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课

合集下载

2025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

2025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

考点 实战演练 【命题点1】 植物类群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西湖 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上述诗句中描写的生物分别是 ( A ) A.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藻类 B.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藻类、裸子植物、苔藓植物 D.藻类、被子植物、苔藓植物
细胞核,有的还有鞭毛、荚膜等结构;
(2)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真菌和细菌相比较,真菌特有的结构是_成__形__的__细__胞__核__。
(3)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它的细胞呈椭圆形,具
3.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殖方式:
有__细__胞__壁__、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9.(河南学业考改编)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金金是 以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原型,分别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 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 (1)朱鹮属于鸟类,其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__羽__毛__,前肢特化为翼,这些特征与其飞 行生活相适应。你还知道朱鹮的哪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__胸__肌__发__达__,收__缩__ _有__力__,_有__利__于__牵__动__两__翼__完__成__飞__行__动__作__(写出一条即可)。 (2)大熊猫、羚牛和金丝猴都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胎__生__。
D.体温是否恒定的差别
7.观察比较兔和狼的牙齿,能分析得出 ( A )
A.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B.狼的犬齿发达适于切断食物 C.兔的牙齿包括门齿、犬齿和臼齿 D.兔的门齿发达适于磨碎食物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B.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C.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复习课(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文编辑修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复习课(课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文编辑修改
1.把下面的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0000平方米 2公顷 1平方千米 1公顷600平方米
第三关:求面积,换算单位
1.某市要在北山建一个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野生动物保 护区,保护区占地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花园,长500米,宽60米。这个花园的面积有多少 公顷?
第四关:关注单位变化
第二关 熟悉进率 填空题 3号接力
(1)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
8平方千米=( )公顷 1平方千米=100公顷 8平方千米就是8个100公顷, 也就是800公顷。
(2) 低级单位换算高级单位:
60000平方米=( )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60000平方米就是6个10000 平方米,也就是6公顷
前置性作业展示
1.绘制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根据你的思维导图,组内交流,你是如何推导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的?
交流提示:
1.组长主持,按照1-2-3-4进行交流。 2.互相补充,评价加分。 3.做好提问准备。
第一关 建立表象,填合适单位 4号接力
PART 01 教学内容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2.掌握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
单的单位换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PART 02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2.掌握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
单的单位换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PART 0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实际大小。 难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二年级第二单元的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句子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朗读水平。

4.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生字词:包括本单元出现的重点生字词,如“欢快、高兴、美丽、花朵”等。

2. 复习重点句子:对本单元的重点句子进行朗读、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选取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加强句子之间的联系。

4. 朗读练习:选择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讲解法、示范法进行教学。

2. 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五、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生字词复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认读、默写生字词。

3. 重点句子复习:让学生朗读、复述重点句子,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 阅读理解训练:选取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5. 朗读练习:选择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阅读理解练习的反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朗读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主要关注朗读的流利程度、语音语调等方面。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二年级第二单元的课文。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第二单元中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第二单元生字词的掌握,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 复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梳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增强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记忆与运用。

2. 课文主题的理解与分析。

3. 语文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2.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3.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与目标。

b. 学生齐读第二单元的标题,回顾单元主题。

2. 生字词复习(15分钟)a.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b. 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c. 老师讲解重点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课文内容复习(2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顾课文主题。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 语文园地复习(15分钟)a. 老师梳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讲解重点。

b.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c.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收获。

5. 课堂小结(5分钟)a. 老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

b. 学生谈收获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复习课2. 生字词3. 课文内容4. 语文园地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抄写第二单元的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回顾课文内容,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主题。

3. 完成语文园地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二单元的生字词。

2. 复习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

3. 进行第二单元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2. 课文的熟练背诵和理解。

四、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互动、分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学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授:a. 复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正确书写和朗读生字词。

b. 复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复习效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教学反思: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授:a. 复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正确书写和朗读生字词。

b. 复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 (共16张PPT).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 (共16张PPT).ppt

