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切槽与切断
第6章 曲面立体及截交线

投 影 图
六、圆球体切割
例5-11 圆球被一正垂面截切,完成其水平投影和侧 例5-11 求圆球被正垂面截切的截交线 面投影。 绘图步骤: (1)截交线的投影为椭圆,投 影椭圆上短轴的两个端点Ⅰ、 Ⅱ与长轴的两个端点Ⅲ 、 Ⅳ; (2)求截交线与轮廓线的交点 Ⅴ 、Ⅵ ; (3)求截交线与轮廓线的交点 Ⅶ 、Ⅷ ; (4)依次光滑连接各点; (5)检查并加粗可见轮廓线。 点击播放视频
c
a
例5-5 圆柱表面取点
a” (c”) b”
b
二、圆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圆锥的形成 圆锥是由一直母线绕与它相交的轴线旋转一周形 成的,具有一个底面和一个回转面(圆锥面)。 圆锥面上所有素线相交于锥顶,所有纬圆平行。
锥顶 圆锥面 母线 底面 轴线 素线 纬圆
(a) 圆锥面的形成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b) 圆锥的结构特征 圆锥的特征
s’
例5-6 圆锥表面取点
s”
a”
e’
e”
s
a e
素线法
二、圆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2、表面取点
例5-6 圆锥表面取点
例5-6 如图所示,已知点 A在圆锥表面上,并知它 的正面投影a’,可采用下 列两种方法求出点A的水 平投影a和侧面投影a” 。
s’
s”
a”
s a
纬圆法
三、圆球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圆球的形成 一圆周绕自身的一直径旋转一周即形成圆球, 形成的回转面称为圆球面。平面与球面的交线为 一个圆,称为纬圆。
(c) 圆锥面的结构特征
二、圆锥的投影及表面取点
1、投影分析 圆锥面的轮廓素线 圆锥的轴线垂直 SA、SB将圆柱面分成可 于H面。圆锥底圆为水 见的前半部分与不可见 平面,水平投影反映实 的后半部分。 形,其正面和侧面投影 轮廓素线SC、SD将 积聚为水平直线。 圆柱面分成可见的左半 圆锥面的水平投影 部分与不可见的右半部 为圆,其正面和侧面投 分。 影为三角形。
机械制图第6章常用表达方法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画剖面符号时应注意:
a)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与水平方向成45°, 且互相平行、间隔相等的细实线。
(通用剖面线)
b) 剖面符号的倾斜方向左右均可,但同一个 机件的各个图形中则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c) 当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时, 该图形的剖面符号应画成30°或60°的平行 线,但方向仍应与同一机件的其他图形一致。
斜视图一般只表达倾斜部分 的局部形状,其余部分可用 波浪线断开不画。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 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 转符号的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角度 符号标注在字母之后。
整理课件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6.1.3 局部视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叫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实际上是某一基本视图的一部分。画局部视图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减少作图工作量。
整理课件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几种孔槽的剖视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整理课件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3)画剖面符号
应在剖切面切到的断面轮廓内画出剖面符号。 透明材料
非金属材料
粉末冶金、 砂轮、陶瓷 刀片、硬质 合金刀片
整理课件
液体
木材 (横剖面)
1、用单一剖切面剖切
采用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剖切——单一平行剖 ,全剖、 半剖、局部剖都是用这类平面剖开机件的 .用不平行于任何 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斜剖
2、用几个剖切面剖切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其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剖开 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 方法称为阶梯剖。
第六章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图6-33 几种常用的成形铣刀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2.铣刀的选择 (1)面铣刀主要参数的选择 标准可转位面铣刀直径为ϕ1 6~ϕ630mm,应根据侧吃刀量ae,选择适当的铣刀直径, 尽量包容工件整个加工宽度,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 小相邻两次进给之间的接刀痕迹和保证铣刀的寿命。
图6-34 面铣刀几何角度的标注
