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基本流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9.0其它情况
9.1当规定的模具验收组成员中不能参与现场验收时,所属部门应指派代理人员;
9.2如果模具验收结论为可以试生产但还需继续维修时,碰到交货期较紧的订单,可先应急生产,但应加强检验,随后进行修模,一但维修结束,应对模具重新进行验收。
9.3模具待试产或待入库前,由模具车间保管,存放在模具暂存区域。委外模具必须试产合格后再验收,验收合格拉回的模具存放模具仓库;只有合格的模具方可正式入库。
5.0验收方法
5.1自制模具的验收
1)产品符合性:依据客户资料、合同、产品图纸及其它文字性的描述。
2)模具使用状况:模具使用状况的基本标准为:操作调试方便,使用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无安全隐患,对本项目的验证以评价(定性)方式进行。
3)模具性能:模具性能状况的基本标准为:结构合理,功能适用,整体动作可靠,定位准确、效率满足要求,上下料方便等。对本项目的验证以评价(定性)方式进行。
7.0验收结果及判定
7.1模具验收结果
模具验收可能出现的结果为:
A、合格
B、可试产,继续修模
C、不合格,继续修模
D、不合格,重新制作
7.2各种验收结果所适用的情况
7.2.1合格——当自制模具验收项目全部经验证(结果)合格时,本套模具可判定为验收合格,并可投入试生产。模具投入使用后,品管部、模具车间、使用车间应继续对本套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验证,在保证额定试产批量25-50件,质量符合要求及模具无故障的情况下,可准于入库,并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如果在试产过程中产品有轻微问题发生,模具车间应继续进行维修,直到合格为止。模具经维修后,应重新进行确认、验收。验收程序执行本规定7.0、8.0条款内容。
在对模具寿命进行评价时,主要对其影响因素作分析比较即可,暂不作量化验证,但应记录产品生产数量。

模具验收程序(含表格)

模具验收程序(含表格)

模具验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

2.0范围适用于注塑、吹塑、软管注头等新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考核。

3.0职责设计部:组织协调新模具验收工作;收集模具验收过程中相关记录,完成模具的最终验收报告并进行存档;批准新模具的使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组织完成新模具的试生产、确定并批准新工艺参数,对由新模具生产的头三批产品进行技术放行。

质量保证部:根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收集数据;确保产品质量记录完整、准确;确保各阶段样品的留样保存;参与新模具的综合评价并对新产品进行质量评估、放行。

模具车间:执行新模具的验收工作;在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确保模具始终处于适当状态;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生产车间:实施各个阶段性的试模、试产、调机;在机台运行中调整、控制、记录各工艺参数,协助收集生产相关数据;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业务部:参与新产品质量评估。

4.0程序4.1.新模具验收流程4.1.1.新模具的验收流程,根据客户群、产品工艺等的不同,验收流程如下: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

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模具验收严格按照客户确认的验证(EO)草案执行。

成功验证后,由设计部组织相关部门执行4.5模具验收工作。

B、级客户群,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根据产品工艺的不同,依照以下验收流程:工艺类型验收流程备注说明挤吹试模→1小时试产NA注吹二步伐注吹,吹瓶模具仅试模NA注塑试模→2小时试产NA软管注头圆管:试模→2小时试产简单的软管注头模,可根据实际试模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试产过椭圆管:试模→4小时试产程4.2.维修模具的验收流程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或尺寸,或者因为模具本身损坏或人为损坏,模具需要进行维修,对于此类维修模具需要执行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进行相关检查记录,并对实际模具维修项目进行重点查看。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五金模具验收流程
附件:《工装试模通知单》《五金模试模问题记录表》《模具验证验收单》《产品实物检测记录表》《模具验收检查表》编制:会签:审定:
工 装 试 模 通 知 单
五 金 模 具 试 模 具 问 题 记 录 表
①存根



部门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注:1. 此表可作为模具验收时产品的样品验证记录单;
2. 此表可用于日常零部件检验时的记录;
3. 此表可作为产品转产时的附件;
模具验收检查表
表1各关节控制的完成时间仅供参考!
表1
表1各关节控制的完成时间仅供参考!。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

