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基础知识(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
- 色彩基础
- 基本色彩的概念
- 三原色和三原色的混合
- 二次色和二次色的混合
- 绘画基础
- 线条的分类和运用
- 色彩的运用和调和
- 素描技法和构图
第二章:绘画材料与工具
- 绘画常用材料
- 铅笔、彩色铅笔和蜡笔
- 水彩颜料和油画颜料
- 纸张和画布的选择和使用
- 绘画工具的使用
- 画笔的分类和选择
- 调色盘、画板和画架的使用
- 调色和混色技巧
第三章:美术史概述
- 古代美术史
- 中国古代美术
- 埃及美术和希腊美术
- 罗马美术和印度美术
- 近现代美术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 印象派和立体派
- 抽象主义和当代艺术
第四章: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
- 绘画作品的欣赏
- 名画赏析和解读
- 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 绘画作品的表现技巧
- 影视作品的欣赏
- 电影和动画的视觉效果
- 影视剧中的美术设计
- 被广泛认可的影视作品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查阅相关教材或参考其他资料。
人教版初中美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美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极为重要。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教材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重点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本文将围绕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对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线条的表现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也是表现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对线条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分类:实线、虚线、线条的粗细、方向等。
2. 线条的表现功能:轮廓线、构图线、装饰线、表现线等。
3. 线条的造型表现:直线、曲线、折线、曲线等。
4. 线条的空间表现:线条的明暗、线条的透视等。
二、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表达的核心之一,初中美术教材中关于色彩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色彩的分类和特点:原色、次纯色、纯色等。
2. 色彩的明暗关系:明色、暗色、明度、色相等。
3. 色彩的配搭和对比:冷暖色彩、互补色、同色系等。
4. 色彩的表现功能: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表达等。
三、形体的表现形体是创作中表现对象形状的重要手段,初中美术教材中对形体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物体的造型特征:几何形体、有机形体等。
2. 人物形体的表达:人物的比例、人物的动态等。
3. 形体的空间表现:正面、侧面、背面等。
4. 形体的质感表现:实质体、虚体等。
四、构图与创作构图是美术作品的组织方式,也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初中美术教材中关于构图与创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重点、节奏、比例等。
2. 构图的形式: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立体构图等。
3. 创作的主题与意境:根据创作主题确定构图和意境。
4. 创作的表现形式:绘画、雕塑、素描、版画等。
五、美术知识的运用初中美术教材中还包括一些关于美术知识的运用,旨在开拓学生的艺术眼界,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
1. 艺术作品的鉴赏:学生需要学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领略不同风格和流派之间的差异和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各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章线条概念与基本练1.1 线条的概念* 线条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基本元素,是由点连接而成的有长度的形象。
1.2 线条的分类* 按方向分类:水平线、竖直线、斜线、曲线等。
* 按粗细分类:粗线、细线、粗细线。
* 按线条的自由度分类:直线、曲线、任意线。
1.3 线条的表示方法* 线的粗细、同心环、交叉结、夹角等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表达。
1.4 线条的基本练* 直线、曲线、任意线的课堂练,掌握线条的基本技法和造型技巧。
第二章线描的基本形式和运用2.1 线描的基本形式* 线描是用线条对物象的描绘,可以表现出物象的外形和形态等要素。
2.2 线描的分类* 按照描绘的对象分为人物线描、动物线描、静物线描等。
2.3 线描的基本运用* 线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笔画、笔锋与点等。
第三章素描的基本概念和运用3.1 素描的概念和运用* 素描是用平面的图形来表现三度空间的形象生活。
3.2 素描的基本技法* 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灰度的掌握、形象的构建等。
3.3 素描的分类* 按照素描的表现形式分为轮廓素描和立体素描。
第四章色彩基本概念的认识4.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是人们认识事物最直观的感觉,是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方面构成。
4.2 色彩系统的分类* 现在常用的有RGB色彩系统、CMYK色彩系统。
4.3 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作用包括表现物象的色调、气氛、情绪、时代特色等。
第五章色彩共性和差异的认识5.1 色彩共性和差异* 色彩共性是指同类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色彩表现特征。
* 色彩差异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色彩表现的差异性。
5.2 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效果,主要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色彩互补对比等。
第六章中西方绘画的风格特点6.1 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方式、审美取向、创作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6.2 中西方绘画的共同特点* 中西方绘画在形式美学、表现手法、艺术修养等方面存在共性。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
更好地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色彩知识
1. 色彩的基本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2. 主要的色彩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3. 调和色是指在色彩搭配上具有和谐效果的颜色组合。
4. 冷暖色是指色彩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冷或暖感的颜色。
二、造型基础
1. 线条是构成形象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实线、虚线、粗细线等。
