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50回问题大全(及答案)

合集下载

《红楼梦》1-60回练习及答案(教师版)

《红楼梦》1-60回练习及答案(教师版)

《红楼梦》练习 1-1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答案:AB(C 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 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母双亡;E 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

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

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答案:BC(B 正面还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 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和答案解析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和答案解析

名著阅读《红楼梦》前三十回(选题每题1分,填空每空1分,共50分)1.小说借用神话()为开篇,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

A盘古开天地B共工触不周山C女娲炼石补天D大禹治水2.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小时候不幸被人拐卖,做了丫鬟,就是后来的()。

A 平儿B 晴雯C香菱 D 宝珠3.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任巡盐御史,任所在扬州,但是林家祖籍是()人。

A 苏州B 杭州C 荆州D 庐州4.贾宝玉的父亲是(),母亲是()。

A 贾赦、邢夫人C 贾赦、王夫人B 贾政、邢夫人D 贾政、王夫人5.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时,二人见礼完毕,宝玉说的第一句话是“()”。

A 妹妹可曾读书C 可也有玉无有B 请教妹妹尊名D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6.贾宝玉在宁国府的一次家宴后神思倦怠,在秦可卿的房中睡午觉。

梦中,他来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引领他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册子中的诗词揭示了书中女子的不幸命运。

这些女子都同属太虚幻境中的()。

A 薄命司B 痴情司C 结怨司D 秋悲司7.以下诗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或又副册的判词,其中提到林黛玉的是()。

A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C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B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D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8.以下关于书中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林黛玉父亲是林如海,祖上是世袭侯爵,本人金榜题名、高中探花,后来在扬州任巡盐御史。

她母亲名叫贾敏,是荣国府老太君史氏的女儿,是贾赦、贾政的妹妹。

林黛玉是家中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曾有一个弟弟,但幼年夭折。

B 贾雨村尚未做官时,曾经受过甄士隐的资助。

但是他在应天府上任,接到冯家状告薛家“抢婢女、打死人”的案子,他不仅没有秉公断案,并且在明知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牵连其中,也没有履行承诺去搭救她。

C 贾雨村的门子曾告诉他,各省官员想要官运亨通,必须知道本省的“护官符”。

在金陵的护官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指宁国府和荣国府贾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指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一)(第1—40回)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一)(第1—40回)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一)(第1—40回)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请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答: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2.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3.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答:贾雨村看见娇杏回头看了他两次,贾雨村以为她对自己有意,在贾雨村升为知府后,便去娇杏为妾,不久贾雨村正室死去,娇杏便被扶正,并为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便成为人上人,所以后文有“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说法。

4.《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答: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5. 《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

答: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红楼梦1-30回简答汇总(蒋育君整理)汇编

红楼梦1-30回简答汇总(蒋育君整理)汇编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2、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答:贾雨村看见娇杏回头看了他两次,贾雨村以为她对自己有意,在贾雨村升为知府后,便去娇杏为妾,不久贾雨村正室死去,娇杏便被扶正,并为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便成为人上人,所以后文有“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说法。

3、《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答: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4、请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答:在《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就以神话为象征,写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5、金陵十二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并分析她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答: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她是封建叛逆者的形象。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及答案分析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及答案分析

名著阅读《红楼梦》前三十回(选题每题1分,填空每空1分,共50分)1.小说借用神话()为开篇,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

A盘古开天地B共工触不周山C女娲炼石补天D大禹治水2.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小时候不幸被人拐卖,做了丫鬟,就是后来的()。

A 平儿B 晴雯C香菱 D 宝珠3.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任巡盐御史,任所在扬州,但是林家祖籍是()人。

A 苏州B 杭州C 荆州D 庐州4.贾宝玉的父亲是(),母亲是()。

A 贾赦、邢夫人C 贾赦、王夫人B 贾政、邢夫人D 贾政、王夫人5.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时,二人见礼完毕,宝玉说的第一句话是“()”。

