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本科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药物的:A. 合成B. 制剂C. 药效D. 毒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剂型分类?A. 固体剂型B. 液体剂型C. 气体剂型D. 离子剂型答案:D3. 药物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溶剂种类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物理稳定性B. 化学稳定性C. 生物稳定性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5.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A. 药物的疗效相同B. 药物的剂量相同C. 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相同D. 药物的副作用相同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药代动力学2. 药物制剂的______是指药物制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能力。
答案:稳定性3.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答案:药动学4.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
答案:代谢5.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答案:分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药物制剂设计的原则。
答案:药物制剂设计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经济性和便利性的原则。
2. 药物制剂中辅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到稳定药物、改善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便于制剂的制备和使用等作用。
3.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对于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它能够保证不同生产厂家的同一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致的。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临床用药的重要性。
答案: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临床用药至关重要,因为不稳定的药物制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1.使用Noyes-Whitney方程来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的溶出度。
该方程描述了药物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包括从固体表面溶解形成饱和层,然后通过扩散和对流进入溶液主体。
可以通过增加固体表面积、提高温度、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增加扩散系数和减小扩散层的厚度等方法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
稀释剂用于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用于吸收液体成分。
润湿剂用于促进原料的粘性,粘合剂用于使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
崩解剂用于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润滑剂用于减少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黏附性。
3.对于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至少需要测三个取样点来测试体外释放度。
第一个取样点通常在0.5~2小时之间,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主要考察制剂是否存在突释现象。
第二个取样点在4~6小时之间,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
第三个取样点在7~10小时之间,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药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
4.根据Stokes定律,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混悬液的稳定性。
这个定律描述了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沉降速度与粒子的大小、密度和分散介质的粘度有关。
为了提高混悬液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小粒度并加入助悬剂、使微粒带电并水化、进行絮凝和反絮凝、进行结晶增长和转型、降低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等。
答: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将药物和聚合物混合后,在油相中形成微小液滴,再通过单一凝聚剂的作用使其凝聚成固体微囊。
例如,将药物和聚乙烯醇混合后,加入油相中形成液滴,再加入单一凝聚剂如硬脂酸钠,使其凝聚成固体微囊。
酊剂(medicinal tincture)则是指药材用酒精提取制成的液体制剂,溶剂为酒精。
制法与酒剂相似,但浓度较高,一般用于口服。
酊剂中药物的浓度一般在10%~20%,而酒剂中药物的浓度一般在1%~5%。
因此,酊剂比酒剂更适合于需要高浓度药物的情况。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阿莫西林B. 红霉素C. 四环素D. 万古霉素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总浓度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C. 药物被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相对量D. 药物的治疗效果3. 药物的半衰期(t1/2)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总停留时间B. 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C. 药物完全排出体外所需的时间D. 药物达到最大治疗效果所需的时间4.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A. 阿司匹林B. 地塞米松C. 胰岛素D. 阿托伐他汀5.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第一次代谢B. 药物在体内的第一次分布C. 药物在体内的第一次排泄D. 药物在体内的第一次吸收6. 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口服B. 静脉注射C. 肌肉注射D. 皮肤吸收7.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心律失常药?A. 地高辛B. 利多卡因C. 硝酸甘油D. 阿米洛利8. 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是:A. 描述药物剂量与疗效关系的曲线B. 描述药物剂量与副作用关系的曲线C. 描述药物剂量与半衰期关系的曲线D. 描述药物剂量与生物利用度关系的曲线9.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不包括以下哪项:A. 半衰期B. 清除率C. 药物的pH值D. 表观分布容积10.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抑郁药?A. 氟西汀B. 氯氮平C. 氯雷他定D. 氯吡格雷答案:1. A2. C3. B4. A5. A6. D7. B8. A9. C10.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解释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并举例说明。
