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听语言之景别
视听语言(一)景别

提问:全景镜头一般出现在影片的什么时候? 提问:全景镜头一般出现在影片的什么时候?
(3)中景 )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作用: 作用: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在包含对话、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在包含对话、动作和 情绪交流的场景中, 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 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的特 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 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动作以及动作 的目的。表现多人时, 的目的。表现多人时,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 关系。
视听语言
回课
搬家公司 牛肉干 淘宝网 啤酒 隐形眼镜
以上五种任选两种策划两 则富有创意的广告 要求:广告形式不限( 要求:广告形式不限(影视 平面均可) 平面均可)
要求
1.唯一官方语言:普通话(严禁使用各种川普) 唯一官方语言:普通话(严禁使用各种川普) 唯一官方语言 2.珍惜每一次课堂提问和练习的机会 珍惜每一次课堂提问和练习的机会 3.保质保量的完成回课内容 保质保量的完成回课内容 4.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默默积累 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默默积累
提问:近景在什么地方最常见?为什么? 提问:近景在什么地方最常见?为什么?
(5)特写 )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作用: 作用:
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 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 突出出来,使观众去注意某个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 突出出来,使观众去注意某个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 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 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 造成强烈而清晰的 视觉形象。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人物, 视觉形象。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人物,突出 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 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 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 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还可与 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 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视听语言景别

技能
1、提到景别 2、影评
(2)景别可以使创作者有效地规范、限 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3)景别的存在、变化、排列,可以产 生节奏,形成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表现方 式和画面风格。
五、五种常见的画面景别
A、远景 远景是从远距离拍摄获得的画面景别,它能
包括被摄景物全面的空间,包括较多的空间 景物,能提供宽广视野,易于表现整个环境 和总的气势。特别适合于表现宏大场面的电 影画面,如自然景色和盛大的群众活动等。 它以表现环境气势为主,人物在其中显得极 小。
(2)最大优点是表现情节,既能交待人物 动作的姿态,又能看到人物的神态表情。是 从客观性距离到主观性距离的过渡地带。
D、近景
指人的胸部以上的部分。拍摄其他事物, 则指包括拍摄对象的主要部分
功能作用
1、 近景主要表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和细节, 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内心的活动。
2、展现上半身的运动和表情,距离的逼近, 使关注重心逐渐移向细节,并使动作的幅度 和表情的感染力增强,从而产生一定的冲击 力。
第一节 景别
掌握 1、类型及如何区分 2、功能
一、定义
指的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不 同或者所用摄像镜头焦距不同而造成的被 摄主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
简言之即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 程度。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 物等一般被称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 距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 形成远近大小各自不同的种种画面,这些 不同的画面叫景别。
而当拍摄无名和残剑在箭竹海中展开意念决斗的 一场戏,摄影师运用远景镜头展开了湖光山色, 水光潋滟的景象,营造幽静、优美的情调,给人
以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之感。
视听语言景别总结

视听语言景别总结1. 背景介绍视听语言景别(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AVSR)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语音识别、视觉感知和机器学习等多个学科。
该领域旨在将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结合起来,实现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和识别。
视听语言景别在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视听语言景别的研究内容视听语言景别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音特征提取、语音识别模型设计和结合视觉信息的语音识别等。
2.1 语音特征提取语音特征提取是视听语言景别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后续的语音识别效果。
常用的语音特征提取方法包括MFCC(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PLP (Perceptual Linear Prediction)和FBANK(Filterbank)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出具有语音信息的特征。
2.2 语音识别模型设计语音识别模型设计是视听语言景别的核心任务之一。
传统的语音识别模型主要基于统计模型,如HMM(Hidden Markov Model)和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模型成为视听语言景别的主流模型。
常用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DNN(Deep Neural Network)、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和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等。
2.3 结合视觉信息的语音识别视听语言景别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将视觉信息与语音信息相结合,实现更准确的语音识别。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唇部运动轨迹作为辅助特征,将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进行融合并进行联合建模。
通过利用唇部运动信息,可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视听语言景别的应用领域视听语言景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下面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领域。
编导视听语言(景别)

>>
12
>>
0
>>
1
>>
2
>>
3
>>
4 >>
二、景别的划分
• 2、远景
– 远景虽然仍是以远处的景物为主,但是并不像 大远景那样,较强调画面的独立性,而是更强 调人物所处的具体位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 及人物存在于环境中的合理性。
– 【图片示例】
Page ◆ 13
>>
0
• 4、中景
– 【图片示例】
《天堂电影院》- 多多成为大导演后回乡参加艾佛特的葬礼 (右为法国著名的演员、导演和制片人雅克·贝汉)
Page ◆ 23
>>
0
>>
1
>>
2
>>
3
>>
4 >>
二、景别的划分
• 5、中近景
– 介于中景和近景之间,用于表现人物腰部以上 的活动。
– 适合展示人物的上半身特别是头部的动作和面 部神情。
– 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以及 摄像机在一定位置改变镜头焦距,都可以引起 画面上景物大小的变化。
Page ◆ 3
>>
0
>>
1
>>
2
>>
3
>>
4 >>
不同景别的画面在人的心理情感中都 会产生不同的投影,不同的感受。
Page ◆ 4
>>
0
>>
1
>>
1视听语言之景别

