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处理报告制度【DOC可编辑范文】

合集下载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文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文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文一、导论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位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医疗费用。

为了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我们制定了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压疮预防报告处理流程,及时发现、记录和处理压疮,减少压疮的发生和恶化,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及到压疮预防报告的相关工作。

四、制度内容1. 压疮预防报告表的填写所有护理部门都应配备相应的压疮预防报告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

该表格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压疮评估结果、压疮发生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相关护理操作记录、压疮发生情况等。

护士长负责监督护士正确填写压疮预防报告表,并进行审核。

2. 压疮评估与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填写在压疮预防报告表中。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疾病状况、体重、活动能力、近期卧床时间等因素,风险评估包括:感染风险、皮肤完整性风险等。

3. 压疮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个案化的预防措施,并将措施填写在压疮预防报告表中。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合适的床垫和坐垫、避免摩擦和剪切力等。

护理人员应按照预防措施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并记录在压疮预防报告表中。

4. 压疮报告的处理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压疮或压疮恶化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压疮部位、压疮分级、相关治疗措施等。

上级应及时做出反馈和指导,并记录在压疮预防报告表中。

对于严重的压疮病例,还应及时报告给医院的压疮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和决策。

5. 压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患者的压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压疮发生率、分布情况、风险因素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压疮预防工作。

统计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四篇)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四篇)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____小时内报告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小组成员到科室核查。

3、填写皮肤压疮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转科时,应将压疮观察记录表交由转往科室继续填写。

6、当患者出院或者死亡后,将压疮观察记录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7、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二)1)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____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报告制度和程序: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

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3)会诊制度: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③小组组织____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

5)压疮的处理。

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是指针对压疮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1. 报告内容:
(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2) 压疮发生情况:记录压疮发生的时间、部位、类型、分级等。

(3) 治疗和护理措施:如压疮的清创、敷料更换、定位转移、营养支持等。

(4) 医嘱执行情况: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如给药、床位活动等。

(5) 治疗效果评估: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如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缓解程度等。

(6) 医务人员沟通:保留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记录,如医生的医嘱、护士的病情观察和处理意见等。

2. 报告频率:
(1) 日报告:每天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2) 交班报告:每次换班时将上一班次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交班,并进行口头汇报。

3. 报告记录方式:
(1) 纸质记录:可以使用病历本进行记录和报告。

(2) 电子记录:使用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记录和报告。

4. 报告审核和评估:
(1)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压疮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报告存储和保密:
(1) 报告应妥善存储,便于查阅和追溯。

(2) 报告内容涉及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应确保保密。

通过建立压疮处理报告制度,可以实现对压疮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和交流,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和科学的治疗和护理。

同时,也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五篇)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五篇)

不良事件及压疮报告制度一、病例汇报患者:孙振敏,年龄:____岁,主因活动时胸闷、气短____余年,加重____天,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入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后、Ⅱ型糖尿病、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因病情加重,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转入心内科ccu治疗。

期间休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于____月日____。

间断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

____月____日发现压疮,住院天数:____天。

压疮风险评估:____分项目感觉潮湿____分完全受限持续潮湿____分非常受限潮湿____分轻度受限有时潮湿____分未受损很少潮湿经常行走未受限非常好活动力限制卧床可以坐椅子偶尔行走轻度受限移动力完全无法移动严重受限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非常差有问题可能不足够足够有潜在问题无明显问题患者压疮分期属于。

Ⅱ期压疮—表皮、部分真皮____缺失,表现为无腐肉的、红色基底的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液。

压疮部位:右侧臀部1.5____2cm二、事件经过2:30,护士在患者频繁小便后协助其翻身时发现右臀部有1.5____2cm的Ⅱ期压力伤:表皮____缺失,粉红色基底开放性浅层溃疡,创面干燥,无渗出物。

立即给予碘伏外涂,避免受压、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____日给以湿性敷料保护。

____月____日,科室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利用鱼骨图进行直接原因分析,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形成整改措施。

三、原因分析1、护士因素:(1)思想不够重视、风险意识差。

工作____年内的护士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2)巡视、翻身不到位。

患者病情危重,入睡困难,故护士夜班翻身次数少。

(3)夜间疲乏。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3篇)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3篇)

压疮管理制度范文1.压疮评估、报告制度1.1接收入院、转入、手术后患者时以及日常护理危重、生活不能自理及需要重点护理的患者,护士应仔细交接和认真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1.2高危患者及时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____小时内由护士长评估签名后上报科护士长。

1.3科护士长收到压疮护理记录单后在一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内进行评估,亲临床旁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实施。

