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小班健康《小脏手》教案与反思
小班主题小脏手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小脏手教学案例反射小班主题小脏手教学案例反思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正确的洗手步骤,孩子会洗手,适合幼儿园老师.我们来看看小脏课课程.事件设计背景小班上的孩子都很年轻,成年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帮忙洗手.洗手的概念尚不清楚.为什么你需要洗手洗手?最重要的是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不明确.这项活动的设计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洗手的方法和意义.活动目标1.让孩子了解正确的洗手步骤.2.让孩子洗手.3.了解为什么要洗手,洗手的好处是什么,以及何时洗手.4.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5.最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洗手的步骤.困难在于:理解洗手的方法和意义.活动准备两个洗脸盆,肥皂,毛巾,棉签和动画《小邋遢》摘录.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的介绍不一定要详细记录教师和学生的所有对话和活动,但应明确重现活动的主要环节,即开始,基本,结束和扩展.注意:关注基本链接)导入:请看孩子们看动画片《小邋遢》摘录.过程:1.看完卡通片后,请孩子们跟老师记得里面是什么样的人?'邋遢人'.2,取出棉签,用棉签擦拭一下,棉签有什么变化?请识别孩子.年幼的孩子会说黑色和肮脏.然后将棉签送给每个孩子,让他们亲自擦拭,看看他们的棉签是否有任何变化.它变黑了又脏了.老师引导孩子说:'我们很脏,和小燕一样吗? '孩子的答案:'是',我该怎么办?洗你的手.老师问,哪个孩子会洗手?怎么洗?引导孩子回答问题.4,老师演示洗手的步骤:取出洗手盆,肥皂,毛巾,装满水,先弄湿手,然后涂上肥皂,搓手掌,搓手背,揉手指,完成清洁,最后擦干毛巾擦干.演示结束后,有必要补充一下,这是老师的示范步骤.当孩子们要在洗手间洗手时,他们必须先拧下水龙头.不要过度打开水,以免弄湿衣服.然后按照老师的步骤,最后关掉水龙头.5.在演示洗手步骤后,用棉签擦拭手掌并引导孩子观察棉签的变化.比较没有洗手的棉签的差异.6.请采取孩子的步骤前往洗手.7.请所有孩子在洗手间洗手,观察孩子的洗涤方法是否正确.8.让孩子用棉签擦拭手,观察有什么变化.解释卫生的重要性.9.说明不注意卫生的后果.10,总结延伸:可延伸至音乐《洗小手》,家长请配合家中指导孩子正确洗手.教学反思每次孩子洗手时,他们都会彼此相邻,这样他们就可以单独互相引导.在本课程中,您不必上课来教您以无意识的方式洗手.如果你回到这堂课,我会在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回来后立即进入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幼儿更能理解注意卫生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正确洗手.。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脏手》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脏手》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小班儿童的主题教学活动,主题为《小脏手》。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卫生意识。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和保持环境整洁;2.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教会他们正确使用洗手液和纸巾等卫生用品;3.增强幼儿的卫生意识,讲述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性;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清理教室和共同维护卫生。
三、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整理,确保教室整洁;2.准备洗手液、纸巾、水杯等卫生用品;3.打印准备好《小脏手》绘本。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一段与洗手和卫生相关的卡通片,用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
步骤二:团队清理教室(15分钟)老师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
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清理教室,让孩子们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环境整洁。
步骤三:讲故事《小脏手》(1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讲述故事《小脏手》。
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脏手的危害以及洗手的重要性。
同时,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孩子们感受到保持身体清洁的乐趣。
步骤四:模拟洗手示范(10分钟)老师利用洗手台进行现场展示,向孩子们展示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
并让孩子们一起模拟跟随,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步骤五:小组讨论(10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洗手的好处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组织洗手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利用卡片上的图案颜色,提问孩子们洗手前需要注意什么,鼓励他们正确回答。
步骤七:教材巩固(15分钟)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向幼儿发放准备好的《小脏手》绘本。
指导孩子们自行阅读并互相分享故事中的启示和体会。
步骤八:教学反思和总结(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询问孩子们对活动的评价并鼓励他们提出建议。
《小手脏脏》托班教案

