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__有理数总复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章末专题复习练习题(教师版)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章末专题复习练习题专题课1 绝对值的应用类型1 绝对值的非负性①|a |≥0.①若|a |+|b |=0,则a =b =0.1.若|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B .x ≤0C .x ≥0D .x <0 2.若|x -2|=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已知|x -3|+|y -1|=0,求2x +3y 的值.4.已知有理数|x -2|与|y -3|互为相反数,求x +y +xy 的值.类型2 绝对值的最值问题5.当a =2时,|2-a |+2会有最小值,且最小值是________. 6.当b =12 时,5-|2b -1|会有最大值,最大值是________.7.已知x 为有理数,则|x -5|+|x -3|的最小值是________.8.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5和-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1)若|x -2|=5,则x =________;(2)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 ,|x -3|+|x -6|有最小值,请写出当x 在什么范围时|x-3|+|x -6|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3)当x 取何值时,|x -2|+|x -(-3)|+|x -4|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专题课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类型1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如图,数轴上的四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 ,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B .c <0C .b <cD .-1>d2.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 ,-a ,-1,1的大小关系是( )A .a <-1<1<-aB .-a <-1<a <1C .a <-1<-a <1D .-a <-1<1<a 3.大于-2.5而小于3.5的整数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4.已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在数轴上找出表示-a ,-b 的点,并用“<”连接a ,b ,-a ,-b .5.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这些数用“>”连接起来: 3.5,3.5的相反数,-12 ,绝对值等于3的数,最大的负整数.类型2 利用比较大小的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6.下列各数中:-1,0,12,0.5,最小的数是( )A .0.5B .0C .12D .-1 7.下列比较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A .-3<-4B .-(-3)<|-3|C .-12 >-13D .|-16 |>-178.比较大小:1100 ________-0.009;-2 0192 020 ________-2 0202 019 .9.已知数:0,-2,1,-3,5.用“>”把各数连接起来.类型3 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10.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0.1与-0.2;(2)-45 与-56 ;(3)-821 与-|-17 |.类型4 利用特殊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1.如图,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a ,b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a |<|b |D .-a <-b 12.如果a >0,b <0,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a >b B .a >b >-a >-b C .-b >a >b >-a D .b >a >-b >-a专题课3 一线串起有理数类型1 数轴与有理数1.数轴上,如果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那么a 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皆有可能2.点M 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M 沿数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N ,则点N 表示的数是( )A .3B .5C .-7D .3或-7【变式】 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2,若将点B 在数轴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A 重合,则数a 为( )A .5B .-1C .5或-1D .5或-2 3.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4,距A 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4.请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3|,4,-1.5,-5,212 并将它们用“>”连接起来,并回答表示最大数与最小数两点之间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5.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先向右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然后又向左爬了10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1)画出数轴,标出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写出A,B,C三点表示的数;(2)根据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点C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哪个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得到的?