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花》教案及反思教案资料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小青花》

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花》活动目标:1. 理解绘本中小青花在自然的召唤下,渴望生命,追求自由的故事情节。
2. 感受青花之美和具有中国风特色的绘本风格。
活动准备:课件、《小青花》绘本活动过程:一、观察封面,引发猜想教师展示封面,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绘本,名字叫做《小青花》——封面上有什么?它们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小结:封面上有猫、鸡、猫头鹰等好多只小动物,它们身上有好看的青花瓷图案,小青花到底是什么呢?一起往下看吧!二、分页欣赏,发现细节。
1.观察书本第一、二页——哇!春天来了,你们看,什么花开啦?——仔细看,画面上有一只小猫,它在干什么?它会是小青花吗?2.观察书本第三、四页——小猫遇见了窗边的小猫,窗边的小猫,它会是小青花吗?幼儿继续猜测,并说明理由。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小青花是谁?它在和谁对话?你从哪里看到有风?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风的存在,被风吹动的窗帘、油菜花瓣等。
3.阅读书本第五——十页教师讲述故事,观察第九、十页画面,提问:——花猫和伙伴们在干嘛?小青花望着它们,你觉得小青花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教师小结:小青花和普通的猫不一样,她不会动,也不会唱歌,它也很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猫。
第二天傍晚,花猫又来找小青花了,它想带走小青花,这天夜里,小花猫带走了小青花,提问:——它们是怎么走的呀?你们猜猜看,小花猫会带小青花去哪里呢?幼儿自由猜测三、自主阅读,观察画面——请你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小花猫带着小青花去了哪里?”“小青花有变成真正的猫吗?”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教师播放ppt——我们先来看,小花猫带着小青花去了哪里?这里叫做景德镇,它是专门做瓷器的地方。
它们遇到了谁?老爷爷在干嘛?你猜,小花猫会对老爷爷说什么呢?老爷爷有帮到它们吗?小青花有变成真正的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它变成了真正的猫?四、完整讲述,加深理解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小青花最后变成了真正的猫,你们觉得她开心吗?如果你是小青花,你希望自己是一只漂亮优雅但是不能动的瓷器猫,还是变成一只会动会唱歌的真正的猫呢?为什么?教师小结:小青花一开始不能动,也不能唱歌,它为了寻找自由,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猫,它觉得很幸福。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小青花》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小青花》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小青花》教学设计(共)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小青花》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小青花》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了解小青花跟随小黄猫外出的神奇经历。
2.愿意帮助小青花,小组合作根据花纹的提示拼图。
3.知道勇敢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美好的感受。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片卡、拼图游戏材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说各自喜欢的玩具: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谁愿意告诉我,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2.介绍我心爱的玩具:小青花你们见过这种花纹吗?想想在哪儿见过这样的花纹?小结:像这样在瓷器上的、蓝白相间的花纹,我们叫青花纹。
二、欣赏故事1.第一段:(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如果你是小青花,你会愿意待在院子里还是愿意跟随小黄猫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小结:安安稳稳待在院子里能给你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勇敢地走出去能够收获更多美好的感受。
小青花又会怎么选择了?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2.第二段:(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小青花离开小院子)坐在小黄猫的背上,你们猜小青花会看到什么呢?播放PPT,教师简单介绍画面中出现的山水楼桥,帮助孩子感受这些景色同样的美丽和不同的精彩。
这一路上的景色,你们也都看遍了。
来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比较祖国的山、水、桥、楼的不同)中国有一座最高的山,是世界屋脊。
知道叫什么山吗?知道它有多高吗?中国的母亲河叫什么?现在的房子越造越高有什么好处?3.第三段:小黄猫捡起一地碎片来到中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小结:景德镇是全世界造青花瓷最好的地方,在这里小黄猫遇到了最会做小瓷猫的老爷爷。
三、操作体验师:小黄猫和老爷爷要拜托你们一件事,请你们小组之间合作,把小青花修复的天衣无缝。
大班美术:《小青花》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大班绘本:小青花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青花猫,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感受瓷器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PPT、纸黏土、各式工具活动过程:一、绘本《小青花》导入师:在我们的祖国,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它的名字叫做——景德镇。
有谁知道景德镇的吗?P2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小镇上,让我们一起走进景德镇。
P3 现在我们就在景德镇的高空,谁能说一说你在景德镇看到了什么?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户人家看看,你看到了什么?P4(引出花猫、瓷猫、瓷器)瓷猫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这些蓝色的花纹他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做青花,所以这只瓷猫的名字就叫做小青花。
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瓷器上面也有青色的花纹,这些瓷器就叫做青花瓷。
小花猫和小青花带着我们来到了这间屋子主人工作的地方。
是一间陶瓷坊——专门制作瓷器的地方。
屋子的主人是一位老爷爷,他是做什么的?原来屋子里的瓷器都是老爷爷亲手制作的。
小青花是一个瓷猫,也是老爷爷做出来的。
现在老爷爷年纪大了,他想请你们帮他一起制作小瓷猫。
二、制作青花猫我们来看看老爷爷首先。
(捏出猫的形状,猫有耳朵、头、身体、尾巴)然后老爷爷在小猫身上画出青花图案。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白色和蓝色纸黏土、水彩笔和刻刀,你们有什么办法制作出带有青花的小猫?(蓝色纸黏土粘、水彩笔画、一点蓝色和白色混合)你们制作的青花猫都很漂亮,老爷爷看到你们的作品一定会很满意的。
三、了解青花瓷制作过程其实制作青花瓷可没这么简单,老爷爷最关键的步骤还没告诉我们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后面这么多老爷爷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花瓷的诞生吧。
活动反思: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回答的回应需要加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提供材料略显单薄。
用水彩笔绘画青花图案可以等彩泥干燥之后再画,不破坏做好的形态。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流畅朗读故事,并大声朗读感受、情感。
2.能够理解情节主要内容,并简单表达。
3.能够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
4.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较好地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二、教学内容
1.教师先背诵整个故事,然后将《小青花》的绘本让幼儿看。
2.教师侧重讲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引导幼儿自己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三、教学流程
1.整体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安排。
2.教师先背诵整个故事,然后将《小青花》的绘本让幼儿看。
3.询问幼儿谁看过这本书,鼓励那些看过的幼儿分享他们的阅读经历。
然后,让每个幼儿花十分钟左右阅读故事或绘本。
4.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
5.引导幼儿,与幼儿分享观察和感受。
教师能帮助幼儿通过问题式的引导,发掘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
6.组织幼儿画出小青花,强化他们的注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7.在绘画过程中,教师一边走动,给予幼儿建议和鼓励。
8.当幼儿们完成绘图后,教师要求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画出的小青花。
四、教学重点
1.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2.引导幼儿绘制主人公形象。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够流畅朗读故事,并大声朗读感受、情感;能够理解情节主要内容,并简单表达;能够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较好地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大班小青花教案范文

