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重视,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技术。

本文将围绕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进行讲解。

一、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是环保、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健康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绿色建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其所用的节能、环保、冷暖等技术手段已经普及到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

二、什么是虚拟设计?虚拟设计(虚拟建造)是建筑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种技术方式,它将建筑结构的各种要素进行模型化,建立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和分析。

虚拟设计将所需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等信息可视化,帮助设计师在设计前期进行全面的设计分析和验证,最终实现优化设计。

三、为什么需要环境模拟?环境模拟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建筑环境的仿真,对建筑进行能耗分析、照度分析、色彩分析、视觉效果分析等。

因为建筑的设计环境是多维度的,影响建筑安全、舒适性和美观度的因素较多,需要通过仿真模拟技术来进行基本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

四、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的特点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集成了虚拟设计和环境模拟两个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效率:虚拟设计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建筑模型建立和设计,环境模拟技术可以对模型进行各种仿真测试,从而合理优化设计方案。

2. 降低了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成本:虚拟设计技术可以减少大量的设计及施工试验,避免重复建模,在减少物资、时间和人力等的消耗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设计和建设质量。

3. 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可以通过模拟测试,发现建筑结构不足、安全隐患等问题,提早预防和预判潜在的威胁。

4. 环境友好: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无需另外添加环保设施与物料,消耗极少的物资和能源,可减少建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绿色建筑设计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影响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节能与环境保护,更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耗费大量水、能源和材料,而绿色建筑则通过节能、节水和材料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对环境的负荷。

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采光和舒适度,为居住者创造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绿色建筑设计还能够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通过节能措施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趋势,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BIM技术的介绍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建筑设计与管理工具,可以创建、可视化和模拟建筑物的物理与功能特性。

BIM技术通过整合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和共享化,提高建筑设计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BIM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设计,还可以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建筑物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建筑物的性能和运营效率。

通过BIM技术,建筑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协同合作,减少信息传递和理解的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分析建筑物的能耗、材料选择和废物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BIM技术,设计团队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优化设计方案,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1.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方法,它允许直接从数字模型创建物理对象。

在建筑业中,3D打印技术可以用来快速制作建筑模型、定制构件,甚至直接打印整个建筑结构。

这种技术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还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2. 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它通过创建详细的建筑信息模型,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团队在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各个阶段进行协同工作。

BIM技术可以提高项目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

3. 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能设备、绿色建材等。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 智能建筑技术5. 模块化建筑技术模块化建筑技术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中预制,然后运到现场组装。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建筑质量。

6. 轻质高强材料轻质高强材料是指具有轻质、高强度、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减轻建筑重量,提高建筑强度,同时减少材料消耗和施工成本。

7. 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材料是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材料,当材料受到损伤时,可以自动修复。

这种材料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8.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在分子和原子层面上操控物质。

在建筑业中,纳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更轻、更强、更耐用的建筑材料,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9. 技术技术是指利用来完成建筑工作中的各种任务。

这些任务包括施工、检测、维护等。

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10.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在建筑业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模拟,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3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3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3版一、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设计软件、智能化辅助设计系统等。

二、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

在建筑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模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可以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

在建筑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建筑模型、建筑构件等,提高制造效率和精度。

四、智能施工机器人智能施工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或半自主完成施工任务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建造、装修、维护等各个方面,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五、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工具,用于表示建筑、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在建筑领域,BIM技术可以用于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效率。

六、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建筑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自然通风和采光技术等。

七、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是一种将建筑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的建筑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噪音和污染。

八、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系统优化技术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系统优化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优化能源系统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九、建筑环境电气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建筑环境电气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电气化和智能化手段,对建筑环境进行控制和优化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等。

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工程也不例外。

新技术的引入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的空间,使得建筑能够更加高效、可持续和智能化。

本文将讨论一些目前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并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数字建模技术数字建模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之一。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和模拟仿真等手段,可以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实现高度精确的模拟和可视化。

数字建模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并在建造过程中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数字建模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的运营和管理,通过建筑物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建筑的智能化控制和维护。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集成了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综合性数字化技术。