《小手脏脏》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脏的原因,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脏的原因:接触污染物、吃饭前、玩耍后等。
2. 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湿、搓、冲、擦。
3. 学习保持卫生的重要性:预防疾病、保持健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理解保持卫生的重要性,自觉洗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洗手视频、图片、洗手液、毛巾等。
2. 环境:干净、整洁的洗手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提问手脏的原因。
2. 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手脏的原因和洗手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演示洗手的正确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洗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拓展:学生分享自己的洗手经验,互相学习。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洗手习惯,评估洗手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保持卫生重要性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观察其在实践中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卫生小能手”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学校积极保持卫生。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学生的卫生习惯,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组织学生参观卫生设施,如洗手间、餐具消毒间等,加深学生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八、教学参考资源:1. 洗手教学视频: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洗手教学视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进行教学。
2. 洗手相关图片:搜索洗手流程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student 模仿。
3. 幼儿卫生保健书籍:参考相关书籍,了解更多适合幼儿的卫生保健知识。
九、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年龄特点,采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法,注重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耐心、细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结合生活实际,将卫生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脏手》含反思一、教案背景1.1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洗手和刷牙;•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负责。
1.2 教学内容•小脏手的意义;•洗手和刷牙的正确方法;•感染疾病的危害;•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
1.3 教学准备•一件模拟卫生操作的衣服;•描述常见病症及其症状的PPT;•洗手液、毛巾、牙刷、牙膏等物资。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5分钟)•现场模拟一位幼儿没有洗手的样子,让幼儿感受到手的污浊和异味,并向他们解释,这就是小脏手。
2.2 重点讲解(20分钟)二年级老师向幼儿讲解正确的洗手和刷牙方法,强调洗手和刷牙的重要性和卫生意义,例如:洗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抵御疾病;刷牙可以防止龋齿和口臭等;还介绍了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的症状,如感冒、肚子疼、咳嗽、发烧等。
2.3 实操环节(25分钟)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实践手部卫生、口腔卫生和身体保养的基本要领。
理论结合实际会加深印象。
2.4 综合讲解(5分钟)•导员老师通过PPT解释有些疾病是隐藏的,尤其是有某些疾病的症状和流行病毒传播快速的现在,发现病症及时治疗,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三、课后反思•整堂课下来,部分幼儿在实操过程中表现有些淘气,不太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考虑下次教学应该再加强互动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从而更好的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体教学节奏是比较顺畅的,幼儿们都很投入,理解能力较强,这说明还是大部分幼儿已开始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下次教学中还要加强的是,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每一个小的健康习惯的重要性,例如让他们明白每天扔一次垃圾,可以保证房间和餐厅的整洁并且也不会让细菌滋生。
四、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学会了必要的卫生常识,形成对自身健康和卫生的意识,并学会了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
对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将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小班健康小脏手

活动名称:小脏手
活动目标:1.看看广告,知道小脏手上有许多小细菌,手脏了要洗干净。
2.跟着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洗手,激发幼儿洗手的兴趣。
活动准备:舒服佳香皂广告PPT;小脏猫故事;小猫和熊猫动物玩具;洗手儿歌
活动过程:
一.看广告
1.看香皂广告,说说小脏手上有什么
2.说说自己弄脏了手有没有洗干净
3.看看自己的小手变脏吗?
