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测产报告(俞付山)

合集下载

玉米试验田品比及丰收测产

玉米试验田品比及丰收测产

玉米品比及丰收实验总结一 实验目的针对目前玉米品种良莠不齐、村民无所适从和科学种田意识淡薄的现状,第二工作队以引进玉米良种为抓手,以宣讲培训科学种田知识为契机,以促进村民增收为宗旨,在科学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以农户自选品种为对照,通过玉米品比和丰产试验,筛选出适合中捷产业园区目前种植条件下的夏播玉米最佳品种和施肥方案,为农民种好玉米和增加收入提供帮助。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品种: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廉玉2号。

2 试验面积:共9.98亩(264m ×25.2m),南北行种植,由西到东依次为郑单958(9行)、浚单29(7行)、浚单20(8行)和廉玉2号(18行)。

3 施肥方案:根据王肖庄村2009年秋的取土化验结果,按目标产量550kg/亩进行配方施肥设计,亩总施肥量如下:N :13.88kg/亩、52O P :5.0kg/亩、O K 2: 2.9kg/亩折合成亩施磷酸二铵10kg/ 亩、尿素24 kg/亩、钾肥4.6kg/亩。

其中:磷酸二铵 10kg/亩,硫酸钾 4kg/亩和尿素8kg/亩作底肥。

追肥(大喇叭口期, 20120712日):尿素 16kg/ 亩,史丹利牌氮磷钾复混肥(N :52O P :O K 2=26:10:15)4kg/亩4 具体操作:6月12日一天完成统一机播,播前按施配方案采用行间播施底肥,以免烧苗。

按行距60cm、株距24cm播种。

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6kg,史丹利牌氮磷钾复混肥4kg/亩。

中耕、除草、灌溉、灭虫等田间管理工作,质量要求一致,每项田间管理措施要求当天一次完成,其它田间管理同常规。

在2012年10月2日上午,每个品种选取有代表性的行(从西数第3行),每行随机选3个样点,每个点10m,每个品种共计收取30m的全部果穗,用丝网袋单存、单晒、单收,标明品种,以便考种测产。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参试品种调查不及室内考种表品种郑单958 浚单29 浚单20 廉玉2号密度(株/亩)4548 4400 4415 4548 穗位(cm)83.6 92.0 82.4 92.3 株高(cm)209.8 202.5 207.7 217.7 亩收获(穗)4518 4407 4333 4370 亩产量(kg)563.5 633.5 533.1 546.0 注:亩产量=测产×0.85柱形图产量对比数据分析:1 经分析对比,采用配方施肥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高,试验田(于月利地)与其相邻地块(于月合地)夏玉米田相比,试验田仅增加肥料投入9 .6元/亩, 但可增产玉米200斤以上,建议2013年在中捷产业园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耕作学玉米实验报告

耕作学玉米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玉米栽培的基本技术,了解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我们对作物栽培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试验田四、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品种为XXX杂交种2. 耕作工具: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施肥机等3. 测量工具:卷尺、土壤湿度计、温度计等4. 实验记录本、笔等五、实验方法1. 土地准备:实验前,对试验田进行深耕,深度约20-25厘米,以利于土壤通气和水分保持。

2. 播种: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在试验田内设置不同处理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

具体如下:- 处理A:传统耕作方式,即深翻、播种、施肥、覆土。

- 处理B:浅翻耕作,即浅耕后播种、施肥、覆土。

- 处理C:免耕播种,即在秸秆覆盖下直接播种、施肥、覆土。

3. 水分管理: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对每个处理区域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4.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对每个处理区域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

5. 病虫害防治:观察实验过程中玉米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1. 土地准备:实验前,对试验田进行深耕,以利于土壤通气和水分保持。

2. 播种: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在试验田内设置不同处理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

具体操作如下:- 处理A:深翻土地,然后播种,施用底肥,最后覆土。

- 处理B:浅翻土地,播种,施用底肥,最后覆土。

- 处理C:在秸秆覆盖下直接播种,施用底肥,最后覆土。

3. 水分管理:根据实验设计要求,对每个处理区域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4.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对每个处理区域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

