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以上作文10篇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1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1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13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13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当品读完《三国演义》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1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如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讲述了许多战争谋略的故事。

其中的英雄更是多不胜数,就像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曹操望梅止渴让士兵解渴······其中有一篇故事写得很精彩,就是《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东吴大将周瑜临死前发出的感叹。

然而恰恰表现出他的小肚鸡肠,嫉妒孔明之才,三番五次欲加害孔明,但都以失败告终.还有一次,他为取荆州,曾使美人计企图加害刘备,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险些丧了自家性命,最后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周瑜智不如孔明,心生嫉恨,年不到四旬便命丧黄泉。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智慧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应该虚心请教,不可生嫉妒之心,而应该将自己的无知化为前进的动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社会上脱颖而出!《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篇2】考完试,在家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浸染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说了,东汉末年,朝政混乱,人民困苦不堪,反抗朝廷,求贤若渴的刘备,义重如山的关羽,鲁莽的张飞,他们结为史弟,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刘备非常崇敬诸葛亮,于是就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分析了现在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这们一个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他寡言少语,喜努不开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精选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精选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精选10篇)《三国演义》一部是战争小说,战争题材,作者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展开来描写。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

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篇1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用他那神奇的大笔为我们描绘了历史画卷里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汉。

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浑身是胆的赵云。

还有,虽然骁勇善战但自以为是的关羽和英勇善战而人品不好的吕布……其实,《三国演义》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关羽、张飞,吕布的死,都是咎有自取。

关羽,因为太自以为是,所以在攻打西川时,不慎中了敌人的埋伏而丧命麦城。

张飞,他每次喝醉了酒就鞭打士兵,最后,所有的士兵终于忍不住了,趁他熟睡时,杀害了他。

吕布,因为死守沛城被敌人放水而置身于一片汪洋之中,没有退。

路,于是他整天闷闷不乐,酒喝完了就打骂部下,最后,部下把他献给了曹操,吕布的一生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所以,我们要勇敢、正直,而且有智慧,更要善待他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之,人品要good!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篇2悠悠三国尘落定,东吴孙权终归冥。

大寿将至,终逝去。

孙权卒,孙亮继位,魏之司马昭伐吴,却被吴将丁奉一举击败魏国船队。

皇族孙峻欲谋杀诸葛恪,掌握吴国兵权,未知成败。

一代豪杰司马懿,身归大地。

却说司马懿果真英雄,就连诸葛亮也惧他三分。

如今魏主曹睿,昏庸无道,大兴土木,百姓苦不堪言,引得公孙渊起兵造反。

身卒后,其养子曹芳继位,权臣曹爽设计撤去司马懿兵权,被司马反诈病消疑。

期间,姜维趁乱伐魏,却被郭淮、陈秦用计击败。

司马懿病故,其二子司马师、司马昭掌魏国大权。

君主昏庸无道,无疑是自取灭亡。

古往今来,多少昏君、暴君?无一不引起百姓咒骂,自然也便有了造反之举。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00字10篇《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三个国家互相争斗,最后被统一归为西晋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寒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次详读让我对书中人物故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看法。

书中内容丰富多彩,人物个性鲜明,故事鲜活生动,令我百看不厌。

书中鲜明的刻画了孙权对庞统的以貌取人,刘备对百姓的仁慈宽厚,曹操在军事上奸诈自负,孔明在用兵上足智多谋,通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一章桃园三结义,三个有着共同愿望和目标的陌生人在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一拜便是一生一世一条心,也正是这一条心,成就了刘备成就了蜀国,让我也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重情重义,不忘初心。

正如现在面对疫情,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团结一致一条心,听从安排抗疫情,病毒终会被我们击退。

十五章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学到了做人要谦虚,严于律己。

孔明用计气周瑜至死,告诉我们广阔的胸襟是多么重要,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应虚心学习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篇小说,教会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及做人的道理。

不愧是国之经典。

三国演义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的是蜀国、魏国、吴国争霸天下的事这本书里讲了200多个人物。

出名的有曹操、孔明、张飞、刘备、关羽。

我最喜欢孔明,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善武,可称奇才。

他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巧摆八挂阵。

一天,周瑜让孔明在三天之内造十万只箭,并且立下军令状,要是没有造出来就已死谢罪。

当天晚上,孔明出去探测天气,发现第三天晚上有大雾,于是决定第三天晚上去曹营“骗箭”。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让士兵划着几十只船,每条船上绑了六个稻草人,趁着大雾,来到了曹操的兵营。

