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 镜头 景别

合集下载

编导视听语言基础

编导视听语言基础

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 2、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动作,表现人物交谈的场景 3、突出相当的景物
(五)特写 特写是指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图像或表现某些被摄对象细节特征的画面。
作用:1、把人或物从环境中强调出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细节特征 2、刻画人物,表现情绪 3、突出画面的重点主体
练一练:
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主要作用:1、交代主体所处环境
2、描二)全景:全景就是表现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 形体、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景别。
作用:1、常用来拍摄人物在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 2、揭示主体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完整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从侧面反映人物的内心。
编导视听语言基础
第一节:景别
一、景别的分类:
• 景是影视语言中最小的组成单位,是影视 作品中某个瞬间的空间呈现,它指的是影 视作品中某个单独的静止画面。
• 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 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有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几种类型。
(一)远景:影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
(三)中景:中景是指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 的画面
作用:1、可是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动作和情绪交流,画面至少有1/3的面积被主要人物占 据,有利于交代人物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
2、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四)近景: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以及物体局部形象 的画面。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视听语言 镜头 角度 景别

视听语言 镜头 角度 景别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 斜侧面角度镜头
前侧面角度镜头 后侧面角度镜头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 平视角度——摄像机与被摄物体角色或 物体处于相同的高度位置。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 仰视角度——摄像机 低于被摄主体角色或 物体,由下而上拍摄 所获得的画面。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 特写——取景范围为主角肩部以上,主 要是头的部位或是物体的局部细节。 •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突出头 像的局部,或者身体、物体的某一细微 部分,如眉毛、眼睛等。
第二章
景别 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 中景——俗称“七分相”,指拍摄人物小腿以 上部分镜头。人物周围的大部分环境被除去, 视觉中心是人的腰部以上,在展开人物之间的 关系时最有用。 •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从腰部到头部,也 称“中近景”。 • 近景——主角胸部以上的画面或者是物体的某 一局部。可以看清人物上半身的细微动作和面 部表情的变化。
全景系列镜头 极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极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小 全景) 全景) 抒情的、 抒情的、写意的 画面强调“势” 画面强调“ 表现人物“形体”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 空间“实”写 大景深、 大景深、背景实像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构图更注重绘画性 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第二章
镜头——镜头的分类 镜头——镜头的分类
二、按角度进行划分 • 镜头角度就是摄像机与被摄物体之间产 生的几何角度,包括水平方向的角度和 垂直方向的角度。

电影视听语言3第二节景别

电影视听语言3第二节景别
第二节 景别
一、定义
指的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距离不
同或者所用摄像镜头焦距不同而造成的被 摄主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 简言之即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 程度。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 物等一般被称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 距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 形成远近大小各自不同的种种画面,这些 不同的画面叫景别。

六、各种镜头的综合运用
《四百下》
你来当老师
景别作业 《爱错》
C、 景别画面与时间长度 影视画面中,0.4印象模糊;0.5介于有 印象于无印象之间;0.7秒可留下清晰印象; 3—5秒之后,注意力逐渐下降。

注意
1、全景、中景、近景是常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 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 2、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制约着这 一场戏中的所有的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 以及被摄对象的方向和位置。长度一般不应少于6 秒。 3、中景又是“常用中的‘常用’”。

三、影响景别的因素

(1)场景空间
(2)摄影机到被摄体的物理距离 (3)镜头的焦距 (4)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四、景别对空间的表现
(1)景别不同,对事物的表现侧重点、 表现方式、表现程度不同 (2)景别可以使创作者有效地规范、 限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3)景别的存在、变化、排列,可以 产生节奏,形成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表 现方式和画面风格。

八、景别决定影片的风格

戏剧性较强的影片——小景别。

一下镜头、景别。 2、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景别是( ),其表现成 年人全身或场景的全貌。 3、( )(景别)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4、什么是中景镜头? 5、卓别林喜剧片常用的景别是( ) 6、表现成人人体的主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是 ( )景别。 7、观看影片《阿里塔》,回答以下问题。分析 影片景别的运用。