5. 病虫害防治:观察实验过程中玉米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在实验过程中,对每个处理区域的玉米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结果显示,处理A和处理B的玉米生长状况较好,植株高大、叶片浓绿、根系发达;处理C的玉米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根系不发达。

玉米研究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玉米研究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玉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品种:普通玉米、新品种玉米生长环境: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实验设备:温室、生长箱、土壤养分检测仪、光合作用仪、植物生长分析系统等2. 实验方法(1)设置不同处理组:将实验玉米分为普通玉米组和新品种玉米组,分别设置不同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处理条件。

(2)定期测量指标: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定期测量,包括株高、叶片数、茎粗、产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生长发育规律(1)株高: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呈上升趋势,且新品种玉米的株高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2)叶片数: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叶片数差异不大,但新品种玉米叶片数略多于普通玉米。

(3)茎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茎粗差异不大,但新品种玉米茎粗略大于普通玉米。

2. 玉米产量与品质(1)产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下,玉米产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产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2)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3)淀粉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淀粉含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淀粉含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淀粉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3. 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光照:光照强度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加,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

(2)水分:水分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条件。

适量水分有利于玉米生长,缺水或水分过多均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3)温度:温度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玉米生长,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抽样测产情况汇总表

玉米抽样测产情况汇总表

窝沿乡农业旱灾损失玉米抽样调查测产情况汇总表村代表产量水平受灾情况农户播种期分类面积2011年亩产前三年亩产减(增产)亩公斤公斤+-公斤%上寨上减产徐朝林夏 1.8 220.6 450 -229.4 50.1 上寨中减产徐太成夏 1.9 85.2 390 -304.8 78.1 上寨下绝收胡文辉夏 1.5 0 300 -300.0 100 上寨中减产杨修文夏 2.0 112.7 380 -267.3 70.3 上寨下减产黄昌荣夏 1.6 34.3 340 -305.7 89.9 上寨上减产杨忠喜夏 2.1 121.4 320 -169.8 62.1 上寨中减产杨甫国夏 1.7 110.0 400 -290.0 72.5 上寨上减产罗其翠夏 1.9 150.8 340 -189.2 55.6 上寨下绝收苏朝良夏 2.2 0 280 -280.0 100注:播种期分类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受灾情况分为无灾、受灾、减产、绝收;平均产量为加权平均产量。

窝沿乡农业旱灾损失玉米抽样调查测产情况汇总表村代表产量水平受灾情况农户播种期分类面积2011年亩产前三年亩产减(增产)亩公斤公斤+-公斤%河边下绝收林仕飞夏 1.8 0 350 -350 100 河边中减产代清全夏 2.0 131.0 430 229.0 69.5 河边上减产代清成夏 1.7 241.5 450 208.5 46.3 河边上减产李自国夏 1.5 381.5 450 -68.5 15.2 河边中减产李本雄夏 2.0 174.3 400 -225.7 56.4 河边下绝收李本发夏 1.5 0 300 -300.0 100 河边下绝收岑发英夏 1.8 0 300 -300.0 100 河边上减产杨顺勇夏 2.1 219.7 450 -230.3 51.2 河边中减产潘飞勇夏 1.6 186.2 350 -163.8 46.8 注:播种期分类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受灾情况分为无灾、受灾、减产、绝收;平均产量为加权平均产量。

玉米测产报告(杨永虎)

玉米测产报告(杨永虎)

制种玉米田间测产报告
2017年9月4日,民勤县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测产组,对窑街林场杨永虎种植的制种玉米进行了田间测产。

现将测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测产方法:制种田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距成熟收获还有一月时间,其中,父本不计产,只测定母本产量。

测产采用田间取样调查与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制种田3块,每块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顺行取20株,调查株、行距和果穗数,并将20株果穗带回进行室内考种。

二、测产结果:通过田间实地测定和室内考种,制种玉米田母本平均亩株数6102.5株,亩果穗重521.8公斤,平均穗粒数156个,百粒重33.3克,理论亩产317.4公斤,按85%折合实际亩产为269.8公斤。