第六章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检查零件的加工要求,如加工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及表 面粗糙度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是否可以得到保证,是否还 有更经济的加工方法或方案。 2)分析零件的形状、结构及尺寸的特点,确定零件上是否 有妨碍刀具运动的部位,是否有会产生加工干涉或加工不 到的区域,零件的最大形状尺寸是否超过机床的最大行程, 零件的刚性随着加工的进行是否有太大的变化等。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3)在零件上是否存在对刀具形状及尺寸有限制的部位和尺 寸要求,如过渡圆角、倒角、槽宽等,这些尺寸是否过于 凌乱,是否可以统一。 4)保证基准统一原则。 5)分析零件的变形情况。 2.零件毛坯的工艺性分析 1)毛坯应有充分、稳定的加工余量。 2)分析毛坯的余量大小及均匀性。 3)分析毛坯的装夹适应性。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图6-3 通用可调气动台虎钳 a)通用可调气动台虎钳 b) 、c)更换调整件 1、2—可更换调整件 3—活动钳口 4—粗调螺杆 5—活塞杆
6—杠杆 7—活塞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图6- 4 通用可调夹具系统 1—基础件 2—立式液压缸 3—卧式液压缸 4、5—销
第一节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
图6-8 用鼓形铣刀分层铣削变斜角
第6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 题解

最大的是 ( ) (1) k1/k2=1, 平推流 (3) k1/k2=10, 平推流
(2) k1/k2=1, 全混流 (4) k1/k2=10, 全混流
• 6-14 • 反应A(g) +B(l)→C(l)气相反应物A被B的 水溶液吸收,吸收后 A 与 B 生成 C 。反应 动力学方程为:-rA=kCACB。由于反应物 B在水中的浓度远大于A,在反应过程中 可视为不变,而反应物A溶解于水的速率 极快,以至于A在水中的浓度恒为其饱和 溶解度。试求此反应器中液相体积为 5[m3]时C的生成量。 • 已 知 k=1[m3kmol-1hr-1] , CB0=3[kmol.m-3] , CA 饱 和 =0.02[kmol.m-3] , 水 溶 液 流 量 为 10[m3hr-1]。
m 1.2m 0.8949 反应器总体积 0.75
3 3
反应器有效体积 0.9834m 3hr 1 0.91hr 0.8949m 3
54.6min 0.91hr 60min/hr
• 6-16
• 等摩尔比的己二酸和己二醇在间歇反应 器中以硫酸作为催化剂反应。
C A0
Biblioteka PA0 C Pa : N .m 2 N : kg.m.s 2 Pa : kg.m 1 .s 2 A0 RT R 8.314 kJ .km ol1 K 1 J Nm kg.m 2 s 2 R 8.314 kg.m 2 m ol1 s 2 K 1 3 1 2 P 0 . 5 400 10 kg . m s 3 C A0 52 . 51 m ol . m A0 2 1 2 1 RT 8 . 314 kg . m m ol s K (185 273.15)K x A dx xA dxA V V A 0 r 0 C 1 x A FA 0 FA 0 A k A0 1 A xA
机械制图第6篇组合体

第6章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成的类似机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本章着重研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为今后学习零件图奠定基础。
6.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6.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
这些基本体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经过钻孔、切槽等加工。
如图6-1a所示的支座,可看成由圆筒、底板、肋板、耳板和凸台组合而成,如图6-1b所示。
在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应首先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基本体,并按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和组合形式画出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综合起来,即得到整个组合体视图。
这种假想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分析它们的形状、组合形式、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它是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注和看图的基本方法。
a)图6-1b支座的形体分析圆筒肋板底板凸台耳板a)直观图b )分解图6.1.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基本组合形式,或者是两种组合形式的综合。
叠加是将各基本体以平面接触相互堆积、叠加后形成的组合形体,如图6-2a 所示。
切割是在基本体上进行切块、挖槽、穿孔等切割后形成的组合体,如图6-2b所示。
图6-2c所示的组合体则是叠加和切割二种形式的综合。
a) b ) c )图6-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a)叠加式组合体 b )切割式组合体 c )综合式组合体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三种形式。
