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摘要:
1.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PM)的定义
2.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CPM 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4.CPM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正文:
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简称CPM)是一种在特定范围内,通过专用设备使关节进行持续、缓慢、被动运动的技术。
CPM 主要应用于关节损伤、手术后康复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旨在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液流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关节损伤或手术后的患者,CPM 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并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此外,CPM 在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
CPM 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设备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治疗效果明显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应注意一些事项。
例如,患者在佩戴CPM 设备时,应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过度紧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理反应,如疼痛、肿胀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CPM 的应用案例丰富。
例如,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可以使用CPM 设备进行膝关节的持续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活
动度,提高康复效果。
再如,对于肩关节损伤的患者,CPM 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运动,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能力。
总之,持续关节被动运动(CPM)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关节损伤、手术后康复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肩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方法

肩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方法
1. 安排合适的位置:被动活动肩关节时需要让被测者坐在一张高椅子或按摩床上,肩部和臂部放松,双手伸直,保持舒适的姿势。
2. 针对旋转运动:将手臂向内旋转时,您应该将手臂平放在面前。
将手臂向外旋转时,您应该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肘弯曲;
3. 静态牵引:将手臂拉向被测者的头部,直到被测者感觉到舒适的牵引力。
这可用于延长肩袖肌群和上斜肌,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4. 抬肩活动:将手臂伸直,然后以固定的速度将手臂抬起,使肩膀靠近耳朵,直到达到最大升高点;
5. 膝上挑活动:将手臂伸直,然后将手向上挑起,直到达到最大的后伸。
注意: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必须谨慎,不要过度活动或施加过度的压力,以免造成损伤。
建议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运动康复 9-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

训练结束后,关机,去除固定,将肢体从训练 器械的托架上放下。
在使用之前,可配合使用理疗、主动-辅助 关节活动度训练或悬吊训练。
疗程至少1周以上,或为达到满意的关节 活动范围为止。
5、注意事项
应用CPM训练应遵循康复训练的总体原则, 即早期、安全、循序渐进,训练度数由小 到大,活动范围由弱至强,时间控制由短 到长的方法,指导病人进行训练。
韧带修复后作CPM可减轻韧带萎缩,增加 修复后6周~12周时的韧带强度。
CPM时关节本体感受器不断发放向心冲动, 根据闸门学说可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从而 减轻疼痛。
4、特点
与一般被动运动相比
作用时间长 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更为安全、舒适。
与主动运动相比
CPM不引起肌肉疲劳,可长时间持续进行, 关节受力小,可在关节损伤或炎症时早期应用
造成关节面相对运动及关节内压的周期性 改变,加速关节液流转及更新,同时对关 节软骨进行温和的交替加压与减压,可促 进软骨基质内液与关节液之间的交换,从 而保持软骨营养,防止其退行性改变。
在软骨修复过程中,通过CPM经常对关节 面施以加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可促进修复 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使 受损关节面最终由透明软骨覆盖,并使关 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从而减少以后发生 骨关节疾病的机会。
且不引起损害。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四肢关节内、外骨折稳定固定后 关节外科手术
如:关节清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节囊切除术、半月板切除 术、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带 重建术、滑膜切除术后
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轻度挛缩或其松解术后 肌腱撕裂伤
2、禁忌证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cpm持续关节被动运动的名词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的定义
2.CPM 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3.CPM 与治疗师徒手、专用器械的关系
4.CPM 的优点和局限性
5.结论
正文
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是指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在骨科和康复科领域,CPM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
CPM 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通过持续性关节被动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自然关节活动过程,刺激关节周围组织产生生物力学反应,从而加速康复进程。
在实际应用中,CPM 通常与治疗师徒手和专用器械相互结合,共同完成康复治疗。
治疗师徒手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 CPM 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指导。
而专用器械则可以提供稳定的力量和支持,帮助关节进行更精确和规律的运动。
CPM 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关节活动,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同时,它可以在患者自身力量不足或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进行,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
然而,CPM 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对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刺激较弱,可能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和关节稳定性降低等问题。
总之,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CPM)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在
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CPM 需要与治疗师徒手和专用器械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关节活动技术的名词解释

