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技术

合集下载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

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

三、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主动运动:主要用于治疗和防止关节周 围软组织的挛缩和粘连,保持关节活动 度,但在重度挛缩和粘连时治疗效果不 明显。最常用的为徒手治疗。 主动助力运动:器械训练、滑轮练习。 被动运动:可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张 力,维持关节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 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三轴关节:又称杵臼关节。有三个运动轴, 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
(三)关节的活动




2、运动平面:是指关节运动时所发生的 一个假想的运动平面。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与地 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 。 (2)冠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 面摧折的切面。 (3)水平面:横切直立人体与平行的 切面。又称横切面。
2、类型:手法技术、利用设备的机器技术、利 用患者自身的体重或肢体位置及强制性运动的 训练等。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 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
一、关节活动基础



关节也称骨连接,是骨与骨联系的纽带,可以 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形式 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软 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无关节 腔,这种关节属于不动关节或微动关节。根据 连结的组织不同分为:纤维连结(韧带连结和 缝两种)、软骨结合和骨结合三种。 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或关节中骨与骨没有连 结的组织。活动度大,而且结构复杂。
关节活动度:正常关节活动的角度范围。 (一)生理因素 拮抗肌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韧带的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
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

(二)病理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 肌力降低 关节本身的病变

关节活动技术理论-精选文档

关节活动技术理论-精选文档
The number of repetitions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ogram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
一、概述
(五)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41.R)OPRMO技M术的指征和目标
掌骨 Ulna尺骨 腕骨
Scapula肩胛骨
(一2)、上肢肩---肩关关节节活动运技术动学概要
(一3)、上肢肩--肩关关节节活动活技术动技术
3.1 被动活动技术 (1)肩关节前屈
(2)肩关节后伸
(一)上肢--肩关节活动技术
3、肩关节活动技术
3.1 被动活动技术
(3)肩关节外展 (4)肩关节水平外展和内收
一、概述
(五)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4.1R)OPMRO技M术的指征和目标
3)PROM的其他应用 治疗师检查不活动结构时,PROM可用于确定运动限
制情况,明确关节的稳定性,明确肌肉或者其他软组 织的弹性。
用于治疗师指导AROM训练计划,PROM可用于说明 主动运动所希望达到的范围。
指导治疗师为牵伸作准备,被动牵伸之前需进行 PROM活动。
一、概述
(二)关节活动基础
(35.关)关节节的的运活动动度和稳定性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 (1)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 (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3)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4)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
•muscles, joint surfaces, capsules •ligaments, fasciae, vessels, nerves
一、概述

运动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运动的基础

运动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运动的基础

运动方向
屈伸、内收与外展、旋转、环转
关节类型 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积大小
面积差越大活动度越大
如 肩关节,头大盂小,面积差大
髋关节髋臼大而深 面积差小
关节囊的厚薄、松紧度
如 肘关节
薄而松活动度大
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韧带少而弱,活动幅度大;多而强,活动幅度小。
根据关节的运动分类
不动关节 相连接方式为缝联合和软骨联合,无关节运动功能
少动关节 活动关节
也叫微动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小。连接方式又两种,一种是两骨 的关节面覆盖一层透明软骨,靠纤维连接,如椎间关节、椎骨联 合;另一种是两骨间仅有一定间隙,借韧带和骨间膜相连,如骶 髂关节、下胫腓关节
全身大部分是活动关节,具有典型的关节构造,关节可自由活动
关节运动的基础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 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包括手法技术,利用设备的机械技术,以及利用 患者自身体重、肢体位置和强制运动的训练技术等。
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 ROM )
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 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 端骨所运动的弧度。
根据关节的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分类
单轴关节
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做一组运动,如肱尺关节、指间关节、桡尺 近侧关节。
双轴关节
能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进行两组运动,也可进行环转运动, 如桡腕关节、寰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多轴关节 具有两个以上运动轴,可做多方向的运动,ຫໍສະໝຸດ 肩关节、髋关节。运动轴 运动面
冠状轴、垂直轴、矢状轴 水平面、冠状面、矢状面