2. 纹理是表现物体质感和结构的线条或形状。
3. 平面构成是指将不同形状和线条组合在一起组成平面结构。
4. 点、线、面是构成一幅画面的基础要素。
三、艺术技巧
1. 素描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2. 填充是用色彩填满物体的轮廓和形状,突出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3. 水彩画是用水溶性颜料作画,能够营造出清新透明的效果。
4. 纸雕是利用剪、折、刻等技巧在纸张上制作立体形象。
以上是本文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总复习
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知识要点,以帮助同学们进行复。
绘画
- 掌握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法
- 熟悉点、线、面的表现方式
- 了解色彩的分类和调配原理
- 研究绘画的基本构图技巧
- 掌握山水画、人物画和静物画的绘画技法
水彩画
- 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用途
- 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 研究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晕染、提白、描边等
- 尝试利用水彩画表现不同的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
速写
- 熟悉速写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速写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式
- 掌握速写的绘画技法,如捕捉形象的要点和线条的表现等
- 尝试进行不同题材的速写练,如人物、风景、动物等
手工艺
- 了解手工艺的概念和意义
- 掌握手工艺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 研究手工艺的基本技法,如剪纸、竹编、织布等
- 尝试制作不同的手工艺品,如灯笼、挂饰、玩具等
总结
通过本次复,我们应该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水彩画、速写和手工艺等美术知识和技能,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注:
该文档仅为总结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的知识要点,具体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本文总结了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的各项知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美术知识。
第一单元:造型的表现手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形体的基本形态、造型的表现手法以及色彩的运用。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了解不同造型手法的效果,并能利用色彩表现对象的特征和情感。
第二单元:和谐的线条本单元介绍了线条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线条的表现特点。
学生应学会观察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创造和谐而有表现力的画面。
第三单元:透视本单元主要探讨透视在画面构图中的应用。
学生应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透视画出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第四单元:色彩的运用本单元重点介绍了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手法。
学生应学会运用色彩表现对象的特征和情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第五单元:平面构成本单元讲述了平面构成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学生应学会运用形状、质感、尺寸等元素进行平面构成,使画作更有层次感。
第六单元:光与暗本单元以光与暗为主题,介绍了光影效果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方法和效果。
学生应理解光与暗对画面的塑造作用,能够运用光影效果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第七单元:线的表现本单元详细介绍了线条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学生应能够运用线条表现对象的特征和情感,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八单元:立体构成本单元探讨了立体构成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学生应学会利用立体构成原理,运用形状、阴影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总结通过本文所总结的新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表现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同时,学生也应注重实践和创作,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初中美术绘画知识点归纳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形象的立体感和
质感。
素描可以分为写生素描和构图素描,前者是在现实中观察并描绘主题,后者是在想象中或参考照片、画册等创作。
2.颜色:颜色是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
效果。
颜色可以分为三原色(红、黄、蓝)和三次元色(橙、绿、紫),
通过它们的混合和变化可以得到无限多的颜色。
3.透视: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立体感和远近距离的技巧。
通过处理线条
和空间关系,使画面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和深度。
透视可以分为单点透视和
多点透视,前者适用于单一视角的场景,后者适用于复杂景象。
4.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指的是不同颜色、明暗度和饱和度之间的对比
关系。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对比等。
通过运用色
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明暗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5.融合技巧:绘画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融合技巧来表现不同的效果。
常
见的融合技巧有色彩融合和线条融合。
色彩融合是通过交叠和混合不同颜
色来创造出新的颜色和效果。
线条融合是通过描绘不同长度、形态和粗细
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纹理和形态。
除了上述知识点之外,初中美术绘画还涉及到绘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 、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2 、 1959 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创作以《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
赏析:《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题目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整幅画都是从江山如此多娇之‘娇’字上下功夫,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季节也包括春夏秋冬,概括了祖国的壮美江山”。