大班小青花教案范文教案:大班小青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认识青花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青花瓷作品的图片或展示板。
2.幼儿绘画用的颜料、画笔和纸张。
3.周边故事或动画片,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学过的画画和绘画材料的知识,例如,什么是水彩笔,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
然后展示青花瓷作品的图片,问幼儿对这些作品有何感觉,是否喜欢等等。
2.介绍青花瓷(15分钟)利用故事、图片或动画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比如青花瓷起源于中国,是一种釉上彩瓷器。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在古代中国的流行程度和其独特的美。
在介绍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
3.绘画活动(30分钟)给每个幼儿发放颜料、画笔和纸张,并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可以提供一些青花回纹的图案让幼儿进行仿制,同时也鼓励幼儿发挥自己创造力,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
4.作品展示和分享(15分钟)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向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思路。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互相欣赏和赞赏。
5.教学总结(10分钟)带领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活动,总结其中的要点。
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一个积极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青花瓷的手工制作,让幼儿亲手制作出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2.借鉴教材的故事情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特点。
3.可以组织班级的青花瓷作品展览活动,让幼儿的作品得以更广泛地展示,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一个了解幼儿学习成果的机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青花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绘画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爱国绘本故事小青花教案反思

爱国绘本故事小青花教案反思教案标题:爱国绘本故事《小青花》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题,并培养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通过阅读和讨论绘本故事《小青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提供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小青花》的阅读和理解。
2. 爱国主题的讨论和思考。
3. 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讨论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是重要的。
引起学生对爱国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 阅读绘本故事《小青花》:学生独立阅读或教师朗读故事,然后进行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的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故事中的小青花是如何表达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的?他的行为对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影响?3. 爱国主题的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故事中的爱国主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认为爱国是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可以展现你对国家的爱?你认为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4. 学生观点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进行个人演讲,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回顾故事和讨论的内容,强调爱国的重要性和每个人对国家的责任。
鼓励学生将爱国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教案反思:1. 教案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2. 教学内容是否紧密围绕爱国主题展开?是否有足够的阅读和讨论时间?3.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流畅?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4. 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5. 是否有足够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爱国主题的理解?通过反思和调整教案,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小青花》的故事内容。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审美能力,能够发现和描述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小青花》是一则关于一只小猫咪和一块青花瓷的故事。
小猫咪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块美丽的青花瓷,它非常喜欢,带着青花瓷开始了冒险之旅。
在旅途中,小猫咪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保护着青花瓷,最终将青花瓷带回家,与家人一起欣赏。
2.2 青花瓷文化背景: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之一,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它的特点是釉下绘有青色的图案,图案通常清晰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花瓷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收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小青花》的故事内容。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表演,让幼儿参与进来,体验故事的情境。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PPT或教学课件: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和故事情节的动画。
青花瓷实物或模型:展示给幼儿观察和触摸。
故事图书:阅读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插图。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向幼儿简单介绍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5.2 故事讲述与互动:阅读《小青花》的故事,让幼儿倾听并观察插图。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青花》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图案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青花》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
3. 分析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4. 创作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青花瓷图片或实物。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故事《小青花》的PPT或图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青花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故事阅读:通过PPT或图书,讲述《小青花》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故事理解:讨论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4. 创作活动: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让他们创作自己的青花瓷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
3.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和青花瓷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故事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花》教案及反
思
活动名称:小班艺术活动《小青花》
哈尔滨市白桦幼儿园芦艺
设计意图: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其造型优美、色彩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它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瓷器。
小班艺术活动《小青花》对故事的理解、欣赏青花瓷花纹的物品,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简单了解青花瓷制作过程。
2、通过亲自制作加深对青花瓷花纹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小青花》幼儿倾听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觉得小青猫是真正的猫吗?