曹军不知船上有多少人,就用乱箭射稻草人。

孔明觉得差不多了,就把船开回去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1《三国演义》是罗贯中费了多年的心血写出的长篇小说,它主要讲述了从汉朝崩倒以来,三分天下,最终以晋国统一的故事。

自汉朝崩倒以来,汉朝首领刘邦的次子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并创立蜀国,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而江东孙权,一心想统一天下,并创立吴国;而曹孟德,也想统一天下,因此慢慢扩大自己的实力,占据北方一带。

如今三分天下、群雄纷争,天下大乱,故事开始了。

种种战争与计谋中,塑造了许许多多英雄与□的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诡计多端的司马懿,英勇无畏的赵子龙,还有魏武帝曹操,吴王孙权……在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中,林丹、令我印象最深的非刘备与诸葛亮不可。

有人说,刘玄德是一个大好人,是一个志气远大的人。

可我不这么认为,刘备虽然为人宽容,但会乱了军心,导致军中□与反贼出现。

就如魏延降蜀时,诸葛亮发现他有反骨,便提议早杀为好,但刘玄德认为不必担心,只得暂时不杀。

后来,魏延果然造反,导致蜀兵大败。

向刘玄德这样的人,如果要成大事,就必须有一颗正直的心,该杀就杀,该斩就斩,这样既可以免除后患,又可以获得成功,不是一举两得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聪明过人不得不让我敬佩,他的聪明让蜀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可以说如果没了他,蜀军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势力。

草船借箭、三气周公瑾、巧布八阵图、空城计、赤壁大战等经典的故事都是孔明的佳作。

他也吟诵了古今中外的《出师表》。

可见孔明乃奇才也!《三国演义》让我们懂得了做人,懂得了战略计谋,此乃佳作啊!《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2《三国演义》相信大家一点也不陌生。

这是一个故事丰富,情节生动的三国竞争的故事。

里面的人物个个文武双全,神通广大。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他在哪里都好,就是太冲动了。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解县人。

张飞,字翼德,涿县人。

这三个人一起拼搏,打出一片天下。

这三个人性格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闯荡江湖,打出天下。

《三国演义》400字作文(通用10篇)

《三国演义》400字作文(通用10篇)

《三国演义》400字作文(通用10篇)《三国演义》400字作文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今年寒假我一口气之下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就像一台时光机,带着我走进了波澜壮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故事中。

在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认识了刘备、关羽、张飞、吕布、周瑜等众多人物的形象。

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曹操了,他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中,曹操对英雄的见解是“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认为曹操的见解非常的精辟,非常的全面,只有满足这几点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缺一不可。

通过这本书也让我知道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战争只会给老百姓带来痛苦,所以我们要珍爱和平。

《三国演义》400字作文篇2三国演义一个传奇的名字,在上面有多少好汉多少英雄。

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孙权,司马懿···诸葛亮是我在三国上最喜欢的人物,他聪明不用出手就把对手打的落花流水忽西东。

我十分佩服还帮刘备拿下来一块天地。

曹操也很聪明但都是用在坏的方面,曹操用兵是很厉害的,它打败了袁绍干掉吕布很厉害。

但是私下的手里没有厉害的人物。

刘备是一个好汉爱和他人叫朋友是一个好人,刘备也多亏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等。

也是一个在三国上的一个皇帝。

孙权聪明机智,他也和刘备一样爱交朋友,是一个明白事理的皇帝。

他的手下的老将,小兵都很服他。

是一代的好皇帝。

在三国演义中我感悟到,人做事一定要用脑子和一身好手段,像三国一样我们大家团结就可以打倒一切。

三国里的兵法和三十六计。

都是经典啊!所以大家有空的话可以看看四大名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400字作文篇3《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国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读了《三国演义》,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目睹了三国英雄们的才华。

《三国演义》对我来说,是一台时光机,他让我看见了精彩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范文一在漫长的暑假中我读遍了自己书房中的书,让我最最有感想,有意义的还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鲜明人物:乱世奸雄曹操,仁义圣君刘备,贤相诸葛亮,英武神勇的关羽,不顾自身,舍身救主的赵云,心胸狭小的周公瑾等典型代表人物。