关节活动技术的名词解释关节活动技术是指一系列针对关节的运动和活动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主要用于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帮助人们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运动能力,并预防和治疗关节相关的问题和损伤。
以下将对几种常用的关节活动技术进行解释。
1. 活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活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是通过主动运动来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灵活性。
这种技术包括伸展运动、屈伸运动、旋转运动等,可以通过独立或辅助的方式进行。
伸展运动主要是通过拉伸和延展肌肉和韧带,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臀部伸展可以通过将一脚举起,用手拉向胸部,从而拉伸臀部肌肉和韧带,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
屈伸运动主要是通过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来增加关节的运动。
例如,膝关节屈伸运动可以通过弯曲腿部和伸直腿部来锻炼和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
旋转运动主要是通过关节的旋转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例如,肩关节旋转运动可以通过转动上臂,将手臂从前方转向身后,从而锻炼和增强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2. 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是指通过外部力量施加在关节上,以促进关节的活动和灵活性。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那些不能主动进行运动,或需要助力进行运动的人群。
被动性关节活动技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师或其他专业人士来执行。
他们可以通过使用外部器械、手动按摩、牵引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3. 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是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动作和姿势,来训练和提高关节的功能。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控制关节。
功能性关节活动技术常常结合其他运动方式进行,例如,使用各种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平衡练习、步行和跑步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预防关节损伤和疾病。
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和运动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关节功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并预防或治疗与关节相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关节活动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8运动关节类手法1

一、后伸背法
二、侧背法
扳法
一. 定义 使关节做被动的扳动,称为扳法。 扳法以巧力产生伸展、屈曲或旋转等运动形式, 且多数情况下为短暂的、快速的运动。 扳法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 主要手法,如应用得当,效果立验。包括全身各 关节部扳法。
二.
分类与操作
1.颈部扳法: 颈部斜扳法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颈椎前屈扳法 颈椎侧扳法
,
(5)坐位胸椎定位旋转扳法
患者以骑马势坐于床上,两脚分置于床缘外,以固定骨盆,双手在前胸 交叉抱紧,术者站于其后方,一手从腋下穿人,经过前胸,抓住患者对 侧肩部,另一手拇指按于偏歪的棘突旁,然后分三步(即胸椎前屈、侧 屈、旋转)完成整个动作。先嘱患者主动慢慢前屈胸椎,当术者拇指下 感到棘突活动时,即稳住此幅度,使病变节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 顶点上,接着再做旋转运动,将患者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时), 此时,术者扶于对侧肩部的手向下按压,并使肩部上抬,作一个稍增大 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同时拇指用力顶推棘突,常可听到“喀咯”的响 声,术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复位成功。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纠正小关节错位,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恢复关节 功能之功效,适用于第七胸椎以下节段的椎骨。常用于治疗第七胸椎以 下椎体小关节错缝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板滞和运动障碍等症。
各关节摇法均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 有时还有一定的解除粘连的作用。 如以滑利关节的作用而言,摇法可作为关节部 的主法应用; 如以解除粘连的作用而言,摇法则为辅助手法。
摇法常与扳法一起配合使用。
摇法作为保健手法使用,如操作得当,具有十 分舒适的特点,各关节摇转时宜缓慢操作。
背法
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损伤,可用颈项部摇法。
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流程

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关节被动运动是一种康复治疗技术,用于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功能。
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的总结