1.4详细记录患者目前皮肤或皮损状况,如部位、范围、程度、深度等(转入、大手术病人需陪送护士确认签字)及创面处理方法。

1.5压疮伤口评估内容:(长____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

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

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____、表皮增生、伤口____周围硬度。

正常、泡白、粉红、深红、紫色、黑色。

1.6采取适当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

1.7对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疮如严重低蛋白血症、强迫____、癌症终末期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压疮但有发生的危险,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压疮发生。

2.压疮防范监控制度2.1每位入科病人均按评估单中“压疮风险评估”进行筛选,并按书写标准予以记录。

2.2凡高危患者(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带入压疮、评分≥7)科室必须及时预报压疮,并实施全程跟踪防范。

2.3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观察、防范,按书写规范做好相应记录。

2.4护理部每季度在护理质量讲评会上公布与讲评压疮的监控情况。

2.5对压疮随访中发现的疑难病例____护理会诊,以指导压疮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压疮护理管理质量。

①告知病人或家属,请家属在护理安全系列告知书上签名。

②全程观察:从评估到终止监控。

③全程防护。

填写压疮护理记录单,适宜的措施,作好护理记录。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本(2篇)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本(2篇)

压疮预防报告处理制度范本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压疮(iii0),须报告护士长,并在____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其他院外带入压疮(i0,ii0),需于____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3、填写压疮报告表。

需描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分度、院外发生还是院内发生;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填写检查意见,并于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及时在“住院病人皮肤压疮评估与防治记录单”上记录。

5、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应规定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及上交护理部。

9、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

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____项中的____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

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成员到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

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指导小组每周____次查房听取护士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概念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与诱因1.力学因素物理力的联合作用。

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

(1)压力。

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在2h 以上,就可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皮肤压疮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皮肤压疮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在医疗机构中,及时上报和跟踪皮肤压疮的发生对于减少并发症发展和提高患者照护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皮肤压疮的及时上报和跟踪,本机构制定了皮肤压疮报告制度,以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和最佳护理实践。

二、目的本报告旨在规范皮肤压疮的报告流程和标准,促进医护人员对于皮肤压疮的识别和处理,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风险。

三、报告流程1.患者评估当患者出现压疮风险因素或皮肤损伤时,首先责任护士应立即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估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压疮分级、伤口大小、疼痛评估、处理结果等内容。

2.报告记录责任护士应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单上,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和质控部门。

报告内容应包括日期、时间、压疮位置、分级、照片、进行中的治疗措施等。

3.处理措施主治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并指导护士执行。

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翻身、使用合适的床垫和辅助装置、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等。

4.护理记录责任护士应定期记录患者的皮肤状况和处理措施,并上报给主治医生和质控部门。

护理记录应包括压疮的大小、边缘、颜色、分泌物、疼痛评估、治疗效果等信息。

5.跟踪和评估主治医生和质控部门应跟踪和评估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和并发症风险。

定期跟踪评估的频率和时间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进展而定。

四、报告标准1.压疮分级:按照国际标准(如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分级,标明压疮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

2.照片记录:现场照片是有效的证据,应及时拍摄患者的压疮照片,并与报告一同保存。

照片应清晰、准确地显示压疮的大小、颜色、形态等。

3.治疗措施记录:记录患者进行中的治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治疗、定时翻身、皮肤护理等。

记录应准确、详细,可以追溯。

4.治疗效果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压疮大小、局部红肿状况、疼痛评估等。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样本(2篇)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样本(2篇)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样本1)压疮风险的评估。

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____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____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报告制度和程序: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

低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Ⅲ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3)会诊制度: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Ⅲ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③小组____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伤口)护理单》。

5)压疮的处理。

Ⅰ、Ⅱ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Ⅲ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6)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7)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伤口)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9)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1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

以强迫____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____项中的____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压疮风险的评估: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
水肿、痴呆、营养不良、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入院或大手术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范围;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报告制度和程序:
①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风险
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病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

②院内发生或发现院外带入川期压疮,须报告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在24h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
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报告单》;院外带入I、□期压疮需
于72h内填写《压疮报告单》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

)会诊制度:
①对护理效果不明显或川期压疮、疑难病例需请造口及
慢性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②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由造口及慢性伤口
护理
③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均要使用《压疮护理单》,
)压疮的处理:1、口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处理,川期或者疑难伤口由接受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责护士进行处理。

)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写《压疮风险护理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护理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压疮风险护理单》和《压疮护理单》及时归入病历保存,《压疮报告单》交上护理部。

)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0)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
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和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到
病区核实,批准后登记在册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小组成员每周1〜2 房听取护士
次查长汇报,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
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