BIM技术通过建筑物的综合模型,将建筑物的各个方面进行集成管理。

在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建筑物各个专业的设计。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施工信息和模拟结果,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计划和协调。

在建筑物的运营和管理阶段,BIM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和性能,并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建筑物进行集成管理的系统。

通过智能建筑系统,建筑物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照明等参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舒适化。

此外,智能建筑系统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和人员流动的控制。

智能建筑系统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体验,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

通过优化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建筑科技新发展10项(2024版)

建筑科技新发展10项(2024版)

建筑科技新发展10项(2024版)建筑科技新发展10项(2024版)1. 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是一种通过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来模拟和分析真实世界中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建筑结构、系统和性能,从而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并缩短设计周期。

2.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帮助设计师自动完成设计任务,如生成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参数等。

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施工、进度监控和质量控制等功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普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工具。

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创建建筑物的详细三维模型,实现各种建筑信息的模拟、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设计质量、降低成本并缩短设计周期。

4.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和环保设计理念,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居住舒适度。

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5. 建筑自动化和智能家居技术建筑自动化和智能家居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居住舒适度、节能减排并保障安全。

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温控系统、安防监控等设备,建筑物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行和管理。

6.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构件生产和定制化设计。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构件的快速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整体打印,实现个性化建筑的设计和生产。

