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
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
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
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
“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
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
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1)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1)【内容提要】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状况几方面表明它正存有着难以突破的瓶颈现象。
通过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能更好地反思中西比较诗学如何才能继续切入进当今的文化转型和文学生产中,起到真正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为有效的知识生产,中西比较诗学研究曾置身于近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语境之中,使文学理论作为一种话语系统参与到了社会批判和社会设计中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并起到了相应的社会作用。
虽然中西比较诗学现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领域并仍在发展,但是由于学科旨趣的笼统抽象、研究范围的断裂、研究范式的停滞等因素使它未能与当下最前沿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现象衔接,也未能切入当代正在发生变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生产中,故而目前的比较诗学没能再像其在20世纪初期与80年代一般取得辉煌成就和作用。
笔者认为这种状况将会长期存在且难以突破,故将之比拟为“瓶颈”现象。
那么,瓶颈现象是如何全方位表现的?何以导致此现象?又是否能有解决之途径呢?一所谓瓶颈现象,按其形象应具有两个相应特征:1、曾经取得过丰硕的成果。
2、目前存在难以突破的“堵塞”状态。
细究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和现状确有此特点。
首先就发展历史而言,中西比较诗学曾经取得过的辉煌成就,笔者在此无需赘言① 。
但是在这些成就之上,近十年来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却一直未能再有实质性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研究范围来看,纵观百年来的相关研究便不难发现:所谓“比较”一直存有裂缝和断层。
中西方所有的诗学比较实际上都是在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古代、当代文论之间进行,这业已成为中西比较诗学不争的学科前提和范围。
而中国当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则似乎永远理应被淡漠和缺席。
这种不加反思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视域是理所应当的吗?如果它不能涵盖中西比较诗学理应包括的全部范围,那么为何这种断层的比较现象并未在各种时髦文学理论被引进和盛行的当今引起重视和突破?第二,即使是在以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来比较的视域,在西方最新的理论发展趋势下,二者之间也并无“比较”可言。
比较文学研究 第七章 中西诗学比较

三、中西方诗学理论的差异
诗学体系上的区别
西方的文学观念,以叙事文学为本位, 西方的文学观念,以叙事文学为本位,形成对文学性质的认识是摹 仿与再现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以抒情文学为本位,形成对文学性质的看法就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以抒情文学为本位, 是言志与表现
诗学理论形态上的区别
西方的诗学理论重论辨,带有较多的分析性、逻辑性;中国传统的 西方的诗学理论重论辨,带有较多的分析性、逻辑性; 诗学理论重领悟,带有较多的直观性、 诗学理论重领悟,带有较多的直观性、经验性 西方的诗学理论有较强的系统性; 西方的诗学理论有较强的系统性;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则较为零散 西方的诗学观念表现出较强的明晰性; 西方的诗学观念表现出较强的明晰性;中国传统的诗学观点则表现 出较大的模糊性
中西方诗学理论在发展上的不同
西方诗学理论的发展呈多元性的特点: 西方诗学理论的发展呈多元性的特点:而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发展 则主要为一元性的特点
本章重点
了解中西方古代文论理论体系、 了解中西方古代文论理论体系、理论形态及 理论发展上的差别
思考题
1. 2. 3.