简述关节活动技术的注意事项

简述关节活动技术的注意事项

简述关节活动技术的注意事项
1. 哎呀呀,在进行关节活动技术时可别太粗鲁啦!比如说帮奶奶活动膝盖的时候,你能使大劲吗?那可不行呀,得温柔点,就像对待易碎的宝贝一样。

2. 嘿,注意角度问题呀!给小朋友活动手腕,总不能乱扭吧,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就像开门找对钥匙孔一样重要呢。

3. 哇塞,速度也很关键哦!你想想,要是像一阵风似的快速活动关节,那能行嘛?就像跑步不能一下子冲刺太快,得把握好节奏。

4. 别忘了观察对方的反应呀!要是朋友在活动关节时皱眉头,那是不是表示不舒服呀,这时候就赶紧调整呀,就像司机看到红灯要停车一样。

5. 自己的状态也要注意呢!自己都没力气没精神,怎么能帮别人做好关节活动呢,你说是不是?就像车没油了可跑不动呀。

6. 多问问专业人士的意见呀!总不能自己瞎捣鼓吧,人家专业的指导就像黑夜里的明灯一样呀。

7. 活动时的环境也不能马虎呀!要是在乱糟糟的地方,能专心做关节活动吗?就好像在嘈杂的市场里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一样。

总之呀,关节活动技术真的要很细心很注意才行,不然可能会弄巧成拙哦!。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 4.与肌肉牵伸结合
• 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的远端 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 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图2-6)。关节活动范 围测量即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两骨之间所 构成的夹角。
• (一)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1.通用量角器 由1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 和两条臂(分别称为固定臂和移动臂)构成,固定臂 与刻度盘相连接,不可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刻度 盘的中心相连接,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要用来 测量四肢关节(图2-7)。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 (一)解剖结构 • 1.喙锁关节 • 2.肩肱关节 • 3.肩胛胸壁关节 • 4.胸锁关节 • 5.肩锁关节 • 6.盂肱关节

• 基本动作为肩关节的前屈一后伸,内收一 外展,水平内收一外展,旋内一旋外。练习时 要求动作平稳,每个动作均要达到最大的活动 范围,如和上肢其他关节的活动结合起来练习, 应以肩部的动作为主。
• 2.被动活动
• (1) 腕掌及腕骨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前臂旋前。 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指向肘部,其余4 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 后还原。 • (2) 指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一手固定其掌 部,一手活动其近端指间关节,也可以一手固定近端指骨, 一手活动中端指骨,或者固定中端指骨.活动远端指骨(图 2-34)。
• (三) 器械运动 • 改善肩部关节活动的常用器械有:肩轮、肋木、吊环、肩 墙梯、肩关节旋转器、体操棒等(图2-19~23)。
• 二、肘关节 • (一)解剖 •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构成(图2-24) 。 • 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 内。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关节。

关节活动技术实训报告

关节活动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关节活动技术是康复医学、运动训练等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旨在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肌肉协调能力和提高关节稳定性。

为了提高我自身在关节活动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关节活动技术实训课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关节活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提高关节活动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了解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等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关节活动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践操作(1)骨盆底肌训练: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训练骨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提高盆底肌的力量和协调性。

(2)肩部活动训练:针对肩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动作进行训练,提高肩关节的灵活性。

(3)膝关节活动训练: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改善膝关节的屈曲、伸展、内翻、外翻等动作,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4)腕关节和手指关节活动训练:针对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内翻、外翻等动作进行训练,提高手部关节的灵活性。

(5)关节松动技术:学习并实践关节松动技术,如长轴牵引、分离牵引、滑动、旋转等,以提高关节的活动度。

四、实训成果1. 掌握了关节活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提高了关节活动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所学技术。

3. 对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实训体会1. 关节活动技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

