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复习整理

艺术概论复习整理

艺术概论复习整理艺术概论复习整理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习艺术概论的必要性一、建构新型的科学合理性知识结构的需要二、深化对艺术规律的理解1、艺术规律:艺术本身存在的本质联系与必然趋势艺术:形象性,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科学:抽象性,公式2、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①一般规律所有的艺术形式、艺术现象都具有超功利性②特殊规律A、不同的艺术形式,规律不同造型艺术:绘画,透视、色彩、明暗文学:间接性,心理描写、议论、抒情语言B、同一艺术形式内部各种不同题材有不同规律。

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三、艺术的规律可用来借鉴进行广告的创作1、意境与语言的借鉴2、新颖手法①现代主义手法:超现实主义,荒诞派②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颠覆逻多斯中心主义消解二元对立结构模式:如语言/言语、道德/欲望、所指/能指、文化/自然、男人/女人第二节学习艺术概论的方法一、多读一些艺术原理、美学原著二、多写第二章艺术的存在方式第一节艺术存在与意象世界艺术本体论,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源或本性的最根本部,亦译为“存在论”。

一、意象界定1、中西方学者论意象①中国《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

”②刘勰云:“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量,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文心雕龙·神思》②西方A康德:“审美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某种形象呈现,它能引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现出来。

”——《判断力批判》2、意象界定是指艺术作品最基本的构成部分(细胞),其客体形象具有主体所赋予的某种意蕴(情思)。

形象——意象二、意象特征1、主客交融性意意义,情意(主)象形象(客)2、非确定性同一种象可表无穷之意3、主客离散型只用其意而并不表明当时实有其象三、艺术存在于意象之中科学存在于世:抽象的公式、定理1、造型艺术(直接、视觉)①绘画:国画,菊、梅、荷、自然山水等②油画:圣母、耶稣、教堂、人物等③雕塑:维纳斯等2、建筑:巴洛克、罗可可等3、音乐①歌A、歌词B、曲②器乐:小提琴协奏曲、月光奏鸣曲A、拟声B、旋律4、文学:间接性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艺术第二节艺术意象与艺术生产、艺术消费一、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构成论模式二、从三个子系统看艺术的存在方式与艺术意象1、艺术家:起主导作用,创造艺术意象①心象:意象,存在于艺术家的头脑中,还没有符号化2、艺术作品:是艺术构思符号化产物(物化对象化)①符号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

艺术概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艺术概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艺术概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艺术的社会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

1、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

在原始社会的各种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

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分: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

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

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

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

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

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

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

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

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

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

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

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

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

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

艺术概论大纲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大纲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大纲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艺术的定义和分类1. 艺术的定义a. 英文艺术定义:Art is a diverse range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products of those activities.b. 汉语艺术定义:艺术是人类活动的多样性范围和这些活动的产物。

2. 艺术的分类a.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b.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c. 文学艺术:小说、诗歌、散文d. 建筑艺术:建筑、景观设计第二部分:艺术史1. 古代艺术a. 古埃及艺术:金字塔、法老雕像b. 古希腊艺术:雕塑、建筑c. 古罗马艺术:壁画、雕塑2. 中世纪艺术a. 圣经题材的绘画和雕塑b. 哥特式建筑c. 维多利亚时代的绘画和工艺品3. 文艺复兴艺术a. 达·芬奇的绘画b.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c.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4. 近现代艺术a. 印象派绘画b. 表现主义艺术c. 抽象艺术第三部分:艺术理论1. 艺术的美学a. 美的定义和分类b. 美学理论的发展和影响2. 艺术的意义a.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b. 艺术对个体的意义3. 艺术的批评与鉴赏a. 艺术批评的方法和标准b. 艺术鉴赏的技巧和心得第四部分:艺术创作1. 艺术创作的过程a. 创意的来源和激发b. 技巧的学习和提高c. 表达的方式和手段2. 艺术创作的风格a. 现实主义b. 抽象艺术c. 表现主义3. 艺术创作的目的a. 艺术表达情感和思想b. 艺术传递价值观念和社会信息第五部分:艺术市场和产业1. 艺术品交易和投资a. 拍卖市场b. 藏家和收藏家c. 艺术品投资的风险和收益2. 艺术教育和培训a. 艺术学校和学院b. 艺术培训机构和课程c. 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挑战3. 艺术产业和创意经济a. 影视产业b. 设计产业c. 文化创意产业结语以上是艺术概论大纲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其中包括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市场和产业等方面的知识点。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整理知识点总结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再创造,通过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来实现创造性活动。

它是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思想和情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可以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2. 艺术的分类- 形式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形式和结构的美感为主。

- 表现艺术: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重在表现情感和意境。

- 应用艺术:包括工艺品、设计等,以实用性和美感兼备为主。

二、艺术的发展历程1. 古代艺术- 古埃及艺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墓室壁画和金字塔雕像等为代表。

- 古希腊罗马艺术:以人物雕塑和建筑为代表,追求美的完美和和谐。

2. 中世纪艺术- 以宗教为主题,建立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绘画和雕塑刻画了宗教故事和圣徒形象。