最最让我有感的是第七十回——《巧借箭孔明用神机》事情是这样的:周瑜因为妒忌孔明的才华聪明,便说:“此人不除,必有后患!”第二天,周瑜传孔明入账,命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不然军法处置。

孔明说不用十日,只需三日。

鲁肃十分担心便到他那打听。

孔明请求鲁肃帮他借二十条船,船两边排列二千多个草人。

第二天四更时,孔明便命将士往北方出发,当晚大雾漫天,五更时分,船队上的将士擂鼓呐喊,曹操听了便让弓箭手向江中放箭。

孔明见船上箭差不多满了,便回头让另外一边借箭,等到日岀雾散,孔明传令急回,又让将士们大叫,“谢槽丞相借箭!”这个故亊让我懂了打仗不光会打,还要懂天文地理做个全方面的人。

请小朋友们多去看看吧!希望你们从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读后感优秀作文范文二最近,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感触很深。

首先,我对历史动荡时,那些奸雄而感到无比痛恨。

东汉末年,董卓利用手中的兵权,当了太师,废了献帝,立了汉帝,自己卧龙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后来,王允献计,除掉了董卓,真是大快人心啊!吕布乃是一介匹夫,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为金钱而杀吕布,为美色而诛董卓,最后被曹操杀死在白门楼。

董卓和吕布都是罪有应得。

其次,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们感到心痛。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华,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精选10篇)

《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精选10篇)

《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精选10篇)《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用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

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篇1在酷热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书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述的是蜀、魏、吴三个国家发生的纷争的故事。

时间是从汉灵帝中平原年黄巾起义到西晋大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计谋都瞒不过他。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草船借箭。

由于诸葛亮十分聪明,这便使周瑜十分嫉妒,想找借口害他,于是对诸葛亮说:“与曹操水战什么武器最好?”诸葛亮说:“弓箭最好。

”“没错,不过军中缺箭,早就耳闻您足智多谋,这件事您可有办法?”“没问题,我愿立军令状。

”最后周瑜给诸葛亮三天让其供上十万支箭。

什么也难不倒诸葛亮,在第三天的时候利用当时的天气、成束的草和二十只船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详细听了诸葛亮轻松取来十万多支箭后,大惊,感叹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是不如他呀!”读了这本书后,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学识渊博的人,长大为祖国效力。

《三国演义》400字读后感作文篇2在暑假里,我又详细地品读了一遍白话文《三国演义》,把从头到尾一些细节都记住了,从而有了更多的感受。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三个国家互相争斗,最后被统一归为西晋的故事。

故事描写了许多鲜活的人物,有义薄云天的关公,有关爱百姓的刘备,有骁勇善战的吕布,也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这些人物让我印象深刻,有几个人物更让我无法忘怀。

首先是刘备。

在曹操挥军南下,正要到新野是时,是刘备心系百姓,带领百姓和众人一起走到了江夏。

后来抓住敌将时,都是仁德为先,残忍为后。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精选4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精选4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精选4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篇1《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三国时期“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发生的事件。

主要人物有:曹操、司马懿、孙权、周瑜、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

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不同寻常的英雄人物,但使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这三位:关羽、诸葛亮和刘备。

先说刘备,他以卖草鞋出生,是汉室王朝的皇叔,他广交天下好汉,因此遇见了关羽和张飞,三个人情投意合结为异姓兄弟。

再说诸葛亮,诸葛亮是风水先生司马徽、徐庶推介给刘备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空城计、草船借箭等都是诸葛亮的妙计。

关羽是个很重义气的人,在下邳城失守的时候在土山上跟曹操说了三个条件,如果同意就投曹操,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只要知道大哥刘备的消息就走人。

等关羽投降之后,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赏赐金银和美女都没有打动关羽。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要对别人尊重一点,别人才会尊重你,真正信服你。

因为刘备对关羽很尊重,所以即使曹操对他再好,关羽还是忘不了刘备,一定要去找大哥刘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篇2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汉的故事,我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仔细地欣赏了一番,这就是“三国”。

一说起《三国演义》,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心地仁慈、胸怀大志的刘皇叔;机智多谋,刚腹自用的曹操;心胸狭窄的周瑜……但我一合上书,诸葛孔明的身影就隐隐约约浮现在我的面前。

