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能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任务。

2、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常识1、抢答有关国旗的知识。

(1)你知道五星红旗中五颗星星的寓意吗?(2)你知道五星红旗红色的寓意吗?(3)国旗的设计者是谁?(4)说明场合会升国旗?(5)升国旗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小结:升国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祖国的全部含义都凝聚在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

每当国旗升起时国人的自豪感、神圣感油然而升。

二、创设情境播放各种升国旗的仪式,让学生感受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三、指导表现1、学生谈谈对记忆画升旗的创作设想。

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2、帮助学生解决表现上的困难。

(1)人物动态:看课件中少先队员们、军人举起右手敬礼的各种不同的角度的姿态。

教师简要示范人物动态,特别是仰头的动态。

(2)人物神态:看课件中人物的表情。

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

3、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

一般可课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

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与相关的环境的布置分配。

5、简述绘画步骤。

四、绘画表现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解决绘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

五、欣赏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谁的画气氛表现得最好,能将大家带入到升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第二课时一、欣赏导入1、欣赏几个校园黑板报,了解黑板报的用途。

2、师生小结:黑板报可以美化教师和校园,体现班级和学校的精神风貌。

二、了解常识1、看教材上的黑板报图片,了解黑板报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师生小结:黑板报由刊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刊头是一个黑板报的中心,观众对板报的性质和内容通过刊头能由个概括的了解,所以要醒目。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全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全册)
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4.买菜
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欣赏图片,提高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2、通过练习说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怎样把买菜的场景现象的具体丰富。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看录像,说说这是哪儿?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课堂指导。
1、整体观察。
仔细看图片,说说菜场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部分观察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菜场的菜很多?具体的说一说。
(2)从哪儿又能体现菜场的人很多?
3、看录像回忆上次买菜的情景
4、说说你是怎么买的?
5、选一个主题进行描绘.
6、生创作师巡视制导.
7.评一评,议一议
第二课时
学生完成作业。
课前准备
各种蔬菜、瓜果,刀具,牙签,垫板,多媒体课件,展示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趣味引入。
1.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和水果?
2.教师演示,将一个洋葱雕镂成一朵漂亮的荷花,让学生感受艺术创造的美。
3,指导欣赏蔬果造型作品。
4.揭示课题。
二)材料选择。
观察蔬果的颜色、形状,感受蔬果表皮的不同质感,想一想、说一说它最适合做什么?
2.用上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拓印方法。
3:通过拓印让学生感受印花布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花布制作方法,进一步熟悉木刻技巧。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

2. 学习欣赏雕塑、绘画、设计等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反应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评价作品时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色彩、线条、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 学生进行风景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绘画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创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在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表现。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如泥塑、石雕等。

2. 学生进行立体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雕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 学生进行人物或动物的雕塑创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件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立体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雕塑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创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雕塑作品在形式、空间、表现力等方面的表现。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绘画基本技巧学习线条的运用和变化学习形状的组合和表现学习色彩的搭配和运用2. 第二章:素描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练习素描静物和风景3. 第三章:水彩画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练习水彩画人物和风景4. 第四章:版画学习版画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练习版画人物和风景5. 第五章:手工制作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练习手工制作人物和风景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讨论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合作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一部分2. 绘画工具:画笔、画纸、颜料等3. 观察对象:静物、风景等4. 展示平台:教室展示墙、作品集等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六部分六、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绘画媒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 通过多种绘画活动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第六章:多样化的绘画媒介学习油画、水粉画、蜡笔画等其他绘画媒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进行多种绘画媒介的实践和创作。

2. 第七章:艺术欣赏与创作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结合欣赏内容进行创作练习,尝试不同的表现风格。

3. 第八章:美术与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广告设计、服装风格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视觉艺术、美术、造型艺术等。

2.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3. 美术的评价标准:审美、技巧、创意、表现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图片、范画、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新课: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评价标准。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或雕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实践绘画或雕塑,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绘画或雕塑作品,下周交上来。

2.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美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第二章:线条与色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知识: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表现力等。

