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的确定方法.共48页文档
权重的确定方法汇总

权重的确定方法汇总一、指标权重的确定1.概述目前关于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三类: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
主观权重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的主观注意力来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
其原始数据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获得。
常用的主观赋权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106-108]、二项系数法、链式比较评分法、最小二乘法等。
本文利用人类经验和知识选择了有序二元比较定量法。
主观赋权法是人们研究较早、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观赋权法的优点是专家可以根据实际的决策问题和专家自身的知识经验合理地确定各属性权重的排序,不至于出现属性权重与属性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情况。
但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客观性较差,同时增加了对决策分析者的负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
针对主观赋权法的不足,人们提出了客观赋权法。
其原始数据由决策方案中每个属性的实际数据构成。
其基本思想是,属性权重应该是度量属性集中每个属性的变化程度以及对其他属性的影响,权重的原始信息应该直接来自客观环境,信息处理的过程应该是深入探索属性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然后根据属性的关联程度或属性提供的信息量确定属性权重。
如果一个属性对所有决策方案没有差异(即每个决策方案的属性值相同),则该属性对方案的识别和排序没有影响,其权重应为0;如果某个属性在所有决策方案的属性值中存在较大差异,则该属性将在方案的识别和排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应该给出较大的权重,每个属性的权重应该根据该属性下每个方案的属性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
差异越大,属性的权重就越大,反之亦然。
常用的客观赋权法[109-110]有:主成份分析法、熵值法[111-112]、离差及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等。
其中熵值法用得较多,这种赋权法所使用的数据是决策矩阵,所确定的属性权重反映了属性值的离散程度。
客观赋权法主要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权重。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哪些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哪些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主观设定:根据专家判断或经验设定权重,这种方法适用于专家知识丰富且有足够经验的情况。
2. 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的方式,使用专家判断和对比的方法确定权重。
AHP方法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层次结构,并通过对比两个两两判断之间对每个判断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化。
3. 数据驱动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来确定权重。
例如,可以使用多元回归或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来分析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权重。
4. 目标规划法:将决策问题转化为数学优化模型,并根据各个目标的重要性,通过目标的优先级来确定权重。
5. 模糊集合理论: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将权重表示为对模糊集合的隶属度的归纳结果。
6.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通过挖掘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来确定权重。
例如,可以使用关联规则挖掘、分类算法或聚类算法等来确定权重。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决策问题的性质、数据可获得程度以及可接受的计算复杂度等因素。
(完整版)权重的确定方法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上述各数的倒数
2.确定初始权数。
初始权数的确定常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是先组织专家, 请各位专家给出自己的判断数据,再综合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初始值。具体操作步 骤如下: 第一步,将分析研究的目的、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初步确定的指标重要性的量 化标准发给各位专家,请专家们根据上述的比例标度值表所提供的等级重要性系数, 独立地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权重。 第二步,根据专家给出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各个指标权重的平均数和标准 差。 第三步,将所得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资料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请各位专家再次提出 修改意见或者更改指标权重数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权重系数。 第四步,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各个专家对各个评价项目所确定的权数趋于一致、 或者专家们对自己的意见不再有修改为止,把这个最后的结果就作为初始的权数。
(一)统计平均法
统计平均数法(Statistical averagemethod)是根据所选择的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 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 重。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专家。一般选择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 理论基础、并公平公正道德高尚的专家;
