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数学解析几何题型与方法

合集下载

(完整版)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

(完整版)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

解析几何考点和答题技巧归纳一、解析几何的难点从解题的两个基本环节看:1、翻译转化:将几何关系恰当转化(准确,简单),变成尽量简单的代数式子(等式 / 不等式),或反之…2、消元求值:对所列出的方程 / 不等式进行变形,化简,消元, 计算,最后求出所需的变量的值/范围 等等难点:上述两个环节中 ⎩⎪⎨⎪⎧变量、函数/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灵活性和技巧性分类讨论综合应用其他的代数几何知不小的计算量二、复习建议分两个阶段,两个层次复习: 1、基础知识复习:落实基本问题的解决,为后面的综合应用做好准备。

这个阶段主要突出各种曲线本身的特性,以及解决解析问题的一般性工作的落实,如: ① 直线和圆:突出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d 和r 的关系!);抛物线:突出定义在距离转化上的作用,以及设点消元上与椭圆双曲线的不同之处。

② 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基本量(a 、b 、c 、p )的几何意义和计算③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公共点的个数)④ 弦长、弦中点问题的基本解法⑤ 一般程序性工作的落实:设点、设直线(讨论?形式?)、联立消元、列韦达结论… 中的计算、讨论、验…2、综合复习:重点攻坚翻译转化和消元求值的能力① 引导学生在 “解题路径规划”的过程中理解解析法:变量、等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② 积累常见的翻译转化, 建立常见问题的解决模式③ 一定量的训练, 提高运算的准确性、速度, 提高书写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 具体说明1、引导学生在“解题路径规划”的过程中理解解析法:变量、等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建议在例题讲解时,总是在具体计算之前进行“解题路径规划”:① 条件和结论与哪几个变量相关?解决问题需要设哪些变量?② 能根据什么条件列出几个等式和不等式?它们之间独立吗?够用了吗?③ 这些等式/不等式分别含有什么变量?如何消元求解最方便?④ 根据这些等式和不等式,能变形、消元后得到什么形式的结论(能消掉哪些变量?得到两个变量的新等式/不等式?变量的范围?求出变量的值?)好处: ①选择合适的方法;②避免中途迷失[注] 关于消元常用的消元法: ⎩⎪⎨⎪⎧代入消元加减/乘除消元韦达定理整体代入消掉交点坐标 点差法 弦中点与弦斜率的等量关系 ……换元,消元的能力非常重要2、积累常见翻译转化,建立常见问题的解决模式(1)常见的翻译转化:① 点在曲线上 点的坐标满足曲线方程②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交点⎣⎢⎡点坐标满足直线方程点坐标满足曲线方程x 1 + x 2 = …‚ x 1x 2= …y 1 + y 2 = …‚ y 1y 2 = … ③ 两直线AB 和CD 垂直 01AB CD AB CD k k ⎡⋅=⎢⋅=-⎣④ 点A 与B 关于直线l 对称⎩⎨⎧中: AB 的中点l 垂: AB ⊥l ⑤ 直线与曲线相切 ⎣⎡圆: d = r 一般二次曲线: 二次项系数 ≠ 0 且∆ = 0⑥ 点(x 0,y 0)在曲线的一侧/内部/外部 代入后 f (x 0,y 0) > 0或f (x 0,y 0) < 0⑦ ABC 为锐角 或 零角 BA → ∙ BC → > 0⑧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点C⎣⎢⎡CA → ∙ CB → = 0|CA |2 + |CB |2 = |AB |2 ⑨ AD 平分BAC → ⎣⎢⎢⎡AD ⊥x 轴或y 轴时:k BA = − k AC AD 上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AD →∥(AB → + AC →)⑩ 等式恒成立系数为零或对应项系数成比例○11 A 、B 、C 共线 → ⎣⎢⎢⎡AB →∥BC→k AB = k BC C 满足直线AB 的方程……[注]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列式与消元:① 如果几何关系与两个交点均有关系,尤其是该关系中,两个交点具有轮换对称性,那么可优先尝试利用韦达定理得到交点坐标的方程,然后整体消元如果几何关系仅与一个交点相关, 那么优先尝试“设点代入”(交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② 如果几何关系翻译为交点的坐标表示后, 与x 1 + x 2, y 1 + y 2相关 (如:弦的中点的问题),还可尝试用 “点差法”(“代点相减” 法) 来整体消元,但仍需保证∆ > 0(2)建立常见题型的“模式化”解决方法 (不能太过模式化,也不能没有模式化)如:① 求曲线方程: ⎩⎪⎨⎪⎧待定系数法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 难度较大,上海常考的是待定系数法、定义法和相关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与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与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基础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 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范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内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较尴尬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较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内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基础。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巩固基础、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基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高考数学复习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方法

高考数学复习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方法

高考数学复习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方法佚名知识整合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一样共有4题(2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共计30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

其命题一样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

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链接,使知识形成网络,着重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求解有时还要用到平几的差不多知识和向量的差不多方法,这一点值得强化。

1。

能正确导出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动身推导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能依照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能利用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与直线有关的问题了。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题型:1、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
交点题目(含切线题目);3、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题目;4、与曲线有关
的几何证实(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5、探求曲线方程中几
何量及参数间的数目特征。

