忆”这美丽而有点忧伤的句子,你回忆到了什么事什么情景?为什么而欢喜为什么而忧伤?请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流畅地进行表达。

《白色鸟》教案

《白色鸟》教案

《白色鸟》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为针对中学高年级学生的一堂语文课教案,以《白色鸟》为文本, 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和分析《白色鸟》这篇文本的主题,情节和意义;•学习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

3. 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白色鸟》的主题和意义;•学习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等4. 教学准备•课本《白色鸟》;•网络连接;•课堂笔记。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内容,并与本课进行关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对《白色鸟》这个标题之前的理解和猜想。

步骤二:文本导读(10分钟)•将《白色鸟》这篇文章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学生阅读完文本后,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文本分析(20分钟)•分析文本的主题、情节以及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和隐喻,并解释其意义和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步骤四:提问与讨论(15分钟)•提问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推理,发现文本中内在的意义和寓意。

步骤五:写作训练(25分钟)•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以《白色鸟》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情节的组织。

步骤六:作品分享(10分钟)•邀请若干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6.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写作训练的作文,并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问题。

7. 参考资源•《白色鸟》课文•《白色鸟》写作指导•《白色鸟》讨论问题以上为《白色鸟》教案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分析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白色鸟》教案设计

《白色鸟》教案设计

《白色鸟》教案设计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环节,设计的针对小说《白色鸟》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色鸟》的作者、背景,初步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并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意义和内涵,发展学生的主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课前导入:通过展示小说《白色鸟》的封面和简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与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张X,了解他的文学背景和创作动机。

–小说情节和主题分析:带领学生逐章浏览小说内容,引导思考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文学鉴赏与批评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深度分析,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

–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根据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

2.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导入•展示《白色鸟》封面和简介,让学生感受小说的神秘和吸引力。

•发问引导学生猜测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步骤二:作者与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张X的文学背景和作品风格。

•分享作者创作《白色鸟》的初衷和背景故事。

–步骤三:小说情节和主题分析•阅读小说的前言和各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

•分段式朗读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步骤四:文学鉴赏与批评性思维培养•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小说中的某一段文字或对话进行分析和解读。

•指导学生从角色塑造、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鸟》教学设计
第17课摘要:小说通过描写两位天真纯朴的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歌颂了美丽、纯真的自然与人生,批判了残酷的阶级斗争,揭示了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一、整体感知
导入课文、介绍作者。

二、通读概括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大意。

概括少年的生活,可用哪两个词形容?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少年的生活的?
提示:宁静、美好。

事件、场景:①在沙堤旁扯霸王草。

②采写齿苋。

③在沙堤旁歇憩(扔石子,白皙少年教黝黑少年地理知识)。

④划水(划到河堤的对岸)。

⑤在河对岸抓蛇。

⑥共同观看两只白色小鸟在水草边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三、分析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1)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云和风,统不知蜇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2)然而长长沙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

……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3)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速地流。

粼粼
闪闪。

……卵石好洁净。

(4)并且这边的岸,景致又不同。

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

……恰如了少年的梦想。

(5)雪白雪白的两只小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显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6)四野好静。

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

软泥上有硬壳
的甲虫在爬动,闪闪地亮。

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人感动。

(7)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的影子。

……浑
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8)惊飞了那两只小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然地远逝了。

(9)天好空阔。

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作者笔下为我们描绘了炎热的夏日,空旷苍凉的沙滩,
雪白的水鸟和绿生生的水草,绿色的岸和谈青的山,热辣的太阳和清凉的河水……一白一黑的少年恣意任情游乐其间,一切是那么平和安静,与白色鸟“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作者极少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自然环境,用平实没有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来写,为小说展现了白皙少年和黝黑少年的世界: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四、分析明暗线索
现实是残酷无情的,那锣声、那喊声打破了孩子美好的
一切,文中暗写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这一信息是怎样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来源:中.考.资.源.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