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修改、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2.能够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通过修改、润色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4.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修改、润色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修改和润色的概念1.修改: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改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润色:对文章的用词、句式、标点等进行修饰和加工,以达到更加精细、优美的表达效果。

2. 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和技巧1.提高修改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理清文章主旨,删减无用内容;–重点关注逻辑结构和引导词,调整文章结构;–用恰当的描写、比喻、对比等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避免应试思维,注重个性化表达。

2.提高润色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选择精细用词,尽量避免重复;–多用并列句和复合句,避免用简单句描写复杂事物;–适当使用标点符号,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根据需要改变文体结构,比如采用倒叙、并列或对比等手法。

3. 修改和润色的实际操作1.阅读范例文章,理解修改和润色的重要性和方法;2.分组进行互相修改润色,同时提出意见建议;3.改后再次交换,进行最终的润色和修改。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2.学生进行相互修改润色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打印教材和范例文章;2.准备白板和marker或者黑板和粉笔;3.指定修改和润色小组。

2. 学习引导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好的范例文章;2.引导学生思考好的文章和一般文章的区别;3.分组让学生分析讨论范例文章,提出思路意见。

3. 示例演示1.分组学生轮流阅读、修改和润色范例文章;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阐述和讨论;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整理出修改和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列出清单。

4. 课堂操作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一篇记叙文;2.让学生分组互相修改润色;3.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整理汇报;4.鼓励学生进行第二轮修改和润色。

修改润色作文讲评教案

修改润色作文讲评教案

修改润色作文讲评教案
段落一,抓住要点。

润色作文时,别啰嗦!直接说重点。

读者忙得很,没时间听你绕弯子。

把无关紧要的废话删掉,只留下最核心、最有料的部分。

段落二,大白话更好。

用大白话写,别整那些高大上的词藻。

简单、直接、易懂,这样读者读起来才过瘾。

别觉得这样写就low了,其实更接地气,更有味道。

段落三,换个说法。

别总是用一种方式说事,换换花样啊!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好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样文章才有趣,读起来才不枯燥。

试试用不同的词汇、句子结构,给读者新鲜感。

段落四,段落要有主题。

每个段落都要有个中心思想,别东拉西扯。

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这段主要说啥,读起来更轻松。

开头先亮出观点,后面再展开说,
最后总结一下,完美!
段落五,逻辑要清晰。

虽然段落之间不连,但内部逻辑得搞明白。

句子之间要有联系,别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用代词、重复关键词等方法,让读者更容易
跟上你的思路。

段落六,多改几遍。

写完后别急着交,多改几遍再说。

润色作文就像炖汤,越炖越
有味。

别怕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多读几遍,找找哪里可以
改进,下次写起来就更顺手了。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增强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优美程度。

教学内容
•作文修改与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
•作文检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作文修改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何润色作文,增强语言的优美程度
教学过程
热身
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并让其他同学发表建议和意见。

讲解
2.讲解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修改是提高语文
水平的关键之一。

3.讲解作文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比如拼写检查、语法检查、标点检查等。

4.讲解作文修改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
•首先,整体检查文章,看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有明显的语言错误。

•然后,逐段进行修改,包括语言通顺性、表达准确性和衔接流畅性等方面。

•最后,针对文章的整体语言的优美程度进行润色。

练习
5.让学生进行练习,每位学生选一篇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并让同学们
互相进行评价和交流。

反思评课
6.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作文修改和润色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7.让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反思,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教学评估
•以学生的作文修改和润色质量为评价标准。

•以学生的反思评价和小组交流为教学评估参考。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修改和润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和优化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让作文语言“美”起来一、激趣导入,看故事:1、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

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

”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大家想想:诗人到底写了什么呢?如果是你,你会改写为什么?出示答案“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她”后请同学们谈谈在语言上有什么的特点。

2、讲解同学们的作文在叙述方面的问题:无话可说、辞不达意,语言平淡。

这三点几乎是通病,一篇作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黯然失色。

好作品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才完成文学巨著《红楼梦》;鲁迅创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

那么作为学生来讲,在作文时如何修改润色才能让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美”起来呢?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改写句子或文章片断,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比较下面的句子,哪一句对景物的描写更贴切更传神?A.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在这一片叶子花上。

青雾升起在荷塘里。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A.每个晚上,山下亮起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灯光。

B.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思考:B句用什么方法使语言富于表现力明确:精心选用词语,使用修饰语原句: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吧。

”(只有简单的主干,不具体,如何加以扩大,使语句生动起来?)改句(加上修饰成分后):“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一个人打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窜上来一位同学,一下子用手搭住我的肩膀说:‘雨真大,咱俩挤挤吧。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四单元:《作文》修改和润色教学案例“写前指导——习作实践——修改润色——反馈提升”构成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闭环,其中“修改润色”在此闭环中处于关键环节,它决定了作文质量的升格。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训练恰巧是“修改润色”,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良好习作教学契机。

习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以词、句为零件,以思维为主轴,以兴趣和情感为动力。

用激励式、建设性的点评,让学生在“细无声”中习得写作方法;用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彼此激发,展开思维的羽翼。

教学目标:1.通过为“画情树”添加树叶的方式,学生能够回忆起作文前指导课上学习的“四面”写作知识;2.通过文章诊脉,学生能够对“病文”有所认知;3.通过认领修改,学生修改润色能力得到现场提升。