(3)若蚂蚁从点D出发,先向右爬了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爬了4个单位长度,此时它恰好回到了原点,求点D表示的数.类型2数轴与相反数6.已知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是6,它们分别表示的两个数a、b互为相反数(a>b),那么a=________,b=________.7.在数轴上,点A表示1,点B、点C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C与点A间的距离为3,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8.小明做题时,画了一个数轴,在数轴上原有一个点A,其表示的数是-3,由于粗心,把数轴的原点标错了位置,使点A正好落在了-3的相反数的位置,想想,要把数轴画正确,原点要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 )A.向右移6个单位长度B.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C.向左移6个单位长度D.向左移3个单位长度9.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C表示的数是多少?(2)如果点D、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C、D表示的数是多少?类型3数轴与绝对值10.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所对应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的点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11.如图,已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A.-4 B.0 C.-2 D.4 12.已知a,b是不为0的有理数,且|a|=-a,|b|=b,|a|>|b|,那么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a,b时,正确的是( )1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2,|b|=3,则a=________,b=________.14.如图,奥运福娃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 m)上沿着网格线运动.贝贝从A处出发去寻找B,C,D处的其他福娃,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 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B→D(________),C→________(-3,-4);(2)若贝贝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贝贝走过的路程.类型4利用数轴探究问题15.根据给出的数轴及已知条件,解答下面的问题:(1)已知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为1,-52 ,-3,观察数轴,与点A 的距离3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以点A 为分界点,把数轴折叠,与点B 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3)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与B 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0.5;若此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1(M 在N 的左侧),且当A 点与C 点重合时,M 点与N 点也恰好重合,则点M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N 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6.(1)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从-1到1有3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_; ①从-2到2有5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①从-3到3有7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100到100有________个整数;(2)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从-3.9到3.9有7个整数,从-10.1到10.1有________个整数;(3)在单位长度是1 cm 的数轴上任意画一条长为1 000 cm 的线段AB ,线段AB 盖住的整点最多有多少个?专题课4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简便方法归纳 方法1 相反数结合法【例1】 计算:(-2)+3+1+(-3)+2+(-4).方法2 同号结合法——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相加 【例2】 计算:(+9)-(+10)+(-2)-(-8)+3.方法3 同分母结合法 【例3】 计算:(1)-23 -35 +78 -13 -25 +18 ;(2)-479 -(-315 )-(+229 )+(-615 ).方法4 凑整结合——分数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结合相加 【例4】 计算:|-0.75|+(-3)-(-0.25)+|-18 |+78 .方法5 分解——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 【例5】 计算:-156 +(-523 )+2434 +312 .方法6 裂项相消法【例6】 观察下列各式:12 =11×2 =1-12 ,16 =12×3 =12 -13 ,112 =13×4 =13 -14 ,…,根据规律完成下列各题. (1)19×10=________; (2)计算12 +16 +112 +120 +…+19 900的值为________.易错点 分解带分数时易弄错符号【例7】 计算:634 +313 -514 -312 +123 .强化训练 计算:(1)(-7)-(+5)+(-4)-(-10);(2)-9+6-(+11)-(-15);(3)3.5-4.6+3.5-2.4;(4)12 +(-23 )+45 +(-12 )+(-13 );(5)-478 -(-512 )+(-412 )-318 ;(6)0.25+112 +(-23 )-14 +(-512 );(7)|-12 |-(-2.5)-(-1)-|0-212 |;(8)0+1-[(-1)-(-37 )-(+5)-(-47 )]+|-4|;(9)-205+40034 +(-20423 )+(-112 );(10)-12 -16 -112 -120 -130 -142 -156 -172 ;(11)1-2-3+4+5-6-7+8+…+97-98-99+100.