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的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手部肌肉紧张的现象,而这往往会引起关节的损伤。
因此进行上肢肌肉锻炼可以预防或减轻以上症状。
常见的上肢肌群有:肘、肩前、后。
根据关节的功能,可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对这些常用运动项目进行被动活动训练效果显著,可以减少以上症状发生。
一、肘关节被动活动肘关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关节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有屈伸和外展,对患者来说,肘关节经常是疼痛最严重的部位之一,其主要功能有屈、伸、外展、旋转,以及内旋肌的收缩。
当患者出现肘部疼痛时,通过主动上肢肌群力量按摩等治疗措施改善疼痛症状时,可以通过被动活动使肌肉张力得到放松和缓解,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其疼痛的目的。
在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肌的力量运动带动外旋位置和关节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动作平衡和收缩。
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常常有患者通过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位置来达到预防甚至减轻其疼痛的目的。
在此以我比较常用的活动手法(肘屈、外旋)作为对比进行分析。
1、肘屈肘屈是肘关节被动活动中最常见的手法,其作用是通过外旋屈曲,使肘关节伸展;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屈曲关节面和肌肉收缩创造肌肉张力。
其要点是: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肘关节屈曲位置;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主动去刺激其屈曲位;同时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要主动去减少患者用力。
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进行肘屈训练最大的难点是要主动去克服肘屈时所产生的阻力和压力;因为肘屈主要是通过肌的牵拉来实现屈伸和外展的姿态改变;对于一些急性期患者或患有疼痛明显者要慎重。
而随着肘屈动作幅度的增加以及肌肉的力量增强(如肱二头肌、冈下肌等)将有助于促进屈伸位处关节内旋肌群和肘前伸腱群(内旋肌和尺侧肌等)之间以及两个肌团之间相互协调平衡感和拉力感。
2、外旋这是我最为常用的手法,也是我最常做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手法。
其核心点在于手的掌心朝下,肘部和手不能相对。
所以动作中需要将肘关节内侧往上提形成外旋来实现屈伸。
此外由于外旋位置和外旋肌位置的变化过程中其疼痛也有变化(与肘屈相反)造成了在外旋肌紧张时不能充分打开其活动所带来的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一、将患者从轮椅转移至治疗床
①患者坐在健侧靠近治疗床边并与之成45°角得轮椅上,制动,移开轮椅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
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得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得肩上,抓住肩胛骨得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
然后将患者得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得臀部离开椅面。
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治疗床上。
二、躯干被动活动技术
患者侧卧位,上方腿屈曲,下方腿伸直,治疗师一手固定上方肩关节,另一手放在同侧骨盆部位,使肩与骨盆向相反得方向旋转并停留数秒钟,以达到充分牵拉躯干得作用。
三、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1、肩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腕
关节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2、肩关节后伸:患者取健侧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肘关
节稍上方,另一只手固定肩胛骨,然后慢慢将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后伸展
3、肩关节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腕关节
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将患侧上肢沿额状面
外展,当患者上肢被移动到外展90°时,将上肢外旋后继续移
动直至接近患者同侧耳部、
4、肩关节水平外展与内收:患者取仰卧位(肩位于床沿),治疗师立
于患侧身体及外展得上肢之间,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处,另一只
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侧上肢沿水平面先做外展
后内收。
5、肩关节内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
曲90°,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以肘关节为轴,将患者前臂沿肱骨干轴线向头、向足方向运动,
使肩关节被动外旋或内旋、
6、肘关节屈曲与伸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
腕关节处,另一手固定肘关节稍上方,在完成肘关节屈曲得同时
前臂旋后,完成肘关节伸展得同时前臂旋前。
7、前臂旋转: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患侧肩关节外展位,
使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一手托住肘后部,另一手握住前臂
远端,沿前臂骨干轴线完成旋前、旋后动作。
8、腕关节屈曲、伸展与尺偏、桡偏:患者取仰卧位,肘关节处于屈
曲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患侧手指,
做腕关节得屈曲、伸展、尺偏、桡偏动作。
9、掌指关节得活动: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掌部,另
一只手活动手指,分别做掌指关节得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动
作。
10、指骨间关节得活动: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侧掌部,
另一只手活动手指,分别做近侧与远侧指骨间关节得屈曲、伸展
动作、
四、下肢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1、髋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托住患侧小腿近膝关节处,另一只手用手心托住患侧足跟处,双手将患侧大腿沿矢状面向上弯曲,使大腿前部尽量接近患者腹部、
2、髋关节后伸:患者取俯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抓握患侧踝关节上方,另一只手从下方抓住患侧膝关节前部,并用前臂托住患侧小腿与膝关节部位,用力向上方抬,被动伸展髋部。
3、髋关节内收、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托膝关节后方,前臂支撑大腿远端,另一手握足跟,在髋关节轻度屈曲得状态下,完成髋关节得外展,然后返回原来位置。
4、髋关节内旋、外旋: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膝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完成下肢轴位得转移,足尖向内侧为髋关节外旋,足尖向外侧为髋关节内旋。
5、膝关节屈曲、伸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一手托膝关节后方(腘窝),另一手托足跟,然后在髋关节屈曲状态下完成膝关节得屈曲、伸展。
6、踝关节背屈: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
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上方,另一手握足跟,在牵拉跟腱得同时,利用治疗师得前臂屈侧推压足底
7、踝关节跖屈: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展、治疗师固定踝关节上方得
手移到足背,在下压足背得同时,另一手将足跟上提、
8、踝关节内翻、外翻: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
治疗师一手固定踝关节,另一手进行内、外翻运动。
五、将患者从治疗床转移至轮椅
①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
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床成45°角,制动,移开轮椅脚踏板。
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得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得肩上,抓住肩胛骨得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
然后将患者得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得臀部离开床面。
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轮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