弄清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对画图和看图都很重要。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 (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界线,如图6-3所示。
6.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画组合体的视图时, 首先要运用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 并按照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组合形式、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逐步地进行作图。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机械制造基础第六至九章(答案)

第六章~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P158)2.进给量: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用工件每转的位移量来表达和度量。
(P158)3.背吃刀量:在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吃刀量,即工件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P159)γ: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刀具前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P165)4.前角α: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刀具后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P165)5.后角κ: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
(P165)6.主偏角rκ: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
(P165)7.副偏角'r8.积屑瘤:切削塑性材料时,在刀尖部位黏结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楔块,称为积屑瘤。
(P170)9.刀具耐用度: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由开始切削一直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切削时间,即刀具两次刃磨间的切削时间。
(P172)10.(铣削)背吃刀量:指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周铣时是已加工表面宽度,端铣时是切削层深度。
(P196)11.(铣削)侧吃刀量:指垂直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周铣时是指切削层深度,端铣时是指已加工表面宽度。
(P196)12.顺铣: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称为顺铣。
(P203)13.逆铣: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称为逆铣。
(P204)14.展成法:展成法是指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在专用齿轮加工机床上按展成原理切出齿形的加工方法。
(P247)二、填空题:1.车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车削的进给运动是车刀纵向或横向移动。
(P158)2.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P158)3.卧式车床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光杠、丝杠、刀架和滑板、尾座、床身及床腿等。
第六章 刨削加工

正文
(1)平面刨刀 它用于刨削水平面。 (2)偏刀 它用于刨削垂直面、台阶面和外斜面等。 (3)切刀 它用于刨削直角槽和切断。 (4)弯切刀 它用于刨削T形槽。 (5)角度刀 它用于刨削燕尾槽和内斜面等。 (6)样板刀 它用于刨削V形槽和特殊形状的表面等。
正文
2.按刀具形状和结构分类 一般可分为左刨刀和右刨刀、直头刨刀和弯头刨刀、整体刨刀和 组合刨刀等。
(一)常用刨床的种类 生产中常用的刨床除了上述牛头刨床外,还有下述几种。 1.龙门刨床 龙门刨床(图6-5)主要用于大型零件的加工,工件的长度可达十几米 甚至几十米。对中、小型工件,可以在工作台上一次装夹多个工 件同时进行加工,还可以用多把刨刀同时刨削,从而大大提高生产 率。与普通牛头刨床相比,其形体大,结构复杂,刚性好,加工精度也 比较高。
正文
(2)对工件的要求 1)工件在搬运、装夹时,要防止变形和磕碰。 2)工件粗刨后要经过时效处理,半精刨后也要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精刨,
其目的是消除内应力。 3)工件本身组织要均匀,无砂眼、气孔等缺陷。
4)工件的定位基面要平整,基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μm,工件的
两端必须要倒角,以防伤刀。
辅助运动。如调整机床时工作台的快速移动,如图6-4所示
正文
B6050型牛头刨床的传动结构式如下:
正文
三、B6050型牛头刨床的调整
1.行程长度的调整 2.滑枕工作行程前后位置的调整 3.滑枕行程速度调整 4.工作台进给量和进给方向的调整 5.滑枕在任意位置上的停止和起动
正文
四、常见刨床种类与型号的含义