2.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掌握正确的操作手法,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3. 关节活动技术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4. 要不断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六、总结通过本次关节活动技术实训,我收获颇丰。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实用文档
制动(immobilization)对关节活动 度的影响
实用文档
关节挛缩
❖ 是指包括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在内,导致 关节被动运动受限的状态。也有人将其定义 为由皮肤,肌肉,肌腱,神经等关节结构以 外的软组织失去原有弹性的状态,导致关节 活动范围受限。
实用文档
关节挛缩-关节及软组织
实用文档
术:肩和骨盆向 相反的方向旋转 (2)主动活动技 术
实用文档
❖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轨迹, 主要沿着3个相互垂直的轴进行,包括前屈— 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等。
实用文档
正常活动度的维持
❖ 与关节、肌肉、韧带的灵活性和柔软性有密 切的关系
❖ 每天多次全范围的正常活动是保持关节 正常活动度的关键
实用文档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 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 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
实用文档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生理因素
❖ 1,拮抗肌的肌张力 ❖ 2,软组织相抵触 ❖ 3,关节的韧带张力 ❖ 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 5,骨组织的限制
实用文档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病理性因素
❖ 1,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 2,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 ❖ 3,肌力降低 ❖ 4,关节本身病变
❖ 定义: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称为关节或骨连接。
❖ 分类:直接连接,间接连接。
实用文档
❖ 直接连接:纤维连接、软骨连接、骨连接 ❖ 间接连接:滑膜关节
实用文档
纤维连接
❖ 连接比较牢靠、不活动 或仅有少许活动
❖ 包括韧带连接和缝连接 ❖ 例如:尺桡骨的骨间膜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知识回顾
1.ROM的概念 2.ROM的分类
身的原因
关节外的原因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关节活动技术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第四节 注意事项
第一节
概述
关节活动技术: 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 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 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 疗法技术。 共分为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和 被动运动三种
一、关节主动运动
当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有相当恢 复时,鼓励患者主动完成运动。 优点:由患者根据疼痛感觉控制用力 程度和关节运动幅度,不易造成关节 和肌肉的损伤。
二、助力运动
是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 完成关节活动的运动训练方式。 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如棍 棒、滑轮和绳索装置等)、引力或水的浮 力提供。 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 的形式,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特点。
肩关节前屈
肩关节内外旋
肘关节屈伸训练
前臂旋前旋后
髋关节前屈
髋关节后伸
踝关节跖屈
踝关节背伸
CPM—持续性被动活动
三、关节活动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 适应证 1.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如骨 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患者。 2.肢体瘫痪,如脊髓损伤后的四肢瘫、截 瘫,脑瘫,偏瘫等。