专题课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归纳 方法1 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 计算:531 ×(-29 )×(-2115 )×(-412 ).方法2 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例2】 计算:(1)-16×(34 -78 +12 )+(-1)2020.(2)391314 ×(-14);方法3 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3】 计算:4×(-367 )-3×(-367 )-6×367 .方法4 除法变乘法,再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例4】 计算:(113 -58 +712 )÷(-124 ).强化训练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1)-0.75×(-112 )÷(-214 );(2)-(3-5)×32÷(-1)3;(3)(-1.5)×45 ÷(-25 )×34 ;(4)-14-(12 -23 +14 )×12;(5)(-5)÷(-127 )×(-214 )÷7;(6)1318 ÷(-7);(7)(-5)-(-5)×110 ÷110 ×(-5);(8)2×(-137 )-234 ×13+(-137 )×5+14 ×(-13);(9)12.5×6.787 5×18 +1.25×678.75×0.125+0.125×533.75×18 ;(10)-14-(-512 )×411 +(-2)3÷|-32+1|;(11)1-(-112 )÷(12 -14 -16 );(12)1-0.52 -|0.5-23 |÷13 ×|-2-(-3)2|;(13)[(-1)2 021-(32 -56 -19 )×18]÷|-2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章末专题复习练习题专题课1绝对值的应用类型1绝对值的非负性①|a|≥0.①若|a|+|b|=0,则a=b=0.1.若|x|=x,则x的取值范围是( C )A.x>0 B.x≤0 C.x≥0 D.x<02.若|x-2|=2-x,则x的取值范围是x≤2.3.已知|x-3|+|y-1|=0,求2x+3y的值.解:因为|x-3|和|y-1|均为非负数,即|x-3|≥0, |y-1|≥0,又因为|x-3|+|y-1|=0,所以|x-3|=0,|y-1|=0.所以x-3=0,y-1=0.所以x=3,y=1.所以2x+3y=2×3+3×1=9.4.已知有理数|x-2|与|y-3|互为相反数,求x+y+xy的值.解:因为|x-2|与|y-3|互为相反数,所以|x-2|=-|y-3|.所以|x-2|+|y-3|=0.所以x-2=0,y-3=0.所以x=2,y=3.所以x+y+xy=2+3+2×3=11.类型2 绝对值的最值问题5.当a =2时,|2-a |+2会有最小值,且最小值是2. 6.当b =12 时,5-|2b -1|会有最大值,最大值是5.7.已知x 为有理数,则|x -5|+|x -3|的最小值是2.8.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5和-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1)若|x -2|=5,则x =7或-3;(2)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 ,|x -3|+|x -6|有最小值,请写出当x 在什么范围时|x -3|+|x -6|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3)当x 取何值时,|x -2|+|x -(-3)|+|x -4|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解:(2)当3≤x ≤6时,|x -3|+|x -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 (3) 当x =2时,|x -2|+|x -(-3)|+|x -4|有最小值,最小值为7.专题课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类型1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如图,数轴上的四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 ,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a >bB .c <0C .b <cD .-1>d2.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 ,-a ,-1,1的大小关系是( A )A .a <-1<1<-aB .-a <-1<a <1C .a <-1<-a <1D .-a <-1<1<a 3.大于-2.5而小于3.5的整数共有( A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4.已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在数轴上找出表示-a ,-b 的点,并用“<”连接a ,b ,-a ,-b .解:-a ,-b 对应的点如图所示. 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可得-b <a <-a <b .5.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这些数用“>”连接起来: 3.5,3.5的相反数,-12 ,绝对值等于3的数,最大的负整数.解:各数分别为:3.5,-3.5,-12,±3,-1.在数轴上表示如图:这些数由大到小用“>”连接为:3.5>3>-12 >-1>-3>-3.5.类型2 利用比较大小的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6.下列各数中:-1,0,12,0.5,最小的数是( D )A .0.5B .0C .12D .-1 7.下列比较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D )A .-3<-4B .-(-3)<|-3|C .-12 >-13D .|-16 |>-178.比较大小:1100 >-0.009;-2 0192 020 >-2 0202 019 .9.已知数:0,-2,1,-3,5.用“>”把各数连接起来. 解:5>1>0>-2>-3.类型3 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10.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0.1与-0.2;解:因为|-0.1|=0.1,|-0.2|=0.2,且0.1<0.2,所以-0.1>-0.2.(2)-45 与-56;解:因为|-45 |=45 =2430 ,|-56 |=56 =2530 ,且2430 <2530 , 所以-45 >-56 .(3)-821 与-|-17 |.解:-|-17 |=-17.因为|-821 |=821 ,|-17 |=17 =321 ,且821 >321 , 所以-821 <-|-17 |.类型4 利用特殊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11.