4、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通过景别可自由地控制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占 有的画幅比例,体现作品的叙事风格。
如:
• 动作场面,多采用小景别画面。 • 战争场面,可多采用一些大景别画面。
4、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而某些导演比较偏爱某一类型的景别,并逐 渐形成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影片风格。 如台湾导演侯孝贤 其影片多采用远景和全景
【影片示例】
•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7、特写
可通过割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调动观 众的想象,制造悬念。
【影片示例】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中近景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特写
8、大特写
用画面的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 或重要的细节。
8、大特写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给
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示例】
• 《悲情城市》
四、景别的剪辑规则
1、相邻景别不宜接 2、两极镜头不宜相接 3、景别大小与画面时长相匹配
1、相邻景别不宜接
为避免产生视觉跳跃感,使画面之间流畅地 衔接,相邻景别不宜前后相接。 临近机位的相同景别更不宜相接。 • 如:在被摄主体左前方和右前方拍摄的特 写镜头相接,会产生主体突然转头的跳跃 感。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
6、中近景
可拉进观众与被摄人物的距离,制造交 流感。
【图片示例】
《杨澜访谈录》
CCTV1《新闻联播》
6、中近景
【图片示例】
《今日说法》
《秦颂》
7、特写
视距较近,比近景更强烈、醒目地展示 人物的面部表情、局部细节。
【图片示例】
《诺丁山》
7、特写
特写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日常的视觉 经验较少用到,一般用于表达非常亲密 的两个人的视野。
影视视听语言1(镜头、景别)

分类:表达视角和描写方法
2.客观镜头:又称中立镜头,即模拟摄影师或观众 的眼睛,从旁观者的角度纯粹客观的描述人物活动和 情节发展的镜头。 A、被拍摄者直接面对摄像机讲话或做表演、演示, 观众的视线和讲话人的视线是相对的; B、演员、被采访对象等在表演、和他人甲流等, 被拍摄者的视线不面对镜头; C、摄像机纯粹作为第三者进行拍摄。
作用: A、主要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或观众环视周围环境。 B、根据场面调度需要介绍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慢摇:摄影机镜头摇动速率较为缓慢时形成的一种 运动方式,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我的父亲母亲》 甩摇:是摇镜头的一个变种,经常用做两个镜头之 间的过渡以代替镜头切换。甩摇所产生的影像往往是模 糊不清的,通常用以表现内容的突然过渡或者同一时间 不同场景所发生的并列情景,把发生于不同地点本来会 显得相距遥远的事件联合在一起。《重庆森林》
镜头的运动
固定镜头:指摄影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 动时(也不进行变焦)拍摄画面的镜头。 A、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在对会场、庆典、事故 等事件性新闻的编辑中,常常用远景、全景等大景别固 定画面交代时间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B、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应被摄主体的运动速 度和节奏变化。 C、由于其稳定地视点和静止的框架,便于通过静 态造型引发趋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 重、宁静、肃穆等感受。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3.渲染镜头(空镜头):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 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叫做渲染镜头、空镜头或景物镜头。 A、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时空(《黄土地》中开始 交待时空背景为黄土高原)。 B、时空转换手段(《琅琊榜》最后一集用梁国的繁华表示三个 月已经过去)。 C、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表达深远意境,使影片 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的效果 D、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视听语言重点2

