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高考语文容易重复累赘的成语

高考语文容易重复累赘的成语1、哀鸿遍野: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2、通宵达旦:几天几夜通宵达旦。
(通宵达旦:一夜到天亮。
与“几天几夜”重复。
)3、蔚然成风:优良校风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尚。
风,风尚,与“校风”的“风”重复。
)4、土崩瓦解:象土崩瓦解一样。
(土崩瓦解:像泥土倒塌瓦片破裂。
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
“象……一样”应去掉。
)5、潜移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感染、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6、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地看到。
(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已含在其中。
)7、三令五申:三令五申地强调。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
8、日臻完善:一天天日臻完善。
(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
日,一天天,与“一天天”重复。
)9、未雨绸缪: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出现问题之前”与“未雨绸缪”语意重复)10、一气呵成: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
(“书就”就是写成的意思)11、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2、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3、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14、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5、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6、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成语误用例析

(一)语意重复(重复赘余)类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
语意重复,尤其是那种比较隐蔽的语意重复(不表现为字面上的重复),是成语使用中的一种常见而疑难的错误类型。
解答成语辨析题时需要观其形、明其义,辨其用法,联系语境,考虑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是否有意义重复的现象。
1.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赌博之中,最后弄得倾家荡产,这完全是由于他咎由自取。
(咎由自取指罪过或灾祸都由自己惹来的,其意义与“由于”重复。
)2.他拿自己那篇不像样的文章到处炫耀,也不怕被大家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指被行家讥笑,本身含被动语气。
)3.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基本上还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基本”的意义重叠。
)4.那张合影中,左边站着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站着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是形容众多,与“许多”相重复。
)5.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隐”与“苦衷”重复。
苦衷:痛苦或为难的心情。
)6.江姐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全身”与“遍体鳞伤”的“遍体”重复。
)7.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人民”与“生灵涂炭”的“生灵”重复。
)8.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不虞:意料不到)9.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10.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二)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类有些成语,由于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含义,在使用过程中与句子的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了矛盾。
1.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形容重复的成语

1.千篇一律:形容文章、言语、事物等毫无新意,全都一样。
2.重蹈覆辙:形容重复犯错误,不听劝告,一错再错。
3.循规蹈矩:形容墨守成规,不肯创新,只按常规办事。
4.反反复复:形容反复不断地做同样的事情。
5.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6.繁复冗长:形容重复且冗长。
7.翻来覆去:形容反复翻动或讨论。
8.老调重弹:形容重复说同样的话,反复强调同样的观点。
9.重峦叠嶂:形容山峰、山脉等层峦叠嶂,连绵不断。
10.重复繁琐:形容重复且繁琐。
11.反复无常:形容反复变化,没有恒定。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语意重复短语50例1、杀人的刽子手2、无声的潜台词3、胜利的捷报4、不必要的浪费5、第一部处女作6、最高顶点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45、浑身遍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资料二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
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
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一、动词类赘余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意,“被人”赘余)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
常见“成语赘余”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一梦”与“一场”重复
22.好像如芒在背
如芒在背: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如”与“好像”重复
23.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的问题
当务之急:当前应办理的最紧要、最急迫的事情。与“目前”“问题”重复
24.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形形色色: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与“各种”重复
闻名遐迩: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遐迩”与“海内外”重复
14.众多的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与“众多”同义
15.三令五申地强调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
16.一天天臻完善
日臻完善:一天天地达到完善。“日”与“一天天”重复
17.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32.耿耿于怀,至今难忘
耿耿于怀: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至今难忘”已含在其中
33.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历史上”重复
34.忽然觉得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猛然醒悟的样子。“恍然”与“忽然”重复
35.特别穷凶极恶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狠残暴。“穷”“极”与“特别”重复
36.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2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与“说”重复
26.一览无余地看到
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览”与“看到”重复
27.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不虞:没有预料。与“没想到”重复
28.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
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影响”已含在其中
容易重复累赘的50个成语