本课教学分为四个板块:一、方法回顾:通过为“画情树”添加树叶的方式,回忆作文前指导课上学习的写作核心知识。

二、文章诊脉:出示个别学生习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习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认领修改:以小组为单位,认领“画情树”中的一根“枝干”,也就是一个写作方法维度,开展组内研讨,对两篇“病文”进行修改提升。

四、反馈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将修改研讨结果进行反馈分享,教师适时点评。

初中作文就是以发展为宗旨,以乐定教,以生为主线,以体验为主导,要让学生在习作修改润色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体验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体验到对话的激情,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运用经典写作理念,习得方法的同时,使修改的文章内容具体,生动精彩。

[课堂回放]世间唯有情难画(课前分好8个小组,每名学生收到一张“画情树”图)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世间唯有情难“画”,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画情”的维度与方法。

老师在改大家作文的时候,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修改两位同学的习作,借以巩固写作“画情”能力。

本节课主要有四个环节:1.方法回顾;2.文章诊脉;3.认领修改;4.反馈展示。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题型2: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文章修改润色的方法。
答案:常见的文章修改润色方法包括:修改文章的结构,调整段落顺序,删除多余的内容,优化词语选择,修改语法错误,调整句子结构,增加过渡词语,检查修辞手法等。
题型3: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修改润色提高文章的逻辑性。
答案: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逻辑顺序混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关系重新排列段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润色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掌握修改润色的技能。
题型4:请简要说明修改润色文章的基本要求。
答案:修改润色文章的基本要求包括: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清晰、修辞得当、语法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等。
题型5: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修改润色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不清晰,可以通过修改词语、调整句子结构、增加过渡词语等方式,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文章修改润色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文章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具体技巧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提供修改润色文章的模板和步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修改润色文章的模板和步骤,帮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修改润色。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课《修改润色》教案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课《修改润色》教案
2.润色语言。
(1)要讲求“清”“通”。
所谓“清”,就是文字简洁,即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一律删去,不用自己不懂的字词,不生造字词。所谓“通”,就是文从字顺,即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要合理连贯,相互照应。
(2)要讲求“有文采”。
在语言简洁、内容通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四化”法,美化语言。
理清思路。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及提示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如“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这要求作者回忆自己的写作经历,让写作深入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然后,对自己写作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分析,目的是让他人有所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写作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多方面进行修改。在完成作文后,根据提示,从语言、立意、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修改润色。
一、写作实践
1.题目展示。
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点拨:写作前,先审清题意。从题目《谈谈我的写作》入手进行分析,这应是一篇谈论自己的写作过程以及写作经验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写作”是要谈的话题。
2.佳作示例。
谈谈我的写作
最开始我写作的动力是羡慕,羡慕他人笔下的故事那么生动,那么吸引人。于是心中就有了写作的动力——自己也要写出让人赞叹的作品。
我抱着这种心态开始写作。还记得小学时写的第一篇像样的文章,被老师拿到讲台当范文讲解。那不足300字的小片段,让我激动不已,让我一下子就认定了自己是天生当作家的料。现在看,只是觉得当时的自己好玩。恰好的几句诗、几个词语,为那篇作文平添了不少文采。感谢那次经历,它让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创作的激情。
进入初中之后,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图书,这让我的写作思路得以打开。那一段时间,我想着法子看书,只要我能接触到的书,我都看了一遍。因为我相信,书看得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得好。但不久,这种全面引进模式的弊端出现了。语言风格杂乱,文章结构多变,成为我初一那年写作的问题。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附反思评课)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
一、导语
师: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

只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幺,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
生: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

生:还可以改结构,构思。

生:还可以改材料与中心是否一致。

生:还可以改重点有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

修改作文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

那幺,语言怎幺修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资料一。

先看文段,再说错误缺点,并说说怎幺改。

材料一: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

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

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幺呢?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

”“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

左路和右路,路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修改润色教案
教案背景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在作文修改环节,学生们往往需要借助老师的指导和修改来提高写作水平。

本教案将以作文修改润色为主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思评课,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作文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能够运用修改润色策略,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引导学生思考作文撰写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向学生解释作文修改润色的意义,即通过修改和润色来提高作文的质
量和表达能力。

步骤二:探讨修改润色策略
1.讲解修改润色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词语选择和搭配
–句子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
–表达逻辑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示例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策略对作文的影响。

3.运用修改润色策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实际修改,让学生亲身体验策略
的有效性。

步骤三:反思评课
1.分组进行作文交流和互评,每组学生分别提交一篇作文进行评审。

2.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出对其他同学作文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并进行理由解释。

3.老师引导学生从修改润色策略的角度评价作文,提出更具体、针对性
的改进建议。

4.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评课经验,记录下评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修改作文。

•检查学生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评估学生在交流评课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修改润色策略进行分析和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反思评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修改润色策略的讨论和实践,对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评课环节中互相学习和借鉴,为彼此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不过,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得到详细的修改点评,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注重个别学生的作业反馈和指导,确保每一
个学生都能够受益于作文修改润色教学。

同时,我们也将寻找更多的修改润色策略,并引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这样,学生们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将能够更加自信和独立,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