3. 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启发了欧洲艺术的新风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4. 近现代艺术- 工业革命以后,艺术逐渐向非传统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也相继兴起。

三、艺术的要素1. 艺术的形式- 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视觉元素,以及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听觉元素都是艺术的形式要素。

2. 艺术的内容- 人物、风景、静物等主题内容,主要表现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上。

3. 艺术的风格- 在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梵高的后印象派风格、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等。

四、艺术的审美1. 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引发人们审美情感,让人产生美的享受和赏识。

2. 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作为审美的媒介,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思想和灵感,给人以美的满足和精神抚慰。

3. 艺术的审美标准-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是主观的,而且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普遍的标准,比如情感真挚、形式美观、内涵丰富等。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课堂专用复习资料艺术概论孙美兰版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的定义(需记忆的标识)★★★★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什么是艺术答:何为艺术国内外从古到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理论,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席勒的游戏论等,本教材认为,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思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与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映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

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所以艺术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

1、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2、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只需了解的标识)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具有审美价值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

具有使用价值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需记忆的标识)艺术形态的特点有哪些★★(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特点之一,是它要求生产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它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在人类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

从古希腊的美学理论到现代艺术思潮,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定义不断发展与变化。

然而,总的来说,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传达性、交流性等。

2.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被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形式。

在这些分类下又有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等。

此外,艺术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分为抽象艺术、写实艺术、实验艺术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审美特征。

3.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的风格与流派是指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与流派传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中,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印象派的法国印象派艺术流派等。

每一种风格与流派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点。

4. 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历史背景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发展状况与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貌。

比如古希腊的古典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现代主义的现代艺术等。

每一种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史诗背景与意义。

5. 艺术的意义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意识形态的表达。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着艺术家对于生活、情感、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艺术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对人类与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艺术的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与思考。

艺术概论课外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课外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课外知识点总结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进行表现。

2. 艺术的目的:艺术的最基本目的是表达,而其次是审美。

艺术可以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众,同时也可以触发观众的审美感受。

二、艺术的历史1. 古代艺术:古代艺术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表现形式多样,如壁画、雕塑等。

古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的陵墓中的壁画是古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 中世纪艺术:中世纪的艺术主题多为宗教,如教堂的壁画、玻璃花窗等。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进行复兴,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写实和人文主题。

三、艺术的理论1. 美学理论: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的学科,主要研究艺术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其中有形美和精神美是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2. 艺术哲学:艺术哲学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功能和意义,同时也对艺术创作和鉴赏进行探讨。

四、各种艺术形式1. 绘画:绘画是以画笔和颜料为媒介进行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2. 雕塑:雕塑是以各种材料如大理石、铜、铁等塑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品,形式多样,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

3. 音乐:音乐是利用声音进行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包括器乐、声乐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都是音乐的体裁。

4. 舞蹈:舞蹈是用身体语言进行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通过动作和姿态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5. 戏剧:戏剧是以舞台表演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五、艺术的欣赏1. 艺术欣赏的主要方法:艺术欣赏是通过观赏、聆听、品味等方式来体验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来获得更深的体验。

2. 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评价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还需要考虑作品的表现形式、意义和艺术性等方面。

六、艺术与社会1. 艺术与政治:艺术在历史上常常与政治相互影响,艺术家通常也是社会的见证人,他们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批判。

艺术概论笔记总结

艺术概论笔记总结

艺术概论笔记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艺术概论考试复习1、艺术本质是什么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它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内部联系。

本质包括三个方面:1.社会本质: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2.认识本质: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世界的真实性。

3.审美本质:艺术反映现实美,创造艺术美。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

2、艺术形象、艺术典型艺术形象:1)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作文艺作品。

文学、音乐、美术等不同文艺形式,其形象性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艺术形象有三个特性:1具体性2概括性3感染性2)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这是艺术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必须具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身的普遍性. 3、请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P69)以农民画家米勒的名作品<晚钟>里可见艺术反映现实,现实的社会是艺术唯一的源泉.4、何谓艺术美所谓的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艺术家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级的美.5、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2)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的美是欣赏者美感的根源.3)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6、艺术与宗教、哲学的关系怎样(p35-38)艺术与哲学同属社会意识形态,他们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示形式,既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特徵,又贝有一定的共同性.艺术与宗教:都是较为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都是对社会前途,人类命运及人生意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告希望达到理想目标.两者都是人类世界主体对客体世界,社会生活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形态性表达.它们在表现方式上都有具有直观性,想像性,幻想性和形象性等特徵,7、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什么(P101)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1、艺术如何分类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艺术概论复习总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C 的作品。

《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

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A.王羲之B.钟繇C.顾恺之D.张芝2. A.3.曲:[1] A.4. A.5. A.6. A.7.1980 A.8. B.赵丹C.秦怡D.李默然9.《草叶集》是美国作家B.惠特曼的作品。

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草叶集》(LeavesofGrass)6.哈里叶...2009-5-7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A.海明威B.惠特曼C.梁启超D.德莱塞10.梁启超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别士、楚卿、松岑、陶佑曾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他们除了赞同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调小说改造社会功用.A.蔡元培B.胡适C.梁启超D.黄遵宪11."吴带当风"是指“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吴带当风”是指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他以独创的佛教美术样式“吴家样”盛名传世,至今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吴道子(约686一?)中国唐代画家。

