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近十年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主要用于对基层进行重建和翻修的技术。

从基层设计配比,机器设备要求,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等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保障了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交通量不断增长,国省干道路面已进入大、中修期,公路基础设施已由以建设为主转为建养并重,公路的养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

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回收利用旧路面废料,不仅有利于环保,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就地冷再生工艺的一种[2],其在沥青路面大、中可大幅降低沥青、砂石材料的用量,减少工程造价。

因此,开展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1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一般要求(1)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主要是再生水稳基层,需要将原有道路沥青面层刨铣回收。

(2)水泥稳定再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3)根据现场试验段确定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组合方案,按设计的再生深度对旧路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选择级配最接近理想级配的方案作为施工时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方案。

2 再生基层配合比要求(1)设计指标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按照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4]进行混合料设计。

经配合比设计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4.5MPa。

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2)原材料技术要求在水泥稳定再生层施工前,需用对旧路面进行取样。

要求利用选定的就地冷再生机在原旧路上铣刨有代表性的样品。

选取的铣刨料样品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1)级配分析;2)塑性指数;3)击实试验;4)含水量;(3)水泥作为再生结合料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冷再生工程施工方案

冷再生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道路维修方式存在着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冷再生技术应运而生。

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将旧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环保等优点。

本方案针对某道路改造工程,制定冷再生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道路改造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3. 工程规模:全长5公里4. 工程内容:道路基层、面层冷再生三、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对旧路面进行检测,评估路面损坏程度,确定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

(2)组织施工人员、设备进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3)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

2. 施工流程(1)旧路面清理:将旧路面上的杂物、杂草等清理干净。

(2)铣刨旧路面:采用铣刨机将旧路面材料铣刨下来,收集至再生材料堆场。

(3)再生材料拌合:将铣刨下来的旧路面材料与再生剂(如乳化沥青、水泥等)进行拌合,形成再生混合料。

(4)摊铺再生混合料:采用摊铺机将再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旧路面上。

(5)碾压:采用压路机对再生混合料进行碾压,确保路面平整、密实。

(6)养护:对再生路面进行养护,包括洒水、覆盖等,确保再生路面强度形成。

3. 施工要点(1)再生材料的选择:根据旧路面损坏程度和再生材料性能,合理选择再生剂和再生材料。

(2)再生混合料配比:根据再生材料性能和路面要求,合理确定再生混合料配比。

(3)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再生路面质量。

四、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

2. 施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铣刨机、拌合机、摊铺机、压路机等。

3. 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五、质量控制1. 严格控制再生材料的质量,确保再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一、背景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的道路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和承载能力。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基层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二、基层配合比设计1. 材料选择:- 沥青稳定剂:应选择优质的沥青稳定剂,考虑其粘结性、覆盖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 石料:应选择合适的石料进行级配设计,考虑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 水泥:在需要添加水泥的情况下,应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掺量,考虑其早期和长期强度等指标。

2. 配合比设计:- 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石料、沥青稳定剂和水泥的掺量比例。

- 通过试验和实地调查,确定合适的配合比设计方案,考虑到基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要求。

三、施工质量控制1. 石料加工:- 确保选用的石料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筛分和洗净处理。

- 控制石料加工过程中的粉梗、破碎和变形等情况,避免影响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沥青稳定剂的拌和:- 确保沥青稳定剂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遵循生产操作规范。

- 控制沥青稳定剂的拌和时间和温度,保证沥青稳定剂与石料充分混合。

3. 施工工艺:- 控制摊铺温度,避免石料和沥青稳定剂的过热或过冷。

-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均匀摊铺和压实,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 注意施工速度和时间,避免产生冷缝和热裂纹等问题。

4. 质量检测:- 进行基层的密实度、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质量检测。

-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和工艺,以提高基层的质量。

四、结论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沥青稳定再生道路质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提高道路基层的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实现长期使用效益。

冷再生施工说明

冷再生施工说明

道路冷再生施工说明道路基层冷再生施工工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道路基层施工工艺,该工艺是对旧路沥青面层和稳定土类基层采用冷再生机进行拌合,同时掺加相应级配的碎石和水泥形成的稳定土集料,整平后重新碾压形成稳定土类基层。