容易重复累赘的50个成语
(括号内的内容多余,应删去)
1.出乎意料(之外) 2.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3.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 5.刻骨铭心(地难以忘记) 6.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7.满腹经纶(的才华) 8.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9.三令五申(地强调) 10.习以为常(的习惯) 11.一览无余(地看到) 12.责无旁贷(的责任) 13.(广大灾民)哀鸿遍野14.(感到)爱莫能助15.(浑身)遍体鳞伤16.(一起)并驾齐驱
17.(突然)不期而遇18.(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19.(亲眼)耳闻目睹20.(正)方兴未艾
21.(各自)分道扬镳22.(忽然)恍然大悟23.(还)记忆犹新24.(独自)孑然一身
25.(值得)可歌可泣26.(迅速)立竿见影
27.(令人)利令智昏28.(到处)漫山遍野
29.(突然)茅塞顿开30.(更加)弥足珍贵
31.(劳苦大众)民不聊生32.(一天天)日臻完善33.(好像)如数家珍34.(说得)闪烁其词
35.(众多的)莘莘学子36.(百姓)生灵涂炭37.(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38.(自然地)水到渠成39.(几天几夜)通宵达旦40.(自己)妄自菲薄41.(替他)为虎作伥42.(觉得)习以为常
43.(显得)相形见绌44.(各种)形形色色
45.(人为)蓄意破坏46.(背地里)阳奉阴违47.(从此)一劳永逸48.(过分)溢美之词
49.(许多)芸芸众生50.(感到)自惭形秽。
成语赘余复习

成语使用中的重复累赘重复累赘,画蛇添足。
在成语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的把握成语的含义,往往会出现成语自身含义与语境中的一些词句的含义重复的情况。
同义语: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句子中一些词语的含义与成语自身含义的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一过不注意陈玉和句子的寓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重复。
例如:1.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止滥垦滥伐,防止土地进一步沙漠化。
当前所有应完成任务中最紧要急迫的事。
前面不能再用“目前”。
2教育改革如今取得了很大成果,高校年年大幅度扩招,普遍高中的教学改革热潮也正【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方”与“正”重复3.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犹:还。
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再用“还”4.当他们在为那座高34米的冰雕可能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沾沾自喜时,我却看到了另外一幅画面:许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在冰天雪地中冻成饿殍。
“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无处安身。
与“无家可归”重复。
5不论大家怎样劝说诱导,他仍然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沉默不语,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或缘由。
难以说明的事情或缘由。
后面不能再用“苦衷”。
6.我们身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负担繁重,路途遥远。
“任重”前不能再用“担子”7.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
忍不住要发笑。
后面不能再加上“扑哧一声笑出来”8.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
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前不能再用人民。
9.这些贪污犯罪大恶极,政府对他们怎样统治,人们正瞪起眼睛【拭目以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①旧中国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兵连祸接,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②他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生产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新产品。
③我们班众多的莘莘学子经过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其中有十多位同学考入了重点大学。
三个成语的使用都有问题,而且属于同一类毛病。
都和前面的一个词语语意重复。
追根溯源,总体看来,犯这类错误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成语,同时也忽略了成语的使用环境,具体而言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比如上文涉及的三个成语。
“生灵涂炭”一词仔细研究“生灵”就字面上就可以判断是人民之意,“千方百计”则看不出内含的“想尽”之意,而“莘莘”很多人都会错误地根据字型理解为辛苦的意思。
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经常翻看成语词典,准确把握其含义。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借助于“代入法”。
所谓“代入法”,就是用成语的准确解释取代成语放入句子里,结合上下文,阅读几遍,就可以发现问题,从而避免赘余的毛病。
下面是从各地历年模拟试卷和学生平时作文中收集到的一些成语误用语例:
1、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分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分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
3、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与后文重复,去掉“的苦衷”。
)
4、看到这个孩子可爱的表情和举动,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5、您的光临让我的居室蓬荜生辉。
(分析:“蓬荜”指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后用以称自己的家,和“居室”重复。
)
6、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分析:“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
7、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8、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和李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与后面“未能忘“重复。
)
9、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10、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孑然一身的单身汉”错)
11、企业家应该像军事家一样,具有沉着的心态、超人的智慧,这样才能出奇制胜获取胜利,打败竞争对手。
(“出奇制胜”与“获取胜利”表意重复,不合使用习惯。
)
12、这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了,他仍然犹豫不决地首鼠两端,真急死人。
(其中的“首鼠两端”意思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己有“犹豫不决”的意思,所以再用,重复,要删去)
1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好像”与“如”重复)
14、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再用“还”)
15、小张在车间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一,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比喻居于首
位,与“名列第一”重复。
)
16、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
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与“被人”重复。
)
17、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对此,我们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衰,采取掉以轻心的态度。
(“无动于衷”与“心里”重复。
)
18、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
)
19、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4页。
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十分”实是蛇足,应斩掉。
)
20、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6页“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
)
(2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已含有“我自己感到,我自己觉得”的意思,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选项,然而出卷人却把它当作了正确的选项。
2004年高考题)
其他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