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含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四大门类。
广义来说,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脑美术也归入美术的范围之内。
2、绘画是在平面上塑造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学科。
按照工具材料来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和素描等画种;按照表现题材来分,有人物画、山水画(风景画)、和花鸟画(静物画)等画科;按照功能、用途来分,有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和插图等不同题材。
▲开国大典(油画现代)董希文▲松谷(版画现代)晁楣▲万山红遍(中国画现代)李可染赏析:李可染于 1962 年至 1964 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公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
3、雕塑是利用各种可雕可塑性物质材料创作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视觉艺术形象的美术学科。
依照所用材料和工艺,雕塑有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雕、泥雕、玻璃钢塑等之分。
依照表现形式有浮雕、圆雕和透雕之分;依照功能、性质,有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和环境雕塑等之分。
▲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北魏)▲弓箭手(雕塑现代英国)亨利•摩尔4、设计是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与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知识(人教版)(一)总述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书法、篆刻。
摄影艺术:用照相机通过取景,用光手法拍下富有成效审美价值的实物影像。
是以现代摄影术为造型工具的一种艺术。
十分讲究画面的立意构图和光线色调的综合表现。
构图要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物体之间的关系。
光线运用有三种,顺光、侧光、逆光。
3、“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4、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材料、形式、构成作品中的物象、文化意义。
5、构图:环绕创作企图构造画面元素的过程。
(二)国画1、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
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川、花鸟等几类。
2、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写意画的特点:重视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巧、设色浓丽。
写意画的特点:作风粗犷豪放,造型简约生动。
3、国画工具:中国独有的羊毫、墨、宣纸等工具资料。
4、用笔:指用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笔法做画的方法用墨: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5、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6、山水画技法——勾、皴、擦、染、点。
7、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亦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它能表达作者的审好心识,包括笔法,笔势,笔意三方面要素。
(三)速写与透视1、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3、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4、人体正立时肩胛带与骨盆带成水平状;人体正活动时肩胛带与骨盆带倾斜呈相反状。
5、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经常习气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6、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7.5个头长,坐约5.5头长,席地坐约3.5头长.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四又三分之一头长。
7、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8、“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均匀分红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9、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10、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心点”。
11、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
方形物所有的面与画面都不平行,所有能见的面都形成向左右延伸的两组消失线,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两个点集中消失,这两个点被称为“余点”。
12、素描:指单色的绘画。
13、“三大面”是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也被称为黑、白、灰。
“五调子”分别是亮调、灰调、明暗交界线、暗调和反光。
(四)色彩1、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14纪逐步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结果。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3、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
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4、原色:原色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我们使用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5、间色: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三间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6、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被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即色彩所含的单色相饱和的程度,也称为彩度。
7、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对比色。
如红与绿,黑与白,深红与浅红等。
8、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叫相邻色也叫类似色。
如红、红橙、橙等。
9、根据人们的视觉经验,色彩又被分为冷、暖两大类。
如蓝、绿、紫(冷),红、橙、黄橙(暖)。
10、画中讲的固有色指物象通常呈现的颜色如草坪是绿色的,光源色就是发光体的颜色如烛光偏红,环境色就是被画物象所处环境的颜色。
11、色彩:美术作品的重要色彩偏向。
(五)版画1、:用刀和笔在板面上进行刻画,再用油墨等颜料将刻好的画面拓印在纸上,要经过画、刻、印等过程。
常见的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等种类。