二、带领幼儿参观有青花瓷花纹的物品
教师:今天我们也收集了一些有着青花瓷元素的物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讲解: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也叫做青花。
它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器是在陶瓷坯上描绘花纹,再罩上一层透明的液体,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
三、通过观察加深对青花瓷花纹的认识并动手操作
幼儿观察课件从中选出带有青花瓷花纹的纸盘,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附故事:《小青花》
江南的四月,山上到处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
有一只小花猫走了过来,他看见了另一只猫,好奇地问:“你是真正的猫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身上是蓝色花纹的猫。
”小青猫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只真正的猫。
”
那让我们一起去景德镇问问爷爷吧!
“爷爷,爷爷,小青猫是真正的猫吗?爷爷在忙着捏泥塑,好像没有听见。
”
“爷爷,爷爷,小青猫是真正的猫吗?爷爷在忙着用笔在上面画图案,好像也没有听见。
”
“爷爷,爷爷,小青猫是真正的猫吗?爷爷在忙着给他们浇上白色的液体,好像也没有听见。
”
“爷爷,爷爷,小青猫是真正的猫吗?”
就在这时候,刚刚从窑里烧制出来的小猫降生了,他们和小青猫一样的漂亮,但是他们都不会动。
看来老爷爷只会做像你这样的青花猫,不会把你们变成真正的猫。
其实老爷爷制作的是青花瓷猫,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漂亮的蓝色花纹。
小班艺术活动《小青花》活动反思
近期我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系列活动及园长约课活动,我组织的是一节小班艺术活动《小青花》,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小青花》中的部分内容,简单了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以及欣赏带有青花瓷花纹的物品,感受青花瓷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艺术气息及美感。
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首先通过阅读绘本内容再欣赏青花瓷物品,从而丰富幼儿对青花瓷的经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我让孩子们观赏了各式青花瓷,了解青花瓷最大的特点:白底蓝花。
因为是小班的孩子,所以我选择展示的纹样都是比较容易表现的。
如何用教师提前准备的纹饰装饰纸盘、纸碗和纸瓶。
我事先在准备的纸瓶上画上了自己的示范作品,再将我运用到的纹饰与幼儿一起探讨、在示范纸上描绘,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幼儿构建画青花的技巧和方法。
接下来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创作想法,辅以主题性提炼,为幼儿下一步的创作作铺垫。
教学设计中有一些环节我还是需进一步探讨的,比如边饰纹样是否需要在主要纹饰之前详细示范,还是作为一个辅助创作的手段,让幼儿自由选择,随性发挥。
首先是激发孩子的兴趣,促进孩子主动参与活动。
在活动开始,我用多媒体图片讲解的方式,让孩子观察了解青花瓷色彩及花纹的基本特征。
其次是引导幼儿重点欣赏几个富有特色的青花瓷瓶,发现青花瓷的花纹特点和装饰特点。
通过观察比较,孩子们发现青花瓷瓶的花纹都是二方连续图案,而
且许多祥云五福等吉祥图案。
接下来我带领幼儿一起参观生活中的青花,在欢快的乐曲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青花图案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使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最后是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我积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发现孩子活动中的闪光点。
可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老师准备的范画中有两个青花瓷瓶的主题图案没有体现,而只体现了瓶颈和平底有规律的图案,导致幼儿在思考中出现了矛盾。
在准备活动材料时老师应该要站在幼儿不同层次的角度,这样每次的活动才能是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升。
总之,这次活动给予了孩子美的享受,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瓷瓶上描绘了美丽的“青花”,感受了青花瓷独特的美,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中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