A 妹妹可曾读书C 可也有玉无有B 请教妹妹尊名D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6.贾宝玉在宁国府的一次家宴后神思倦怠,在秦可卿的房中睡午觉。

梦中,他来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引领他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册子中的诗词揭示了书中女子的不幸命运。

这些女子都同属太虚幻境中的()。

A 薄命司B 痴情司C 结怨司D 秋悲司7.以下诗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或又副册的判词,其中提到林黛玉的是()。

A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C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B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D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8.以下关于书中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林黛玉父亲是林如海,祖上是世袭侯爵,本人金榜题名、高中探花,后来在扬州任巡盐御史。

她母亲名叫贾敏,是荣国府老太君史氏的女儿,是贾赦、贾政的妹妹。

林黛玉是家中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曾有一个弟弟,但幼年夭折。

B 贾雨村尚未做官时,曾经受过甄士隐的资助。

但是他在应天府上任,接到冯家状告薛家“抢婢女、打死人”的案子,他不仅没有秉公断案,并且在明知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牵连其中,也没有履行承诺去搭救她。

C 贾雨村的门子曾告诉他,各省官员想要官运亨通,必须知道本省的“护官符”。

在金陵的护官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指宁国府和荣国府贾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指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及答案

红楼梦前30回考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名著阅读《红楼梦》前三十回(选题每题1分,填空每空1分,共50分)1.小说借用神话()为开篇,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

A盘古开天地B共工触不周山C女娲炼石补天D大禹治水2.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小时候不幸被人拐卖,做了丫鬟,就是后来的()。

A 平儿B 晴雯C香菱 D 宝珠3.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任巡盐御史,任所在扬州,但是林家祖籍是()人。

A 苏州B 杭州C 荆州D 庐州4.贾宝玉的父亲是(),母亲是()。

A 贾赦、邢夫人C 贾赦、王夫人B 贾政、邢夫人D 贾政、王夫人5.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时,二人见礼完毕,宝玉说的第一句话是“()”。

A 妹妹可曾读书C 可也有玉无有B 请教妹妹尊名D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6.贾宝玉在宁国府的一次家宴后神思倦怠,在秦可卿的房中睡午觉。

梦中,他来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引领他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册子中的诗词揭示了书中女子的不幸命运。

这些女子都同属太虚幻境中的()。

A 薄命司B 痴情司C 结怨司D 秋悲司7.以下诗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或又副册的判词,其中提到林黛玉的是()。

A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C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B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D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8.以下关于书中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林黛玉父亲是林如海,祖上是世袭侯爵,本人金榜题名、高中探花,后来在扬州任巡盐御史。

她母亲名叫贾敏,是荣国府老太君史氏的女儿,是贾赦、贾政的妹妹。

林黛玉是家中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曾有一个弟弟,但幼年夭折。

B 贾雨村尚未做官时,曾经受过甄士隐的资助。

但是他在应天府上任,接到冯家状告薛家“抢婢女、打死人”的案子,他不仅没有秉公断案,并且在明知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牵连其中,也没有履行承诺去搭救她。

C 贾雨村的门子曾告诉他,各省官员想要官运亨通,必须知道本省的“护官符”。

《红楼梦》章回练习与答案(第61-120回)

《红楼梦》章回练习与答案(第61-120回)

《红楼梦》章回练习与答案(第61-120回)红楼梦章回练与答案(第61-120回)61-70回1. 在第61回中,林黛玉受到了什么困扰?为什么?答:林黛玉受到了芳官死亡的困扰。

她因为芳官是自己的好友,感到深深的伤痛。

2. 第62回中,贾府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答:第62回中,贾府发生了宁国府之变,贾政被贬出京去,贾母病重,族中陷入了危机之中。

3. 第63回中,宝玉对甄家的人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答:第63回中,宝玉对甄家的人展现出了友好和礼貌,对甄家的长幼尊敬有加。

4. 在第64回里,林黛玉为什么离家出走?答:在第64回中,林黛玉因为得知自己的生母即将来贵府,对自己的身份有所疑惑和不安,心情烦躁而离家出走。

5. 第65回中,贾府新进了一个什么人物?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答:第65回中,贾府新进了一个名叫柳湘莲的丫鬟,她带来了贾府内部的一些变化,引起了一些纷争和矛盾。