I比 极端重要
9
9 (9/1=)
9 (9/1=)
介于上述相邻两级之间重 要程度的比较
2、4、6、8
1.222 (5.5/4.5=)
1.875 (6.5/3.5=)
3 (7.5/2.5=)
5.67 (8.5/1.5=)
1.125 (9/8=)
1.5 (9/6=)
2.25 (9/4=)
4.5 (9/2=)
确定权重的7种方法

确定权重的7种⽅法确定权重的7种⽅法表7-1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定权⽅法⼀览表序号定权⽅法1 专家打分法2 调查统计法1.重要性打分法2.“栅栏”法3.“⽹格”法4.列表打勾ü集合统计法T1.频数截取法2.聚类求均值法3.中间截取求均值法.3 序列综合法1.单定权因⼦排序法2.多定权因⼦排序法4 公式法1.三元函数法2.概率法3.信息量法4.相关系数法5.⾪属函数法5 数理统计法1.判别分析法2.聚类分析法3.因⼦分析法6 层次分析法7 复杂度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即是由少数专家直接根据经验并考虑反映某评价观点后定出权重,具体做法和基本步骤如下:第⼀步选择评价定权值组的成员,并对他们详细说明权重的概念和顺序以及记权的⽅法。
第⼆步列表。
列出对应于每个评价因⼦的权值范围,可⽤评分法表⽰。
例如,若有五个值,那么就有五列。
⾏列对应于权重值,按重要性排列。
第三步发给每个参予评价者⼀份上述表格,按下述步骤四~九反复核对、填写,直⾄没有成员进⾏变动为⽌。
第四步要求每个成员对每列的每种权值填上记号,得到每种因⼦的权值分数。
第五步要求所有的成员对作了记号的列逐项⽐较,看看所评的分数是否能代表他们的意见,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应重新划记号评分,直⾄满意为⽌。
第六步要求每个成员把每个评价因⼦(或变量)的重要性的评分值相加,得出总数。
第七步每个成员⽤第六步求得的总数去除分数,即得到每个评价因⼦的权重。
第⼋步把每个成员的表格集中起来,求得各种评价因⼦的平均权重,即为“组平均权重”。
第九步列出每种的平均数,并要求评价者把每组的平均数与⾃⼰在第七步得到的权值进⾏⽐较。
第⼗步如有⼈还想改变评分,就须回到第四步重复整个评分过程。
如果没有异议,则到此为⽌,各评价因⼦(或变量)的权值就这样决定了。
⼆、调查统计法具体作法有下⾯四种。
1.重要性打分法:重要性打分法是指要求所有被征询者根据⾃⼰对各评价因⼦的重要性的认识分别打分,其步骤如下:a.对被征询者讲清统⼀的要求,给定打分范围,通常1~5分或1~100分都可。
(完整版)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在统计理论和实践中,权重是表明各个评价指标(或者评价项目)重要性的权数,表示各个评价指标在总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权重有不同的种类,各种类别的权重有着不同的数学特点和经济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权重。
按照权重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权重和相对数权重。
相对数权重也称比重权数,能更加直观地反映权重在评价中的作用。
按照权重的形成方式划分,可分为人工权重和自然权重。
自然权重是由于变换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和统计指标的合成方式而得到的权重,也称为客观权重。
人工权重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评价指标的内涵状况,主观地分析、判断来确定的反映各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权数,也称为主观权重。
按照权重形成的数量特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
如果在统计综合评价时,采取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的方法相结合,获得的效果更好。
按照权重与待评价的各个指标之间相关程度划分,可分为独立权重和相关权重。
独立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数值的大小无关,在综合评价中较多地使用独立权重,以此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称为“定权综合”模型。
相关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的数值具有函数关系,例如,当某一评价的指标数值达到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的减弱;或者当某一评价指标的数值达到另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地增加。
相关权重适用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随着指标取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于相关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被称为“变权模型”。
比如评估环境质量多采用“变权综合”模型。
(一)统计平均法统计平均数法(Statistical average method)是根据所选择的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确定专家。
一般选择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公平公正道德高尚的专家;第二步,专家初评。
将待定权数的指标提交给各位专家,并请专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独立的给出各项指标的权数值;第三步,回收专家意见。
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的确定方法在统计理论和实践中,权重是表明各个评价指标(或者评价项目)重要性的权数,表示各个评价指标在总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权重有不同的种类,各种类别的权重有着不同的数学特点和经济含义,一般有以下几种权重。
按照权重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权重和相对数权重。
相对数权重也称比重权数,能更加直观地反映权重在评价中的作用。
按照权重的形成方式划分,可分为人工权重和自然权重。
自然权重是由于变换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和统计指标的合成方式而得到的权重,也称为客观权重。
人工权重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评价指标的内涵状况,主观地分析、判断来确定的反映各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权数,也称为主观权重。
按照权重形成的数量特点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
如果在统计综合评价时,采取定性赋权和定量赋权的方法相结合,获得的效果更好。
按照权重与待评价的各个指标之间相关程度划分,可分为独立权重和相关权重。
