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

合集下载

陋室铭重点字词解释 陋室铭与爱莲说原文翻译(最新)

陋室铭重点字词解释 陋室铭与爱莲说原文翻译(最新)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翻译1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吧。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翻译2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翻译3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爱莲说》翻译背诵

《陋室铭》、《爱莲说》翻译背诵

《陋室铭》翻译背诵山不在于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多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到这里交往的无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弹奏调弄不加装饰的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也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主题: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写出了陋室主人德馨的三个方面:景色之雅(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之雅(交往人物不俗)和情趣之雅(生活情趣高雅),充分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翻译背诵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值得喜爱的有非常多。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晋代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的,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⑤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洁净地挺立,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⑦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⑧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爱莲说》主题:这篇文章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值的品德。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

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

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短文两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带答案

七年级下期中后古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目录:一、第16课《陋室铭》二、第16课《爱莲说》三、第24课《河中石兽》(一)第16课《陋室铭》习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二)第16课《爱莲说》检测题姓名:班级: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2、【独】只。

3、【李唐】指唐朝。

4、【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5、【染】沾染(污秽)。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
一、《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望;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秘。

苔藓覆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青葱的翠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短小的窗户、木制的门扉紧闭着,虽然简朴却别有一番风雅。

闲时弹奏一曲《素琴》,不需要畅快的音乐,清泉在石头上起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里景色美丽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一望见底。

拥有着奇异的山水,实在是世间最好的隐居之处。

它使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外界也没有尘俗之气。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称道的呢?”
二、《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越久越芬芳幽洁,花朵在太阳下愈发艳丽。

啊!我感叹于莲的洁身自好,喜爱它远远超过喜爱世人所深爱的牡丹。

牡丹是富贵者所喜爱,而莲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喜爱。

唉!我只恨自己没有美好的品质去衬托莲的完美啊!。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简答题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简答题

七年级下期中后古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一)第16课《陋室铭》习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内简答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①运用了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的表现手法。

②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本文主旨句是什么?该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答:①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陋室铭》及《爱莲说》原文及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陋室铭》及《爱莲说》原文及翻译Microsoft Word 文档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

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平民。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鸿.儒.(),往来无白丁
..()。


以调.()素.()琴,阅金经
..()。

无丝.()竹.()丝竹
..()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语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人名)“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周敦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亵玩
..()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

第十六课《古文两篇》答案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

斯.(这)是陋室,惟.(只,只是)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

谈笑有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调弄)
素.(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
..(佛经)。

无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丝竹
..(奏乐的声音)之乱.(使……受到扰乱)耳,无案.牍.(官府文书)之劳.(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什么)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二、翻译下列语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7、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填空
本文选自《刘禹锡集》,作者是唐代(朝代)的刘禹锡(人名)“铭”是指古代
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体
爱莲说周敦颐
1、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很)蕃.(多)。

晋陶渊明独.(只)爱菊。

自.(从)李唐来,世人甚.(很)爱牡丹。

予.(我)独爱莲之.(助词,不译,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出淤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水波)而不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
不蔓.(横生藤蔓)不枝.(旁生枝茎),香远益.(更加)清,亭亭
..(耸立的样子)净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
玩亵玩
..(靠近玩弄)焉.(语气词)。

2、予谓.(认为)菊,花之隐逸
..(隐居避世)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叹词,表感慨,唉)!菊
之爱,陶后鲜.(少)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应当)乎众.(多)矣。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

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靠近玩弄它。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当很多了。

三、填空
本文选自《周敦颐集》,作者是北宋(朝代)的周敦颐(人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