(三) 被动运动
1.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完成 的被动运动。
2.借助外力或者器械由患者自己完 成的被动运动。(如CPI)
(一)关节被动运动
1.运动操作要在关节活动的各个方向进 行,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动作缓慢,切 忌暴力。 2.为了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每天应 活动关节1-2遍。 3.对于受限的关节,被动活动达到最大 的范围后再稍用力,并做短暂的维持后 再复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膝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滑轮悬吊 3.主动活动技术
返回
• 3.器械练习 改善膝关节活动的最常用器械为 屈膝牵引架(图2-46)。
• 三、踝及足关节 • (一) 解剖 • 踝部骨骼有胫、腓骨 的下端与距骨,三者 构成2个关节(图2-47) 。
三、踝及足关节
3.主动活动技术
返回
二、肘关节 (一)解剖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 骨近端构成
二、
肘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包括以下操作技术 (1)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2)前臂旋转
返回
• 2.器械运动 • 改善肘关节和前臂关节的器械最常用为肘 屈伸牵引椅,前臂旋转牵引器
返回
• 三、腕关节 • (一)解剖 • 腕部骨骼包括桡骨远端、尺骨远端以及8 块腕骨。从功能看,腕关节应包括3个关 节,可以进行掌屈、背伸、桡偏(外展)、 尺偏(内收)4种运动
站起来或者坐下、行走:利用髋关节和膝关节 的屈曲与伸直、踝关节的背屈和趾屈,以及一 些髋关节的旋转 穿上袜子和鞋子:利用髋关节外旋和外展,膝 关节屈曲及踝关节背屈和趾屈与躯干屈曲
伸手至不同柜子高度:利用肩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直
刷牙或梳头:利用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肘 关节屈曲、颈部旋转
套头穿上或脱下外套:利用肩关节伸直、 外旋、肘关节屈曲和伸直
三、腕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1)腕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 收
2.主动活动技术
• 3.器械运动 • 改善腕关节活动的基本器械为腕屈伸牵引架( 图2-31),此外,也可双手托住一体操球,进行腕 的屈、伸、桡偏、尺偏全方位活动(图2-32)。
• 四、手指关节 • (一)解剖 • 手部骨骼由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数 个籽骨构成,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余均为3节 指骨。27块骨构成以下5种关节(图2-33)。
五、 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一)主动运动 是患者在可活动的关节范围内由肌肉收缩产 生的运动 (二)主动助力运动 以徒手或机械提供外力,援助需要帮助的主 要肌肉以完成动作 (三)被动运动 关节的活动完全是由外部力量提供 (四)持续被动活动
返回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一)被动运动 • 适宜症:1.急性发炎部位 • 2.当病患无法移动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 位时 • 禁忌症:1.运动破坏愈合过程 • 2.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 • 3.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 • 4.当病情危急生命
将手伸至自动柜员机:利用肩关节外展、 外旋、肘关节伸直与一些躯干测弯
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分析各种功能活动,如梳头、穿衣、洗澡等, 并确定进行每项任务需要的功能活动范围
返回
是利用机械或者电动活动装置,在关节无疼痛范 围内,缓慢、连续性活动关节的一种装置
返回
持续被动运动(CPM)
一、作用机制 1.温和而持续地牵伸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2.保持软骨营养,防止其退变性变化 3.关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从而减少以后发生骨 关节疾病的机会 4.增加修复的韧带强度 5.减轻疼痛 6.作用时间长、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安 全、舒适
返回
第五节
躯干活动技术
2.腰区活动技术 (1)被动活动技术:髋和骨盆向相反的方 向旋转 (2)主动活动技术
功能性动作范围活动
早期上肢与颈部的关节活动训练功能模式 早期下肢及躯干的关节活动功能训练模式
握持食具:利用手指伸直和屈曲
饮食:利用肘关节屈曲及前臂旋后,以及 一些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从平躺而坐起在床的一旁:利用髋关节外 展屈曲与伸直,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返回
应用范围
1.适应证 ①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骺端骨折、切 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②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 带重建术、滑膜切除术后; ③创伤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炎、肩周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 后; ④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 ⑤关节软骨损伤、自体骨膜或软骨膜移植 修复术后。
• (2) 踝屈伸练习器 病人坐位,双足放在练 习器上,用带固定足前部,双手抓住助力 杆做前后摆动(图2-53)。
• (3) 踝内翻,踝外翻练习器 病人坐位,患 足放在练习器上,用带固定足前部,同侧 手抓住助理杆做左右摆动。(图2-54)
第五节
1.颈区活动技术
躯干活动技术
(1)被动活动技术 前屈—后伸 侧屈 左右旋转活动 (2)主动活动技术
返回
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生理因素
1.拮抗肌的肌张力 2.软组织相接触 3.关节的韧带张力 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5.骨组织的限制
返回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 (1)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 (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3)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4)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
返回
具体实施方法
1.仪器设备 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 成 2.操作程序 (1)使用时间 (2)确定关节运动弧的大小和位置 (3)确定运动速度 (4)疗程
返回
第三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 一、肩部关节 • (一)解剖 • 肩部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以及与 肩部运动密切相关的胸骨和胸壁,它们组 成肩部6个关节(图2-11)。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与方法
内容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躯干活动技术 持续被动运动(CPM)
返回
•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时,能够产生的最大活动量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 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 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 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 治疗技术。
• (二)主动运动与主动助力运动 • 适应症:1.患者能主动收缩肌肉或需要协 助时能主动收缩肌肉 • 2.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固定了一段 时期后,主动活动固定部位的上部或者下 部区域 • 禁忌症:急性发炎部位
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 1.熟悉关节的结构 2.早期活动 3.全范围活动 4.与肌肉牵伸结合
持续被动运动(CPM)
动丧失、被动活动丧失 组织挛缩、粘连→主动活动↓、被动活动↓
• 烧伤、中枢神经病变、长期制动→关节周围软
制动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限制关节活动就会在关节囊、筋膜、肌 肉、韧带等处出现疏松结缔组织的短 缩,变成致密结缔组织,失去弹性和 伸缩性,从而限制关节的活动
返回
关节挛缩
烫伤、创伤、炎症→皮肤瘢痕→皮肤性挛缩 韧带、肌腱短缩→结缔组织挛缩 肌肉疾病、创伤→肌肉萎缩→肌源性挛缩 神经损伤→周围软组织挛缩→神经源性挛缩
四、关节活动基础
(一) 关节的构成 关节结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 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
返回
(二)关节的类型 1.根据关节的运动分三类
不动 少动 活动
2.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三类
返回
三、为什么病人需要做关节活动技 术? 1.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 2.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 痉挛 3.肌力降低 4.关节本身病变
返回
• 骨折、关节炎、手术→关节周围肌肉、韧带、
关节囊等软组织疼痛→主动活动↓、被动活动↓
• 中枢/周围神经病变、肌肉/肌腱断裂→肌肉无力