如图,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a ,b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B )A .-a <bB .a <bC .|a |<|b |D .-a <-b 12.如果a >0,b <0,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A ) A .-b >a >-a >b B .a >b >-a >-b C .-b >a >b >-a D .b >a >-b >-a专题课3 一线串起有理数类型1 数轴与有理数1.数轴上,如果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那么a 是( B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皆有可能2.点M 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M 沿数轴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点N ,则点N 表示的数是( A )A .3B .5C .-7D .3或-7【变式】 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2,若将点B 在数轴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A 重合,则数a 为( C )A .5B .-1C .5或-1D .5或-2 3.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4,距A 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7或-1. 4.请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3|,4,-1.5,-5,212 并将它们用“>”连接起来,并回答表示最大数与最小数两点之间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解:如图所示.4>212>-1.5>-|-3|>-5.最大数与最小数两点之间相距9个单位长度.5.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先向右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再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然后又向左爬了10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1)画出数轴,标出A ,B ,C 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并写出A ,B ,C 三点表示的数; (2)根据点C 在数轴上的位置,点C 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哪个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得到的?(3)若蚂蚁从点D 出发,先向右爬了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爬了4个单位长度,此时它恰好回到了原点,求点D 表示的数. 解:(1)如图:A ,B ,C 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4,6,-4.(2)点C 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左爬了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3)从原点向右爬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爬7个单位长度,可以到D ,结合数轴可得,点D 表示的数为-3.类型2数轴与相反数6.已知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是6,它们分别表示的两个数a、b互为相反数(a>b),那么a=3,b=-3.7.在数轴上,点A表示1,点B、点C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C与点A间的距离为3,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2或-4.8.小明做题时,画了一个数轴,在数轴上原有一个点A,其表示的数是-3,由于粗心,把数轴的原点标错了位置,使点A正好落在了-3的相反数的位置,想想,要把数轴画正确,原点要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 A )A.向右移6个单位长度B.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C.向左移6个单位长度D.向左移3个单位长度9.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C表示的数是多少?(2)如果点D、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C、D表示的数是多少?解:(1)点C表示的数是-1.(2)点C表示的数是0.5,D表示的数是-4.5.类型3数轴与绝对值10.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所对应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的点是( D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11.如图,已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C )A .-4B .0C .-2D .412.已知a ,b 是不为0的有理数,且|a |=-a ,|b |=b ,|a |>|b |,那么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a ,b 时,正确的是( C )1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 |=2,|b |=3,则a =2或-2,b =3.14.如图,奥运福娃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 m)上沿着网格线运动.贝贝从A 处出发去寻找B ,C ,D 处的其他福娃,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A →B (+1,+4),从B 到A 记为:B →A (-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B →D (+3,-2),C →A (-3,-4);(2)若贝贝的行走路线为A →B →C →D ,请计算贝贝走过的路程.解:|+1|+|+4|+|+2|+|0|+|+1|+|-2|=10(米).答:贝贝走过的路程为10米.类型4 利用数轴探究问题15.