由于冷再生施工规范不尽完善,根据市多条道路施工经验建议施工时参考如下做法:一. 施工准备a) 材料准备:提前两天备好试验合格的碎石、水泥。

骨料选用2cm~4cm碎石,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软石含量不大约5%。

水泥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

水采用普通饮用的自来水或者不含有害物质而且清洁的井水、河水等,其ph值不得小于4。

b) 机械准备:冷再生机1台、26t振动压路机1台、22t振动压路机1台、12t光轮压路机1台、轮胎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水车2台。

c)人员准备:开工前,所有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都应到位,关键岗位人员还应考虑替换准备,所有上岗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

d)交通安全准备:施工前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公共交通疏导的详细方案。

施工路段两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施工标志,与交警部门配合,发布禁行通告,在施工现场设立围挡及安全警示标志。

e)旧路准备:施工前应将旧路表面垃圾、杂质等清扫干净,对冷再生层下层出现的病害处理干净,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补修完毕,按照双向车道每100m5点的频率检测旧路弯沉值,将实测弯沉值大于计算弯沉值的点周围底基层挖开,进行补强处理。

将路两侧路缘石移开冷再生施工范围。

对两侧路肩路面基层上的路肩土要清除干净。

对收水井、各种检查井做降井处理,降低40cm,覆土回填并在附近做明显标志,以利恢复。

f)试验准备:要根据冷再生施工检测要求,按照规定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养生室。

g)施工放样:先将原状路面进行复测,并将原道路高程进行调整,每20m设中心桩及边桩;二、配合比确定a)将原沥青路面及基层刨起取样,并将取样材料送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环保、经济的材料,它的配合比设计是制作良好混合料的重要步骤之一。

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再生沥青的含量。

再生沥青是由废旧沥青经过再生处理而来的,它的含量对混合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再生沥青的含量应该在20%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配合比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石子、沙子和填料的配比。

石子是混合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粒径应该合适,一般在5-25mm之间。

沙子是混合料的辅助成分,它的粒径应该小于5mm,以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

填料是用来填充沥青和石子之间的空隙,一般采用矿渣、灰渣等材料。

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沥青的黏度和流动性。

黏度过高会导致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变差,而黏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合料的稳定性下降。

因此,沥青的黏度需要根据混合料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配合比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配合比设计中予以重视。

一般而言,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通过试验进
行评估,以确定配合比的合理性。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制作良好混合料的重要步骤之一,需要考虑到再生沥青的含量,石子、沙子和填料的配比,沥青的黏度和流动性,以及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只有在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作出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干线公路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干线公路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陈 德 臣
C H EN De— chen
驻 马店 市公路 局 , 南 驻 马店 4 30 河 60 0
Hi ghw ay Bur eau ofZhum a an Ciy,Zhum adi di t an 463000,H enan.Chi na
【 摘
要 】 干 线 公路 路 网 改造 中常 用 的全 深式 冷 再 生 方式 进 行 了 阐述 , 旧沥 青路 面 材料 的性能 进 行 了 分析 , 过 对 对 通
【 键词 】 线 公 路 ; 深 式冷 再 生 ; 合 料 配合 比 ; 计 关 干 全 混 设 【 e o d tu khg wa ; ul e t e l ain mi r p rin d sg K yw r s】r n ih y f ld phr c m t ; xpo ot ; e in — a o o
9c , P I 价值 不 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少采 用 厂 拌 热 再 生 , 二 级 m)RA  ̄ 用 J 较 而
公 路往 往 在 受损 较 严重 时才 维修 ,所 以一 般 也 不采 用 就 地 热再 生 技 术 , 多 采用 的是 全深 式 冷再 生 。 较
分 比 较 复 杂 . 括 粗 集 料 ( 路 面 结 构 层 中 的 碎 石 ) 细 集 包 原 、
足 时 进 行 大 修 处 理 。 路 面 进 行 弯 沉 值 测 定 , 除 局 部 弯 对 剔 沉 值 偏 大 点 ( 底 基 层 局 部 挖 补 处 理 )测 定 弯 沉 值 在 5 ~ 对 , 0
7 ( .1 mm) , 全 深 式 冷 再 生 处 治 。 成 2 m厚 冷 再 0 0O 时 做 形 2c 生 基 层 作 为 新 路 面 基 层 ; 弯 沉 值 在 7 ~1 0 0O 当 0 6 ( .lmm) , 时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
1. 沥青:使用高质量的沥青,通常选择聚合物改性沥青或高粘度沥青。