模具验收规定1.0目的: 明确压铸模具验收的流程和工作职责;保证模具验收质量可靠。

2.0范围:此控制程序适用于压铸车间所有模具验收.2.1新模具开发。

2.2老模具更替。

2.3模具大修后。

3.0模具验收的组织单位3.1主要由生产运行部牵头组织3.2配合单位是工艺品技部3.3试制单位是压铸车间及机加车间等。

4.0工作程序:4.1模具初步验收,按照合同规定,提交试模样品5-10件。

3套模具以上时,可在模具制造厂家进行。

2套模具以下时,模具制造厂家将样件寄到公司,由本公司项目的模具负责人交检验员对样件外观、尺寸进行检验。

检验员根据检验情况,填写<<新产品全尺寸检验记录单>>,在出现不合格项目时,模具负责人要及时通知模具厂重新修模送样,直至产品尺寸合格为止。

4.2试模样品尺寸合格后由生产运行部或模具负责人,通知模具厂家提交压铸模具并安排机台进行试模。

试模期间要求模具厂家派人到试模现场跟踪服务。

4.3模具进厂,要求模具厂家跟随售后服务人员同时到达。

进厂后由负责定做模具人员,或指定人员接收,并向生产运行部报告,安排试模。

由模具技术人员对模具进行初步验收,模具外观,设计等符合要求。

4.4生产运行部安排压铸车间进行试模,并通知工艺品质部的该车间检验员检验试模样件。

首先试压5——10件,检查模具压件状况,出现严重不符时,要即刻停止试模进行修理。

厂家没跟随人员时,要即刻电话通知对方退厂返修。

直到小批试制合格。

车间和检验员填写《小批试制检验记录单》,交本部门和生产运行部(或指定的负责人)留存归档。

试模过程中,车间操作者、模具维修人员、工艺品技部人员及生产运行部人员,要全程在场。

4.5 5——10件产品连续生产合格后,连续生产50——100件。

不能连续生产,出现压铸非正常情况时,要停止生产,分析原因,属于模具问题时,由该模具负责人通知厂家迅速解决。

直到能够批量生产为止。

批量合格时,由车间填写《模具批量生产合格单》,交工艺品质部和生产运行部存档。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模具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模具制造是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而模具验收流程则是模具制造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本文将介绍模具验收流程的重要性、流程、以及常见的问题。

一、模具验收流程的重要性模具验收流程是确保模具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程序。

并且,模具验收是整个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也是模具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

如果模具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那么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因此,模具验收流程需要循序渐进,严谨规范。

二、模具验收流程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模具验收中的第一个步骤,主要是检测模具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外表应该正常,没有沙穴、气孔,无裂纹和其他缺陷,如有缺陷需要及时修补。

同时,外观检测还应该注意刨痕、磨痕、染色等不良影响美观的瑕疵,并做好记录。

2.测量尺寸模具制作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的尺寸,因此测量尺寸是模具验收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模具样件需要测量的尺寸包括长、宽、高等整体尺寸,以及一些关键尺寸,如孔的深度和直径、重要倒角、腔体配合面的平行度、垂直度等尺寸,刀具的切削尺寸等。

3.功能性测试模具的功能性测试是检测模具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测试中,需要模拟模具在使用中的各种情况,比如试验模具的加工精度、冷却水路、气路、铸件浇注系统、裂纹倾斜等,以确保模具正常使用。

如果有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调整。

4.入厂试模入厂试模是模具验收流程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对模具在使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查,并进行调整。

试模时,需要将实际使用的原料和流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的测试。

在这些测试中,可以检测模具的磨损程度和寿命,比如磨损、疲劳裂纹等情况。

三、常见问题模具验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尺寸不准确通过测量可以发现模具存在尺寸偏差的问题。

这是工艺不完善造成的。

2.质量问题模具表面质量差,腐蚀等问题。

模具检测(验收)方法与步骤

模具检测(验收)方法与步骤

模具检测(验收)方法与步骤如何验收模具一、制品的验收模具制造结束后,要经过多次试模,一般中小型模具需试模1~3次,大中型模具需要3~5次,结构特别复杂的模具试模次数可能还会更多。