根据给出的数轴及已知条件,解答下面的问题:(1)已知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为1,-52,-3,观察数轴,与点A 的距离3的点表示的数是4或-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5;(2)以点A 为分界点,把数轴折叠,与点B 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4.5;(3)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与B 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0.5;若此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1(M 在N 的左侧),且当A 点与C 点重合时,M 点与N 点也恰好重合,则点M 表示的数是-6.5,点N 表示的数是4.5.16.(1)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从-1到1有3个整数,分别是-1,0,1;①从-2到2有5个整数,分别是-2,-1,0,1,2;①从-3到3有7个整数,分别是-3,-2,-1,0,1,2,3;①从-100到100有201个整数;(2)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从-3.9到3.9有7个整数,从-10.1到10.1有21个整数;(3)在单位长度是1 cm的数轴上任意画一条长为1 000 cm的线段AB,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最多有多少个?解:依题意,得①当线段AB起点在整点时覆盖1 001个数;①当线段AB起点不在整点,即在两个整点之间时覆盖1 000个数.综上所述,线段AB盖住的整点最多有1 001个.专题课4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技巧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简便方法归纳方法1相反数结合法【例1】计算:(-2)+3+1+(-3)+2+(-4).解:原式=[(-2)+2]+[3+(-3)]+1+(-4)=0+0+1+(-4)=-3.方法2同号结合法——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相加【例2】计算:(+9)-(+10)+(-2)-(-8)+3.解:原式=9-10-2+8+3=(9+8+3)-(10+2)=20-12=8.方法3同分母结合法【例3】计算:(1)-23 -35 +78 -13 -25 +18; 解:原式=(-23 -13 )+(-35 -25 )+(78 +18) =-1-1+1=-1.(2)-479 -(-315 )-(+229 )+(-615). 解:原式=[-479 -(+229 )]+[-(-315 )+(-615)] =-7-3=-10.方法4 凑整结合——分数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结合相加【例4】 计算:|-0.75|+(-3)-(-0.25)+|-18 |+78. 解:原式=0.75-3+0.25+18 +78=(0.75+0.25)+(18 +78)-3 =1+1-3=-1.方法5 分解——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例5】 计算:-156 +(-523 )+2434 +312. 解:原式=(-1-56 )+(-5-23 )+(24+34 )+(3+12) =[(-1)+(-5)+24+3]+[(-56 )+(-23 )+34 +12] =21+(-14) =2034.方法6 裂项相消法【例6】 观察下列各式:12 =11×2 =1-12 ,16 =12×3 =12 -13 ,112 =13×4 =13 -14,…,根据规律完成下列各题.(1)19×10 =19 -110 ; (2)计算12 +16 +112 +120 +…+19 900 的值为99100 .易错点 分解带分数时易弄错符号【例7】 计算:634 +313 -514 -312 +123. 解:原式=6+34 +3+13 -5-14 -3-12 +1+23=(6+3-5-3+1)+(34 +13 -14 -12 +23) =2+1=3.强化训练计算:(1)(-7)-(+5)+(-4)-(-10);解:原式=-7-5-4+10=-6.(2)-9+6-(+11)-(-15);解:原式=-9+6-11+15=(-9-11)+(6+15)=-20+21=1.(3)3.5-4.6+3.5-2.4;解:原式=(3.5+3.5)+(-2.4-4.6)=7-7=0.(4)12 +(-23 )+45 +(-12 )+(-13); 解:原式=[12 +(-12 )]+[(-23 )+(-13 )]+45=0+(-1)+45=-15.(5)-478 -(-512 )+(-412 )-318; 解:原式=-478 +512 -412 -318=(-478 -318 )+(512 -412) =-8+1=-7.(6)0.25+112 +(-23 )-14 +(-512); 解:原式=14 +112 +(-23 )-14 +(-512) =(14 -14 )+[112 +(-23 )+(-512)] =-1.(7)|-12 |-(-2.5)-(-1)-|0-212|; 解:原式=12 +2.5+1-212=12 +1+(2.5-212) =112.(8)0+1-[(-1)-(-37 )-(+5)-(-47)]+|-4|; 解:原式=1-[(-1)+37 -5+47]+4 =1-[(-1+37 +47)-5]+4 =10.(9)-205+40034 +(-20423 )+(-112); 解:原式=(-205)+400+34 +(-204)+(-23 )+(-1)+(-12) =(400-205-204-1)+(34 -23 -12) =-10+(-512) =-10512.(10)-12 -16 -112 -120 -130 -142 -156 -172; 解:原式=-(12 +16 +112 +120 +130 +142 +156 +172) =-(1-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 =-(1-19) =-89.(11)1-2-3+4+5-6-7+8+…+97-98-99+100.解:原式=(1-2)+(-3+4)+(5-6)+(-7+8)+…+(97-98)+(-99+100)=-1+1-1+1-…-1+1=0.专题课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技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归纳方法1 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 计算:531 ×(-29 )×(-2115 )×(-412). 解:原式=-531 ×29 ×3115 ×92=-(531 ×3115 )×(29 ×92) =-13×1 =-13.方法2 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2】 计算:(1)-16×(34 -78 +12)+(-1)2020. 解:原式=-16×34 +16×78 -16×12+1 =-12+14-8+1=-5.(2)391314×(-14); 解:原式=(40-114)×(-14) =40×(-14)-114×(-14) =-560+1=-559.方法3 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3】 计算:4×(-367 )-3×(-367 )-6×367. 解:原式=-367×(4-3+6) =-27.方法4 除法变乘法,再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4】 计算:(113 -58 +712 )÷(-124). 