我佩服诸葛孔明。

他足智多谋,年幼时就开始为蜀国效力。

他用一招火攻计使夏侯惇兵败博望坡,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使东吴无言以对,即使他死后也在之前布置好一切,还活活把仲达吓走了。

假如蜀国没有诸葛孔明,历史将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葛孔明虽然一世英明,而生命却非常短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以上作文10篇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里,却引发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正是在罗贯中笔下的著作《三国演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感想400字以上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一看完《三国演义》,书中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众多英雄人物,我没能记住多少,但对一个人物印象特别深刻,非常喜欢,那就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是军事天才,外交天才,谋略家。

但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气象学家。

他聚谋胆于一身,口能战群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凭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大智大勇无人能及,绝对是举世无双足智多谋的盖世英雄。

他淡名利隐居茅庐,为人谦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诸葛亮还是个心理学家。

他用激将法让张飞巧立奇功;借曹操词赋激公瑾联刘抗曹;骂死王朗等,都是他对张飞、周瑜和王朗等人心理的准确把握。

身处危境时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完美弹奏了一曲“空城计”,虽说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之所以敢冒此险,是他掌握了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心理。

战争其实就是交战双方主帅斗智斗勇。

诸葛亮除了足智多谋,还有出乎司马懿意料之外的胆识。

足智多谋大智大勇的诸葛亮多次力挽狂澜于危难之际。

草船借箭,借东风,并不是诸葛亮能掐会算,而是他对南方地理气象的把握,熟知地理人文胸有成竹。

他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

所以周瑜知道真相后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承认诸葛亮棋高一着。

如果诸葛亮没有气象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借不来十多万支箭;“火烧赤壁”那时正值季节交替,诸葛亮就像天气预报一样算准了起东风的时间,使周瑜能把握机会火烧赤壁,促成了战略战争的胜利,开创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

所以说,诸葛亮还是个天文气象学家。

诸葛亮不仅生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甚至于死后,还能以“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无不体现他心理学上的造诣,怪不得鲁迅先生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呢。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二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犹太人生下小孩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圣经》上涂上蜂蜜,让婴儿亲口去舔,让他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

的确,阅读是件多么有滋味儿的事,它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近期读的几本书中,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三国演义》。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汇在字里行间,“黄巾之乱,群雄逐鹿、三国归晋”等一幕幕波澜起伏,“曹操、孙权、刘备”等一位位人物鲜活可感,还有那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使我看得流连忘返,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这本书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地把我吸引住。

当我看到曹操和蒋干的大军兵临城下时,我的心砰砰直跳,真为诸葛亮捏一把汗;而当我看到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悠然操琴智退司马懿十万兵马时,我不禁拍手叫绝,心里直呼“太帅了!”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阅读《三国演义》不仅让我知礼明义,还体验到许多乐趣。

一次在课间休息时,有位同学在台上给我们讲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这位同学讲着讲着突然忘词了,这时,老师就问“谁能接着把故事讲完?”此时,我立刻站起来脱口而出:“之后,诸葛亮的水军在船上向着对岸大喊--”等我一口气把故事讲完,雷鸣般的掌声立刻在耳边响起。

此时我都觉得自己飘飘然了,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是件多么自豪的事啊!之后,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更是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来细细品读,百看不厌,从书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三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一本让我心潮澎湃、感慨颇多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它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比如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直口快的张飞、骁勇善战的关羽、还有老奸巨猾的曹操、心地仁慈的刘备--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

他在茅庐草舍之中,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这段对话被后人物称为著名的“隆中对”。

后来随刘备出山,与东吴联盟对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魏,并且趁机夺取了荆州。

气死了周瑜,“盗取“了益州,终于让刘备面南背北登基称帝,成立西蜀。

这一切,可以说诸葛亮是第一功臣,为刘备统一全国打好了坚固的基础。

可刘备后来在白帝城病逝,托孤于孔明。

之后刘禅登基,却不理朝政。

孔明十分寒心,先后上书《前、后出师表》,孤注一掷,强攻魏国。

可天不由人,马谡失守街亭,失去了一举消灭魏国的最佳时机,孔明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病逝之后,蜀被灭,刘禅在曹魏乐不思蜀。

