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浅基础工程施工
浅基础工程施工课件

浅基础工程施工课件一、浅基础工程施工概述1. 浅基础的概念浅基础是指基础埋深较浅,一般不超过5米的建筑工程基础。
它主要包括扩展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形式。
2. 浅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1)施工方便,周期短;(2)造价较低;(3)受地下水位影响较小;(4)对地基的处理要求相对较低。
二、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1. 施工前准备(1)勘察地质:了解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和尺寸;(2)设计基础:根据勘察结果,设计基础的尺寸、材料和施工方法;(3)准备施工设备: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员齐全。
2. 基坑开挖(1)开挖方式:人工开挖、机械开挖;(2)开挖顺序:从外侧向内侧逐渐开挖,避免土体塌方;(3)支撑结构: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设置适当的支撑结构,防止基坑坍塌。
3. 地基处理(1)压实:采用压实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力;(2)加固:采用加固方法改善地基的稳定性;(3)排水: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水分对施工的影响。
4. 基础施工(1)钢筋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安装到基础模板中;(2)模板制作与安装:制作合适的模板,安装到基础上,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3)混凝土浇筑:采用浇筑方法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养护时间。
5. 施工质量控制(1)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为后期验收和维护提供依据;(3)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基础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三、浅基础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预期进行;4. 施工质量: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总结浅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技术和管理,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完善施工方案在进行浅基础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完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等。
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的整体概况、施工步骤、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技术措施、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2. 安全生产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明确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区域的围挡、警示标志、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混凝土、沙石、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及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现场勘察和标志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进行标志,以确保施工的准确进行。
二、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1. 地面平整和边界确定在进行浅基础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面平整,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的具体范围和边界,进行标志。
2. 基坑的挖掘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对基坑进行挖掘,确保基坑的尺寸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加强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3. 地基处理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挖掘、填土、夯实等,以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钢筋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钢筋的布置,包括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等。
5. 混凝土浇筑在完成钢筋布置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 基础围护对基础进行围护,包括基础墙的施工、砌筑、保温等,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测试和验收在完成浅基础工程的具体操作后,对施工成果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后的收尾工作1. 清理现场在完成浅基础工程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施工废弃物、清理设备和材料等,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2. 施工档案整理整理施工档案,包括施工日志、质量资料、安全记录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
浅基础的施工方案

浅基础的施工方案1.引言浅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和其他小型结构的基础建设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浅基础的施工方案,包括基础设计、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基础设计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本原理浅基础是通过埋设在地面上的基础底座来承担结构荷载,并将荷载通过基础底座传递到地基中。
基础底座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结构的荷载特点和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2.2 地质调查在进行基础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地质调查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承载能力。
地质调查结果将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3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独立基础、连续基础和板式基础等。
2.4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如混凝土、砖块等。
材料的选取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3.施工要点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3.1 土方开挖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应根据设计的基础底座尺寸进行,同时要注意避免土方的坍塌和失稳。
3.2 基础底座浇筑在土方开挖完毕后,需要进行基础底座的浇筑。
主要步骤包括模板搭设、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
3.3 基础养护基础浇筑完成后,需进行适当的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以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4 地基处理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灌浆和沉降控制等。
4.注意事项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4.1 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应平整、干燥,并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
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积水和泥泞。
4.2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3 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护。
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浅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企业新建办公楼,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
建筑主体为一座15层的高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13层。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浅基础。
二、编制依据1. 工程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2. 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3. 施工现场地质勘察报告4. 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情况5. 施工经验和类似工程案例三、施工流程及技术措施1. 施工准备(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基础埋深和基础尺寸。
