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乡村好青年推荐人选申报表及事迹材料3

乡村好青年推荐人选申报表及事迹材料3

附件1:
“践行核心价值观携手共筑中国梦”乡村好青年
推荐人选申报表
姓名性别民族
出生年月文化
程度
政治
面貌
联系电话QQ
所在
单位
参评类别□诚实守信好青年□创业致富好青年□孝老爱亲好青年□公益奉献好青年□助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好青年
事迹简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为了更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工作,我不断加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

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路线、方针、政策;虚心向党员干部学习基层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坚持写《村官日记》,每个月不断向《大学生村官》投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现任《大学生村官》执行编辑学习和撰写新闻稿,做好草沟堡乡的信息公开工作。

在村工作中,不断向种养大户请教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争取能够更好融入当前农村生活。

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同心同力,不断推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村民解决新农合、新农保问题。

参加工作以来,我利用所学的社会保障知识结合我县社保政策的基本情况,。

农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农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篇一: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张xx,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xx县xx街xx村人。

2006年6月从xx师范大学xx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后放去到xx县xx中心工作的机会,回乡当了一名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村官,同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兼营一个计算机销售与维修店和xx县xx街xx销售店,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创业典型。

立志当村官服务新农村张xx的母亲是xx村连续三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县乡人大代表,在村子里是响当当致富带头人,曾多次受到州县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从小目睹耳染了母亲的事迹,他从上大学开始,就把学成后回报家乡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实值第三届村委换届之际,他多次跑村委会表决心,毅然报名参选,立志为家乡的发展献一份力。

2010年4月,xx街乡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年仅28岁的青年党员张xx同志,通过公开选举这一平台,依法以2051票当选为xx村委会副主任。

成一名“村官”后,面对角色的转变,肩上的担子,怎样才能当好“村官”一直是他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张xx在当选表态发言时说:“做农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外行,但我也是农村人,我有信心和决心履好这份职”。

进村委会工作以后,加强与村“两委”班子及群众沟通协调,他深入村寨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围绕畜牧、烤烟、甘蔗、蜜香梨、茶叶、蔬菜、核桃等几项重点产业抓发展,帮助群众搞好产业规划,基本做到每个村小组有1—2个产业。

特别是在xx村农事e网通推广运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点播以及农民党员上网培训等工作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优势,认真利用“农事e网通”这一平台为群众办实事,减少群众办事成本,组织农村党员利用远程教育、农民党员上网培训基地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农村党员自身综合素质,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乡村道德好青年

乡村道德好青年

“创富好青年”事迹材料水泉镇二道门村党支部书记邹得新邹得新,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80年10月生,现任喀左县水泉镇二道门村党支部书记。

该同志自2000年1月到村上工作以来,历任村治保主任、会计,副书记、党支部书记。

在他工作期间,始终以一位人民公仆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全村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投身公益事业,努力改善民生,维护了全村和谐稳定。

“狠抓经济”促发展。

他出生在农村,对农民贫困的生活现状十分了解,自幼就立志帮助农村脱贫,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于是他放弃了上大学,决定留在家乡,担任起一名村干部。

他到村上工作以后,始终坚持学习,积极为农民寻找致富出路。

在2002年,当时他年纪虽小,但是却头脑聪明,致富点子多,对新事物接收也快,村班子对他的意见建议都比较支持。

于是在政府的号召下,带领120余户农户建起“四位一体”保护地小区,仅此一项增加农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

另外还带领部分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以“抓大户、建小区”为突破,积极帮助农民协调贷款,建立富祥牧业养殖合作社,发展牛、羊、猪、鸡等规模养殖户230多户,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300多元。

此外,他努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积极引进高产大田示范项目和蔬菜制种项目,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创造便利条件。

通过这些致富项目,使他的工作顺风顺水,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更取得了群众的支持。

“美化农村”立丰功。

近两年来,由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的口味也不断提升,他为了完善村委会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品位,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6000多平方米二道门村文化活动广场,投资50万元的村部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投资10多万元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80平方米,投资150多万元修建了村内道路6.5公里,新安路灯15盏,栽植风景树5500余株。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修建垃圾厂1 处,修建垃圾池18个,使全村的卫生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新时代青年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精选7篇)

新时代青年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精选7篇)

新时代青年榜样人物事迹材料(精选7篇)新时代青年榜样人物事迹篇1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她刚上任时,发现现实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474人,贫困发生率22%,是深度贫困村。

百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于她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仍然坚持深入的开展群众工作,常常脱下外套帮贫困户家扫院子;贫困户不让她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

时间久了村民们见得她多了,开始慢慢地接受她。

经过两个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况,百坭村共有472户20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83人,20XX年未脱贫为154户691人,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