附:制种玉米田间测产表
专家测产组组长(签名):
专家测产组成员(签名):。

玉米检测报告

玉米检测报告

玉米检测报告
尊敬的客户:
根据您的委托,本实验室对您提供的玉米样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分析,以下是检测报告:
1. 样品基本信息:
样品编号:xxxx
样品名称:玉米
检测标准:GB/T 5496-2014
2. 检测结果:
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方法
水分含量 10.5% GB/T 5506-2008
灰分含量 1.2% GB/T 5508-2008
脂肪含量 ND GB/T 5506-2008
蛋白质含量 9.8% GB/T 6438-2016
淀粉含量 74.5% GB/T 5496-2014
粗纤维含量 2.2% GB/T 5498-2008
胡萝卜素含量 33.9mg/kg GB/T 12456-2008
维生素C含量 6.7mg/kg GB/T 10960-1989
霉菌数量 60 CFU/g GB/T 4789.15-2010
霉菌毒素 AFB1 含量 ND GB/T 18979-2003
注:ND 表示检测结果未检出。

3. 检测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您提供的玉米样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未检出玉米中的毒素成分和其他有害物质。

请放心使用。

本检测报告仅针对您提供的样品进行检测,如有需要对其他批次或其他类型的玉米进行检测,请联系本实验室进行委托。

再次感谢您对本实验室的信任与支持!
此致
敬礼
检测人员签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__审核人员签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玉米夏播技术实验报告

玉米夏播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夏播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不同夏播技术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针对玉米夏播技术进行了研究。

二、实验目的1. 确定适宜的玉米夏播时间;2. 探讨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3. 分析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4. 比较不同品种的玉米夏播表现。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玉米品种:中糯1号、MC4520、豫玉22等;- 肥料:三元素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等;- 旋耕机、播种机、测产工具等。

2. 实验方法:(1)夏播时间:分别在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7月1日进行播种,观察不同播种时间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施肥量:设置高、中、低三个施肥量梯度,观察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播种密度: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梯度,观察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品种比较:种植中糯1号、MC4520、豫玉22三个品种,观察不同品种的夏播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夏播时间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6月15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其次是6月20日和6月25日播种的玉米,而7月1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6月15日播种的玉米在成熟期气温适宜,有利于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

2. 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施肥量组的玉米产量最高,其次是中施肥量组,低施肥量组的产量最低。

这表明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3. 播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播种密度组的玉米产量最高,其次是中播种密度组,低播种密度组的产量最低。

这可能是由于高播种密度有利于光能和水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4. 品种比较:在三个品种中,MC4520的产量最高,其次是豫玉22,中糯1号的产量最低。

这表明不同品种的玉米在夏播条件下表现存在差异。

德岭山玉米测产工作顺利完成

德岭山玉米测产工作顺利完成

德岭山镇玉米测产工作顺利完成
近日,德岭山镇统计站全体成员在旗统计局的指导、镇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开展了玉米测产工作。

本次测产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关于粮食产量实割实测要求,抽取3个行政村共9块样本田,并分别对9块样本田进行实地测量取样。

在测产中我镇统计人员严格遵守实割实测程序开展工作。

一是对调查地块实地丈量。

对抽中的地块用卷尺重新丈量,重新核实样本地块的面积,准确计算出地块的放样的垄数,确定样本点位置,并绘制出样本草图。

二是实割实测。

在收取玉米样本时,按照事先算好的固定位置向前和向后5尺范围内的所有作物收获。

三是做好玉米样本的凉晒工作。

在凉晒期间要注意样本的完整,样本脱粒后,要分地块标上“小样本标签”进行专门保管。

最后,我镇统计站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实割实测程序,利用三天的时间顺利完成玉米测产工作。

测算亩产达到725公斤,较去年亩产高出10公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种玉米田间测产报告
2017年9月1日,民勤县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测产组,对窑街林场俞付山种植的制种玉米进行了田间测产。

现将测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测产方法:制种田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距成熟收获还有一月时间,其中,父本不计产,只测定母本产量。

测产采用田间取样调查与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制种田3块,每块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顺行取20株,调查株、行距和果穗数,并将20株果穗带回进行室内考种。

二、测产结果:通过田间实地测定和室内考种,制种玉米田母本平均亩株数5772.3株,亩果穗重424.1公斤,平均穗粒数94.8个,百粒重36.9克,理论亩产222.1公斤,按85%折合实际亩产为188.8公斤。

附:制种玉米田间测产表
专家测产组组长(签名):
专家测产组成员(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