(2)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办理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
2. 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基础坑,保证坑壁稳定,防止塌方。
(2)开挖过程中,及时清除杂物,保持施工现场清洁。
(3)开挖到设计深度后,进行验槽,确保基础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基础垫层施工(1)在基础坑底部铺设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
(2)垫层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保证钢筋规格、数量和间距符合要求。
(2)钢筋笼安装时,采用人工或机械吊装,保证安装垂直、稳定。
5. 混凝土浇筑(1)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基础,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浇筑过程中,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动,确保混凝土密实。
(3)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裂缝和变形。
6. 施工缝处理(1)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施工缝,保证结构受力合理。
(2)施工缝处理时,清除缝隙内的杂物,涂刷界面剂,保证缝隙填充密实。
7. 基础验收(1)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基础尺寸、标高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对验收不合格的基础,及时进行整改,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四、施工机械设备1. 土方开挖: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
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泵、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动器等。
3. 钢筋加工: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等。
基础工程浅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浅基础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规定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了解基础结构的设计要求、所用材料的规格及数量、基础的具体尺寸和位置等。
2、现场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下情况和周边环境,以及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地下水情况等。
3、施工方案制定通过对设计规定和现场勘察结果的分析,制定浅基础的施工方案,确定基础的型式和尺寸、施工方法和程序、施工控制措施等。
4、施工图纸编制根据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并按照图纸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二、施工工艺流程1、清理现场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之前,需要先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建筑垃圾、树木和杂草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选定基础的定位点,并进行测量和布置。
3、开挖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选定基础的开挖深度和形状,采取人工挖掘或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的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坍塌和侧滑。
4、材料配送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将基础所需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按规格和数量送至施工现场。
5、浇筑基础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同时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防止混凝土渗漏。
6、设置和安装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基础上的各种设置和安装工作。
主要包括放置和捆绑钢筋、设置支模、挡土墙和支撑等。
7、养护对已经完成的基础进行养护,保持基础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龟裂和开裂。
8、验收在完成浅基础的施工之后,进行基础的验收,检查基础的尺寸和平整度,确保基础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2、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需要对挖掘边坡进行支护和防护,确保开挖的安全和稳定。
3、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时间和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和缺陷。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模块六(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概述
合同法律关系主体 1.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
相应义务的当事人。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 组织。 2.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而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生 命力的人。 (2)法人。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社会组织,是法律上的“拟 制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概述
③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单位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材料 和设备采购等一系列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承包单位,由其进行实质性 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最后向建设单位交付具有使用功能的工程项 目。工程项目总承包实施过程可依法将部分工程分包。
④BoT合同(又称特许权协议书)BoT承包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 权的机构授予承包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以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并自费经 营和维护,向东道国出售项目产品或服务,收取价款或酬金,期满后 将项目全部无偿移交东道国政府的工程承包模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概述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或字号是代表法人 的符号,是使法人特定化、区别于其他法人的标志。法人只有以自己 名义进行经济活动才能为自己取得经济权利、设定经济义务。法人应 当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如法人应有自己的组织章程;有产生法人意 志的机关;有实现法人意志的机构等,这些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场所是指法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地点, 法人要有固定的场所作为其享有权利和承担业务的法定住所地,有利 于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同时也有利于国家主管机关进行监督。
浅基础施工方案

浅基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涉及到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更是如此。
浅基础作为建筑物支撑的基础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谨慎处理。
下面将就浅基础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现场、确定基础定位点、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等。
同时,需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浅基础的材料选择和准备浅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其他必要的辅助材料,如钢筋等。
浅基础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浅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础定位进行标定,然后进行基础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基础周围土壤的稳定,避免发生塌方现象。
开挖完成后,需要进行基础底部的垫层处理,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浅基础的浇筑和固化当基础底部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了。