2、分类按制版资料分: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丝网版画等品种按制版和印刷方法的不同分: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孔版画、综合版画3、木刻版画的主要刻法:分为阴刻与阳刻两种刻法。
4、把形象留在版上,拓印后画面呈白底黑线为阳刻。
刻去形象的线面,版上留下该空白的底,拓印后画面呈黑底白线为阳刻。
5、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画,帖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称之为藏书票。
6、藏书票是起源于欧洲并流行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
现存最早的藏书票是15世纪德国人发明的。
它与中国传统的藏书印鉴的作用一致。
7、藏书票包括图画、文字两部分。
一般要有票主的名字或书斋名。
在国际上,票面上须注有“EX·LIBRES”拉丁文字母,意为我的藏书。
8、制作纸版画藏书票常用的方法有:分割法、漏印法。
9、收藏章是钤与所藏图示、字画之上的印章。
始于唐代,沿习至今。
10、藏书章的刻制常用刀法:冲刀法、切刀法。
11、古代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12、我国当代著名的藏书楼是浙江宁波的天一阁。
(六)雕塑1、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肃、【云冈石窟】山西省大同、【龙门石窟】河南省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
2、雕塑分为圆雕与浮雕、透雕等。
圆雕: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
透雕:又称为镂空雕,是界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
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有单面浮雕和双面浮雕,有边框的又称为镂空花板。
(七)设计1、报头也叫刊头,一般由笔墨和相关图形构成,或仅以笔墨构成,安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
2、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3、黑体美术字形状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根本相等。
4、宋体字的特点是正经高雅,古朴大方,笔画横细竖粗,起笔收笔都加以装饰变化。
5、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
标志具有识别、象征、审美和凝聚的功能。
标志的设计要求:简、准、奇、美。
6、海报设想要求:传达主题要明确,构思要新奇,构图要简约,形式感要强。
7、请柬是在邀请客人时用的、简便的书面通知。
请柬多采用平面、单页或复页结构,要力求制作简易,实用,页面设计庄重、大方、美观。
8、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和日常生活用品都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有机结合。
9、环境问题使21世纪环球开展的重要课题,社区环境反应着其经济、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景遇。
10、环境设想艺术讲究整体气氛的寻求,是通过精心设想的空间形状、款式、色彩、体量等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求得总体结果,创设一种意境,予人以一种感受。
11、环境美化设想原则:环境美化设想的中心是要合理天时用自然环境,解决人类自身自觉开展所带来的对自然的破损,创造与自然融合的,适合人类不同活动要求的,精美舒适的糊口环境。
12、会场环境美化布置包括布景、灯光、道具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安排。
道具是表达或表示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有效手腕,是表演中不可短少的部分。
13、化妆是用色彩或其他化妆品,改变或美化表演者的形象,以适用脚色的需求,学校上演化妆可分为两种,美化化妆与特型化妆。
14、摄影艺术:是以现代摄影术为造型工具的一种艺术。
十分讲究画面的立意构图和光线色调的综合表现。
15、构图:要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物体之间的关系。
16、摄影的用光:光线运用有三种,顺光、侧光、逆光。
(七)民间美术1、中国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和享用者的美术。
它源于民间,既是生活实用品,有时可观赏的艺术品。
2、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他的内容受民风民俗的制约。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是民间生活习俗、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形象表现。
3、民间美术特点:①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统统美术形式的源泉。
②民间美术与风俗活动关系极其密切。
③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适用为主的工艺品。
④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糊口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间接反应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伶俐智慧和艺术才能。
4、民间美术常见的种类主要有木版年画、剪纸、玩具、石雕、泥塑、面塑、皮影、刺绣、染织、竹编、草编等。
剪纸5、中国剪纸以强烈的民族特征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具有成熟稳定的艺术特征。
中国剪纸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单色剪纸”“彩色剪纸”两大类。
贴窗户上的叫窗花。
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6、剪纸是以纸为材料,经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和喜庆活动的点缀。
7、剪纸作品特点:讲究构图图案化,形象概括简约,虚实对比,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明快。
8、剪纸根据风格不同大体可分为简刻与繁刻两类。
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南方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9、剪纸制作过程分为:起稿、剪刻、揭离等。
10、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
其汗青久远,由上古结绳技艺演化而来。
11、中国结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即每个结都是用一条丝绳编结而成,而且结的造型是左右上下对称的。
12、中国结是用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序制作而成。
13、中国结有吉祥结和服饰结两大类。
吉祥结主要用于挂饰,服饰结用于人们的穿着。
陶瓷艺术14、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
两者实际上就较大的差别,关键在于原料和烧成温度。
15、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有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
16、陶器有无釉陶和釉陶两种;瓷器外表都挂釉。
年画53、中国木板年画的著名产地: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
54、门神题材的年画是民间木版年画中的重要品种,通常在春节期间贴在房门或院门上,成双成对,对称布局,常见的秦琼与尉迟恭、方弼与方相、神荼与郁垒等武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