3. 描述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中的清除率(CL)和表观分布容积(Vd)的含义。
4. 什么是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请各举一例。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药物的临床试验阶段及其重要性。
《药剂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药剂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1、《中国药典》将药筛分成()种筛号。
A、六B、八C、十D、九E、七答案:D2、制备浓缩丸应用的方法是()A、泛制法B、塑制法C、冷压法D、A和BE、以上都不是答案:D3、关于粉体润湿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的润湿性与颗粒剂的崩解无关B、休止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C、接触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D、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E、粉体的润湿性由休止角表示答案:D4、吸湿性强,体温下不熔化而缓缓溶于体液的基质()A、吐温60B、PEG4000C、可可豆脂D、甘油明胶E、棕榈酸酯答案:B5、醋酸纤维素()A、肠溶薄膜衣材料B、胃溶薄膜衣材料C、增塑剂D、遮光剂E、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答案:E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A、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B、胃溶薄膜衣材料C、增塑剂D、遮光剂E、肠溶薄膜衣材料答案:C7、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E、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答案:A8、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能够制备()A、软胶囊剂B、微丸C、硬胶囊剂D、滴丸剂E、颗粒剂答案:D9、属于气雾剂中的抛射剂的是()A、PVAB、PVPC、氟氯烷烃D、丙二醇E、枸橼酸钠答案:C10、《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水丸的含水量为()A、含水不超过6.0%B、含水不超过20.0%C、含水不超过12.0%D、含水不超过15.0%E、含水不超过9.0%答案:E11、粘合剂选用不当或过少()A、裂片B、粘冲C、片重差异超限D、均匀度不合格答案:A12、混悬型气雾剂为()A、三相气雾剂B、喷雾剂C、二相气雾剂D、一相气雾剂E、吸入粉雾剂答案:A13、药材细粉以水黏合制成的丸剂称为()。
完整版)药剂学简答题答案

完整版)药剂学简答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药物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
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因此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为药剂学。
2.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药品。
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
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3.什么是GMP、GLP与GCP?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
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简要的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
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所有方面。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2.提高温度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4. 增加扩散系数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
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
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
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
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
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
(4)润滑剂。
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
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
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
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
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粒子越大,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密度越大,分散介质的粘度越小,粒子沉降速度越快,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就越差。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制备和应用C. 药物的生物效应D. 药物的临床使用答案:B2.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A. 两个药物制剂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相同B. 两个药物制剂在体外溶解速度相同C. 两个药物制剂在体内分布相同D. 两个药物制剂在体内代谢相同答案:A3.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A.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B. 药物在体内吸收的稳定性C.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稳定性D.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稳定性答案:A4.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药物的剂量B. 药物的剂型C. 药物的疗效D. 药物的副作用答案:B5. 以下哪个是缓释制剂的特点?A. 快速释放药物B. 缓慢释放药物C. 药物立即释放D. 药物在特定时间释放答案:B6. 药物的溶解度对药物制剂的影响是:A. 增加药物的副作用B. 影响药物的稳定性C. 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 增加药物的疗效答案:C7. 药物制剂中的辅料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药物的剂量B.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 改善药物的口味D. 以上都是答案:D8. 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哪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A. 粉碎B. 混合C. 包装D. 灭菌答案:B9.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答案:A10. 