二.故事“小脏猫”
1.教师用动物玩具讲故事
2.说说小脏猫为什么会肚子痛
三.学洗手
1.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洗手
2.请孩子排队洗手。
附儿歌:洗手
吃饭前,先洗手,长袖变短袖。
打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
亲亲小肥皂,小手搓一搓;
手心搓呀搓,手背搓呀搓,手指交叉再搓搓;
小手洗干净,一二三,甩甩干;
小手洗好了,亲亲小毛巾。
附故事:小脏猫
小脏猫吃饭不爱先洗手,把小细菌吃进了肚子里。
小脏猫肚子骨碌骨碌地叫。
小脏猫着急了,马上去请熊猫医生看病。
熊猫医生用听诊器听听小脏猫的肚子,咯咯笑着说:你肚子里的细菌在做坏事呢!小脏猫问:“怎么会呢?我吃了好吃的小鱼,可没吃小细菌呀,我的肚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小细菌呢?”医生说:“让我看看你的小手!”小脏猫伸出小手,呀,小手黑黑的,这么脏。
医生皱起眉头,说:你看看,脏手上有很多的小细菌,你不洗手,小细菌就跟着你吃的小鱼一起爬啊爬,爬到你的肚子里去咯。
小脏猫妙妙叫,“看来,我要打针,吃药了,以后,我一定把小手洗干净。
”。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小脏手》带反思小班教学计划《小脏手》包括对小班健康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洗手,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正确的洗手步骤,了解为什么要洗手,洗手有什么好处洗手,以及何时洗手,请参阅幼儿园小班《小脏手》,其中有对课程计划的反思。
活动目标1.让儿童了解正确的洗手步骤。
2.让孩子们洗手。
3.了解为什么要洗手,洗手有什么好处以及何时洗手。
4.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
5.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6,初步了解健康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度重点在于洗手的步骤。
困难在于:了解洗手的方法和含义。
活动准备两个洗脸盆,肥皂,毛巾,棉签和动画《小邋遢》摘录。
活动程序导入:请看孩子们看动画片《小邋遢》的摘录。
过程:1.看完动画片后,要求孩子与老师一起记住里面是什么样的人?邋遢人2,取出棉签,用棉签擦一次,棉签有什么变化?请识别孩子。
幼儿会说黑色又脏。
然后将棉签发送给每个孩子,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擦拭棉签,以查看棉签是否有任何变化。
它变黑变脏。
老师引导孩子说:“我们很脏,和小燕一样吗? '儿童的回答:'是',我该怎么办?洗你的手。
3.老师问,哪个孩子会洗手?怎么洗?引导孩子回答问题。
4,老师演示洗手步骤:取出洗手盆,肥皂,毛巾,装满水,先将手弄湿,然后涂肥皂,擦手掌,擦手背,擦手指,完成清洁后,最后将毛巾擦干并擦干。
演示后,有必要添加,这是老师的演示步骤。
当孩子要在洗手间洗手时,必须首先拧开水龙头。
不要打开太多水,以免弄湿衣服。
然后按照老师的步骤,最后关闭水龙头。
5.示范了洗手步骤后,用棉签擦拭手掌,并引导孩子观察棉签的变化。
比较一下不用手洗的棉签的区别。
6.请采取孩子的脚步去前面洗手。
7.请分组所有儿童在洗手间洗手,观察儿童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8.让孩子用棉签擦手,观察变化。
解释卫生的重要性。
9.讲讲不注意卫生的后果。
10,总结扩展名:可以扩展到音乐《洗小手》,家长请配合家中引导孩子正确洗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脏手》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脏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手脏的原因,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注自身卫生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手脏的原因,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准备洗手液、纸巾、水盆等洗漱用品。
3.2 环境准备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手指游戏,引出主题“小脏手”。
4.2 主体部分1)讲解手脏的原因,展示不洗手带来的危害。
2)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跟着一起练习。
3)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比赛,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3 巩固部分通过一个洗手的小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引导幼儿谈谈洗手后的感受,让他们意识到洗手的好处。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洗手的频率和正确性。
5.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
5.3 评价标准幼儿能主动洗手,且洗手方法正确。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名称:《小手变干净》6.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洗手。
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加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6.3 活动准备:准备洗手液、纸巾、水盆等洗漱用品。
准备一些小手工艺品,如小手帕、小手指偶等。