7. 无人机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巡查、监测和拍摄。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高空巡查和监测,提高巡查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拍摄和三维建模,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筑行业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建筑行业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第一章智慧建筑概述 (2)1.1 智慧建筑的定义 (2)1.2 智慧建筑的发展趋势 (3)1.3 智慧建筑的核心技术 (3)第二章智能设计 (4)2.1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4)2.2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应用 (4)2.3 绿色建筑设计 (4)第三章智能施工 (5)3.1 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 (5)3.1.1 管理概述 (5)3.1.2 技术应用 (5)3.1.3 案例分析 (5)3.2 施工过程监控与优化 (6)3.2.1 监控概述 (6)3.2.2 技术应用 (6)3.2.3 案例分析 (6)3.3 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6)3.3.1 系统概述 (6)3.3.2 技术应用 (7)3.3.3 案例分析 (7)第四章智能监测 (7)4.1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7)4.2 环境监测与预警 (7)4.3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8)第五章智能运维 (8)5.1 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8)5.2 建筑能耗监测与优化 (9)5.3 建筑运维大数据分析 (9)第六章智能安防 (10)6.1 视频监控系统 (10)6.1.1 系统概述 (10)6.1.2 系统功能 (10)6.1.3 系统优势 (10)6.2 电子巡更系统 (10)6.2.1 系统概述 (10)6.2.2 系统功能 (10)6.2.3 系统优势 (11)6.3 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11)6.3.1 系统概述 (11)6.3.2 系统功能 (11)6.3.3 系统优势 (11)第七章智能交通 (11)7.1 智能停车系统 (11)7.1.1 系统概述 (11)7.1.2 系统构成 (12)7.1.3 技术优势 (12)7.2 智能交通信号系统 (12)7.2.1 系统概述 (12)7.2.2 系统构成 (12)7.2.3 技术优势 (13)7.3 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 (13)7.3.1 数据来源 (13)7.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7.3.3 应用场景 (13)第八章智能家居 (14)8.1 家庭智能化系统 (14)8.2 智能家居设备集成 (14)8.3 智能家居安全与隐私 (15)第九章智能绿化 (15)9.1 建筑绿化设计 (15)9.1.1 设计原则 (15)9.1.2 设计方法 (15)9.1.3 关键要素 (16)9.2 智能绿化管理系统 (16)9.2.1 数据采集与监测 (16)9.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16)9.2.3 智能决策与执行 (16)9.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6)9.3.1 环保指标 (16)9.3.2 舒适度指标 (16)9.3.3 社会效益指标 (17)第十章智慧建筑政策与标准 (17)10.1 智慧建筑相关政策 (17)10.2 智慧建筑标准体系 (17)10.3 智慧建筑评价与认证 (18)第一章智慧建筑概述1.1 智慧建筑的定义智慧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安全、提高舒适度和用户体验。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操作手册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操作手册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操作手册第1章 BIM技术概述 (4)1.1 BIM技术基本概念 (4)1.2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5)1.3 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5)第2章 BIM软件介绍 (6)2.1 主流BIM软件概述 (6)2.1.1 Autodesk Revit (6)2.1.2 ArchiCAD (6)2.1.3 Bentley Systems (6)2.1.4 Digital Project (6)2.2 软件安装与配置 (7)2.2.1 安装环境 (7)2.2.2 安装步骤 (7)2.2.3 配置设置 (7)2.3 软件界面及功能模块 (8)2.3.1 菜单栏 (8)2.3.2 工具栏 (8)2.3.3 功能区 (8)2.3.4 视图控制区 (8)2.3.5 绘图区 (8)2.3.6 属性栏 (8)2.3.7 项目浏览器 (8)2.3.8 功能模块 (8)第3章 BIM模型创建 (9)3.1 模型构建基本流程 (9)3.1.1 项目准备 (9)3.1.2 建立基准模型 (9)3.1.3 构建主体结构模型 (9)3.1.4 构建建筑细节模型 (9)3.1.5 模型审查与修改 (9)3.2 基本建模操作 (9)3.2.1 构件创建 (9)3.2.2 构件编辑 (9)3.2.3 构件组合 (9)3.2.4 构件关联 (9)3.3 参数化建模方法 (9)3.3.1 参数化构件创建 (9)3.3.2 参数化族库建立 (10)3.3.3 参数化设计规则应用 (10)3.3.4 参数化模型协同 (10)3.4 模型审查与优化 (10)3.4.2 模型优化 (10)3.4.3 功能分析 (10)3.4.4 信息提取与输出 (10)第4章结构工程BIM应用 (10)4.1 结构模型创建与编辑 (10)4.1.1 创建结构模型 (10)4.1.2 编辑结构模型 (11)4.2 结构分析及设计优化 (11)4.2.1 结构分析 (11)4.2.2 设计优化 (11)4.3 结构施工深化 (11)4.3.1 施工深化设计 (11)4.3.2 施工模拟 (11)4.4 结构工程量统计 (11)4.4.1 工程量提取 (12)4.4.2 工程量汇总 (12)4.4.3 工程量对比分析 (12)第5章建筑工程BIM应用 (12)5.1 建筑模型创建与编辑 (12)5.1.1 模型构建基础 (12)5.1.2 模型编辑技巧 (12)5.1.3 模型协同工作 (12)5.2 建筑设计可视化 (12)5.2.1 视图创建与调整 (12)5.2.2 渲染与表现 (12)5.2.3 动画与漫游 (12)5.3 建筑施工模拟 (13)5.3.1 施工过程模拟 (13)5.3.2 施工资源管理 (13)5.3.3 施工安全分析 (13)5.4 建筑工程量统计 (13)5.4.1 工程量统计方法 (13)5.4.2 工程量清单编制 (13)5.4.3 工程量分析与优化 (13)第6章 MEP工程BIM应用 (13)6.1 MEP模型创建与编辑 (13)6.1.1 基础设施模型创建 (13)6.1.2 设备模型创建 (13)6.1.3 系统连接关系建立 (13)6.1.4 模型编辑与调整 (13)6.2 管线综合协调 (14)6.2.1 空间协调 (14)6.2.2 管线布局优化 (14)6.2.4 管线综合审查 (14)6.3 电气系统设计 (14)6.3.1 电气设备选型 (14)6.3.2 布线设计 (14)6.3.3 电气系统参数设置 (14)6.3.4 电气系统模拟与优化 (14)6.4 给排水及暖通系统设计 (14)6.4.1 给排水系统设计 (14)6.4.2 暖通系统设计 (14)6.4.3 系统参数设置与模拟 (14)6.4.4 系统设备选型与布局 (15)第7章施工管理BIM应用 (15)7.1 施工进度管理 (15)7.1.1 进度计划制定 (15)7.1.2 进度计划更新与调整 (15)7.1.3 进度跟踪与分析 (15)7.2 施工资源管理 (15)7.2.1 资源需求计划 (15)7.2.2 资源优化配置 (15)7.2.3 资源动态监控 (15)7.3 施工质量控制 (16)7.3.1 质量标准制定 (16)7.3.2 质量检查与验收 (16)7.3.3 质量问题处理 (16)7.4 施工安全监控 (16)7.4.1 安全风险评估 (16)7.4.2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 (16)7.4.3 安全监控与预警 (16)第8章工程量预算与成本控制 (16)8.1 工程量提取与统计 (16)8.1.1 BIM模型工程量提取 (16)8.1.2 工程量统计方法 (16)8.1.3 工程量统计结果应用 (17)8.2 预算编制与审核 (17)8.2.1 预算编制依据 (17)8.2.2 预算编制方法 (17)8.2.3 预算审核流程 (17)8.3 成本分析与控制 (17)8.3.1 成本分析 (17)8.3.2 成本控制策略 (17)8.3.3 成本控制实施 (17)8.4 施工变更管理 (17)8.4.1 施工变更原因及类型 (17)8.4.3 变更对成本的影响分析 (18)第9章 BIM技术在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18)9.1 设施管理与维护 (18)9.1.1 BIM技术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18)9.1.2 设施维护策略制定 (18)9.1.3 设施维护过程监控 (18)9.2 能耗分析与优化 (18)9.2.1 能耗数据采集与处理 (18)9.2.2 能耗分析与评估 (18)9.2.3 能耗优化策略 (18)9.3 空间管理与规划 (18)9.3.1 空间信息管理 (18)9.3.2 空间布局优化 (19)9.3.3 空间规划与调整 (19)9.4 应急预案与模拟 (19)9.4.1 应急预案制定 (19)9.4.2 应急模拟与演练 (19)9.4.3 应急资源优化配置 (19)第10章 BIM技术协同工作与管理 (19)10.1 BIM协同工作流程 (19)10.1.1 协同工作概述 (19)10.1.2 协同工作流程设计 (19)10.1.3 协同工作角色与职责 (19)10.2 协同软件应用与配置 (19)10.2.1 常用协同软件介绍 (19)10.2.2 协同软件配置与优化 (20)10.2.3 协同软件操作技巧 (20)10.3 模型共享与数据交换 (20)10.3.1 模型共享概述 (20)10.3.2 模型共享方法与工具 (20)10.3.3 数据交换格式与标准 (20)10.4 BIM项目管理与评估 (20)10.4.1 BIM项目管理概述 (20)10.4.2 BIM项目管理方法与工具 (20)10.4.3 BIM项目评估与优化 (20)第1章 BIM技术概述1.1 BIM技术基本概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综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绿色建筑虚拟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系统
1、系统工作条件和要求
1.1产品能在电源:220 V 土10 % , 50 Hz;室内温度0~35 ° C,湿度0~85% R.H环境下正常工作。