试模次数的多少与所采用的设备和操作工艺员素质有关,与模具设计、生产质量等因素息息相关。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模具厂的技术水平。

最能全面反映模具水平的是最后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

通常把该样件送定货方,以检查结果作为模具验收时的一个重要依据。

样件基本尺寸正确与否可以反映模具的制造精度。

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制品验收。

验收制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后处理完成16小时之后进行。

验收的标准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6%、露点温度21,大气压890~1060hPa、空气流速1m/s。

如果实际环境不标准,可在双方协商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所测得的数值用相应的长度膨胀系数加以修正。

1. 制品基本尺寸的检验取得一件样品,首先要观察它的整体形状正确,基本造型是否符合产品设计思想。

然后对制品的基本尺寸进行检验。

2. 制品配合尺寸的检验制品的配合尺寸是指制品互制品之间或制品与相关元器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包括局部配合尺寸和整体相对位置尺寸。

3.试装配检验当基本尺寸、外形尺寸、配合尺寸检查结束,认为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进行试装配检验,这是制品检查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对配合尺寸进行验证,对空间曲面进行验证。

4.制品外观质量检查当预装符合要求后,需要对制件的表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时的表观质量是指不存在常见缺陷条件下,表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动平衡和静平衡试验对于高速运转的部件要进行动、静平衡试验;对于要求强度高的制件,要进行抗冲击试验,强度、高温试验等。

制件通过全面验收后,要对模具进行验收,前面提到,能够提供完整样件的模具,可以视为整体结构上基本合理。

然而,对模具的其它部位仍要认真检查,模具结构部位的加工精度、镶块方式、热处理手段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模具验收是模具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一个完善的模具验收流程能够有效地保证模具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具验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模具验收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验收人员、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准备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模具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模具验收的第一步,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模具的制造质量。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模具的尺寸、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等方面。

只有外观合格的模具才能进行后续的验收工作。

接下来是进行尺寸检查。

尺寸检查是模具验收的重要环节,通过尺寸检查可以验证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尺寸检查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验证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是进行功能性能检查。

功能性能检查是模具验收的关键环节,通过功能性能检查可以验证模具的使用效果。

功能性能检查主要包括模具的开合性能、冷却系统的效果、顶针的动作是否灵活等方面。

只有功能性能合格的模具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是进行验收记录和整理。

验收记录是模具验收工作的总结和归档,通过验收记录可以清晰地记录模具的验收情况,为后续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验收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验收报告,以便日后的查阅和分析。

综上所述,模具验收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功能性能检查和验收记录整理。

只有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才能保证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模具验收工作有所帮助,提高模具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注塑模具验收流程目的: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范围: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技术部:1) 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分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2) 改模:根据分厂或客户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供应部:1) 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 新开模具在调回配件分厂前,要求厂家首先提供产品尺寸检测报告与实物样交品质部进检检测,完成后再交技术部与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负责人要求在实物上封上合格样,没有合格样件及尺寸检测报告不得交付。

3) 对于需设计变更的注塑模具,外协模具厂需根据技术部设计变更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改,改模合格后需提供改模后的样件及尺寸报告技术部及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需在实物样件上签名确认,确认合格方可通知模具厂将模具调回配件分厂。