正文
图6-8 校正钳口与滑枕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置 a)校正钳口与滑枕运动方向的垂直度 b)校正钳口与滑枕运动方向的平行度
第6章 剖面图和断面图-建筑制图与识图-李元玲

6.1剖面图
• 6.1.4 剖面图的种类 • 由于形体的形状变化多样,对形体作剖面图时所剖切的位
置、方向和范围也不同。下面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剖面 图的剖切方法。常用的剖面图有:全剖面图、半剖面图、 阶梯剖面图、展开剖面图、局部剖面图和分层剖面图六种。
第6章 剖面图和断面图
6.1 剖面图
• 6.1.1 剖面图的形成 • 剖面图是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切,移去介于观察
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对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所作的正 投影图。
6.1 剖面图
• 剖切平面通常为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剖面图的形成如图6.1所示。在(a) 图中假想用一个通过基础前后对称面的正平面P将基础剖切开,移去介于观察 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再将留下的后半部分基础向V面(投影面)作投影, 得到图(b)所示的剖面图。图中反映了:剖切到的建筑形体的材料图例和构
•移出断面图应在形体 投影图的附近,以便 识读。移出断面图也 可以适当的放大比例, 以利于标注尺寸和清 晰地显示其内部构造。
(a)
图6.16 (b)
6.2断面图
• 2.重合断面
•
将断面图直接画于投影图中,二者重合在一起,称为重合
断面图。如图6.16所示,为一角钢的重合断面图。它是假想用
一个垂直于角钢轴线的剖切平面剖切角钢,然后将断面向右旋
法都不能解决,可以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切开,所得到
的剖面图,经旋转展开,平行于某个投影面后再进行正投影称为
展开剖面图。
•如图6.8所示,为一个楼 梯展开剖面图,由于楼 梯的两个梯段间在水平 投影图上成一定夹角, 如用一个或两个平行的 剖切平面都无法将楼梯 表示清楚,因此可以用 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进 行剖切,移去剖切平面 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 将剩余楼梯的右面部分 旋转至与正立投影面平 行后,便可得到展开剖 面图,在图名后面加 “展开”二字,并加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指令说明
G74 指令循环轨迹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 编程示例
用G74 指令编写如图所示工件的槽加工程序(切槽 刀的刀宽为3 mm)。
端面槽加工示例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设计加工路线
加工路线 a) 粗加工路线 b) 精加工路线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 编制加工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四节 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一、切断工艺
1.切断刀及选用
切断钢件或铸铁材料时,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式中,a为主切削刃宽度(mm);D 为工件待加 工表面直径(mm)。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Z: 切槽终点处轴向绝对坐标值; W: 切槽终点相对切槽起点的轴向坐标增量; Δi: 刀具完成一次轴向切削后,在径向(X 向)的 移动量,该值用不带符号的半径值表示; Δk: Z 向每次切削深度, 该值用不带符号的值表示;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Δd: 刀具在切削至槽底部的退刀量(直径值),无 符号, 省略R (Δd) 时, 系统默认至轴向切削终点后, 径向 (X轴) 的退刀量为0; 为了避免刀具的碰撞, 该值一般取0;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7)切槽时,刀刃宽度、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宜 选太大,并且需要合理匹配,以免产生振动,影响加工 质量。
(8)选用切槽刀时,要正确选择切槽刀刀宽和刀头 长度,以免在加工中引起振动等问题。具体可根据以下 经验公式计算:
刀头宽度a ≈(0.5 -0.6)d (d 为工件直径) 刀头长度L = h +(2~3) (h 为切入深度)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Z:切削终点的Z 向绝对坐标; W:切削终点相对切削起点的Z 向增量坐标; Δi:径向(X 轴)进刀时,X 轴断续进刀的进刀量 (不带符号,单位为μm); Δk:单次径向切削循环的轴向(Z 轴) 进刀量(不带符 号, 单位为μm); Δd:切削至径向切削终点后, 轴向(Z 轴) 的退刀量, Δd 的符号总是正的; F:进给速度。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简单凹槽的加工
简单凹槽加工示意图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注意凹槽切削前起点与工件间的安全间隙, 本例中刀具位于工件直径上方3 mm处。