解:原式=(43 -58 +712)×(-24) =43 ×(-24)-58 ×(-24)+712×(-24) =-32+15-14=-31.强化训练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1)-0.75×(-112 )÷(-214); 解:原式=-34 ×(-32 )×(-49) =-12.(2)-(3-5)×32÷(-1)3;解:原式=-(-2)×9÷(-1)=-2×9÷1=-18.(3)(-1.5)×45 ÷(-25 )×34; 解:原式=32 ×45 ×52 ×34=94.(4)(2020·成都成华区期末)-14-(12 -23 +14)×12; 解:原式=-1-12 ×12+23 ×12-14×12 =-1-6+8-3=-2.(5)(-5)÷(-127 )×(-214)÷7; 解:原式=-5×79 ×94 ×17=-54.(6)1318÷(-7); 解:原式=1318 ×(-17) =(14-78 )×(-17) =-2+18=-178.(7)(-5)-(-5)×110 ÷110×(-5); 解:原式=(-5)-(-5)×110×10×(-5) =-5-25=-30.(8)2×(-137 )-234 ×13+(-137 )×5+14×(-13); 解:原式=-137 ×(2+5)-13×(234 +14) =-107×7-13×3 =-10-39=-49.(9)12.5×6.787 5×18 +1.25×678.75×0.125+0.125×533.75×18; 解:原式=(12.5×6.787 5+1.25×678.75+0.125×533.75)×18=[125×(0.678 75+6.787 5+0.533 75)]×18=125×8×18=125.(10)-14-(-512 )×411+(-2)3÷|-32+1|; 解:原式=-1+112 ×411-8÷8 =-1+2-1=0.(11)1-(-112 )÷(12 -14 -16); 解:原式=1+112 ÷(612 -312 -212) =1+112 ÷112=1+1=2.(12)1-0.52-|0.5-23 |÷13 ×|-2-(-3)2|; 解:原式=-4-16×3×11 =-4-112=-192.(13)[(-1)2 021-(32 -56 -19 )×18]÷|-22|.解:原式=[(-1)-32 ×18+56 ×18+19×18]÷4 =(-1-27+15+2)÷4 =(-11)÷4=-11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总结复习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 1. 有理数包括 和 ;整数包含: 、 、 ;分数包含: 、 。
正整数和正分数通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通称为负有理数。
;π不是有理数1、下列各数:-20、-0.5、0、+55、4、-221、+91、1、-2,是正数的有_________,是整数的有_________,是分数数的有_________,是非整数的有_________。
2. 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正数和负数经常用来表示 的量。
1、海中一潜艇所在高度为-30米,此时观察到海底一动物位于潜艇的正下方30米处,则海底动物的高度为______2、黄山主峰一天早晨气温为-1℃,中午上升了8℃,夜间又下降了10℃,那么这天夜间黄山主峰的气温是____.3、比—1大1的数为4、如果水位上升35米用+35表示,那么下降100米表示为_________,水位无变化表示为_________。
4. 数轴有三要素: 、 、 。
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边的总比 边的大。
1、在数轴上表示数:-2,2112,,0,1, 1.52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5. 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 a 和-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任意的数前面添上“ ”号,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
1、1--的相反数是______,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① π的相反数是-3.14;②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③ -(-3.8)的相反数是 3.8;④ 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不可能相等;⑤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3、数轴上表示3的点和表示-6的点的距离是 。
4、)2(--的相反数是 。
6.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该数的绝对值,用“|a|”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当a 是正数时,a a =;当a 是负数时,a a =-;当a =0时,0a =1、数轴上分属于原点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的距离为5,那么这两个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2、|x|=5则x 的值是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知识归纳+考点攻略+方法技巧)复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最0新19北/11师/8大版初中数学精品
数学8·课标版(BS)
第二章复习
方法技巧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关键是看规定 哪种意义的量为正,则与之相反意义的量为负.
2最0新19北/11师/8大版初中数学精品
数学1·6 课标版(BS)
第二章复习 ►考点五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用“>”或“<”填空:
(1)9___>_____-16; (2)-175___<_____-125;(3)0___>_____-7.
[解析] 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 9>-16;因为在数轴
7
2
数学5·课标版(BS)
第二章复习
(4) 运 算 律 : ① 交 换 律 : a·b = _____ ; ② 结 合 律 : (a·b)·c =
__a_·(_b_8(·1_.c))_法有则;理一③数:乘的两法除数对法相加除法,的同分号配得律_:_b_·a_a(,b+异c号)=得_a__b___+___,_a_c并__把. 绝对
2最0新19北/11师/8大版初中数学精品
数学2·1 课标版(BS)
第二章复习
易错警示
(1)-22 与(-2)2 不同,-22 的底数是 2,(-2)2 的底数
是-2;
(2)在计算 12÷
12―13―14时,要清楚除法没有分配律;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同时要注
意每一步运算的符号.