什么是诗学?什么是比较诗学? 什么是诗学?什么是比较诗学? 谈比较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论述中西诗学理论的差异
第七章 中西诗学比较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中西古代文论的不同及其原因
一、诗学与比较诗学
诗学就是文艺理论
各民族文学中,诗歌都是较早产生的一种样式, 各民族文学中,诗歌都是较早产生的一种样式, 对诗歌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对整个文学的研究; 对诗歌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对整个文学的研究;亚 理士多德最早的文论著作命名为《诗学》 理士多德最早的文论著作命比较 研究
二、比较诗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庞莉芹【摘要】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
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He described the scope and mutual conceptual interpr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anatyzeu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orld. Cao hoped to getrid of the Chinese acadmic aphesia by emphasizing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set up a new uniuersal system of literary theoy through equal dialogue with western culture and in-depeth inter-civilization research.【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2)003【总页数】4页(P47-49,61)【关键词】《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文论;“失语症”;“跨文明”【作者】庞莉芹【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1904年,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红楼梦评论》,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开端。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导读(一)1“人:诗意的栖居”是(B)提出的。
A、尼采B、荷尔德林C、萨特D、海德格尔2(C)是一种文学中最抽象的表达形式。
A、小说B、寓言C、诗D、散文3以下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的是(ACD)。
A、伤痕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反思文学D、寻根文学4关于诗研究的学问即是诗学。
(×)5诗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文体形式。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导读(二)1《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创作者是(B)。
A、贝多芬B、肖斯坦科维奇C、莫扎特D、舒伯特2(C)是由利玛窦带入中国的。
A、伊斯兰教B、道家C、基督教D、佛教3以下(D)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大师。
A、叔本华B、尼采C、黑格尔D、柏拉图4哲学强调的是一种感性思辨。
(×)521世纪这一时代是一个高度敬仰纯艺术的时代。
(×)诗学的定义及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一)1在古希腊时期,(A)不属于文艺的主要构成部分。
A、小说B、史诗C、抒情诗D、戏剧2亚里士多德的(C)最早出现“诗学”这个术语。
A、《工具论》B、《形而上学》C、《诗学》D、《政治学》3以下属于雅典的三大悲剧诗人的是(ABD)。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波利斯D、欧里庇得斯4在西方文化传统上,“poetics”已有三千多年独立学科的历史。
(×)5诗学是一门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
(√)诗学的定义及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二)1文学理论要比文艺理论概念外延要(C)。
A、大B、一样C、小D、说不清2“poetic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是由(C)提出的。
A、柏拉图B、黑格尔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3(B)把“poetics”定义为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学的论述或者是关于笔记的汇编。
A、《牛津百科全书辞典》B、《兰登书屋英语辞典》C、《世界之书百科辞典》D、《简明牛津英语辞典》4诗学是对文学、建筑、绘画等总体艺术门类的文学批评。
(√)5西方学界把关于诗的研究作为一个方向来指称时,更多使用的是“poetics”这一词。
比较文学_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比较文学_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渊源学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
答案:错误2.渊源学对外国文学渊源的探究不仅可以建立在实证性研究基础之上,也可以是以类似性为基础的文学关系“想象”。
答案:错误3.对渊源学施加影响的源头是明确的,不需要研究者加以考证和追溯。
答案:错误4.从阐释学的观点看,误读在交流中是必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读者的接受期待。
答案:正确5.创造性误读是指主体对外来对象的有目的的选择,通过吸收和改造异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创造出一些新的思想和形式。