1、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 (人体肩部以上) 、近景 (人体胸部以上) 、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特写的基本类型:细节特写,道具特写,运动特写,环境特写,心理特写2、景深: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镜头焦距不同,观众实际看到的画面空间,景深大小也随之不同。
不过,景深大小不仅取决于焦距,而是由三个要素决定:光圈、焦距、物距。
光圈越窄景深越深长焦\短焦\标准焦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常用于表现较远处的物体。
由于长焦摄影的视域较小,如果被拍摄物体是运动的,为了避免视角,往往需要配合变焦摄影。
长焦镜头能够人为地压缩真实的空间,让需要被观众看清楚的人或物对焦清楚,让其他层面失焦、成像模糊。
长镜头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响风格中。
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常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视域。
造成前景画面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标准镜头:无论是长焦镜头还是短焦镜头,往往都展现了一种人为的、主观化的影像风格。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拍摄纪实风格的影像,还原生活原汁原味的视觉质感,往往需要避免使用非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它不会人为压缩或拉伸景深空间,而是客观地呈现空间中一切应有之物,因而也就相对更为符合窗式电影美学观念。
3、视觉残留: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 0.1-0.4 秒的时间。
这种视觉残留是每个人都固有的生理心理感应特性。
1829 比利时普拉托4、焦距:焦距是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5、构图:概括来说,就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被摄元素的连接关系、组合结构。
所谓被摄元素,可以使明显的人或物,甚至可以是点、线、面、光、色等造型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清 楚 地 展 示 人 物 的 面 部 表 情 及难 以 交 代 清 楚 环 境 特
事物的细节
征
三、景别的意义
1、参与叙事,暗示、描绘和再现电影 空间;
2、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 3、建立心理与情感距离; 4、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1、参与叙事,暗示、描绘和再现电影空间
而某些导演比较偏爱某一类型的景别,并逐 渐形成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影片风格。
如台湾导演侯孝贤
其影片多采用远景和全景
【影片示例】
• 《悲情城市》
四、景别的剪辑规则
1、相邻景别不宜接 2、两极镜头不宜相接 3、景别大小与画面时长相匹配
1、相邻景别不宜接
为避免产生视觉跳跃感,使画面之间流畅地 衔接,相邻景别不宜前后相接。
【图片示例】
《巴顿将军》
2、远景
可用于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 环境。
【图片示例】
《黄土地》
2、远景
可借景抒情。
【图片示例】
《音乐之声》
3、全景
取景范围比远景小。 既明确展示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物的全 身,同时又能交代清楚人物周围的环境。
【图片示例】
《巴顿将军》
3、全景
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对画面空 间进行暗示、想象、描绘和再现。
如《巴顿将军》的开场
1、参与叙事,暗示、描绘和再现电影空间
2、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
【影片示例】
•《这个杀手不太冷》
3、建立心理与情感距离
大景别画面(如远景)表现空间距离感, 对观众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冲击力较小。
小景别展示的空间范围小,画面内容简 单,故持续时间较短。
画面景别时间
作业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要求:根据古诗内容,从景别角度,构思画面。
8、大特写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给 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片示例】
8、大特写
【图片示例】
《巴顿将军》—面部表情大特写
《巴顿将军》—胸前勋章大特写
【小结——各景别的对比】
景别
优
点
缺
点
大远景 远景
适于展示事物的全貌
看不清人物的动作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
既可看清人物的活动,又能感受 周围环境
【图片示例】
1、大远景
一般以景物空间为主要拍摄对象,人物 仅仅是画面点缀。
【图片示例】
1、大远景
大多数采用静止的画面,或缓慢的摇摄完成。 【影片示例】
•《这个杀手不太冷》
【影片示例】
《阿拉伯的劳伦斯》
2、远景
相对于大远景而言,远景中的被摄主体 在画框中的比例有所增大,但通常不超 过画框高度的一半。
【图片示例】
《精武英雄》
3、全景
【图片示例】
《芝加哥》
3、全景
可通过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烘托气 氛,揭示人物心理状态。
【影片示例】
•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4、中景
取景范围比全景小。 主要用于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活动。
【图片示例】
《巴顿将军》
4、中景
视距适中,较为常 用。
【图片示例】
特写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日常的视觉 经验较少用到,一般用于表达非常亲密 的两个人的视野。
【影片示例】
•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7、特写
可通过割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调动观 众的想象,制造悬念。
【影片示例】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中近景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特写
8、大特写
用画面的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 或重要的细节。
1、大远景 2、远景 3、全景 4、中景 5、近景 6、中近景 7、特写 8、大特写
大景别 小景别
五种主要的景别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1、大远景
常用于展示幽远辽阔、气势磅礴、宏大 的场面。
【图片示例】
1、大远景 【图片示例】 Nhomakorabea 1、大远景
临近机位的相同景别更不宜相接。
• 如:在被摄主体左前方和右前方拍摄的特 写镜头相接,会产生主体突然转头的跳跃 感。
2、两极镜头不宜相接
两极镜头指远景和近景系列镜头。
两极镜头的剪接效果给人很反常的视觉 体验,一般不常使用。
3、景别大小与画面时长相匹配
大景别展示的空间范围广,画面包含的 内容丰富,因而画面的持续时间要长;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
4、中景
【图片示例】
《天堂电影院》
5、近景
主要用于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
【图片示例】
《巴顿将军》
5、近景
被摄主体占据绝大部分画面,表情展示 得很清楚,背景与环境特征不明显。
【图片示例】
《纵横四海》
6、中近景
介于中景和近景之间,用于表现人物腰 部以上的活动。
一、景别的涵义
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距离的 不同,而造成被摄主体在画框中所呈现 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引起景别不同的原因
1、摄影机距离被摄主体距离的不同 2、镜头焦距的不同
二、景别的划分
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 ②通常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
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图片示例】
《夕阳天使》
《憨豆先生的黄金周》
6、中近景
可拉进观众与被摄人物的距离,制造交 流感。
【图片示例】
《杨澜访谈录》
CCTV1《新闻联播》
6、中近景
【图片示例】
《今日说法》
《秦颂》
7、特写
视距较近,比近景更强烈、醒目地展示 人物的面部表情、局部细节。
【图片示例】
《诺丁山》
7、特写
小景别画面(如特写)能缩小观众与影 片中人物的空间距离感,给观众带来较 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感应。
4、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通过景别可自由地控制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占 有的画幅比例,体现作品的叙事风格。
如:
• 动作场面,多采用小景别画面。 • 战争场面,可多采用一些大景别画面。
4、构建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