影视视听语言镜头景别ppt课件

影视视听语言镜头景别ppt课件
6.升降镜头 :指摄影机在上下运动中进行拍 摄时所获取的镜头。主要用来向观众展示不同而又变化 着的场景,为其营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A、“升”常用于电影的结尾,镜头在空间中 做垂直方向上的向上运动,暗示着故事的结束。《让子弹飞》
B、“降”常用于电影的开始部分,镜头在空 间中垂直方向上的向下运动,暗示着故事的开始。《布拉
A、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时空(《黄土地》 中开始交待时空背景为黄土高原)。
B、时空转换手段(《琅琊榜》最后一集用梁国的繁华 表示三个月已经过去)。
C、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表达深远意境,使 影片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的效果
D、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可以详尽、连续、完整地表现运动主体,常用 于追逐场面,展示空间,联系人物,利于抒情。
《鸟人》刚开始后跟,大部分新闻片用前跟比较多。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镜头的运动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镜头的运动
4.移镜头 :指摄影机镜头沿水平面做各个方 向的移动的拍摄方式,常用来表现结构复杂的环境。
A、常用来表现结构复杂的环境。借助火车、 飞机、汽车、轨道等移动工具进行拍摄,所产生的多为 动态的构图,造成环视、浏览、跟随等各种效果,保持 一种客观的态度。《毕业生》开头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镜头.

视听语言第一章:影像——镜头镜头是影视画面表现的基本单位,指摄影机一次开机、关机过程所拍得的一段画面。

(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段)镜头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元素的运用决定风格特征:小景别突出戏剧化特征,能表现细部剧情,大景别弱化戏剧化特征。

远景:顾名思义,远景拍摄点离被摄对象较远,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表现自然气势,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环境氛围。

远景能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选自《千与千寻》宫崎骏全景:全景是相对人来说的,全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身或一个小场景全貌为目的。

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包含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的主体。

全景是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确定事物或人物的空间关系。

结构全景画面时,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联,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美。

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的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的镜头。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件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中被摄对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近景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写: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

特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的特点之一。

镜头的角度即是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倾斜。

鸟瞰:是以鸟的视角来拍摄,直接从上空垂直俯视的画面。

在实拍电影中类似于“航拍镜头”的效果,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在动画片中正好可以无限制的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

选自《恶童》水平角度:摄影机位于与角色视角相等的高度。

《影视视听语言》名词解释

《影视视听语言》名词解释
记忆关键词 镜头视轴偏向、视觉感受、情绪表达
构图
概念
是什么
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 镜
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组织、分布在画面中,
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构图基本形式 1、几何中心构图: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或对角线交叉点。是一种客观中心
点。
2、视觉中心构图:按照黄金分割律的分法,构成画面的四个交叉点,吸引
意图,再现空间和某个事件的过程。
时间长镜头
具有美学意味的长镜头,贯穿全片的一种形式特征,隐含着电影创作
者微妙的表达,是非常个人化和作者性的电影手法。
作用
1、传达信息的完整性
2、相对可信的真实性
3、事态进展的连续性
记忆关键词
客观性、时空完整性、作者性
场面调度
来源
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文,为戏剧专有名词,其意为“舞台化一个行动”,或“放在场景
脚光
光线来自下方,异常感强烈,表现特定光效,制造恐怖气氛。
1、表现物体基本形态和物体神态 2、增强空间感觉 3、渲染现场气氛
光线来源、造型效果、物体层次
作用 记忆关键词
视点
概念
是什么
是摄像机的位置、摄影机从谁(观众、导演还是剧中人物)的视点来
捕捉场景,
分类
客观视点
摄影机对场景的记录,导演使用自然、直接、简单的机位设计捕捉摄
中”,是舞台戏剧构成的视觉元素。
狭义
单场戏中人物的表演、位置移动、关系变化、镜头运动以及人物和镜头相
对关系变化有关的处理手段。
广义
布景、灯光、人物的服装、化装造型,镜头运动、时间、空间等与电影的
场面叙事性相关的都属于场面调度。