独立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数值的大小无关,在综合评价中较多地使用独立权重,以此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称为“定权综合”模型。
相关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的数值具有函数关系,例如,当某一评价的指标数值达到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的减弱;或者当某一评价指标的数值达到另一定水平时,该指标的重要性相应地增加。
相关权重适用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随着指标取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于相关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被称为“变权模型”。
比如评估环境质量多采用“变权综合”模型。
(一)统计平均法统计平均数法(Statistical average method)是根据所选择的各位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所赋予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分别求其算术平均值,计算出的平均数作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确定专家。
一般选择本行业或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公平公正道德高尚的专家;第二步,专家初评。
将待定权数的指标提交给各位专家,并请专家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独立的给出各项指标的权数值;第三步,回收专家意见。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1. 专家打分法呀!这就好比是请了一群超级厉害的裁判来给各个指标打分。
比如说选美比赛,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眼光,给每个参赛选手的不同方面打分,像长相啊、气质啊、才艺啥的,最后综合起来确定重要程度。
这不就是在确定那些指标的权重嘛!
2. 层次分析法也很不错哟!可以把要考虑的指标像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搭建起来。
比如说盖房子,一层是基础,二层是结构,三层是装饰,不同层次的重要性当然不一样啦。
通过这种层层分析的方式,权重就能分得清清楚楚啦!
3. 主成分分析法呢,就像是一场大筛选。
好比从一堆水果中挑出最有代表性的几个。
比如在一堆水果里,苹果、香蕉、橘子,通过分析发现苹果的特征比较突出,那它在权重里的占比可能就会更高一些,这样就把那些最重要的成分给抓出来啦!
4. 聚类分析法呀,就好像把相似的东西归到一块儿去。
比如一群学生,把学习好的归一类,体育好的归一类,艺术好的归一类,这样不就大概能看出每一类在整体评价中的分量了嘛,是不是很形象呀?
5. 因子分析法也有它的妙处呢!就如同从一堆混乱的数据中找出关键的因子。
比如说整理房间,找到那些最关键的物品摆放规则,这些规则就是重要的因子呀,然后就能确定每个部分的权重啦!
6. 熵权法懂不?这就像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好比在嘈杂的市场里,通过一些方法分辨出哪些声音是最重要的。
通过计算熵值,就能搞清楚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啦,是不是很神奇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都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那个呀!。
权重确定方法归纳

权重确定方法归纳权重确定方法是在进行决策或评估时,为不同因素赋予适当的重要性或权重。
权重确定方法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投资决策、风险评估、项目管理和多准则决策等。
在确定权重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专家的意见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
1.主观直觉法:主观直觉法是一种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权重确定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靠专家、决策者或参与者的经验和直觉来确定权重。
专家可以根据他们对问题的了解和经验,对不同因素进行排序或赋予不同的权重。
然而,主观直觉法的缺点是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确保专家具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并通过多个专家的意见进行比较和验证。
2.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该方法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层次,从整体到细节逐级分析,然后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比较和判断,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来帮助决策者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和权重的确定。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量化不同因素之间的差异和相对重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主观分配法:主观分配法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和判断的权重确定方法。
在主观分配法中,决策者或专家需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其对因素的了解,为每个因素分配一个主观的比重或权重。
这种方法常用于风险评估或项目管理中,其中不同的风险因素或项目阶段可能具有不同的权重。
主观分配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适用于小规模决策和评估。
然而,由于其主观性,需要确保专家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和分析的权重确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利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不同因素的权重。
统计分析法可以使用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来确定权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基于数据和客观分析,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但同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