整本书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场智慧和勇气的战争,使一位足智多谋,忠于职守、一心为国的诸葛亮跃然纸上。

他的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讲述了2000年前,在长江两岸发生的关于“魏”、“蜀”、”吴”三国之争的故事。

我从五岁开始就对《三国演义》有了兴趣,让妈妈给我买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和漫画,我看得爱不释手;九岁的时候看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对故事和人物有了大概的了解;从去年开始我又看了好几遍原著,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仁善的刘备、忠心耿耿的关羽、所向无敌的张飞、龙胆将军赵云、残暴奸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随机应变,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一生中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大摆空城计、骂死三朗、智取华容道、以木偶退司马懿--这些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

他还很忠诚,他跟着刘备出山之后就认定了刘备为主公,没有因为其他国家的势力大而投靠别人,一心帮刘备打天下,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对他非常佩服。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大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每读一遍都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五吕布、张飞、马超、黄忠--一位位豪气冲天的英雄人物。

官渡之战、火烧赤壁、下邳之战、过五关斩六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片段。

就汇成了天下闻名的《三国演义》。

他,单骑救主,身披银甲,一把寒雪枪,划破苍穹,惊艳了岁月,叱咤了风云。

他,七进七出,千里走单骑,在长坂坡助张飞大败曹军,是个让曹军心惊胆战的风流人物。

他,就是--赵云。

坐骑夜狮子带着他过山川履如平地,武器寒雪枪带着他杀曹军如探囊中之物。

这是何等的雄姿英发,是何等的潇洒。

硝烟四起,风云如晦,血流成河,铮铮铁马,这就是官渡之战--决定百年历史的一场大战。

曹操这个奸雄,使出了各式各样的奸计,终于大败袁军,先后收复冀、幽、并、青四州。

袁本初被逼得走投无路,大吐一口鲜血,气急攻心而亡。

而他的三个儿子,死到临头还在争夺世子之位,这才使袁军兵力大减,不团结一致,哪有不兵败的道理呢?而曹操的势力却因此战更加强大、雄厚,从而取代袁绍的霸主之位。

《三国演义》不仅使我对历史充满了兴趣,也让我对事情的认知更加深刻。

热血张飞,教会我率真;勇猛赵云,教会我忠义;仁义刘备,教会我以德服人;机智孔明,教会我三思而后行。

黄忠尚可老当益壮,作为意气风发的我们,又怎能不“抚壮而弃秽兮”?《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六《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灿烂的一页,每次读到这本书,我都会被书中的人物深深的吸引着,打动着,让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司马炎建立晋朝期间发生的事情。

书中刻画了将近200个人物,有生性多疑的曹操;有心胸狭窄、忌才好胜的周瑜;有求贤若渴的刘备;有忠心耿耿的赵子龙;还有武艺高强、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关羽,在这些人物当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关羽了,他温酒斩华雄、降汉不降操、过五关斩六将。

虽然关羽是英雄,但是他太过于骄傲和大意,导致蜀国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借”回来的战略要地--荆州九郡,拱手相让给了吴国。

当年关羽驻守在荆州,孙权苦攻不下,整日发愁,他的谋士陆逊给他想了一个计策,就是假借归顺之名,向当时的荆州守将关羽送了许多美女和好酒,以达到麻痹关羽的目的,果不其然,因关羽的骄傲自大,蛮横无理,使得孙刘关系进一步恶化,最后由于志骄意满失了荆州,功亏一篑,致使他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由此我也想起了前段时间的段考,因为我的骄傲和大意,结果语文阅读分析题做漏做错,最后只得了个89分,失策失策!这正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我大意失分数!以史为例,以史为鉴,我明白了: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可以骄傲自大,在任何事面前都不可以松懈,否则必然会败北。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七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进两百个人物形象,此书的作者罗贯中将三十六计融汇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我喜欢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些语句也富有很深的含义。

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

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再说我喜欢的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书中的情节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书中人物的优秀品德、智慧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书感想范文八《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有步步惊心的朝堂,也有臣将之间的勾心斗角--最吸引我的是个性鲜明的人物。

盯着主角光环,刘备在书中大仁大义,甚得人心,令无数将领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他太过优柔寡断,卧龙凤雏兼得,却得不了天下。

比起刘备我更欣赏诸葛亮,羽扇纶巾,身长八尺,二十七岁就有安邦定国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