6.4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小手工艺品,讨论它们的手是如何保持干净的。
2. 带领幼儿一起洗手,边洗边唱洗手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洗手。
3. 结束后,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工艺品擦拭干净,以此来象征自己的小手也变干净了。
第七章:家庭延伸活动7.1 活动名称:《小手清洁员》7.2 活动目标:让幼儿将学到的洗手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7.3 活动准备:准备一份洗手指南,包含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机。
准备一些洗手相关的小礼物,如洗手液、纸巾等。
7.4 活动过程:1. 与幼儿一起回顾洗手的知识和方法。
《小脏手》教案

九、2.讲课文中的三张主题图同事出现,再次说一说这个故事。
十、3.全班朗读课文
十一、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请学生分别扮演“皮皮”、“妈妈”、“爸爸”、“医生”。在老师的部分提示下完成角色扮演。
六、拓展延伸
生病要及时告诉老师,及时就医。生活中上完厕所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
A层:学生看字卡认读词语
B层:学生跟读词语
C层:学生指一指图片
A层:观察图片并说一说
B层:观察图片跟着老师一起说一说
C层:用手指一指课文中的主题图。
板书设计
小脏手
黑乎乎
急忙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字词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此课文掌握较好。
需要改进:板书不够规范,还需要勤学苦练。
学
情
分
析
A层
毛亚强:糖宝,智力障碍,认知能力较强,语言发展良好,课堂参与度较低。
董世民:智力障碍,认知能力较强,语言发展良好,课堂参与度高。
B层
赵岬林:智力障碍,肢体障碍,认知能力较强,语言发展良好,课堂参与度高。
徐秋:智力障碍,认知能力较强,言语障碍,课堂参与度较低。
C层
霍金星: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认知能力较差,课堂参与度较低
通过讲授法、故事法、表演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讲授法、故事法、表演式学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生病要及时就医,不用脏手拿东西吃。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知道生病要及时就医,不用脏手拿东西吃。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知道生病要及时就医,不用脏手拿东西吃。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健康《小脏手》教案与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在家基本是大人帮忙洗手的,而对洗手的概念也不清晰,为什么要洗手,洗手有什么也不知道,最主要的是洗手的正确方法与步骤不清楚。
设计这个的活动主要的让孩子了解洗手的方法与含义。
1、能让幼儿理解正确的洗手步骤。
2、让幼儿会洗手。
3、理解为什么要洗手,洗手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该洗手。
4、日常生活中注意讲究个人卫生。
重点在:洗手的步骤。
难点在:理解洗手的方法和含义。
水盆两个,肥皂,毛巾,棉签,,动画《小邋遢》节选。
活动过程
导入:请小朋友看动画片《小邋遢》节选。
过程:1、看完动画片了,请小朋友跟教师一起回忆里面的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邋遢的人”。
2、取出棉签,用棉签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次,棉签有什么变化?请幼儿辨认。
幼儿会说黑色,脏。
那么给幼儿每人发一根棉签,让他们自己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遍,看看自己的棉签有什么变化,变黑色很脏。
教师引导幼儿说:“我们手很脏哦,是不是和小邋遢一样了?”幼儿回答:“是”,那怎么办呢?洗手。
3、教师提问,哪位小朋友会洗手?怎么洗?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4、教师示范洗手步骤:拿出盆子,肥皂,毛巾,装满水,先把手弄湿,然后涂肥皂,搓手掌,搓手背,搓手指,搓完了清洗干净,最后拿干毛巾把手擦干。
示范之后要补充,这是老师的示范步骤,小朋友要去进洗漱间洗手的时候要先拧开水龙头,水不要开太大,以免把衣服弄湿。
之后按照老师的步骤去做,最后吧水龙头关掉。
5、示范完洗手步骤了,再用棉签擦拭下手掌,引导幼儿观察棉签的变化。
再对比与没有洗手的前的棉签的不同。
6、请幼儿上前操作洗手的步骤。
7、请全体幼儿分组去洗漱间进行洗手,观察幼儿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8、让幼儿用棉签在洗干净手上擦拭,观察什么变化。
说明卫生的重要性。
9、讲述若不讲究卫生的后果。
10、小结
延伸:可延伸到音乐《洗小手》,请家长配合在家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教学反思
每次在幼儿洗手的时候,都在旁边观察,做到一一引导,对个别偏小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在进行这节课的时候,可以不用当一节课来上,在活动中,不知觉的引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重新上这课的话,我会在幼儿户外活动回来后,马上进入课程的安排。
这样幼儿更加能理解讲究卫生的重要性,也更清晰如何正确的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