解题方法:
1、紧密结合代数知识解题:“求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
的轨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取平面直角坐标系,使两定点的连线为x轴,且连线段的中点为原点,并设两定点的距离为2b,则两定点分别为M(b,0)N(-b,0),N(x,y)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常数为n,最终得到轨迹
方程(n2-1)(x2+y2)+2b(n2+1))x+b2(n2-1)=0。

2、充分利用几何图形性质简化解题过程:在对曲线轨迹方程求解的
过程中,通过几何条件,可以对轨迹的曲线类型进行判断,然后通过待定
系数法来求解。

3、用函数(变量)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对于解析几何问题而言,由
于线或点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图形中其他量的改变,这样类型的题目,往
往可以使用函数的观点来求解。

例如,在次全国高中数学竞赛题中,已知
抛物线y2=6x上的2个动点A(x1,y1)和B(x2,y2),其中x1≠x2且
1+2=4。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C,求AABC面积的最大值。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1.将圆锥曲线几何性质与向量数量积、不等式等交汇是高考解析几何命题的一种新常态,问题解决过程中浸透数学的转化化归,函数与方程和数形结合等的数学思想方法。

2. 点差法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化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有关斜率,中点等问题有较好的解题效能。

3、圆及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等问题是全国I卷的常考点,点到直线的间隔、弦长公式,圆的几何性质,解三角形等知识点交汇交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机浸透,解法常规,思路明晰。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在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在高考那么是常考不衰的考点,同时常常与不等式、最值等相交汇,题型常见,理解容易,思路明确,交汇点较多。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解法步骤直接明了,关键计算(解方程、求最值等)是否准确,标准是否到位,细节是否圆满。

5、抛物线的切线及其性质,存在性的问题都是高考的常考点,将求证目的∠OPM=∠OPN 转化为 k1+k2=0 是解题的关
键,表达转化化归思想的应用,同时利用设而不务实现整体化简是减少计算量的有效方法,应当纯熟掌握。

6、“定义型”的试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

这种题目设问新颖,层次清楚,贯穿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常规常见,通性通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解法和根本在此呈现,正确快速的多字母化简计算是解析几何解题的一道坎。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

高考解析几何的题型及思路解析几何是必考的,常作为压轴题,特点是计算量大。

不过解几题其实很有规律性,解题思路并不难掌握,就是要用代数方法(方程、函数、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而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利用定义或平面几何知识分析问题)是减少解几综合题计算量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类型题有:(1)、求曲线(动点)的方程:若曲线类型已知,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若给出了单个动点满足的条件,可先判断其是否符合某种曲线的定义,符合即可用待定系数求解,否则用直接法求解。

若条件有两个动点,一般用代入法求解;若条件有三个以上的动点,一般用参数法求解。

(2)求参数或曲线的特征量(如a、b、c、p、离心率、斜率、倾角、面积等)的值。

这类题要用到方程思想求解,即想办法把题目的条件(等量关系)转化为所求变量的方程(组)解之。

(3)求参数或几何量(如角、面积、斜率)的取值范围的问题。

主要是利不等式法或函数法求解。

其中判别式是列不等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常用韦达定理或题目给出的其它条件来列出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再把等量关系代入判别式消元化简解出相关参数的范围。

或利用韦达定理或其它等量关系建立变量间的关系式,把所求变量表示为其它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判别式或其它条件确定。

(4)直(曲)线过定点问题:关键是求出直(曲)线的方程,当然这个方程必定含有一个参数。

求出方程后观察什么定点的坐标满足。

若观察不出,只要令参数取两个特殊值,然后把得到的两条具体的直(曲)线求交点即得所求定点。

(5)证明定值:证某个式子为定值,即是要求出这个式子的值是什么。

把条件转化为相关的方程(组),消去其中的参数即得。

(6)探索性(存在性)问题:通常转化为对方程根的存在性的讨论。

▲注意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密切联系.由于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向量与解析几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大量的解析几何问题都是以向量作为背景编拟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是解决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的综合问题的必用工具。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察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察。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根底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察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拟为难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拟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根底。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稳固根底、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根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根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根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9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9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解析几何命题趋向:
1.注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直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大多都属中、低档题,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
2.考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普通方程,属容易题,对称问题常以填空题出现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题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会出现有一定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如求轨迹,与向量结合,与求最值结合,属中档题。

考点透视
一.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二.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高考文科数学解析几何题型与方法(文科)
一、考点回顾 1.直线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 .直线的方程
a.点斜式:)(11x x k y y -=-;
b.截距式:b kx y +=;
c.两点式:
121121x x x x y y y y --=--; d.截距式:1=+b
y
a x ;
e.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1l ,2l 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在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我们重点研究平行与相交. (4).简单的线性规划.
①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如果由x 、y 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来表示,称为线性约束条件.
②都有一个目标要求,就是要求依赖于x 、y 的某个函数(称为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特殊地,若此函数是x 、y 的一次解析式,就称为线性目标函数.
③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2. 圆
(1).圆的定义 (2).圆的方程
a.圆的标准方程,
b.圆的一般方程,
c.圆的参数方程 (3).直线与圆 3.圆锥曲线
(1).椭圆的性质
(2)双曲线的性质
(3).抛物线中的常用结论
①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的弦AB长的最小值为2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