答案:正确6.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形象”主要指文学中的()答案:异国形象7.下列关于形象学的研究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研究某国文学中的人物形象8.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语,或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对他者形象的一种象征性表述,我们称之为()答案:套话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特性?()答案:一个民族对异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是一致的10.形象学中的形象,不仅仅指异国的人物、景物,也可以指作品中关于异国的情感、观念和言辞。
答案:正确11.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
答案:错误12.“中华民族”的观念是随着空间的扩展和“他者”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答案:正确13.形象学中的民族意识是可以消除的。
答案:错误14.形象学的突出特点是关于“异”的研究。
答案:正确15.一般认为,比较文学的主题学是在()中培育出来的。
答案:民俗学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内容()答案:修辞17.()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动物或植物,还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
答案:意象18.下列选项中,属于属于主题史研究范围的是()答案:中西文学死亡意象的比较19.文学的主题不同于它的题材,在于它具有什么特点()答案:抽象性与丰富性20.主题研究和主题学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对某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探讨和揭示。
中西诗学比较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初探摘要:诗学这一术语,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学就是关于诗的艺术。
而现代意义上的诗学和传统的诗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本质上是一种文艺理论或文学理论研究,是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总称。
中国和西方由于社会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中国诗学和西方诗学呈现迥异的色彩。
因此,要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中西诗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找到中西诗学产生不同的真正根源,以有利于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
关键词:诗学比较文化特征一、引言诗学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诗学的概念包含了诗和技艺两个方面。
即诗学是关于诗的艺术。
在古希腊,作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或创造,而是等同于一个制作或生产的过程。
因此,那时作诗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技艺。
而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不但探讨了诗的种类、功能、性质,也探讨了其他艺术理论以及悲剧、模仿等美学理论,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把诗放到了一般的意义上,即艺术。
这就给诗学定了位,将诗学概念引入了美学,把诗学看作了一般的文艺理论。
而中国古代使用诗学一词,其内涵和西方是很不相同的。
在中国古代,诗学有时是指《诗经》之学,有时也指诗歌的创作技巧和批评著述。
如元代杨载的《诗学正源》,明代周鸣的《诗学梯航》等。
这些著作所使用的诗学意义一般主要指诗歌的创作与技巧,同时也涉及诗歌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理论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狭义的诗学概念。
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诗学概念已经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诗学了,同时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古代的诗学概念,而是一个融文艺学、文艺理论及美学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科理论的总称。
而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及文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离不开对中西诗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特征才能真正找到导致中西诗学呈现不同特色的根源,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中西方诗学,推动中西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习题答案

比较文学习题答案问答题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这一名称实在是名不符其实)。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以下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的是()。
答案: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问题:关于诗研究的学问即是诗学。
()答案:错误问题:诗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文体形式。
()答案:正确第2章问题:《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创作者是()。