幂
底数
指数
2019/11/8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精品
6数学·课标版(BS)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2)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和理解。
(3)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乘法法则等。
(4)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举例:
-重点讲解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如3 + (-2)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也要适当提高要求,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运算掌握数学推理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运算速度和效率。
5.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6.培养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理数的概念: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有理数的定义及其分类。
2.有理数的性质: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性质。
3.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加、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巩固:通过复杂混合运算的题目,训练学生识别运算顺序,正确运用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复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温度上升和下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复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回顾有理数的奥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有理数=整数+分数(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有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l 正数的概念:数轴上0右边的数即比0大的数叫正数,形如+1,+0.5,+10.1,0.001…l 负数的概念:数轴上0左边的数,形如-3,-0.2,-100…(负号不能省略). l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也是偶数.①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盈利,亏损;足球比赛胜,负;收入,支出;提高,降低;上升,下降;② 不投入不支出,不盈也不亏,海平面的海拔,某一个标准或基准….用0表示;2.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法:首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再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画上箭头,反方向为负方向;最后选取适应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3. 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是0;a,b互为相反数 a+b=0;(2)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得原数的相反数,当原数是多个数的和差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下面的a,b即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代数式;(3)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0.4. 绝对值:(1)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2)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3)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的绝对值≥0 ,即绝对值非负性;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同时为0;(4)比较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倒数:(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数a(a≠0) 的倒数是 1/a,0没有倒数;(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先将其化成分数,再求其倒数;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先将其化为假分数,再求出倒数.(3)用1除以一个非0数,商就是这个数的倒数.6.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⑴ 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互为相反数的可先相加;相加可得整数的可先相加;同分母的分数可先相加;符号相同的可先相加;易于通分的可先相加).⑵ 减法法则:①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依据加法法则②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含有加法运算的和式;减法没有交换律.⑶ 乘法法则:①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把绝对值相乘;② 任何数同0相乘,得0;(另外1乘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1乘以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③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⑷ 除法法则:①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把绝对值相除;②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③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即 .⑸ 乘方:① 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表示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② 负数乘方要用括号括起来;分数乘方要用括号括起来;当指数是1时,可省略不写;③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 2n+1,2n-1; 偶次幂 2n);0的正整数次幂都是0.⑹ 混合运算:① 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②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7. 科学记数法(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它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2)准确数与近似数:与实际完全相符的数是准确数;与实际相接近的数是近似数;(3)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地,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了那一位;所以,精确度是描述一个近似数的近似程度的量;(4)有效数字:在近似数中,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一共包含的数字的个数,叫做有效数字的个数;。
最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章节目录大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目录七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7.有理数的乘法8.有理数的除法9.有理数的乘方10.科学计数法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3.整式4.整式的加减5.探索与表达规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4.角度比较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图形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1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2. 普查和抽样调查3. 数据的表示4. 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的乘法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同底数幂的除法4.整式的乘法5.平方差公式6.完全平方公式7.整式的除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角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用尺规作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索轴对称性质2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习题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3. 勾股定理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实数1.认识无理数2.平方根3.立方根4.估算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7.二次根式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一次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3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8. 三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2. 中位数与众数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 数据的离散程度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 为什么要证明2. 定义与命题3. 平行线的判定4. 平行线的性质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回顾与思考复习题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2. 直角三角形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不等关系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4. 一元一次不等式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42.图形的旋转3.中心对称4.简单的图案设计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因式分解1. 因式分解2. 提公因式法3. 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1.认识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三角形的中位线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九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的跟与系数的关系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2.用频率估计概率5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相似多边形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8.图象的位似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五章投影与视图1. 投影2. 视图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六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九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 锐角三角形2. 30°,45°,60°角的三角形函数值3. 三角函数的计算4. 解直角三角形5. 三角函数的应用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4. 二次函数的应用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圆1. 圆2. 圆的对称性6*3. 垂径定理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5.确定圆的条件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7.切线长定理8.圆内接正多边形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回顾与思考复习题7。
第二 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复习 22—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加法的交换律: a+b=b+a.
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
探究新知
方法点拨
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2)能凑整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凑整法);
(3)同号的加数放在一起相加(同号结合法) ;
(4)同分母或易于通分的分数放在一起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当指数不断增加时,底数大于1 的幂的增长速度相当快 .
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10的n次幂
等于1的后面有n个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写成 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是__正整数
_____,这种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方法点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的“三步法”
1.定a:确定a,a必须满足1≤a<10;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
是81,通常指数为1时省略不写.
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探究新知
结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意正整数次幂都是0.
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找到
每次变化后所得的结果与变化次数之间的关系.
-8 + 10 - 6 - 4 ,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
和”,按运算意义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
有同分母、有相反数、有整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
混合运算时,可以考虑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使
运算简便,在利用运算律时要注意:1.相加得整的
可先相加;2.同分母的可先相加;3.互为相反数的可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上册知识点总结(带关键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前言:七年级上知识点很简单,主要是衔接作用,很多知识点在六年级涉及过,现在是对六年级的加深与拓展。
重点难点章节有三个: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备注:本单元两个易错点: 1、图形的展开与折叠2、“三视图”判断图形个数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 锥圆锥棱锥3、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
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 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5、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6、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总结规律: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
3—3型7、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b=(C )
A.–2a B.2b C.0 D.任意有理数
3、(1)如果a=-13,那么-a=__1____; (2)如果-a=-5.4,那么a=_____35_;.4
(3)如果-x=-6,那么x=_____6_; (4)-x=9,那么x=_____-_9.
