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
文言文管宁割席及翻译

昔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火连天。
时,北海郡人管宁,少而聪颖,好学不倦,乃隐居山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日,宁于山间结庐,遇一少年,姓华名歆,亦北海人也。
歆少年时,家贫力学,志向高远,闻管宁之名,遂往访之。
宁闻华歆至,欣然出迎。
二人相见,谈笑风生,意气相投。
歆见宁庐舍简陋,然宁怡然自得,不以富贵贫贱为意。
歆心中暗自佩服,遂留宿宁庐。
夜深人静,歆见宁灯下读书,专心致志,不觉自愧弗如。
自此,歆常随宁学,获益匪浅。
一日,宁与歆同游山林,忽见一物坠地,乃一金元宝也。
宁视之,曰:“此物非吾所欲。
”遂不取。
歆见宁不取,心中暗喜,欲试宁之志,遂拾金元宝而归。
宁归,见歆手中持金,问之,歆答曰:“宁兄,此金非吾所欲,然见之,心亦不恶。
”宁闻言,不禁愕然,曰:“金者,俗人之所爱,吾岂不知?然吾志在圣贤,岂以金银为重哉!”歆闻言,心知宁志坚定,非同小可。
又一日,宁与歆于林中结草为席,共谈学术。
时值盛夏,暑气逼人,宁裸体割席,以凉其身。
歆见之,惊讶不已,曰:“宁兄,割席非易事,吾恐难以胜任。
”宁笑曰:“吾非割席求凉,乃欲以此考验吾之志向耳。
吾闻古人云:‘心静自然凉。
’吾心既静,何惧炎暑?”歆闻言,深以为然,遂效仿宁之行为,割席以凉。
自是之后,宁与歆交情日深,然宁知歆心性不坚,难以共事。
一日,宁于庐中读书,歆来访,见宁正割席,遂曰:“宁兄,吾欲离去,另寻他路。
”宁问其故,歆曰:“吾见世人皆逐名利,而吾亦欲随波逐流,恐与宁兄之志不合。
”宁笑曰:“吾固知汝心,然吾之志向,汝未必能解。
吾非不欲求富贵,但吾志在圣贤,愿以清贫自守。
汝若离去,吾亦不强留。
”歆闻言,默然良久,终不忍离去,遂留宁庐。
然不久,歆又欲离去,宁曰:“汝欲离去,吾不强留。
然吾有一言相赠:人生在世,当立志高远,不以富贵贫贱为念。
汝若离去,愿汝勿忘吾言。
”歆感其言,遂留宁庐,共度时光。
译文:昔日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战火连天。
当时,北海郡的人管宁,年少时就聪明伶俐,好学不倦,于是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管宁割席文言文

“管宁割席”是出自南朝刘义庆主持编著的《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的故事,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管宁割席文言文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欣赏。
管宁割席文言文1【管宁割席】管宁①(nìng)、华歆②(xīn)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④去⑤之。
又尝⑥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⑦(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⑧,歆废书⑨出观。
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②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依附曹操父子。
③捉:拿起来,举起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⑥尝:曾经,从前。
⑦轩服冕: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⑧故:原来一样。
如:像。
⑨废书:放下书。
废:放下。
⑩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⑩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心里高兴,偷看了管宁的脸色后又扔了它。
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寓意】: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但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管宁割席文言文2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的意思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仍旧挥动锄头,跟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华歆拾起了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
启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也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
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
”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是只有弹琴像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
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
胶漆之交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
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
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
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
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
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xīn 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 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②同席③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① 管宁、华歆:人名,均为三国时人。② 尝:曾经③同席:古人铺席于地,坐在上面, 好友同席读书。④轩冕:此处单指车子。
品质:爱读书、好学习、不贪钱财、专心致志、坚持原则、思想 纯正、交友慎重等。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 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 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 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 若不见。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 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 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 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 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 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人名)侍立 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窃入学舍(偷窃) 偷偷地、悄悄地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佛像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偶,狞恶可怖;冕小 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 “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 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 地不有!” 注[北人]北方人。
管宁割席【四字成语】出处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管宁割席【四字成语】出处|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注音】guǎn níng gē xí
【出处】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割席分座
【押韵词】旁午走急、小学而大遗、学如不及、犬马之疾、和稀泥、积习渐靡、旧事重提、履险若夷、参差不齐、权均力敌、......
【成语故事】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成语举例】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赏析管宁割席原文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
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
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阅读练习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_给菜除草___(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____________(3)又尝同席读书。
____________(4)有乘轩冕过门者。
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5.本文写了哪两件事?【参考答案】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5.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又尝同席:B.宁读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不要求加标点符号)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3.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一句。
4.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参考答案1.A.曾经B.原来、以前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3.译:管宁把席子割开,两人分开而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4.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摘要:
一、管宁与华歆的友谊
二、管宁割席的起因与过程
三、管宁割席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结论:管宁割席作为一则寓言,传达出友谊的真谛和价值观
正文:
【一、管宁割席的背景介绍】
管宁割席,是中国古代一则脍炙人口的典故,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士管宁与华歆因价值观分歧,毅然决裂友谊的故事。
这则故事源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管宁割席的故事详情】
据史书记载,管宁与华歆原本一同在山东莱芜求学,两人互相敬重,共同进步。
一次,他们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一片金子。
管宁视而不见,继续专心劳作,华歆却兴奋地捡起金子。
管宁见状,深感惋惜,认为华歆已丧失了志同道合的品质,遂决定割席断交。
他割断了他们共同劳作的席子,以示与华歆分道扬镳。
【三、管宁割席的寓意及启示】
管宁割席的故事寓意着交友之道,贵在志同道合。
在面对金钱诱惑时,管宁坚守道德底线,对华歆的行为表示不满。
他认为,追求名利的人无法与他共同追求道德的境界。
这一举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友谊真伪的准则,启示我
们在交友时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
【四、管宁割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管宁割席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审视自己的朋友圈。
当面对金钱、名利等诱惑时,我们要像管宁一样,坚守道德信仰,不为所动。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割舍与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友谊,追求真诚、纯粹的关系。
总之,管宁割席这一典故,既展现了管宁坚定的道德信仰和崇高的品质,又为我们提供了交友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 管宁和华歆一起到院子里锄地种不见;华歆却捡起来再扔出去。又有一次,
• 俩人共坐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人乘坐达官显宦的高车大马从门前经过,
• 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垫,分开座位,
• 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
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人。(今山东临朐(qú))人。 不异:没有差别。 捉:拿起。 掷:扔掉;抛弃。 席:席子,古人就席而坐。 轩冕:轩,指高级别官员乘坐的车子。冕,大夫以上的贵族戴的礼帽。 废:丢下,放掉。
谢谢观赏
--------《管宁割席》
《
刘 义 庆
世 说 新 语》
原文
•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 • 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彭州人,他所写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 魏晋士大夫玄学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 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 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