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 刺世共20页
《元曲五首》(语文版必修三)

答案 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 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 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 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 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
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准确把 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 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 化浓郁的思念和孤寂之情。
双调· 大德歌· 春 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 飘柳絮飞。一春鱼 雁无消息,则见双 燕斗衔泥。
重点突破
(2)最后一支曲[离亭宴煞],点明了怎样的主题?请简要概括。
答案 正面点 题:可叹人生在 世,只有睡觉时 才得安宁,天一 亮便有万事干扰 不休。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 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 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 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 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 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 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 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 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了解文学常识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元 代著名的戏曲大师。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 1229-1241),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 年前后)。有人考证他是山西运城人,由于金 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 即使 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 戏剧的熏染, 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在金王 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 作家了。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 政治黑暗腐败, 社会动荡不安,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 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关汉 卿用他的如椽之笔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 在他的笔下,刻画了一些性格鲜明的普通妇 女形象,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重点突破
(3)《正宫· 醉太平 刺世》和《双调· 夜行船 曲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秋思》这两首散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元曲五首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元曲五首本课话题——欲望一、从课本中积累“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世人皆嫌命运困窘多舛,个个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势力。
人皆渴望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最终必将走向人欲横流腐败贪婪的渊薮。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这两句深刻道出了社会大染缸的性质。
即使再纯洁的人,只要一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就立即被沾染熏黑。
如果没有抵抗诱惑、断绝欲望的品性,那么就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无比庸俗了。
二、从历史中积累1823年,大诗人拜伦已经开始失去欲望了,他的生活变得无聊,死一般的无聊。
于是,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行军途中,他写信给诗人歌德,告诉他自己的苦恼。
那年,拜伦35岁,风华正茂。
而歌德已75岁高龄了。
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情人,不想结婚,更不敢谈恋爱,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战争。
而另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却正准备向一个年轻的女人求婚,他的情欲像一个年轻小伙一样旺盛。
歌德是在拜伦的鼓励下向那个只有19岁的姑娘求婚的,他对这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距的爱情充满了万丈激情。
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
而高龄的歌德还在享受着生活的甜蜜,他的诗作一篇比一篇华丽而又激情万丈。
欲望有时候是生命火焰的指示灯。
欲望灭了,一切也就完了。
三、从名言中积累1.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刘向2.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3.追求功名几乎是崇尚优秀的代名词。
——(英国)赫兹里特4.有欲望而无行动的人只能产生瘟疫。
——(英国)布莱克5.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
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埃及)尤素福·西巴伊一、作者简介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可久(约1270-1348后),字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称“二张”。
高一语文必修Ⅲ宋词元曲课内阅读训练_

高一语文必修Ⅲ宋词元曲课内阅读训练一、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二、下面一首词,答复后面问题。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2、上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这首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词作,主旨是什么?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这首词选用了哪些景物来渲染作者的万般愁苦?〔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此时提到“雁过〞,有什么含义?〔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内容?四、阅读下面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表达作用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最后两句在词中的作用。
语文ⅲ语文版第7课(元曲五首)资料

2、分析曲中“水晶环” 这一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 义?
• 清白纯洁的人一进入污浊 的社会环境,沾染恶习, 就会同流合污、营私舞弊 起来。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5
•
曹丕: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6
请解说五六七句“文章糊 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的意思和特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1
元曲鉴赏
《正宫· 醉太平刺世》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 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 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 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2
诗人简介
• 张可久(约1280~1348后)元 代散曲作家。名久可,号小山。庆 元(今浙江宁波)人。《录鬼簿》 把他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 他的生平不可详考,只知他颇长寿, 至正年间尚在世。《录鬼簿》说 他:“路吏转首领官”,首领官为民 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又有说是 掌文牍的小吏)。他还曾为“桐庐 典使”,70多岁时曾为“昆山幕 僚”,约80岁左右尚为“监税松 源”。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 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 太得志。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10
【元曲四大家】 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 (1226),卒年不详。祖籍奥州(山西河曲)。他幼年时值金国 覆亡,饱经兵乱,赖诗人元好问多方扶持,并教他读书。金亡 后流寓真定。真定是当时北方一个重要戏剧演出地点。在大都 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并到过汴梁、杭州等 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 上》、《梧桐雨》二种。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20
《元曲五首》课件总结