答案:肖斯坦科维奇问题:()是由利玛窦带入中国的。
答案:基督教问题:以下()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大师。
答案:柏拉图问题:哲学强调的是一种感性思辨。
()答案:错误问题:21世纪这一时代是一个高度敬仰纯艺术的时代。
()答案:错误第3章问题:在古希腊时期,()不属于文艺的主要构成部分。
答案:小说问题:亚里士多德的()最早出现“诗学”这个术语。
答案:《诗学》问题:以下属于雅典的三大悲剧诗人的是()。
答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问题:在西方文化传统上,“poetics”已有三千多年独立学科的历史。
()答案:错误问题:诗学是一门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
()答案:正确第4章问题:文学理论要比文艺理论概念外延要()。
答案:小问题:“poetics”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概念是由( )提出的。
答案:亚里士多德问题:()把“poetics”定义为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学的论述或者是关于笔记的汇编。
答案:《兰登书屋英语辞典》问题:诗学是对文学、建筑、绘画等总体艺术门类的文学批评。
()答案:正确问题:西方学界把关于诗的研究作为一个方向来指称时,更多使用的是“poetics”这一词。
()答案:错误第5章问题:“诗学”作为词语的第一次使用最早见于唐人郑谷的()。
答案:《中年》问题:()的《六一诗话》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话文本。
答案:欧阳修问题:以下属于西方文艺理论特征的是()。
答案:思辨性#逻辑性#理性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艺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和审美心理上其实是没有差异的。
()答案:错误问题:诗学不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存有的一个现成的概念。
()答案:错误第6章问题:()是人作为生命体生存的最高级形态。
答案:艺术和哲学问题:()能满足人对感性审美的欲求。
答案:艺术问题:以下属于思辨的理性文化的是()。
答案:伦理#宗教#哲学问题:黑洞就是一种密度超大的星球。
()答案:正确问题:艺术不是理性的、思辨的。
()答案:正确第7章问题:弦乐四重奏中包括了()把小提琴。
答案:2把问题: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答案:马克思·普朗克问题:以下属于舒曼钢琴曲代表作的是()。
答案:《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问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罗斯流行乐派作曲家。
()答案:错误问题:舒曼的作品反映了德国现实主义的优点和其缺点。
()答案:错误第8章问题:()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答案:舒伯特问题:擅长画虾的画家是()答案:齐白石问题:以下属于舒伯特作品的是()。
答案:《没完成交响曲》#《冬之旅》#《魔王》问题:阿炳的琵琶曲的代表作是《二泉映月》。
答案:错误问题:李苦禅是一名现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答案:正确第9章问题:《序曲》的作者是()。
答案:门德尔松问题:“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名言是()说的。
答案:罗丹问题:不属于海子的作品的是()。
答案:《围城》问题:缪斯的美让人感动的其断臂。
()答案:错误问题:《沉睡的缪斯》是古罗马雕塑家创作的一个书画作品。
()答案:错误第10章问题:()被称之为“诗鬼”。
答案:李贺问题:匈牙利音乐家()被誉为“钢琴之王”。
答案:李斯特问题:被描述成“一位依恋在法国作家乔治·桑怀里吟唱的钢琴诗人”的是()。
答案:肖邦问题:多愁善感是欧洲十七、十八世纪艺术家们的通病。
()答案:正确问题: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采用的不是“白色幽默”的笔法。
()答案:正确第11章问题:许慎的()中讲到:“哲者:知也。
”。
答案:《说文解字》问题:()认为:“生命本我的焦虑只有借助艺术才能升华到文明。
”答案:弗洛伊德问题:白居易的作品是()。
答案:《白氏长庆集》问题:《精神分析引论》是荣格的作品。
()答案:错误问题:黑格尔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张扬了感性。
答案:错误第12章问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
答案:梵高问题:以下属于梵高的作品的是()。
答案:《奥维尔教堂》问题:以下属于梵高的画作是()。
答案:《浮世绘》#《麦田与收割者》#《被围住的古塔》问题:《向日葵》是画家莫奈的代表作。
答案:错误问题:在绘画中,色彩被认为是情感的元素。
()答案:正确第13章问题:()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答案:司马迁问题:()是《呐喊》的作者。
答案:蒙克问题:爱德华·蒙克是个()的表现主义画家。
答案:挪威问题:《呐喊》不是浪漫主义表现的偶像作品。
答案:正确问题:加缪是一个法国的小说家、哲学家和存在主义者。
()答案:正确第14章问题:《物理世界奇遇记》的作者是()。
答案:伽莫夫问题:“哲学显然是全部科学之母”,这是()的主张。
答案:爱因斯坦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人是()。
答案:康德问题:《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代表。
()答案:正确问题:凡是哲学,都是关于人的。
答案:正确第15章问题:()的作品是《原始思维》。
答案:列维·布留尔问题:()的死亡哲学观是“方死方生,方生方死”。
答案:庄子问题:列维·布留尔是个()的结构主义哲学家与人类学研究者。
答案:法国问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周围客观事物占有的时空是无限的。
()答案:正确问题:“性善论”是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的基础。
()答案:错误第16章问题:()是老子的代表作。
答案:《道德经》问题:()曾说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