影视视听语言(镜头、景别)PPT精选文档

影视视听语言(镜头、景别)PPT精选文档
4
分类:表达视角和描写方法
1.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相对,模拟剧中某一 个角色的眼睛,是角色视点所拍摄的镜头,是电影中极 富有感染力的镜头。《Hardcore》《让子弹飞》00:31:21
A、让摄影机镜头直接代替剧中角色的眼睛, 来拍摄角色所看到的场面和情境,使镜头连接顺畅,适 应观众的视觉接受习惯。
B、演员、被采访对象等在表演、和他人甲流 等,被拍摄者的视线不面对镜头;
C、摄像机纯粹作为第三者进行拍摄。
6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1.关系镜头:用来给被摄主体定位,交代其 所处地点、运动方向的镜头。一般都是用远景或全景镜 头从较大的范围来表现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又称 场景镜头、交代镜头、空间定位镜头或整体镜头。
A、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主体引向环境,并交代 主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用在影片的结尾,表示故事的结束。
12
镜头的运动
3.摇镜头 :指摄影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借助 三脚架或者拍摄者的身体做上下左右摇动的拍摄方法。
常用来模拟人物转动的主观视线,以表示所看 到内容的变化,同时也可用来介绍故事发生地周围(《黄土地》
中开始交待时空背景为黄土高原)。
B、时空转换手段(《琅琊榜》最后一集用梁国的繁华表
示三个月已经过去)。
C、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表达深远意境,使
影片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的效果
D、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
9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4.主镜头:又称贯穿镜头。为了记录动作的 连续性和便于后期剪辑,在拍摄过程中唱吧一个动作或 段落完整拍摄下来,这个长镜头就是主镜头。
《我要去蓝山》开头
7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的运动
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A、横向运动:被拍摄主体在画面的左右运动。
主体从左到右运动符合观众的日常心理,所以显得自 然、舒服。
相反,观众会产生一种紧张和不快。通常正面角色会 从左到右移动,而反派角色则由由向左运动。
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B、纵向运动:被拍摄主体向或背离摄影机的运动。
接近镜头通常代表动作的强悍、自信。如果是反派角色 走近,则给人的感觉是侵略、富有敌意、有威胁。如果 角色很吸引人,他的靠近则就代表了友善、亲切和诱惑。
影视视听语言
张仕林
导言
• 视听语言是人的视觉与听觉的感知。 • 是电影电视与其他传播媒介(小说、杂志、戏剧
等)的主要区别,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能使电 影电视显得更加的真实和生动形象。 • 声音和画面是电影电视主要的表现手段。
影像构成元素中。
A、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时空(《黄土地》 中开始交待时空背景为黄土高原)。
B、时空转换手段(《琅琊榜》最后一集用梁国的繁华 表示三个月已经过去)。
C、为作品增添诗情画意,表达深远意境,使 影片产生借物抒情、见景生情的效果
D、抒发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4.主镜头:又称贯穿镜头。为了记录动作的 连续性和便于后期剪辑,在拍摄过程中唱吧一个动作或 段落完整拍摄下来,这个长镜头就是主镜头。
过肩镜头:中景镜头的一种形式,通常可有两个人物。 一个背对摄影机、另一个面对摄影机时所拍摄下来的镜头, 成为过肩镜头。
过肩镜头在影片中的运用比重较大,常常用于叙述剧 情或两人对话,有较强的叙事性。
《站台》中用过肩镜头的拍摄方式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此处的张军 和钟萍似近非远,也是80年代“严打”之下男女之间想接近但又不能接近的写照。