6. 第66回中,宝玉与黛玉的关系有了重大的转变,请简要描述这个转变。

答:第66回中,宝玉对黛玉产生了情感上的变化,开始表现出对黛玉的关心和关注。

7. 第67回中,林黛玉与宝玉发生了什么样的冲突?答:第67回中,林黛玉对宝玉的某种行为表示不满,两人发生了冲突,关系出现了裂痕。

8. 在第68回中,宝钗与黛玉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请简要描述这个变化。

答:在第68回中,宝钗与黛玉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存在一些误解和矛盾。

9. 第69回中,宝玉为了安慰黛玉,采取了什么样的举动?答:第69回中,宝玉为了安慰黛玉,为她写下了《葬花吟》,表达了对她的歉意和思念之情。

10. 第70回中,黛玉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答:第70回中,黛玉的心情发生了转变,她渐渐从忧郁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71-80回1. 在第71回中,宝玉回到了贾府,发现了什么变化?答:在第71回中,宝玉回到贾府,发现贾母已经过世,贾府发生了一系列变故,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哀伤。

(完整版)《红楼梦》41-50回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红楼梦》41-50回练习及答案

《红楼梦》练习41—5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

凤姐鸳鸯捉弄刘姥姥,想用十个竹根制的大套杯灌刘姥姥酒,幸亏被贾母止住,但刘姥姥还是被哄着喝了一大杯。

之后,逛园子时,刘姥姥因为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的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睡倒在宝玉的床上。

B。

妙玉爱“洁”。

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栊翠庵喝茶。

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刘姥姥用过的)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C.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于得到贾母的召见,又陪着贾母在园中逛了两日,讨得贾母欢心,临走时,总算不枉此行,得了一百多两银子,还有许多衣服绸缎、瓜果点心.D.刘姥姥走后,惜春因奉命作画而向诗社告假,众人追根溯源,埋怨起刘姥姥来.黛玉嘴巧,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又给惜春的画取名叫《携蝗大嚼图》。

E。

贾母提议为凤姐过生日。

方法是凑份子.邢夫人尤氏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出了二十两,薛姨妈也出了二十两,邢王二位夫人各出十六两,尤氏李纨出十二两,但贾母体恤李纨是个寡妇,就替她出了十二两。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凤姐生日那天一大早,宝玉便穿着素服偷偷到城郊供奉着洛神的水仙庵,焚香祭奠投井自杀的金钏儿. B。

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逮了个正着。

凤姐醋意大发,先拿平儿出气,并抓住鲍二家的厮打。

贾琏大怒,拿着剑追杀凤姐,被贾母喝住。

当晚,贾母留凤姐在她那儿过夜,而平儿也被带到怡红院,并留在那里过夜。

C。

赖嬷嬷辈分很高,是服侍过贾府老主子的老妈妈。

她年岁已高,经验老到,凭着一辈子饱经风霜和世故积累起来的聪明,在贾府花面逢迎、左右逢源,深得主子的喜欢和信任。

她能请动贾母、王夫人到她家去赴宴,能当众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训导宝玉,数落贾珍的不是,还能在凤姐那儿说上话,替犯了错的林之孝家的儿子向凤姐求个情。