→主动活动↓、被动活动↑ 关节性强直、关节融合术→关节僵硬→主动活
1.被动活动技术 (1)踝关节背屈 (2)踝关节跖屈
返回
三、踝及足关节
(3)踝关节内翻、外翻 (4)跗横关节旋转 (5)趾间关节和跖趾关节的屈伸和外展、 内收
返回
三、踝及足关节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1)踝关节屈伸训练器 (2)踝关节内翻、外翻训练器 3.主动活动技术
3.器械练习
• (1) 踝背伸垫块 用一楔形木块放在足的前 部,足跟着地。练习可取坐位或站立位, 坐位时还可以在膝上加重物如沙袋,以增 加小腿向下的压力。踝背伸活动受限的病 人,可以在保持足跟着地的同时,膝及小 腿向前运动,被动牵拉跟腱(图2-52)。
• 3.器械运动 • 手部关节的常用器械有分拇圆锥,分指板 ,拇指屈伸牵引架,拇指外展牵弓架,屈 指、伸指牵引架等(图2-35~39)。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 一、髋关节 • (一) 解剖 •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为全身 位置最深的关节,也是最完善的“球与凹”型关节(图240)。
• (二)手指关节活动技术 • 1.主动运动 • 拇指 腕掌关节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 及旋转。
2.被动活动
• (1) 腕掌及腕骨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 ,前臂旋前。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 指放在手背,指向肘部,其余4指放在掌部 。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骨向手掌方向运动 ,然后还原。 • (2) 指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 一手固定其掌部,一手活动其近端指间关 节,也可以一手固定近端指骨,一手活动 中端指骨,或者固定中端指骨.活动远端 指骨(图2-34)。
第四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一、髋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1)髋关节前屈(2)髋关节后伸
返回
第四节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3)髋关节内收、外展 (4)髋关节内旋、外旋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1)髋关节屈曲训练 (2)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3.主动活动技术
返回
• 二、膝关节 • (一) 解剖 • 构成膝部的骨骼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 端以及髌骨。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 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为复关节, 包括以下3个关节(图2-45)。
(二)肩部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包括以下操作技术 (1)肩关节前屈(2)肩关节后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