《我要去蓝山》开头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2.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小关系镜头、 叙事镜头。动作镜头的景别处理以中景及近景系列景别 为主。动作镜头主要表现人物表情、对话、反应,再现、 强调人物动作及过程、动作细节、动作方式、动作结构 等。作用与关系镜头相反。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3.渲染镜头(空镜头):影片中作自然景物 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 的镜头叫做渲染镜头、空镜头或景物镜头。
眼睛看到的形象在大脑中保留时间长于眼睛实 际看到的时间,这种滞留性使得一系列独立的画面可以 互相混合起来,看起来像是一个流畅的动作。
动作实际上是幻觉。其实,它是以每秒24格 的静止画面快速放映而造成的运动幻觉,造成这种幻觉 的现象我们叫做“视觉滞留”。
快动作、慢动作、倒转动作、定格
快动作:指慢速摄影或降格摄影,在拍摄是以 低于每秒24格的速度拍摄,再以高速放映出现快节奏的 动作。
镜头的运动
5.跟镜头 :指摄影机始终跟随被拍摄物体一 起运动的镜头。按照其运动的轨迹及人物与摄影机之间 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前跟镜头和后跟镜头。
可以详尽、连续、完整地表现运动主体,常用 于追逐场面,展示空间,联系人物,利于抒情。
《鸟人》刚开始后跟,大部分新闻片用前跟比较多。
镜头的运动
6.升降镜头 :指摄影机在上下运动中进行拍 摄时所获取的镜头。主要用来向观众展示不同而又变化 着的场景,为其营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头)
分类: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慢摇(缓摇)、甩摇(闪摇镜
作用: 境。 关系。
A、主要用于表现剧中人物或观众环视周围环 B、根据场面调度需要介绍被拍摄对象之间的
慢摇:摄影机镜头摇动速率较为缓慢时形成 的一种运动方式,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我的父亲母亲》
甩摇:是摇镜头的一个变种,经常用做两个 镜头之间的过渡以代替镜头切换。甩摇所产生的影像往 往是模糊不清的,通常用以表现内容的突然过渡或者同 一时间不同场景所发生的并列情景,把发生于不同地点
B、宏大题材的电影或者具有大场面的影片中常常运 用远景(大远景)的景别,一次来展现故事氛围及规模的 强大,营造一种视听效果上的震撼力和较强的感染力。
微电影《我要去蓝山》开头用远景的方式将故事的环境交待在一个穷困 的山区,男主角一个人走在崎岖的山路中也在渲染着留守儿童在成长路上的孤单和 曲折。
全景
一、摄影
(二)景别
景别:指的是由于摄影机和被摄主体间的距离 不同或者所用摄影镜头焦距不同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电影 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通常以成年人身体部位的多少标准来区分各种 景别。
远景
指摄影机和摄影主体之间的距离极远,表现出极为广 阔的景象的电影画面。
A、介绍环境、渲染气氛、展现场面,属于超常规视 点的景别,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新视点,从而拓展影 像的表现力。
影视画面的基本元素 镜头元素:景别、焦距、运动、角度 造型元素:光线、线条、色彩、影调 实体元素:主体、陪体、环境(前景、背景)
一、摄影
(一)镜头 电影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 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指摄取人物全身或者场面全貌的电影画面,作为具有 比较广阔的空间的镜头。
全景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和人物间的关系,可以 展示其全身的姿态,使观众既可以看清演员的动作,又能 看清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距离模式可以营造一种 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电影《站台》中,崔明亮等人来到乡下二姨家,全景中展现出的是农村 人打饭、吃饭的场景,通过背后的苹果树花同时也传达出春天到来的时间概念,而 破旧的墙以及人物的穿着等则表现出农村人生活的贫困。
镜头的运动
4.移镜头 :指摄影机镜头沿水平面做各个方 向的移动的拍摄方式,常用来表现结构复杂的环境。
A、常用来表现结构复杂的环境。借助火车、 飞机、汽车、轨道等移动工具进行拍摄,所产生的多为 动态的构图,造成环视、浏览、跟随等各种效果,保持 一种客观的态度。《毕业生》开头
B、获得长镜头的一种手段。《失恋33天》相亲1:47:16
