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习题2

合集下载

《满江红》《夏日绝句》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doc资料

《满江红》《夏日绝句》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doc资料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 【甲】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夏日绝句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

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

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 。

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

“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答案】【小题1】“青衫湿”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寄寓颇深。

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小题2】B【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

在阅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人+事+情“的方法概括作答即可。

本词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拓展:快乐读诗词:《夏日绝句》(附练习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拓展:快乐读诗词:《夏日绝句》(附练习及答案)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神勇武力的一代枭雄,灭秦后称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后刘邦西出与之争雄天下,四年楚汉战争后在垓下之战中,兵败突围至乌江岸边不肯渡江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诗人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

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诗词背景】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

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

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

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

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

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

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

小学语文 夏日绝句 课后练习题

小学语文 夏日绝句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的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B.诗句表达了诗人宁折不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C.诗句表现了诗人不甘平凡,一心想当英雄的情怀。

二、填空题2. 默写古诗。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3. 把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古诗。

(1)宋代诗人卢钺巧妙地评议梅和雪二者的长处与不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品读借古讽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这两句诗中“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词语高度赞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2)《夏日绝句》中体现诗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的诗句是( )A.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人李清照的人生价值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经典诗文默写。

(1)《夏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__。

诗中鲜明提出作者人生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你和好友因追求学业而各奔东西,面对朋友离别的忧伤,你用诗句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经常教育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夏日绝句》精选习题第一课时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夏日绝句》精选习题第一课时

《夏日绝句》习题一、基础题1.写一写并组词。

死羽鬼雄2.给下列字注音。

杰()亦()雄()羽()死()鬼()项()二、综合题1.默写并填空。

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女词人。

自号。

济南章丘(今属 )人。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一卷。

一生经历可以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2.写出诗句的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问题。

(1)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2)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三、拓展题1.快乐阅读苑爱因斯坦在桥上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辆小汽车向爱因斯坦的家开去。

开车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他要去探望爱因斯坦。

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独自在一座小桥上走来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那位朋友走上前去问:“您在这儿干什么呢?”“有个学生约我在这儿见面,他还没来。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并没有责怪那个学生的意思。

那位朋友听了爱因斯坦的话,对迟到的学生很不满。

他说:“这不是浪费您的宝贵时间吗?”“不,”爱因斯坦扬了扬手中被雨淋湿的纸片,说,“没有浪费时间。

你看,我在等他的时候,已经解了一道难题。

”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是多么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啊!1.照样子写词语。

点点滴滴2.成语填空。

()来()去自()自()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探望---()忽然---()著名---()4.我来问,你来答。

(用原文回答)(1)爱因斯坦的朋友为什么对学生不满?(2)为什么爱因斯坦说他没有浪费时间?(3)从短文中你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一个人?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写一写并组词。

略。

2.给下列字注音。

jíe yì xióng yǔ sǐ guǐ xiàng二、综合题1.默写并填空。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一、古诗默写: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字组词:塞:()()()秦:()()()征:()()()词:()()()催:()()()醉:()()()杰:()()()亦:()()()雄:()()()项:()()()三、多音字:塞:sài() sāi() sè()还:huán() hái()将:jiàng() jiāng()几:jǐ() jī()四、形近字:塞()赛()秦()奏()催()摧()醉()碎()雄()难()项()顶()参考答案一、古诗默写: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生字组词:塞:关塞要塞边塞秦:秦代秦朝秦岭征:征战出征征程词:宋词填词词语催:催促催命催化醉:醉鬼醉酒陶醉杰:英杰豪杰杰出亦:亦然人云亦云亦庄亦谐雄:枭雄英雄雄伟项:强项项目款项三、多音字:塞:sài(边塞)sāi(塞住)sè(阻塞)还:huán(归还) hái(还是)将:jiàng(少将) jiāng(将近)几:jǐ(几个) jī(几乎)四、形近字:塞(边塞)赛(赛跑)秦(秦朝)奏(演奏)催(催促)摧(摧毁)醉(陶醉)碎(破碎)雄(英雄)难(困难)项(项目)顶(头顶)。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赏析+同步练习+教案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赏析+同步练习+教案

《夏日绝句》诗词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同步练习]1.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2.试分析这首诗的风格特色。