品质部:1) 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2) 外观组需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其外观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上签名;工艺部:协助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配件分厂:1) 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2) 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分厂方可安排生产;3) 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4) 协助研发部与工艺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5) 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七、子系统检查
B斜契块 1、后有挡墙(间隙为零) 2、接触面的润滑状态 3、运动行程S(符合图纸) 4、驱动块与滑块接触面≮30% 5、弹簧有芯轴 6、侧冲孔时,两侧冲头要求同步 7、刀块有对号标记
12
七、子系统检查
C定位机构 1、不能干涉 2、定位可靠 3、操作方便
13
七、子系统检查
D托料装置 1、不得干涉 2、行程S符合设计要求 3、滚轮:外缘有橡胶 转动部位有轴承 正反向都转动灵活 位置合理 4、无卡滞现象
16
七、子系统检查
G铸字 1、“F” 2、上模 左边 “图号”+“左”或“右” 右边 “制件名称”+“上模重量” 下模 左边 “图号”+“左”或“右” 右边 “工序号”+“模具总重”
17
七、子系统检查
4、字大小 40X30,除“F”外皆为白色
5、铭牌 产品型号、模具编号、制件名称、零件图号、 使用设备、模具重量、外形尺寸、闭合高度、 存放高度、顶杆高度数量及布置图、
P2根据P1的问题列计划进行整改,我方人 员现场跟踪,解决老问题,发现新问题。
19
八、终验收
P3是解决P2的问题,同时也是批量生产的开 始,当最终与焊装夹具相匹配后(在冲压 进行P1P2P3时,焊装进行W1W2W3),该 项目的模具验收基本结束。
20
9
六、动检要素
10、数据:坯料,设备 11、冲压件检查:连续10件合格
a先定法--检具验收(三坐标)合格 b依法检验 c包合模具注意是否包严实
10
七、子系统检查
A导向机构 1、接触面≮30% 2、导向面间隙 0.08~0.10(大型) 0.06~0.08(中型) 0.04~0.06(小型) 3、止退台
3
二、预验收条件
1、乙方提供预验收计划 2、乙方须提供的相关资料
⑴冷冲压工艺卡--参数、工艺流程等 ⑵模具的设计图纸--模具维修 ⑶模具静态检验报告 ⑷模具动态检验报告 ⑸关键部位材料的热处理数据报告 ⑹检具的数据检测报告
4
二、预验收条件
⑺冲压件的检验报告 ⑻材质的硬度检验报告 ⑼刃口维修所使用的焊条规格 ⑽易损件的明细 ⑾提供⑴~⑽中没有提及的有关资料
1、结构:符合设计书
2、安装:外形尺寸、装模高度、顶杆孔、存 放方式、安全性、快速定位、中心槽……
3、工作面的材质,硬度等的检验,光洁度…
4、斜契机构:需拆开检查
5、安全性:
a 非工作面倒钝 b 防锈漆
c 防护栏
d 不得超宽
8
六、动检要素
1、导向机构 2、卸料板 3、取放件机构 4、定位机构 5、限位器 6、压印器(到底标记) 7、废料清除口 8、契块运动检查 9、冲孔深度
制造商全称,制造日期…………………….
18
八、终验收
经过以上一~七的预验收后,按照进度要求, 模具分批运回主机厂,根据试制计划,进行试 制。一般要有三轮:即P1,P2,P3
P1为在我方生产场地进行的第一轮试制,主 要验证模具与设备的匹配性、技术参数、 稍带着打出一些冲压件,同时进行静、 动 检,冲压件检;发现问题并记录。
模具验收基本流程
1
一、预验收内容 二、预验收条件 三、预验收流程 四、合格条件 五、静检要素 六、动检要素 七、子系统检查 八、终验收
目录
2
一、预验收
1、做计划 2、乙方现场 3、参加者--甲乙双方 4、冲压件达到技术要求 5、零部件试装车,并验其与夹具的匹配性 6、零部件试装车,并验其与内饰件的匹配性
5
三、预验收流程
先验检具 再模具静检 最后模具动检
检具
静检
动检
NG 双方确认

OK 6
四、合格条件
冲压件合格 终序件试装车合格
静检合格
达到使用寿命,结构便于
维修,制造精度合格
动检合格 a进料、出件方便
b定位可靠
c 托料可靠
d废料排出顺畅
e废品率在0.3%以内
7
五、静检要素
14
七、子系统检查
E废料 a对角线≮600 b废料刀切断可靠 c废料盒:装卸方便 盛装小废料豆500件以上 d废料滑道 ⑴钢板δ ≥2 ⑵模具内倾角α1 ≥28度 ⑶模具外倾角α2 ≥26度 ⑷废料能顺利抵达指定地点
15
七、子系统检查
F备件 1、冲头φ ≤8,按30% 2、异型孔(短边≤ 10),凸凹模各按30% 3、其它易损标件按至少更换一次计算 4、非标件要有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