A、通常用来加强动作的速度。 B、会使人物动作形成笑料,产生喜剧效果。 快动作时人无法维持尊严,行为显得狂野、失控而缺乏 人性。 C、可以用来说明时间的飞速流逝。
《让子弹飞》01:53:21
慢动作:高速摄影或升格拍摄,在拍摄时加快 速度,超过每秒24格,以正常速度放映,导致音像动作 速度变慢,从而出现慢节奏的动作。
分类:表达视角和描写方法
1.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相对,模拟剧中某一 个角色的眼睛,是角色视点所拍摄的镜头,是电影中极 富有感染力的镜头。《Hardcore》《让子弹飞》00:31:21
A、让摄影机镜头直接代替剧中角色的眼睛, 来拍摄角色所看到的场面和情境,使镜头连接顺畅,适 应观众的视觉接受习惯。
(《复仇者联盟》猩红女巫被激加入联盟、《让子弹飞》01:18:47)
远离镜头则代表退缩,张力减少,压力减轻,有时甚至 是软弱、受打击和可疑的,电影的结尾处往往喜欢运用 这种镜头。(《毕业生》最后)
被拍摄主体的运动:
C、垂直运动:即被拍摄主体的上下运动。
垂直运动的方向向上:会产生自由、跃升的感觉,与眼睛 由下往上看的习惯一致,象征了希望、欢愉、权力、权威 等意义。《让子弹飞》01:34:30
B、演员、被采访对象等在表演、和他人甲流 等,被拍摄者的视线不面对镜头;
C、摄像机纯粹作为第三者进行拍摄。
分类:内容和在片中的作用
1.关系镜头:用来给被摄主体定位,交代其 所处地点、运动方向的镜头。一般都是用远景或全景镜 头从较大的范围来表现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又称 场景镜头、交代镜头、空间定位镜头或整体镜头。
中景
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在一部影片中,中景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中景处理得好 坏,往往是决定一部影片造型成败的重要因素。
A、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和情绪交流,一般而言叙事 性较强而抒情性收到局限。
B、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有利 于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三太太在房顶唱戏的片段就是用的中景, 展现出三太太唱戏时的形体动作,创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A、将观众的注意力从主体引向环境,并交代 主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用在影片的结尾,表示故事的结束。
镜头的运动
3.摇镜头 :指摄影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借助 三脚架或者拍摄者的身体做上下左右摇动的拍摄方法。
常用来模拟人物转动的主观视线,以表示所看 到内容的变化,同时也可用来介绍故事发生地周围的环 境。
5.插入镜头:即在连贯的镜头画面中,为了 表现某种表现的需要而插入一段镜头。
6.反应镜头:表现人物、主体对前一镜头中 的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所产生的反应的镜头。
7.资料镜头:直接从现成的影片或电视片中 剪取翻录的镜头。
8.实景镜头:画面是实物或自然景物的镜头。 与电脑制作的画面区别时常用的概念。
镜头的运动
微电影《逆光日记》中运用近景的 拍摄方式,将吸毒者楚楚的面部表情展现出 来的是懊悔和愧疚,男朋友的日记本紧紧抱 在怀里,增强了感染力,表达出她这次戒毒 的决心。
近景
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为距离概 念的电影画面。
A、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的显著位置,成为主要 表现对象和关注对象,可以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 仪表灯进行细致的刻画、细腻的表现。
B、用来展现主体上半身的运动和表情,距离的逼近, 是关注的重心捉奸移向细节,并使动作的幅度和表情的感 染力增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
镜头的运动
固定镜头:指摄影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 任何运动时(也不进行变焦)拍摄画面的镜头。
A、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在对会场、庆典、 事故等事件性新闻的编辑中,常常用远景、全景等大景 别固定画面交代时间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