药物制剂的临床前评价包括:A. 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B.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C.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D. 药物的疗效评价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药物制剂的剂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片剂、胶囊剂、注射剂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间条件试验3.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主要通过_______来确定。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率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率D. 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率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药物的剂型?A. 片剂B. 注射剂C. 胶囊剂D. 药物本身答案:D3.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理稳定性B. 化学稳定性C. 生物稳定性D. 微生物稳定性答案:C4.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药物的化学性质B. 药物的物理性质C.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以下哪个是药物制剂中的辅料?A. 维生素CB. 淀粉C. 阿司匹林D. 氯化钠答案:B6. 药物的溶解度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pH值B. 温度C. 溶剂种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药物的释放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技术来控制?A. 微囊化B. 纳米技术C. 缓释技术D. 所有以上技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指标?A. 颜色B. 气味C. 含量D. 形状答案:C9.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主要评估以下哪个方面?A. 药物的吸收速度B. 药物的吸收量C. 药物的分布D. 药物的代谢答案:B10. 药物制剂的无菌检查主要针对以下哪个方面?A. 微生物污染B. 药物的纯度C. 药物的稳定性D. 药物的安全性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_________所需的时间。
答案:50%2. 药物制剂中的辅料可以改善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溶解性、吸收性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pH值、溶解度、首过效应4.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通常包括加速稳定性试验和_________稳定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用N o y e s-W h i t n e 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 形成饱和层 ,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2.提高温度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4. 增加扩散系数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
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
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
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
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
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
(4)润滑剂。
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
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
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
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
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粒子越大,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密度越大,分散介质的粘度越小,粒子沉降速度越快,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就越差。
方法:1.减小粒度,加入助悬剂;2.微粒的荷电、水化;3.絮凝、反絮凝;4.结晶增长、转型;5.降低分散相的浓度、温度。
5.影响滤过的因素是什么?答:随着滤过的进行,固体颗粒沉积在滤材表面和深层,由于架桥作用而形成滤渣层,液体由间隙滤过。
将滤渣层中的间隙假定为均匀的毛细管束,则液体的流动符合Poiseuile公式:pπr4t V = 8ηl 式中,V —液体的滤过容量;p —滤过压力差;r —毛细管半径;l —滤渣层厚度;η—滤液粘度; t —滤过时间。
由此可知影响滤过的因素有:①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因此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②滤液的粘度越大滤速越慢,为此可采用趁热过滤;③滤材中毛细管越细,阻力越大,不易滤过;可使用助滤剂。
助滤剂是具有多孔性、不可压缩性的滤过介质,阻止沉淀物接触和堵塞介质孔眼,保持一定空隙率,减少阻力,从而起到助滤作用。
常用的助滤剂有纸浆、硅藻土、滑石粉、活性炭等;④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反比,故沉积滤饼量越多,阻力越大,滤速越慢;常采用预滤。
7.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答:抗坏血酸 10g 主药碳酸氢钠适量 pH调节剂NAHSO4 0.4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适量金属离子螯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ml 溶剂使用CO2排除安瓿中氧气8.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答: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对维C的影响;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值,保持维C的性质稳定亚硫酸氢钠:抗氧剂,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排除氧气,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9.何谓脂质体?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胶团有何不同?答: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束不同,后者是由单分子层组成,而脂质体是双分子层组成。