在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的搭建,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施工结束及验收在浅基础的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需要进行基础的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包括对基础的平整度、强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经过验收合格的基础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结语浅基础作为建筑物的支撑部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还需加强沟通合作,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模块六-浅基础工程施工

塑料环圈控制柱钢筋的 砼保护层厚度
塑料垫块控制楼板钢筋的 砼保护层厚度
2.2.1 钢筋保护层厚度
马凳筋控制上下层距离
短钢筋控制上下层距离
2.2.1 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环境等级 一 二a 二b 三a 三b
板、墙、壳 15 20 25 30 40
梁、柱、杆 20 25 35 40 50
= 2b+2h-8c +2个135°弯钩增加长度 -3个90°量度差值
2.3.3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h
b
10d< 75
3--
典 型 任 下务 料 长 度独 计立 算基 础 钢 筋
Y向筋起步距离 min(75,s/2)
x 向配筋
s y向配筋
x <2500
100 h1 h2
y<2500 s'
x向配筋
独立基础普通标注复习: 1、基础底面尺寸; 2、基础高度; 3、基础台阶高度、宽度; 4、垫层信息; 5、基础底板配筋; 6、框架柱尺寸、配筋; 7、插筋信息;
独立基础编号
类型
基础底板截 代号 序号
面形状
说明
普通独立 基础
杯形独立 基础
阶形 坡形 阶形 坡形
DJJ
xx
1、单阶截面即为平
DJP xx 板独立基础; 2、坡形截面基础底
D
受力钢筋弯折
(a)90°
(b)135°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4)箍筋平直段: 非抗震 90°/ 5d
抗 震 ≥135°/ max(10d,75)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u 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 135°,弯折后平直部分 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筋范围不再布置基础 底板分布钢筋,分布钢
筋不得缩短。
基础梁外伸部位上下 纵向钢筋弯折12d。
短向受力筋+长向的分布筋 施工时,底板短向受力钢筋在基 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 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4. 基础梁的双柱独立基础配筋
钢
筋 下 料 长 度
典 型 任 务
计算2-
2.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独立基础施工
独立基础分为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两类。基础底板 截面形状有阶形和坡形两种。 普通独立基础又分为单柱独立基础,两柱无梁广义独立基础, 两柱有梁广义独立基础和多柱双梁广义独立基础四种类型。
典单型柱任独立务基1 础独立基础图纸交底施工构造
两柱无梁独立基础
多柱双梁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两柱有梁独立基础
2. 底板钢筋减 少10%规定
3. 双柱无梁独立基础
大方向的钢筋在下
ex
小方向钢筋在上
ex /
方向
顶部钢筋长度确定:
顶顶
部部 分受 布力 筋筋 在在 上下
受力筋长度=两柱内皮间净尺寸+2倍锚固长度la ; 分布钢筋长度=分布筋间距×(受力筋根数-1)+2×50 分布范围=受力筋长度-50
16G101-3 P61
x1
x2
xC
x2
x1
x
1.2.2 双柱无梁 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
分布筋
受力筋
1.2.2 双柱无梁
顶顶 部部 分受 布力 筋筋 在在 上下
16G101-3 P61
50 12 d d 100
50 A
A x
1.2.3 双柱有梁
基础梁
≤75 s ≤s/2
基础梁箍筋 及侧面纵筋
基础底板 长向配筋
D
受力钢筋弯折
(a)90°
(b)135°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u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 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 以下时,弯弧内 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 倍,钢筋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 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 倍;
y向配筋
≤75 s ≤ s/2
2. 底板钢筋减少10%规定
s x向配筋 y向配筋
lx ≥1250
x≥2500
≥1250
h h 1 2 100 lx 100
100
<1250
≥1250
x≥2500
0.1 ly
≤7≤5/2 s' s'
≥1250
y ≥2500
≥1250
(a) 对称独立基础
ly 0.1
(b) 非对称独立基础
2.1.1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 2.1.2钢筋弯曲调整值(量度差值) 2.1.3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2.1.4 弯起钢筋斜长
2.2 构件配筋一般规定
2.2.1 钢筋保护层厚度 2.2.2 钢筋的连接要求 2.2.3 钢筋锚固长度
2.3 钢筋下料长度实用计算
2.3.1 直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2.3.2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2.3.2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BJJ xx 板可为四坡、三坡、 双坡和单坡。
BJP xx
,h1 / h 2 xx@xxx xx@xxx
DJJ ,xx ,h1 / h2
B X :Cxx@xxx Y:C xx@xxx
y1
y2 yC y y2
y1
x1
x2
xC
x2
xC
x2
x1 x
1.2.1 单柱独立基础
集中标注
y1 y2 yC y y2 y1
D
受力钢筋弯折
(a)90°
(b)135°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4)箍筋平直段: 非抗震 90°/ 5d
抗 震 ≥135°/ max(10d,75)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u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 135°,弯折后平直部分 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 倍。
⑴ 编制钢筋配料单步骤
看懂构件配筋图 →绘出单根钢筋简图 →编号 →计算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
配料表 →申请加工
⑵ 计算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
+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工人在控制弯起钢筋的下料
JLxx(1B)
“T:梁间受力钢筋/分布钢筋”。
图4-6 分布四筋柱独立基础顶 部受基力 础梁间配筋示意图
120
识读?
1. 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 置在上。
短向筋在上 长向筋在下 min(75,S/2)
S为该向底板钢筋间距; 底板边长-2min(75,S/2)
100
≤7≤5/2 s' s'
x向配筋
100 h 1 100
基础梁顶部钢筋
基础底板 短向配 筋
h 200
单跨基础梁JLxx(1B
基础底板x向(长向)分布钢筋 ) y
100 h 1 基础梁底部钢筋
A-A
基础底板
y ≤7s'5s' ≤ /2
16G101-3 P62
1.2.4 四柱双梁
T:B16@120/A10@200
分布钢筋
基础顶部双梁间受力钢筋
独立基础普通标注复习: 1、基础底面尺寸; 2、基础高度; 3、基础台阶高度、宽度; 4、垫层信息; 5、基础底板配筋; 6、框架柱尺寸、配筋; 7、插筋信息;
独立基础编号
类型
基础底板截 面形状
代号
序号
说明
普通独立 基础
杯形独立 基础
阶形 坡形 阶形 坡形
DJJ xx 1、单阶截面即为平
DJP xx 板独立基础; 2、坡形截面基础底
拉筋
2.1.2 钢筋弯曲调整值(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外 壁伸长、内壁缩短,而轴线长度 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园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 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 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 称为弯曲调整值(量度差值)。
验收箍筋的外包尺寸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1)弯钩180°,柱芯直径:D=2.5d;
(2)弯钩135°,柱芯直径:D=4d; 弯钩平直段:3d
(3)弯钩90°,柱芯直径:D=5d;
(a)半圆弯钩; (b)直弯钩;
(c)斜弯钩
2.1.1 钢筋弯曲时弯曲和弯折要求-验收规范
◆直径为 28mm 以下的500MPa 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 小于钢筋直径的6 倍,直径为28mm 及以上的500MPa 级带肋 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 倍;
1、独立基础编号 2、截面竖向尺寸 3、基础配筋(底筋、顶筋、短柱筋) 4、基础底面标高(相对于基准标高) 5、必要的文字说明
h
h
平面尺寸
h
x1
原位标注
3、基础配筋 (底筋、顶筋、短柱筋)
1.2.1 单柱
DJ J ,xx ,h 1 / h 2
B X :C xx@xxx Y :C xx@xxx
y1 y2 yC y y2 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