精品课件
2、|-8|= 8 ; -|-5|= ;-5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4___。
3、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C )
A.负数
B.正数
C.负数或零 D.正数或零
4、若 x ,7则 x=_____±_;
精品课件
7
:例 在数轴上表示绝对值不小于2而又不大于
5.1的所有整数;并求出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
精品课件
5.倒 1 (a≠0); 2)0没有倒数 ;a
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4)倒数是它本身的是-_1__,__0_,__1.
下列各数,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8, 1 ,-1,+(-8),1, ( 1 )
8
8
精品课件
6.绝对值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5、用-a表示的数一定是(D)
A .负数
B. 正数
C .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负数或0
6、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这个数
是(A)
A .–1 B. 1 C .±1 D. 0
7、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
( ×)
②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它就成了一个负
( ×) ③ 只要符号不同,这两个数就是相反数( )×
第二章《有理数》总复习
精品课件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 2.有理数 3.数轴 4.互为相反数 5.互为倒数 6.有理数的绝对值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8.科学记数法
二、有理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精品课件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
4
2
-3 –2 –1 0 1 2 3 4
1)数a的绝对值记作︱a︱;
若a>0,则︱a︱= a ; 2) 若a<0,则︱a︱= -a ;
若a =0,则︱a︱= 0 ;
3) 对任何有理数精品课a件 ,总有︱a︱≥0.
[基础练习]
1、-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2个单位,记作 |-.2|
9 精品课件
2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
6/7
1,25,6/7
正有理数集{1,25 …};
正整数集{ 6/7 …};
正分数集{ 1,25,0…}
自然数集{ -789,…-2}0,;-0.1, 负有理数集{-7839.1,4-20…};
判断: 1)a一定是正数; × 2)-a一定是负数; × 3)-(-a)一定大于0;× 4)0表示没精品课件有。 ×
2.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精品课件
负分数
自然数
例 : 在-3.14, -2, 12, -3, 0,-(-2),|-8|,1,-1中 ,
数的和与积
-5 -4 -3 -2
2 345
-6-5-4-3-2-10 0 1 2 3 4 5 6
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
(-3)+(-2)+(-1)+1+2+3+0= 0
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积:
(-3)×(-2)×(-1)×0 × 1×2×3= 0
精品课件
0,±1 1)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零__和__正__数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1__,-_2__,-_3___。
4)数a和b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在数轴上
表示a的点在表示b的点左侧,则b的值
为 5.
精品课件
5、已知|x|=3,|y|=2,且x<y,则x+y=_-_1_或_ -5
∵|x|=3,|y|=2 ∴x=±3,y=±2 ∵ x<y ∴x不能为3 ∴x=-3,y=2 或 x=-3,y=-2 ∴x+y=-3+2=-1 或 x+y=-3-2=-5
5
9 24
哪 些 是 整 数 、 分 数 、 正 整 数 、 负 分 数 、 非 负 数
整 数 有 : 12, -3, 0, -8
分 数 有 : -3.14, -2, -(-2),1,-1 5 924
正 整 数 有 :1 2 , | - 8 |
负 分 数 有 : -3.14,-2,-1
54
非 负 数 有 : 12,0,-(-2),|-8|,1
1)数a的相反数是-a
2)0的相反数是0.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
a+b=0.-4 -2
4 2
-4 -3 –2 –1 0 精品课件 1 2 3 4
[基础练习]
1、-5的相反数是 5;-(-8)的相反数是 -;8
- [+(-6)]=____6_; 0的相反数是 ;0 a的相反数是 -a; 的 1相反数的倒数是___;8
负整数集{ -0.1,-3.精…1品课4件};
3.数 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3 –2 –1 0 1 2 3 4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 的点表示。精品课件
[练习] 填空题: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2__,__-_1; ② 已 知 m 是 整 数 且 -4<m<3 , 则 m 为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 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C )
A.-5, B.-4 精品课件 C.-3 D.-2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 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3_,_-_2_,_-1__,0__,1_,_2。 ③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 -1 ,最小
的正整数是 1 。最大的非正数是 0 。 ④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 2 个,
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 -3 和 +3 。 精品课件
选择题: (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D )
A整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2) 下 列 语 句 中 正D 确 的 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