磷脂是脂质体的膜材,是脂质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10.写出注射剂(针剂)的制备工艺?答: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灌封灭菌安瓿洗涤干燥(灭菌)检漏质量检查印字包装成品11.举例说明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什么?答:单凝聚法(simple coacervation)是相分离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它是在高分子囊材(如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使之凝聚成囊的方基本原理凝聚剂是强亲水性物质,可以是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的水溶液,或强亲水性的非电解质如乙醇或丙酮。
明胶溶液中加入凝聚剂时,由于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明胶微囊。
但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促进凝聚的条件(如加水稀释),就可发生解凝聚,使微囊很快消失。
这种可逆性在制备过程中可反复利用,直到凝聚微囊形状满意为止(可用显微镜观察)。
最后再交联固化,使之成为不凝结、不粘连、不可逆的球形微囊。
12.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答: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是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油/水分配系数的意义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吸收、分布、转运与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有关。
也即和油水分配系数有关。
药物要有适当的脂溶性,才能扩散并透过生物膜,而水溶性才有利于药物在体液内转运,达到作用部位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物效应,所以药物需要有适当的油水分配系数。
14.什么是热原?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答: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活性中心。
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吸附性;⑥可被化学试剂破坏;⑦超声波等也能破坏热原。
污染热原的途径:①经溶剂带入;②从原辅料中带入;③经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④经制备过程带入;⑤灭菌后带入;⑥经输液器带入。
除去热原的方法:①容器上热原的除去,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②水中热原的除去,可用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③溶液中热原的除去,可用吸附法和超滤法。
15.简述酒剂和酊剂的主要区别(溶剂、制法、浓度等方面)。
答:酒剂(medicinal liquor)又名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药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溶剂为蒸馏药酒。
一般用浸渍法、滲辘法制备,多供口服,少数做外用。
酊剂(tincture)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溶剂为规定浓度的乙醇。
一般用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和滲辘法制备,供口服或外用。
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
含有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
16.简述植物性药材的浸出原理。
答:浸出过程包括浸润、溶解、扩散、置换四个阶段。
Fick‘s扩散定律及其影响因素 dM =-DS(dC/dX)dtD = (RT/N)(1/6πrη)其中,M-扩散物质的量 R-气体常数 S -扩散面积 T-温度 dC/dt-浓度梯度 N-阿佛加德罗常数 t-扩散时间 r-扩散分子半径 D-扩散系数η-粘度,负号表示药物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影响因素:①粉碎度②浓度梯度③温度④分子大小与浸出时间⑤其它溶剂的种类、性质、用量、浸出压力17.注射剂常用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注射剂中除药物和溶剂外,所加的其他物质均称为附加剂。
常用的附加剂有:(1)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枸橼酸缓冲液、酒石酸缓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等。
(2)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类(常用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泊洛沙姆188、卵磷脂等,作为增溶、润湿、乳化剂使用。
(3)助悬剂 PVP、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用于混悬型注射剂。
(4)延缓氧化的附加剂抗氧剂常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螯合剂常用EDTA钠盐;惰性气体常用二氧化碳或氮气。
(5)等渗调节剂常用氯化钠、葡萄糖。
(6)局部止痛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7)抑菌剂用于多剂量注射剂及不经灭菌的无菌操作制剂,静脉和脊椎注射的产品不得加抑菌剂。
一次用量超过5ml的注射液应慎加。
常用苯酚、甲酚、氯甲酚、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等。
(8)填充剂冷冻干燥制品中,根据具体产品的需要可加入特定的稳定剂、填充剂,如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
(9)蛋白类药物保护剂乳糖、蔗糖、麦芽糖、甘氨酸、人血清白蛋白。
18.对于可形成低共溶物的散剂,在制备时应采取什么措施?答:1共熔后,药理作用较单独应用增强者,则宜采用共熔法;2共熔后,如药理作用几无变化,且处分中固体成分较多时,可将共熔成分先共熔,再以其他组分吸收混合,使分散均匀;3处方中如含有挥发油或其他足以溶解共熔组分的液体时,可先将共熔组分溶解,然后,再借喷雾法或一般混合法与其他固体成分混匀;4共融后,药理作用减弱者,应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避免出现低共融。
19.简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主要应用答:(1)、增溶剂。
在药剂中,许多难容性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浓度,此时经常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2)、乳化剂。
许多表面活性剂具备乳化剂的性质,是优良的乳化剂。
(3)、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具有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润湿作用,作为润湿剂。
(4)、起泡剂或消泡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稳定,具有起泡剂和稳泡剂的作用。
而一些表面张力小而且水溶性也小的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泡沫破坏。
(5)、去污剂。
一些表面活性剂能够用于除去污垢。
(6)、消毒剂和杀菌剂。
大多数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做消毒剂。
20.简述微孔滤膜的特点答:1孔径小、均匀、截留能力强,不受流体流速、压力影响;2质地轻而薄(0.1-0.15mm)而且空隙率大,因此药液通过薄膜时阻力小、虑速快,与同样截留指标的其他薄膜总体积介质相比,虑速快20倍;3滤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滤过时无介质脱落;4不影响药液的pH 值;5滤膜吸附性小,不滞留药液;6滤膜用后弃去,广泛应用于注射剂生产中。
21.什么是热原?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
答: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