2.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关系、色彩的表现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图片、范画、绘画工具、色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和色彩的基本知识。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教学计划一、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章节内容计划节数备注1 .09.03--.09.09 凝固的音乐——建筑 12 .09.10—.09.16 有特点的脸 13 .09.17—.06.23 戏曲人物 14 .09.24—.09.30 图形的魔术组合 15 .10.01—.10.07 放假6 .10.08—.10.14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17 .10.15—.10.21 自制小相框 18 .10.22—.10.28 色彩的调和 19 .10.29—.11.04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10 .11.05—.11.11 箱板上的新发现 111 .11.12—.11.18 参观卷的设计 112 .11.19—.11.25 神秘的礼盒 113 .11.26—.12.02 故事里的人 114 .12.03—.12.09 笔的世界 115 .12.10—.12.16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116 .12.17—.12.23 神州风采 117 .12.24—.12.30 家乡的老房子 118 .12.31—2013.01.03 家乡的小吃 119202122课题 1.凝固的音乐——建筑课型欣赏·评述课时 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新房子|广西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新房子|广西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新房子|广西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

2.掌握人物的绘画基础技法,能够描绘具有空间感和透视感的房屋和人物。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绘画时能够准确地表达房屋和人物的形态、纹理和光影。

4.通过绘画活动,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

2.学会使用透视法描绘房屋和人物。

3.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光影和纹理。

三、教学内容1. 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教师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房屋的基本构造和常用建筑材料,这包括墙体、屋顶、地面和窗户等基本元素。

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房屋的构造和材料,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2. 描绘具有空间感和透视感的房屋和人物教师向学生讲解透视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让学生掌握使用透视法描绘房屋和人物的基本技法。

通过绘制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和实物模型等训练,帮助学生理解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表现光影和纹理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房屋和人物的光影、纹理和质感,例如使用交错的直线表现木料的纹理,使用水平的线条表现墙面的光影等等。

通过多维度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想象中的东西。

四、教学方法1. 图片与实物结合的讲解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的结构和材料,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记住某些方面以便下一步的学习。

2. 绘画教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去表达自己对新房子的想象和创意。

3.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提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想法。

五、教学过程1. 游戏:识别房屋的基本元素教师通过将不同形状的纸片放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和归纳,从而了解房屋的基本元素和结构。

广西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广西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1.《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认识中外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能力目标: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中外建筑作品作出正确的评述。

3、情感目标:感受中外建筑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美术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态度和健康的审美心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建筑作品。

引导学生对建筑作品进行材料、表现形式与内容特征的分析、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建筑的感受和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建筑图片欣赏、中外建筑知识介绍、学生范作欣赏等。

学生:画纸、铅笔、尺子、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阅读欣赏,初识建筑。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课本提供的建筑作品的图例和文字,使学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里对建筑作品有初步的印象。

(2)你喜欢建筑吗?你家附近有什么建筑吗?你见过的建筑作品是怎样的?教师提出些简单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新知,认识建筑。

(1)教师利用教室电教设备或直接展示课前制作的课件或有关建筑作品的画册、图片,供学生再次欣赏建筑作品。

(2)教师简要讲述建筑的起源、中外建筑概况及建筑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建筑。

(3)教师从建筑的艺术表现和艺术特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建筑。

3、讨论探索,感悟建筑。

(1)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建筑图片,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材质、造型手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欣赏、认识建筑作品。

(2)学生6-8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建筑图片、画册等摆到桌面上欣赏。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几张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建筑设计作品,供学生讨论问题使用。