驻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贫困户访了一遍又一遍,在“扶贫心得”中她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倾力扶贫,全村103户贫困户大部分脱贫黄文秀深知群众要脱贫,增收是硬道理,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了,驻村扶贫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到村里开展工作后,她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党员带头示范种植等方式,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仅仅一年时间,全村种植杉木从原来的8000余亩发展到20000余亩,砂糖橘从100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八角从600余亩发展到1800余亩,另外种植优质枇杷500余亩。

种植产业已经成为百坭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第一篇:优秀乡村青年教师事迹材料第二篇:最美乡村事迹材料第三篇:乡村教师事迹材料第四篇:最美乡村事迹材料第五篇:乡村医生事迹材料正文第一篇:优秀乡村青年教师事迹材料无私奉献静听花开——做一名幸福的乡村青年教师她是一名优秀的乡村青年教师。

自XX年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先后被评为临朐县骨干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能手,五井镇优秀教师,五井镇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标杆教师。

朴素大方,和蔼可亲,这是学生眼中的高老师——温和娴静。

勤奋工作,助人为乐,这是领导与同事眼中的高老师——严谨谦恭。

六年来,她的脚印落在了五井镇的山山水水,她的爱心洒满了村子里的角角落落。

提起她,学生与家长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扎根乡村,爱心滋润每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高老师从小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为了家乡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离家五十里外的乡村小学。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高老师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难,扎根乡村教学。

孩子们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因为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

在高老师的抽屉里,专门放有红糖,姜,创可贴,酒精等。

班里有学生肚子疼,她就会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姜糖水。

有学生不小心受伤了,她会及时处理。

有个名叫李珍的学生发高烧,打不通家长电话,高老师就背着她去医院,路上需要爬一个很大很长的坡,高老师身材娇小,累了就脱下外套,铺在石头上,让李珍坐下休息一下,一路颠簸,终于到达医院。

家长赶来,一边握着高老师的手一边说:“谢谢,谢谢老师,李珍这娃能遇上您这么一位好老师,真是有福啊!”每天天不亮,农村家长就去地里干活,很多学生早上吃不好,中午又吃些方便面,火腿肠。

高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营养。

于是,高老师经常多炒些菜,熬些粥,端到教室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餐。

多次家访,搭建学生成才之路从第一次家长会之后,高老师就开始家访,六年来,风雨无阻,有时在下班后,有时在周末。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篇一凤台县十大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记90 后大学生刘骜的创业梦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放弃在城里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举动似乎不可理解,但他却无怨无悔的选择了这条路。

他就是刘骜。

刘骜,男,1990年出生,凤台城关镇人,现为凤台群顺路桥公司股东之一。

他的创业,帮扶了当地57 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有17 名为共青团员,为我县全民创业特别是青年创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最初的心愿捧上铁饭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绚丽多彩,而多彩的生命是一个用艰辛和磨难来点染的过程。

现年24 岁的刘骜,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小伙子,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他从迈进学门的那一天起,小小的心灵就怀揣着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人生梦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学,考上大学,跳出家乡,捧上铁饭碗, 光耀门楣。

2012 年,在杭州学习工程管理的他,暑假期间回乡到父亲公司打工,作为一个还未步出校园的他,随着接触的外面世界时间慢慢增多,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波高过一波青年创业浪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象他这样农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一身本领,才是立身之本。

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想要在公司要干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

然而他凭借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一直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当时,还未走出象牙塔的刘骜,在杭州学习期间父亲曾经想托关系、找熟人帮他在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小小年纪的他不甘心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怀惴着一个梦想,颗狂野年轻的心,回到了家乡。

崭新的梦想当个小老板看来,大城市并不能留住刘骜那颗年轻奔放的心。

在遐想之余,刘骜思索着自己的创业梦。

诚如一句名言,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凭着在学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兼平时悉心钻研掌握的专业技术,还有农村孩子一贯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品格,刘骜很快就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公司大部分工人的认可,打工期间不仅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更开阔了他的视野,他拚命努力自已创实业的干劲,他在心里也萌生了一个新的梦想,想自已也能当一个小老板, 作自已事业的主人。

乡村好青年推荐人选申报表及事迹材料4

乡村好青年推荐人选申报表及事迹材料4
县级
团委
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市级
团委
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二、尽职尽责,真情奉献农村建设
三年来,始终铭记党组织赋予的重托和期望,积极主动融入农村生活,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以实际行动助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对农村广阔天地,怀着为民服务的情,带着发展新农村的劲,我坚持摆正心态,把握定位,掌握村情,用心融入。主动与民交谈、拉家常,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如何发展本村经济等问题,努力把自己从一个“外来人”转化成为村民的“自己人”。勤奋实干的是他的行为表现,以博爱之心体察民情,做贴心之事温暖民心。
附件1:
“践行核心价值观 携手共筑中国梦”乡村好青年
推荐人选申报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政治
面貌
联系
电话
QQ
所在
单位
参评
类别
□诚实守信好青年 □创业致富好青年
□孝老爱亲好青年 □公益奉献好青年
□助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好青年
事迹
简介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为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他十分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以各类报纸、周刊杂志以及网络媒体等为载体,认真学习领会党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边的领导、村干部、老党员为老师,虚心学习基层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为了基层工作的需要,能够真诚主动地向村民请教务农技术,甘当群众的小学生,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凝聚民心、民力、民智,不断推进全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乡村好青年材料