D。

秋夜漫长,黛玉心有所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

刚刚搁笔,宝玉披蓑戴笠来看望她,黛玉笑他这身打扮像个渔翁.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贾夫人即贾敏.
2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黛玉之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探花"是明清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三名.
3.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四书"是明清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宝黛初会,宝玉知道黛玉无字,便送给她"颦颦"二字.
38.妙玉爱“洁”。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栊翠庵喝茶。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谁用过的刘姥姥)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39.凤姐鸳鸯捉弄刘姥姥,想用十个竹根制的大套杯灌刘姥姥酒,幸亏被贾母止住
40.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谁撕的扇子.晴雯
41.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一封书信: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忽见有白海棠一种……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信中的父亲大人是贾宝玉.)
34.宝钗因从袭人处听说宝玉挨打与薛蟠的挑唆有关,便同薛姨妈一起责怪哥哥。
35.王夫人愈发看重袭人了,竟把她的月例提高到与赵、周两位姨娘同样的水平。
36.黛玉嘴巧,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又给惜春的画取名叫《携蝗大嚼图》。
37.贾母提议为凤姐过生日。方法是凑份子。邢夫人尤氏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出了二十两银子。
16.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留余庆》一曲云: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这首曲子中的"恩人"是指刘姥姥)
17.第九回中,贾政询问宝玉的学业,李贵慌忙应答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诗经?小雅?鹿鸣》的原文应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23.《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指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
24.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
2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_林黛玉_人物之。
26..宁国府为庆贺贾敬的寿辰,摆下家宴。宴上,王夫人问起秦可卿的病情,大家都深表惋惜和同情。于是,饭后凤姐带领宝玉前去探望她。宝玉不禁想起在此睡觉梦游太虚幻境之事。
18.第十五回,秦可卿出殡,贾政携宝玉拜谒北静王.北静王向贾政赞宝玉:"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其中的"雏凤清于老凤声"是李商隐的诗句.
19.第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众姐妹为大观园各处题诗,其中一首云: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是林黛玉写的《杏帘在望》)
30.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的丫环袭人。
31湘云和自己的丫环翠缕闲谈,竟然由池中荷花扯到天地阴阳二气。二人走到蔷薇架下时,看到了一只金麒麟,大而有文彩。
32.宝钗又因听说金钏儿被撵出后跳井而死,怕王夫人心里难受,急急赶来劝慰。果然,王夫人正因自责而暗自垂泪。
33.心直口快的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些话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
14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首判词写的是探春)
15.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首判词写的是妙玉)
49.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庭里依题即景联句。凤姐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
50.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贾母,凤姐等人远远看见粉妆玉砌的世界里,薛宝琴与一个丫鬟站在山坡上,丫鬟怀抱一瓶红梅,不禁连声赞叹
45.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想要强娶鸳鸯的是贾赦.
46.秋夜漫长,黛玉心有所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刚刚搁笔,宝玉披蓑戴笠来看望她,黛玉笑他这身被凤姐逮了个正着。
48.贾母特别喜欢宝琴,不仅逼着王夫人认她为干女儿,还送给她一件凫靥裘。
42.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林黛玉作《咏菊》一首,其中颔联出句是"毫端蕴秀临霜写",对句是"口齿噙香对月吟".
43.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姥姥来到一处院落,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这是黛玉的房间)
44.第四十五回,海棠诗社邀请凤姐作"监社御史",头一个要罚宝玉,大家商议怎样罚他,凤姐想了一个办法:罚宝玉(作诗,猜谜,扫地,唱曲儿,填词)"只叫他把你们各人屋子里的地罚他扫一遍才好."
27.由于林如海身染重病,贾母便急派贾琏送黛玉回扬州探父,宝玉大不自在。
28.贾瑞被凤姐戏弄后,一病不起。有一跛道人送来一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的镜子,嘱咐贾瑞只可照反面,不可照正面,三五日即可痊愈。不听跛道人之言,正面照镜子,一命鸣呼。
29.秦钟因与智能事发气死老父,悔愧交加,重病不起,宝玉殷勤探视,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5.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她是迎春)
6.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她是探春)
7.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她是惜春)
8.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其中的薄命女原名叫英莲,就是香菱.
20.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其中元春制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物,谜底是炮竹.)
21.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其中贾母制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谜底是荔枝.此谜暗含"树倒猢狲散"之意.)
22.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其中探春制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物,谜底是风筝.此谜暗示探春远嫁不归.)
11.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袭人判词中"堪怜优伶有福"中的"优伶"是指蒋玉菡.
12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首判词写的是惜春)
13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首判词写的是凤姐)
9.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0.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宝玉看《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首判词写的是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