下阕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 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文句点化自李 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此处不避重复, 化熟为生,化俗为雅。“怕”意为担心天黑,暗 含相思之苦,“又”表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在 相思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黄昏。“新啼痕”“旧 啼痕”,表明整日以泪洗面,着一“压”字,更 是写绝了凄苦。“断肠人忆断肠人”指明双方的 相思之苦,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柳 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反复的使用,强化了主人公的愁绪。
• 宫调规定乐调的高低和音乐的情感。 曲牌是每首曲的乐谱名称,相当于宋词 的词牌。 • 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两 种主要形式。
• 小令是一首独立的只曲,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 词和小曲。不超过五十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 名,如“水仙子”“山坡羊”等。 • 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 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求一韵 到底。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在同 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 任意增加句数。 • 散曲里还有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带过曲”, 它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曲调,如“中 吕”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带过曲有三 支相连的,如“南吕”里的“骂玉郎”带“带皇 恩”、“采茶歌”,但比较少见。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
• 文章本来是用来经时济世的,沾溉后人的。曹丕 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大事。”然 而文章现在竟然成了糊盛钱囤的工具,成为个人 飞黄腾达钻营发财的敲门砖,这不能不让人感叹 斯文扫地。门庭本为修身养性之地,与鸿儒谈笑, 与知己畅饮。然而门庭现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迷 魂阵,遍布机关陷阱。“忠孝仁爱礼仪廉耻”是 儒家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现在清廉之人,在社 会上却无法正道直行,反被贬受打击。这三句话 音调铿锵,寓辛辣的讽刺于激愤不平之气中。
元曲五首正宫醉太平刺世

元代科举:元十六考
资料一: 元朝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旳合计
1139人。 元一考:护都答儿、张起岩分别为左右榜状元。 元二考:忽都答儿、霍希贤分别为左右榜状元。 元三考:达普化、宋本分别为左右榜状元。
1.时间短、录取人数少
元代科举旳特点
资料二: 隋唐时期,考试科目涉及:秀才、进士、明经、
正宫 醉太平 刺世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黏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胡芦提倒稳!
1、这首小令中哪一句是中心句?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点明贪财是世风腐败旳根源。
2、这首小令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比喻。 “水晶环”指清白旳人,“面糊盆” 指混浊旳社会。“盛钱囤”指升官发财旳手 段。
短字少是最基本旳特征。如白朴《越调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 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重头小令:除了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 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旳数支小令构成,最多 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关汉卿《双调 大德歌》
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 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 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 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3、带过曲
介于小令和套曲之间,由同一宫调旳两支 曲牌构成,往往标明“某曲过某曲”,能够看 做小令旳变体。
如王实甫《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就是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子构成。
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 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旳。
元曲五首-课件

八、整体预知 1.《正宫·醉太平 刺世》
2.《越调·天净沙 秋》
3.《双调·大德歌 春》
4.《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5.《双调·夜行船 秋思》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双调·夜行船 秋思》中的第二支曲 子? 【提示】 第二支曲子开头写秦宫、汉阙,虽也曾 辉煌一时,却终究变得如此衰败,如今也只是作为 放牧牛羊的牧场。过去的辉煌灿烂也只是过往的云 烟。这句冷嘲热讽的话将兴衰交替说得如此轻微。 末了还要追加一句“纵然辉煌过后留下几座坟墓, 可石碑上的字却也因久经风霜的摧残,已经不能分 辨了。”作者用此来否认了那些希望彪炳千秋的古 人,否定了希望千古流传的理想。
2.资料链接 (1)元散曲可分为两大类,即_小__令_和_套__数__两种 主要形式。小令是一首独立的支曲,不超过五十 八字,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不同的曲牌各自有 不同的句数、字数,每句的长短又不同,而且用 字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 (2)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 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 求_一__韵_到__底____。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 的要求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 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句数。
三、一词多义 (1)更 ①更.哪堪远水粼粼 _又___
②梧桐更.兼细雨 _再__,__又__ 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__更__换__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_相__继__,__相__互____
①重.回首往事堪嗟 _再__
(2)重
②掩重.门暮雨纷纷 _屋__内__之__门___ ③重.为乡党所笑 _深__深___地__
5.《正宫·醉太平 刺世》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名师点拨】 本曲全用口语,语调泼辣大胆, 嬉笑怒骂,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葫芦 提倒稳”,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不 合作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稀里糊涂倒安稳, 其实是作者的反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 糊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只有作如 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元曲五首

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 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 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 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 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 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 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思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 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 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字幅写于乾隆十六年,当时郑板桥正 在山东潍县当知县。一向正直、率真、 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 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 刁难。他一面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一 面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这 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 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 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 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3、请解说五六七句“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 作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的意思和特色。 读书写文章,本应经时济世,可现在竟成了升 官发财、狗苟蝇营的手段;门庭本是用以接待 亲友宾朋之地,可现在竟变成专门坑害别人的 陷阱,设置机关的场所;清正廉洁的人本应受 到晋升褒奖,可现在竟被贬斥打击,让你倒在 地上站不起来。 这三句鼎足对,音节可铿锵,语调冷峻,辛辣 的讽刺中充满愤激不平之气,不仅对拜金主义 者之卑劣无耻极尽嬉笑怒骂的谴责,同时对社 会上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现象,也作了淋漓 尽致的揭露和鞭挞。
艺术特色
此曲主要运用比喻和鼎 足对的手法进行讽刺。 “鼎足对”,就是指三 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 联。
“葫芦提倒稳”
• 结句以消极反抗的口吻申明自己的 不合作的处世态度。表面上似乎说 稀里糊涂倒安稳,其实是作者的反 语。这颇像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 涂”,其实正是伤心人的愤激之语。 只有作如是观,方能体会作者的深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