乡村好青年材料

渠振营事迹材料古老而神秘的黄河,以其独特丰富的资源,滋润了千百万亩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也成就了无数个英雄豪杰。

渠振营,这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随波逐流如潮般地涌向大城市,也没有加入千军万马挤考公务员“独木桥”的浩荡大军,而是选择了偏远的黄河滩区,带着3名大学生和几个有志青年倾心打造起自己的“创业梦”,利用黄河水资源成立了菏泽市东明县第一家渔业集约化养殖--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养殖了50万尾黄河大鲤等优质淡水鱼;利用荒滩和绿草创办了“东明振营山羊养殖场”,饲养了450余只菏泽特有的青山羊和波尔山羊。

初次创业激发了他的正能量渠振营,1991年11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2010年9月考入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

这个的来自农村的热血青年,既没有昼夜“头悬梁、锥刺股”地埋头苦读,也没有浑浑噩噩逛街上网打扑克,而是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走上了创业之道。

大一下学期,他利用课余时间,创建了“一线文体学生服务社”,经营起优质价廉的学习文具、体育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同学们提供了方便。

在此期间,他拿出挣到的钱赞助了校优秀社团“人文讲坛”。

大二期间,在学校团支部老师的帮助下,他又创立了“一线精英创业社”,担任社长,为校内同学介绍校内外各类兼职400多人次;积极与旅行社“齐都车队”合作,安全运送在校学生往返校园6000人次,得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的的信任与支持,获得了“优秀团干部”“优秀社团社长”等荣誉称号。

初次创业的成功,激发了他的正能量,坚定了义无返顾走创业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探求商机选择了家乡的黄河滩黄河沿途东明县是渠振营的故乡,他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

但从小到大,给他的印象除了激流勇进、咆哮雄伟黄河水以外,就只剩下被流水天天侵刷的荒滩,还有滩区周围太多并不富裕的父老乡亲。

去年“十一”假期他和他的同学去了东营黄河口生态风景区。

那里有大闸蟹,湿地开发保护的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梁瑛,女,苗族、1975年出生,专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梁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8个春秋。

她18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十八年来,梁老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其主要事迹如下: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1995年9月,梁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学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

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

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自从踏上教师的讲台,梁老师就像母亲一样去关心她的学生,在她的班级里有一部分寄宿学生,她常常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

冬天,她除了给孩子们送开水、送棉袜?? 还给较小的孩子洗头、洗澡、为生病的孩子送药。

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候盛于母爱。

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梁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在梁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田茂琳。

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

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梁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

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

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

后来田茂琳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梁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梁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梁老师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任教十八年来,梁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区县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4年获得了市级“骨干教师”光荣称号。

2014年、2014年在全县小学终端评估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语文科都获得全镇第一名。

她分别被评为合兴镇“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

梁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合兴镇中心完小二〇一四年九月第三篇:乡村教师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材料东于坻中心小学宗兰书宗兰书,汉族、1965年出生大专学历,1988年参加工作。

现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她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4个春秋。

她24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24年来宗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其主要事迹如下: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1988年9月宗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

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

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

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宗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在宗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亚军。

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

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宗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

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

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

后来李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宗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宗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宗老师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第四篇:最美乡村事迹材料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小红,女,汉族、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张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

她1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

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十六年来,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其主要事迹如下: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1996年9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

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

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

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

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在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亚军。

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

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

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

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

后来李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老师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任教十六年来,她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4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

她本人也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第五篇:乡村医生事迹材料谨守医生道德践行代表职责她,1980年出生在xxxx县xxxx镇xxxx村委会一个农村家庭里,2014年毕业xxxx卫校,通过医生资格考试,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从2014年至今任xxxx村委会卫生所的卫生员;2014年12月在换届选举中,被群众选举为xxxx县第十六届、镇十一届人大代表、同时选为xxxx村委会村委委员。

当选后,她知道自己多了份职责,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她用心做人、做事,用行动履行着代表的职责,落实为民服务,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她,就是xxxx。

一、义无返顾,毅然决然,投身农村卫生事业毕业后,她回到家乡,看到家乡落后的医疗条件,看到群众因病不能很好的就医,她的心都揪着疼。

她顶着家人给的压力,放弃了到外地更好的工作环境,决然选择了留下来,留在这养育她成长的这片热土上。

为了能更好的学有所用,能更好、更加规范的服(请继续关注好范文网:)务群众,她报名到xxxx县卫生局参加学习乡村医生培训班,并顺利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回乡后,主动向xxxx村委会申请,自己愿意承担xxxx村委会辖区内的乡村医生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