1.2正常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72小时。

1.3产品的插头符合中国标准,否则由投标人提供适配器。

1.4如设备需要特殊的工作条件(如:水、电源、磁场强度、特殊温度、湿度、亮度、震动强度等),
投标人应在有关投标文件书中加以说明。

1.绿色建筑设计与环境模拟分析教育包1套(可供40人同时使用)
★1.1软件产品必须有原厂商的直接授权证书;
★1.2提供软件产品原厂认证的培训工程师进行7天的技术培训;
1.3能够进行建筑的热工环境分析,包括建筑区域的温度空间分布分析、建筑区域舒适度指数分析、
建筑区域的逐时温度分析、建筑区域的得/失热途经分析、建筑冷热负荷分析、建筑围护结构得/失热分析、通风得/失热分析、直接太阳得热分析、间接太阳得/失热分析、建筑采暖/制冷度日数分析等;可以进行建筑能耗分析;
1.4能够进行建筑光环境分析,包括建筑天然采光系数的空间分布分析、建筑天然采光照度分析、建
筑人工照明照度分析、能输出到专业光学分析软件中进行深度的光学渲染分析等;
1.5能够进行建筑声学环境分析,包括建筑的混响时间分析、建筑声源粒子的传播扩散模拟分析、建
筑声学的关联声波线分析;
1.6能够进行建筑日照模拟分析,包括建筑窗体日照时间分析、建筑群的光影变化情况、建筑群之间
的遮蔽情况分析等;
1.7能够进行建筑经济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建筑综合造价分析、建筑综合温室气体分析、建筑综合初
始含能分析等;
1.8能够进行建筑可视度分析,包括某建筑在特定区域的室外可视度分析、以及建筑通过窗体可以获
得室外视野的室内可视度分析;
1.9能够进行气象数据分析,包括逐时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风频、太阳辐射等的
分析;能够进行最佳建筑朝向分析;能够进行建筑被动式生态技术的策略分析等;
1.10结合相应软件进行建筑通风分析;
1.11 可直接支持.skp、.dxf、.3ds、.obj、.jpg、.XML、FDS、.RAY、.GR D 等三维图形图像分析数
据格式直接导入和快速的软件自身建模;
1.12拥有中国各大小城市的气象数据文件;
1.13可输出可视化图形分析结果以及数据表格。

2.三维空间彩绘软件1套
★2.1软件产品必须有原厂商的直接授权证书;
2.2可在三维的空间自由的进行涂绘和布景,完成各式各样手绘等艺术风格的图画,缩短创作时间;
2.3具有写实彩绘与全景彩绘功能。

可对全景视图进行渲染,并以MOV格式保存,可向上、
向下、四周浏览手工渲染的全景图;
2.4具有强大的表现样式浏览器,便捷的样式管理功能,能够提供至少2000个免费的材质和点景;
2.5能够产生众多彩绘效果,包括:柔和的水颜色、清晰的彩绘蚀刻、钢笔和墨水画效果、背景雾
等。

3.立体显示系统
3.1专业工程投影机4台
为保证影像播放的亮度、色彩、解析度,4台专业工程投影仪技术参数需要满足:
★3.1.1需要提供投影机厂商的原厂授权文件;
★3.1.2标称亮度:不小于5000流明;
3.1.3 对比度:1000:1 ;
3.1.4 分辨率:1024 >768,支持1600 X1200;
3.1.5 色彩:10.7M 色;
3.1.6光亮度均匀值>90%
★3.1.7 投影镜头:1-1.7x, f=26.9-45.4, F=1.7-2.3 变焦;
3.1.8投影画面尺寸:40-400寸
3.1.9有效扫描频段:水平:15-100KHz,垂直:48-100Hz
3.1.10投影机输入端子>2个计算机输入、>2个复合输入
3.2立体投影屏幕1张
在被动立体投影中因光的偏振造成投影输出亮度的很大损耗,故要使用高质量的一定增益金属幕硬幕。

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3.2.1适合立体融合高增益金属硬幕,增益1.5 土0.5;
3.2.2整张屏幕规格6米X2.4米;
3.2.3含纯金属专业屏幕边框支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可适当调整);
3.3投影吊架2个
3.3.1具有4自由度微调能力,便于光路的调整及角度方位调整;
3.3.2双层固定,方便系统设计、综合布线、安装、调试;
3.3.3 1.5毫米厚度钢板。

3.4立体眼镜40副
3.4.1带眼镜者也可直接使用;
3.4.2超薄玻璃,材质清晰度好;
3.4.3透光性超过60%;
3.4.4 45度偏振。

3.5专业偏振镜片4片
3.5.1基材要求为聚乙烯醇膜;
3.5.2要求精密胶合在二片平板光学玻璃之间;
3.5.3偏振率>98.8%,透光率<48%。

4.图形处理系统
4.1高端图形处理工作站1台
4.1.1 CPU : Intel XEON E5504 2.00 4MB/800 ;
4.1.2 内存:4GB DDR3-1333 ECC ;
4.1.3 主板:Intel 5520 芯片组;
4.1.4 硬盘:500GB SATA 7200RPM ;
4.1.5 显卡:NVIDIA Quadro FX3800 1GB ;
4.1.6显示器:19” 液晶显示;
4.1.7 光驱:16X DVD R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