画史尊称吴生。

又名道玄。

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约生于垂拱二年(686),卒于上元元年(760)前后。

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

曾任克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

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

A.吴道子B.曹不兴C.苏轼D.吴镇12.李贺鬼”,、《金补充:A.13."A.14.比较研究《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内容摘要: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

本文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荒诞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

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16.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等。

围绕建筑、艺术和建筑艺术三者的本质和内在关系,对建筑艺术鉴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选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以经典美学为基础,运用当代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论证了建筑艺术的本质精神和构成关系,系统阐述了建筑艺术鉴赏理论。

《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创造性地将建筑艺术区分为“形式倾向”和“情感倾向”两种类型,并提出了“注意力节省”和情感的涌动”两个基本的审美鉴赏原则以及“质质美”、“质形美”等概念,具有新的见解,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

17.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其代表作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流派。

发轫于30年代。

早期魔幻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代表作是危地马拉作家M.A.阿斯图里亚斯的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传说》,中期魔幻现实主义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主要包括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通过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和社会矛盾是这些作品的显著特点。

此后,魔幻现实主义盛极而衰,但它的某些创作方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甚至更晚。

40年代末到国》到7018.19.:歌剧、:歌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名称由来-发展过程-艺术特色-艺术品貌-戏曲行当-戏曲音乐。

20.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即时代、种族和环境。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和情感的统一20.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即.时代种族环境15.艺术中的意境是主体情感与、、、、、.2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对唐代作家王维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对唐代作家王维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22.《毛诗序》提到诗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

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这些名称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

《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毛诗序》明确提出“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对于“六义”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

在唐以前,并没有把“风”、“雅”、“颂”作为《诗经》的三种体裁,“赋”、“比”、“兴”作为《诗经》的三种表现方法。

如《毛诗序》解释“风”就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就是既把“风”作为诗体同时也作为诗法,是体、法并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解释“比”、“兴”时也是把二者即作为表现方法又作为诗体,如说“比体云构”,“毛诗述传,独标兴体”,“起情故兴体以立”。

这表明在唐以前所谓《诗经》“六义”是既指六种体裁,又指六种表现方法。

近人章炳麟曾考证作为六种诗体,古代曾以入乐与不入乐加以区别。

“风”、“雅”、“颂”是入乐的;“赋”、“比”、“兴”,则“不被管弦”,“不入声乐”,所以后来在孔子录诗时被删去。

把“六义”严格划分为三体三法是唐代的孔颖达,他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比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

”这种解释被普遍采用。

2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同艺术中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

④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

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综合形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通过演员在舞台、银幕或荧屏上同观众见面来完成,因此,表演艺术在综合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答》24:审美期待指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满足主体美审美需求的心理活动,是审美主体依照审美原则对审美客体的形式及效果的期待和希望,来满足自身的审美心理、获得审美快感的过程。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25.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

答》25:内容介绍《艺术的意蕴》在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广阔坐标上,从世界客体、创造主体、作品本体、接受主体等多种维度入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艺术及艺术学的有关问题。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艺术意蕴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第五,并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意蕴。

26.答》26同时在带来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片面的技法传授使孩子成了摹仿的工具。

这样的教法无视,甚至泯灭了“性灵”的体验、抒发,何谈发展创造性?【附:素质教育在美国】【附报道一:《学校让孩子大胆想像八成家长却“愤怒”地让孩子退学》】我们强调美育中感性教育的重要并不是否定技法的传授、理性因素存在的必要,而是提示美育过程中,应在理性能力发展的同时,发展感性能力,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理性观念是体现于直观的形式中的,如形象、话语等,这种活泼生动的传达方式,更容易对人产生影响。

这种方式在现代传媒中已被广泛运用,如广告、音乐作品、影视剧等对社会,尤其青少年的审美趣味、生活欲望,乃至人生观都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多方面影响。

人是审美活动的主体,也是美育的核心——审美育人。

在人学的意义上,感性并不仅指感性认识,而是就人的生存状况和人性、人格而言的,强调美育是感性教育的意义在于:在承认审美教育的规范性的同时,重视其解放功能,肯定在美育过程中承认并尊重个体的人的个性,充分调动和发展的个体的主体能动性。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的社会性的普遍强化,“规范”已不仅是人实现目的过程中的手段,而变为压抑人,扼制人的发展的东西,构成与人的对立,使人趋于千篇一律的“工具”,走向异化。

强调美育的感性教育特点,对个体而言,是解放工具理性束缚下的个体生存的个别性和主体性,以及在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基本偏重理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并实践美育的这一特性,使之与理性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素质教育的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感性能力有很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人的理性能力。

理性能力片面增长,感性能力缺失的人不是人格完善的人,而最终其理性能力的发挥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存质量。

晚年的达尔文便是一例,他自己也深为此苦恼。

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发展人的感性能力,保持个体活泼的生命力十分有意义,否则人便失去创新的动力,主体价值便无从实现。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的一件奢移品,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