2. 矿料:选择适当的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通常使用5 mm - 20 mm的碎石或砾石,细集料通常选择0.075 mm - 4.75 mm 的砂。

3. 纤维材料: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增强材料,如聚丙烯纤维或玻璃纤维,以提高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性能。

4. 添加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添加剂,如改性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等,以提高混合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5. 混合比例: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沥青、矿料、纤维和添加剂的比例,通常采用质量比例进行配比。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冷补沥青混合料配方,具体配方还需要根据工程需求、环境条件和材料性质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议根据专业研究和实践经验,选择合适的配方,以达到预期的修补效果和使用寿命。

浅析全深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

浅析全深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

浅析全深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作者:王成斌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0期摘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试验检测经历和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采用全深式冷再生基层的实际,总结出了公路养护工作全深式冷再生做基层时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关键词:全深式;冷再生基层;配合比;设计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0-0116-02近年来,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日趋重要,伴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传统挖铺模式设计施工理念在资源重复利用、环保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逐渐被旧路面全深式冷再生利用技术所代替。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路面再生施工工艺,是采用专用机械对旧路面材料回收处理,并参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结合料铺筑形成新路面结构层(一般作为基层或底基层)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该项技术在节约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突出效果。

然而按照规范规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做出来配合比设计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异较大,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试验检测经历,粗略谈一下水泥做为无机结合料的全深式冷再生做基层的配合比设计过程。

1 取样准备(1)现场冷再生混合料取样。

近几年通常采用的全深式冷再生机为维特根WR2500S型,本文就以该种机械施工条件在进行配合比设计论述。

先对工程路段进行设计深度的全深式冷再生铣刨,根据原有路面基层的碎裂程度选择合适的行驶速度,一般为2-6m/min,正常速度采用4m/min(基层破碎较为严重时(龟网裂、块状裂缝较多)比正常快1-2m/min;基层整体性较好(无明显病害,只有车辙等局部病害)可比正常速度慢1-2m/min)。

对铣刨混合料按10m一处,分左、中、右3个点进行取样(一般最少取3处),对所取的样进行充分混合。

(2)水泥(无机结合料)。

从进场的批次水泥中取样1-2袋(散装水泥不小于50kg),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线公路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高速公路干线上采用冷再生混合料平整度的要求较高,受路面强度
高要求的驱动,我们主要分析了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一、砂岩类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 砂子砂岩类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85%,粗粒河砾占比2%,细河砾占比10%、砂岩粉砂占比3%组成。

2.复合砂岩类混合料:本复合砂岩类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70%,细河砾占比20%,炉渣粉料占比6%,砂岩粉砂占比4%组成。

二、粉煤灰类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 粉煤灰类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85%,细河砾占比10%,粉煤灰占比5%组成。

2.复合粉煤灰类混合料:本复合粉煤灰类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70%,细河砾占比20%,粉煤灰占比6%,干燥膨胀剂占比4%组成。

三、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 细砂冷再生混合料:冷再生混合料由原材料细砂占比85%,细河砾
占比10%,粉煤灰占比5%组成。

2. 复合冷再生混合料:本复合冷再生混合料主要由原材料细砂占比70%,细河砾占比20%,粉煤灰占比6%,干燥膨胀剂占比4%组成。

四、其他材料配合比设计:
1. 橡胶沥青类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85%,细河砾占比10%,橡胶沥青占比5%组成。

2. 复合材料混合料:本复合材料混合料主要由各容量系砂子占比70%,细河砾占比20%,PVA占比6%,干燥膨胀剂占比4%组成。

以上是针对高速公路干线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案,可
以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设计,保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和服役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