(4)学生思考:黑板上展示的建筑作品表现的是什么题材,它们是什么材质的?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5)学生讨论后,可用个体回答的方式进行意见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学生作业:临摹一副壮锦图案。
七、教师指导,师生互动。
八、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十六课 我们的小报
教学目标
设计编辑一期以新人新事为内容的小报。
教学重难点
小报版面设计编辑及版面的美化装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报,认识小报。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本课学习。
2、教师展示几张版面设计形式不同、主题不同的小报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风景画导入课题。
二、探讨学习目标。
三、欣赏作品,探究取景技巧。
四、实践操作,练习取景造型。
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七课 变化多样的脸谱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特点、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学生欣赏能力。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八课 金属线造型
教学目标
学会用金属线材创作一个艺术造型。
教学重难点
线造型的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认识软材与硬材。
二、欣赏认识线造型。
1、引导学生评析线造型作品。
2、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探讨。
3、学生讨论汇报,教师作总结。
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二、欣赏作品,认识设计。
1、学生欣赏课本上校园全景图,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建筑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说说本校建筑物都有些什么使用功能?
3、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人们在建筑大型建筑物时,为什么都必须先策划、画图纸等。
4、教师归纳总结。
三、描绘蓝图,建设校园。
四、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与热爱及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唱京剧段子,出示脸谱图,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二、简介脸谱艺术特点。
三、欣赏作品,探究脸谱特线条与色彩表现特点与技巧。
四、实践操作,练习脸谱造型。
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分析、欣赏不同的形式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二、知识讲授。
讲授有关桥的相关知识。包括古桥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认识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古代桥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三、学生作业。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
容(教师解说,不出示条款)第十八条 一切考古
发掘项目,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考古发掘申请,
由考古发掘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
教学重难点
线造型的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从家乡的Leabharlann 化引入。二、欣赏认识线造型。
1、引导学生评析欣赏作品,联系自己的家乡实际感受城乡的变化。
2、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探讨。
3、学生讨论汇报,教师作总结。
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四、探索色彩的表现技巧。
五、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上色。
六、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题名称
第三课 奔马图
教学目标
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马。
教学重难点
学习马的奔跑向前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二、仔细观察校服图画,探究校服设计的特点。
三、探究校服的款式,校服线条的表现形式与色彩的搭配。
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
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十课 苗绣
教学目标
了解苗绣的艺术特点,学习绘制苗绣纹样。
教学重难点
3、学生回答,教师释疑解难。
二、通过欣赏评述来认识马。
三、学生做作业,大胆创新。
四、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1、学生画好马后,用剪刀剪下,贴在卷纸面上。
2、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3、学生谈创作体会。
五、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四课 新房子
教学目标
能运用线条和彩色大胆地把自己家乡的房子的变化和风格特点画下来,感受城乡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题名称
第十一课 成语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新编一个成语故事,然后把它画下来。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画进行故事内容分析,并引入课题。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课本的范图,教师作评析。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五课 故事中的形象
教学目标
了解动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和服饰特点,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动漫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线造型的创意与上色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探索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三、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九课 设计校服
教学目标
了解校服设计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校服设计中的款式色彩以及搭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感受校服的美。
教学过程
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
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观赏、思考与描述。
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题名称
第二课 永恒的追求
七、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八、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第十二课 古代的桥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文化。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桥的建筑成就和桥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图或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古代桥的图片、画册或资料。
二、学习小报编辑的常识。
三、学习小报版面设计。
1、教师讲述作业要领及注意的问题。
2、学生进行小报的版面设计。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报版面设计草图展示。
五、布置作业。
课题名称
第十七课 学做设计师
教学目标
认识校园建筑策划整体布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关心未来的美好情怀。
课题名称
第一课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建筑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培养设计童识:
教学重难点
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难点
如何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壮锦风格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安定学生的情绪。
二、欣赏导入教学。
可先从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壮锦图案资料导入教学。
三、知识讲授。
讲授壮锦图案的构成样式。
四、学生讨论对壮锦图案不同形式及其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的认识。
五、教师示范、讲解壮锦图案的绘制过程。
物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提出或者直接向国家
文物局提出,依照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或者第十九
条的规定审查批准。国家文物局批准直接向其申请
的考古发掘计划时,应当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说,不出示条款)第二十一条配合建设工程进行的文物调查或者勘探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调查或者勘探工作,由文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或者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
四、探索色彩的表现技巧。
五、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上色。
六、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
第六课 风景写生构图
教学目标
掌握取景与构图的基本方法与透视规律,能描绘不同远近景物的空间层次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