2.设问句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 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 到了启示。自问自答是设问句的特点,以 设问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内容,点明蝙蝠和 飞机飞行安全的关系。
反问句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 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是说它的 眼睛特别敏锐,但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 楚所有的东西。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确实是难为蝴蝶。
含义深刻的句子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 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 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豌豆花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给了这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战胜疾病的信心和 勇气,小女孩“快乐地微笑着”说明她的身体也逐 渐恢复了健康。这一朵微不足道的豌豆花不但是 眼前的美景,也是生命的重要启示,更是最后一 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结 果
悄 qiāo(悄悄) qiǎo (悄然)
必须掌握的词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耐心 玻璃 探头 愉快盘绕 曾经 飞蛾 蚊子 即使 系着 绳子 苍蝇证明 研究 驾驶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程度 超过 探索 奥秘 联系 紧密 物质 任何 改善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横七竖八
1.比喻句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 了一个囚犯。这句话把豌豆比作囚犯,说明 了最后一粒豌豆进入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 境,得不到阳光和自由。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 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句话把蝙蝠比作 没头苍蝇,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 住后,飞行时的混乱状态。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四上第二单元复习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jiá wān
我会认 豆荚 豌豆
à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照
jiāng
冻僵
tái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检测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检测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检测题第一部分:复习课教案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1. 教学目标•复习第二单元内容,巩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歌朗读和赏析。

2. 教学重点•诗歌朗读技巧的训练。

•情感表达和意境感悟。

3. 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中的诗歌,包括《春暖花开》等。

•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包括节奏、语调等方面。

4. 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复习第二单元课文。

2.分组诵读诗歌,进行比赛。

3.分析诗歌中的重要词语,理解诗歌的意境。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反馈•学生表现评定。

•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1. 教学目标•复习第三单元内容,包括《小兔子和月亮》等故事。

•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理解和分析。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

•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3. 教学内容•复习第三单元中的故事,进行讲解和问答。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4. 教学过程1.故事复述,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

2.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难点和重要情节。

3.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5. 课堂反馈•学生对于故事主题的理解。

•学生间讨论和分享。

第二部分:单元检测题第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诗歌《春暖花开》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春天的美景。

B. 冬天的冰冻。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炎热。

2.诗句“春风吹不尽,荇菜谁家新”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春天的繁华景象。

B. 小草的顽强生长。

C. 生命的无穷力量。

D. 自然的律动与美好。

二、简答题1.你觉得《春暖花开》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诗歌中“杨柳和春晖”这样的描写,给了你怎样的画面感受?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小兔子和月亮》最大的寓意是? A. 勇敢面对困难。

B. 不要放弃追求遥远的梦想。

C. 爱护大自然。

D. 尊重长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课,学生能够:1.回顾和总结第二单元所学内容;2.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重要句子;3.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4.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2. 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2.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3.解决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运用中的困惑。

三、教学过程1. 复习课文内容1.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复习课文重点内容;2.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发音和语调;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概括课文内容。

2. 梳理课文重点知识点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学生跟读并标注重点内容;3.师生互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语言运用练习1.师生互动,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2.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回答与讨论;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3.师生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同时,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也至关重要,通过课堂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五、扩展阅读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建议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练习和阅读,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展视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蒸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0.03%
( H2 O )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
多的气体 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课堂练习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 4:1 B 1:4 C 1:5 D 5:1
4.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 为N2、 O2、CO2等。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照射
• ③探究: • A.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 B.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 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C.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 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 强差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 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表示方法
举例
固定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课堂练习
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食盐水 D 75%的医药酒精
• (2013.连云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
B 中错误的是 ----------------------( )
•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
有可燃性
•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 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 要
•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 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 (2013.达州市)(4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 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 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 ⑴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 (2013.兰州市)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
C 认识中正确的是 ---------------( )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 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 体积大于1/5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 的性质?
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 量白雾”吗?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3、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 N2 )
78%
氧气
( O2 )
空 稀有气体 气
二氧化碳 ( CO2 )
21% 0.94% 0.03%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
混合物的是 (D ) A.氮气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二氧化碳 空气
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3、铁和氧气
点燃

• ⑵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 ⑶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⑷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 。
• ⑴可吸入颗粒物 或TSP ⑵冬季 ⑶冬季天气较冷, 取暖所用煤的量增大 / ……
• ⑷作用清洁燃烧 / 大量植树造林 / ……
课题2、 氧气
• 一、性质
• 1.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 ②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 ③不易溶于水。 • 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13.烟台市)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
C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 防腐
•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 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 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课
1、空气
2、氧气 3、制取氧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
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 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红磷 + 氧气 点燃
P
O2
实验现象:
五氧化二磷
P2O5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瓶内水 面上升了约1/5体积
淡蓝色固体。 •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是常见的氧化剂 •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
复燃。
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现象:1、蓝紫色火焰 2、放热
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木炭和氧气 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现象:1、发出白光 2、放热 3、生成一种 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三、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0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排放 工厂排放的废气
空气污染的防治 ✓加强大气质量的监测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