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检验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白术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白术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本品粉末淡黄棕色。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白术工艺规程

白术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00901 白术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白术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白术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白术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白术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白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

白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

白术Baizhu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RHIZOMA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二、基源鉴定:1、白术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白术2、附白术的代用品及误用品a、菊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的干燥根茎)性状:本品呈团块状,长3-6厘米,直径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多个瘤状突起及断续的沟纹,顶端有茎基或芽痕,下端有细根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棕黄色。

气微,味甘淡,后微苦。

菊三七b、白芍根头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头部的切片)性状:本品多呈纵切的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有的具分叉,表面黄棕色,常被有棕褐色的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类白色。

气微,味微苦酸。

白芍根头片c、土木香片(菊科植物土木香根的切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片状,直径1.5-2厘米表面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深褐色的油状斑点。

气香,味苦而辣。

土木香片品名性状白术菊三七白芍根头片土木香片形状不规则的肥厚团块呈团块状呈纵切的不规则片状不规则片状大小(厘米)长3-13,直径1.5-7长3-6,直径3 大小不一直径1.5-2色泽灰黄色或灰棕色灰棕色或棕黄色黄棕色,常被有棕褐色的外皮棕褐色外表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有多个瘤状突起及断续的沟纹有的具分叉顶端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顶端有茎基或芽痕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质脆,易折断断面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断面灰棕黄色断面不平坦,类白色断面可见深褐色的油状斑点气味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麸炒白术饮片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范文

麸炒白术饮片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范文

麸炒白术饮片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范文北京某某某药业有限公司制定人制定日期验证小组会审姓名批准人第1页共16页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程》(2022年修订)1.目的1.1确认在该生产场地、生产设施、设备相同的条件下,操作人员依据麸炒白术的工艺规程,在规定的SOP范围内能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工艺的重现性良好。

1.2确认在生产麸炒白术的过程中,各工序工艺条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1.3考察麸炒白术工艺参数的可控性,验证工序的物料平衡、收率是稳定的。

2.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车间的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下麸炒白术的生产,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3.1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实施,验证周期的确认工作。

3.2验证小组相关人员: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立、验证方案的会签工作。

3.3验证小组组长:负责批准验证方案。

3.4质量部职责3.4.1负责验证过程的监控。

3.4.2负责取样、分析、检测及试验后数据收集、记录。

3.5生产部职责3.5.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以及判定炮制中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5.2参加验证方案的会审、会签。

3.5.3负责提供验证的全部技术参数。

3.5.4参加验证报告,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3.5.5负责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5.6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4.验证依据及采用文件4.1工艺规程:麸炒白术饮片生产工艺规程(STP-SC/GY-012-00);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管理规程《中国药典》(2022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修订)》《中药饮片附录》4.2本企业制定的内控质量标准及相关的文件、记录。

5.风险评估5.1风险评估方法:使用风险优先分级方式,定量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将已识别和分析的风险与风险成分216页第页共定量分级表比较,得出风险评估的结果。

白术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

白术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

白术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白术,又称为茯苓术、茯苓南星,是中药材中常见的一味药材。

它具有解湿化浊、健脾益气的功效,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

然而,要保证白术的药效,关键在于其炮制过程和炮制质量的检验。

本文将对白术的药材炮制和炮制质量检验进行探讨。

一、白术的药材炮制1. 原料选择:白术的炮制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原料。

一般来说,新鲜、色泽洁白、无虫蛀的白术为上等原料。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白术浸泡于清水中,用刷子轻轻刷洗去表面杂质和土壤。

然后,将洗净的白术晾干备用。

3. 割切处理:将晾干的白术切成合适的长度,一般为2-5cm左右,并保证切面整齐光滑,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炮制过程。

4. 炮制操作:在炮制过程中,一般采用炒制的方法。

首先,将炒锅加热至适宜温度,放入适量的白术,不停地炒动,炒至外表呈黄褐色,内部呈乳白色(炒制程度根据需要而定)。

然后,取出炒制好的白术,晾凉备用。

二、炮制质量检验1. 外观检查:对炮制好的白术进行外观检查,查看其颜色、形状、气味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良好的白术应该呈浅黄色或黄褐色,形状完整且无异味。

2. 复灰率测定:复灰率是一种评价药材炮制质量的重要指标。

具体操作为取一定量的白术样品,加入食用碱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用盛有开水的烧杯加热至沸腾,使样品中的杂质在加热的过程中溶解掉。

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然后去除多余的水分,将残留物加热至干燥,最后称重得到残渣的质量。

复灰率应控制在3%-5%之间。

3. 挥发油含量测定:白术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药效。

测定挥发油含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使用蒸馏、萃取或气相色谱等方法。

通过测定挥发油的质量,可以评估白术的炮制质量。

4. 心灵法测定:心灵法是一种对白术进行感知的方法,通过人对炮制后的白术进行观察、嗅闻、尝试等,从中获取对其品质的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白术的外观、气味和口感等特点,进行药材炮制质量的初步判断。

麸炒白术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麸炒白术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麸炒白术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麸炒白术成品检验操作程序,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表面黄棕色,偶具焦斑。

略有焦香气。

2、鉴别仪器:电子分析天平。

2.1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 5g,加正己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3、检查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坩锅。

3.1水分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W2-WW 称量瓶重(g)W2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W3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2.0%。

3.2杂质、灰屑检查取100g样品,按照杂质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ZLSOP02400)拣出杂质,过二号筛;按照灰屑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ZLSOP02300)筛出灰屑,过三号筛。

杂质、灰屑合并并称重,计算,含杂质、灰屑不得过3.0%。

3.3 二氧化硫残留量取本品细粉10g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和6mol/L盐酸10ml 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

白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白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

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粉末淡黄白色。

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μm。

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

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Um。

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2.2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lO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白术成品质量标准

白术成品质量标准

白术成品质量标准1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白术成品质量标准,确保各项检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白术成品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本文件由QA负责起草,质量科长审核,厂长批准。

QC对本文件的执行负责。

4 编制依据:《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上册76页5 内容:5.1【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以个大、表面色灰黄、断面色黄白、质坚实、香气浓郁者为佳。

5.2【性状】白术为不规则的厚片。

外表皮灰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中间色较深,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

气清香,味甘、味辛,嚼之略带黏性。

麸炒白术为不规则的厚片。

表面黄棕色,偶见焦斑。

质坚硬。

有香气。

焦白术为不规则的厚片。

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

质脆。

有焦香气,味微苦。

土白术为不规则的厚片。

表面显土色。

有土香气。

5.3【鉴别】白术麸炒白术焦白术土白术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己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5.4【检查】水分白术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4.0% 。

内控标准:不得过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范白术的检验标准和生产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白术的质量检验。

三.责任者:质量检验员
四.正文:
检品名称:白术
检验依据:《白术内控质量标准》
检验仪器:显微镜马弗炉比色管
操作内容:
1.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直径1.5~7㎝,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2.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u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um。

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u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
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um。

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um。

(2)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3.检查总灰分不得过5.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色度精密称取本品最粗粉2g,置具塞烧瓶中,加55%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1小时,离心(每分钟4000转)15分钟,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同量的对照液(取比色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