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目猜测文本内容。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1

《夏日绝句》习题一、背诵并默写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二、写出《夏日绝句》的诗歌大意。

三、《夏日绝句》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四、试分析《夏日绝句》的风格特色。

五、鉴赏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六、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参考答案:一、略。

二、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三、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宝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四、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I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I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II)卷1. 下列句子中,用了夜晚的修辞手法描写夏天的是: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人归五月衣,悲不成伤心。

C. 东篱乱菊自芬芳,岁晚因寒不放阳。

D. 年年岁岁芳菲尽,不辞花开世界春。

2. “夜市报平安,烟花千里目”这句诗反映了作者:A. 喜爱夏天夜晚的繁华景色B. 对夜市的繁忙及各种娱乐活动的喜爱C. 对夏天夜晚烟花的喜爱D. 表达了对夏天夜晚宁静的向往3. 下列句子中,用比似修辞手法描写夏天的是:A. 夏天里的太阳好像火球,像一面滚轮。

B. 阳光照在花树上,像给它们披上了一件金衣裳。

C. 树上的鸟儿唱歌,像是在赞美夏天的美好。

D. 草地上蝴蝶飞舞,仿佛在欢庆夏天的到来。

4. “红锦枝,绿羽翅,忽明忽暗过墙去。

”这句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A. 居住环境不佳B. 生活琐碎而平凡C. 活泼热闹,有趣可爱D. 世事变换、多彩多姿5. 诗中“夏日绝句”这个题目的意义是:A. 描写了夏天的景色B.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感受C. 仅仅是一个标题,没有特别的意义D. 旨在告诉读者这是绝句的作品6. 诗中提到的“长亭”、“桂子”和“年丰富者”都是夏天的象征,下面不正确的是:A. 长亭:夏天的标志B. 桂子:夏天的花C. 年丰富者:夏天的作物D. 全部都正确7. “夏天的夜空真美丽,繁星点点夺人眼”这句话的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夸张C. 拟人D. 暗示8. 猜一猜大雨和小雨分别都是用什么诗句描写的:A. 大雨:滚轮滚一圈,好像一条大河。

B. 大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 小雨:能饮一杯无。

D. 小雨:好像是影子一样,出现又消失。

9. 作者用“眼帘”、“温暖的南风”和“窗外”等手法描写了:A. 诗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B. 诗中的气候和季节C. 诗中的具体场景和景色D. 诗中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10.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似修辞手法描写夏天的是:A. 炎炎夏日,烈日炎炎,太阳好像火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习题
一、给下列词注释。

1、人杰:
2、鬼雄:
3、思:
4、江东:
二、解释下列句子。

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古诗知识选择题。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清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4、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古诗地名园:(填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3、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4、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对比阅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杨万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
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
金凤仍开最小花。

宋代诗人杨万里和李清照都写过以“夏日绝句”为题目的诗。

试分析比较这两首诗蕴含的诗意。

六、诗歌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背景提示】《夏日绝句》写于北宋南逃时期。

当时北宋尚有力胜金人、收复中原的机会,但胆小怯懦的宋高宗无心御敌,致使中原蹂躏于金人铁蹄之下。

李清照便是受难中的一员。

《题乌江亭》写于会昌年间,当时杜牧遭受朝臣排挤,被贬为地方刺史,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书主张改革政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他积极推行变法。

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

《叠题乌江亭》就写于这个时期。

针对项羽,后人评说不一,原因在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个人际遇不同而致。

请结合李、杜、王三人生活背景提示,分析三首诗的写作当时意义:
参考答案:
一、1、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怀念。

4、指长江下游一带。

二、1、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2、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三、1、A 2、B 3、A 4、C
四、1、西湖2、阳关3、青海玉门关4、姑苏5、渭城
五、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诗人杨万里通过两种夏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草印证了前面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六、李诗:以项羽誓不过江东的英雄气概,辛辣讽刺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不顾百姓死活的南宋统治者。

杜诗:以项羽不能“包羞忍耻”而埋没“英雄”的教训来激励自己要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王诗:以项羽失去人心、大势已去隐喻宋王朝将要走向没落边缘而无法挽救,以警醒宋代统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