答案:孔子问题:()提出,“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答案:赫拉克利特问题:赫拉克利特是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
()答案:错误问题:人的一生其实是选择死亡的一生。
()答案:正确第17章问题:著作《罪与罚》的作者是()。
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问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案:老子问题:以下不属于波斯诗人伽亚谟的代表作是()。
答案:《忏悔录》#《红与黑》#《巨人传》问题:叔本华的醉生以及尼采的弃生是面对现实人生的两种哲学态度。
()答案:错误问题:伽亚谟主张“生时饮吧,死去不可复还。
”()答案:正确第18章问题:屈原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答案:《离骚》问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话是出自于()的作品。
答案:陈子昂问题:以下不是李白名句的是()。
答案:“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问题:李白把个体人格的审美价值取向于其对现世的醉生。
()答案:正确问题:《将进酒》是杜甫的作品。
()答案:错误第19章问题:()曾说过,“诸葛大名垂宇宙”。
答案:杜甫问题:俞伯牙的作品是()。
答案:《高山流水》问题:()已在六经中缺失。
答案:《乐经》问题:上下四方为宙,古往今来曰宇。
()答案:错误问题:杜甫的诗歌是现世主义风格的。
()答案:错误第20章问题:()的成名作是《春江花月夜》。
答案:张若虚问题:贝多芬的作品是()。
答案:《月光》问题:()被称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鼻祖。
答案:德彪西问题:施特劳斯是波兰著名的作曲家。
()答案:错误问题: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是“蓝色多瑙河”。
()答案:错误第21章问题:()创作了《大地之歌》。
答案:米勒问题:()是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答案:肯尼迪问题:()认为,美是派生宇宙万物的终极。
答案:柏拉图问题: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对生命时空恐惧感的物化象征。
()答案:正确问题:人可以在肉体上超越自我。
()答案:错误第22章问题:()的附庸是诗学。
答案:哲学问题: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的创生,这相当于马克思主义用()来解释宇宙的创生。
答案:规律问题:()著有作品《道德经》。
答案:老子问题:人在面对死亡的选择中,有且只有一种生命价值取向:对来世的永恒。
答案:错误问题:希伯来精神是指重现世,轻来世。
答案:错误第23章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提出来的。
答案:董仲舒问题:()是佛教的发源地。
答案:印度问题:()中曾写到:“经,元一统始。
”答案:《三统历》问题:刘歆是东汉后期一位著名的学者。
()答案:错误问题:中国道家本体论思想对中国的绘画有着重大的影响。
()答案:正确第24章问题: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中,提出“火本原说”的是()答案:赫拉克利特问题:以下属于“五经”作品的是()。
答案:《诗》#《书》#《礼》问题:唐朝“三传”指的是()。
答案:《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问题: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认为宇宙的终极本体并非上帝。
()答案:错误问题: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是”理论。
()答案:错误第25章问题:()著有代表作《理想国》。
答案:柏拉图问题:奥古斯丁认为,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是()。
答案:“上帝”问题:经院哲学认为美其实是()。
答案:上帝问题:艺术是离宇宙本体界最近的。
()答案:错误问题:黑格尔不是柏拉图主义者。
()答案:错误第26章问题:形而上者则为之()。
答案:道问题: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者是()。
答案:黑格尔问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宇宙的本体。
答案:数问题:东西方的智者哲人皆把宇宙的终极本体界定为“美”。
()答案:正确问题:“美”不是理念的理性呈现。
()答案:错误第27章问题:《物理学》的作者是()。
答案:亚里士多德问题:在西方哲学界,“本体论”这个概念是始于()使用的。
答案:17世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不是出自于()。
答案:《威尼斯商人》#《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问题:道是众妙之门()答案:正确问题:对“本体”这个术语的回答可以溯源到拉丁文。
()答案:错误第28章问题:1631年在编撰哲学辞典时,()哲学家郭克兰纽创用了“ontologie”这一概念。
答案:德国问题:《存在与虚无》是()的代表作()答案:萨特问题: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是()。
答案:《理想国》#《爱弥儿》#《教育漫话》问题:“本”的初始意义是“根”。
()答案:正确问题:胡塞尔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
()答案:错误第29章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人有两个世界。
答案:巴门尼德问题:《安魂曲》是()的名作。
答案:莫扎特问题:以下属于达芬奇的作品的是()。
答案:《自画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问题:《梁祝》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答案:正确问题:人们通常不通过理性来认识表象世界。
()答案:正确第30章问题:布莱士·帕斯卡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家以及哲学家。
答案:法国问题:《美学史》的作者是()。
答案:吉尔伯特问题:早期的宇宙学者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