(2)凹槽加工的进给率通常较低。 (3)简单凹槽加工的实质是成形加工,刀片的形 状和宽度与凹槽的形状和宽度一样,这也意味着使用 不同尺寸的刀片就会得到不同的凹槽宽度。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 零件加工中, 槽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编程时要 引起重视。
2. 切槽刀通常有三个刀位点, 编程时可根据基准 标注情况进行选择。
3. 切宽槽时应注意计算刀宽与槽宽的关系。 4. G75 指令用于切槽相当于用数个G94 指令组成 循环加工, Δk 不能大于刀宽。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三节 异型槽的加工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一、端面直槽的加工
1. 端面直槽车刀的形状
端面直槽车刀的形状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端面切槽循环指令(G74)
(1) 指令格式 G74 R (e); G74 X (U) Z (W) P (Δi) Q (Δk) R (Δd) F ; 式中,e: 退刀量,该值是模态值; X: 切槽终点处径向绝对坐标值; U: 切槽终点相对切槽起点的径向坐标增量;
第一节 单槽加工 第二节 多槽加工 第三节 异型槽的加工 第四节 切断
第一节 单槽加工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一、窄槽加工
1.槽加工基本指令
(1)直线插补指令(G01) (2)进给暂停指令(G04) 1)指令格式 G04 P__;或G04 X__;或G04 U__;或G04;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指令说明 ①G04为非模态G代码。 ②G04延时时间由代码字P、X或U指定,P值 单位为毫秒(ms),X、U单位为秒(s)。
(2)对于宽度值不大,但深 度值较大的深槽零件,为了避免 切槽过程中由于排屑不畅,使刀 具前面压力过大出现扎刀和折断 刀具的现象,应采用分次进刀的 方式,刀具在切入工件一定深度 后,停止进刀并回退一段距离, 达到断屑和退屑的目的。
深槽零件加工方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若以较窄的切槽刀加工较宽的槽型,则应分 多次切入。
(2)切削速度在槽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 在切断加工时,切削速度由最大一直变化至零。切削 力、切削热也不断变化。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在槽加工过程中,随着刀具不断切入,实 际加工表面形成阿基米德螺旋面,由此造成刀具实 际前角、后角都不断变化,使加工过程更为复杂。
(4)切深槽时,因刀具宽度窄,相对悬伸长, 刀具刚性差,易振动,特别容易断刀。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代码执行过程
G75 指令运动轨迹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根据G75 指令切削循环的特点, G75 指令常用于 深槽、宽槽、等距多槽的加工, 但不用于高精度槽 的加工。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编程示例 如图所示,使用G75 指令进行宽槽加工
G75 指令加工宽槽示例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4)要调整凹槽右侧面位置,则需要改变偏置13 的Z 值。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二、宽槽加工
1.应用G94加工宽槽
等距槽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应用G75 指令加工宽槽
(1)指令格式 G75 R (e); G75 X (U) Z (W) P (Δi) Q (Δk) R (Δd) F_ ; 式中, e:径向(X 轴) 退刀量(单位为mm), 半径值, 无符号; X: 切削终点的X 向绝对坐标; U: 切削终点相对切削起点的X 向增量坐标;
1. 图样分析
由图可知, 该工序加工18 个4 mm 宽的槽,槽深为 14 mm(半径值),并且槽与槽之间的距离相等。该 零件槽多且尺寸相同,若采用G01 指令编制其加工程 序,大量的程序段会出现内容重复现象,增加了编程 的工作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程序编制
(1)第二级子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程序编制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开始加工时两个偏置的初始值应相等(偏置 03 和13 有相同的X、Z 值)。
2)偏置03 和13 中的X 偏置总是相同的, 调整两 个X 偏置可以控制凹槽的深度公差。
3)要调整凹槽左侧面位置,则需要改变偏置03 的Z 值。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程序编制
利用G75 指令循环加工后, 刀具回循环的起点位置。切 槽刀要区分是左刀尖还是右刀尖对刀, 防止编程出错。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二、应用子程序加工多槽
如图所示为切纸辊零件图, 试编制加工18 个宽度为 4 mm 槽的加工程序。
切纸辊槽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切纸辊槽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零件装夹
采用一夹一顶夹紧方式装夹零件。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编制加工程序
(1)左端轮廓加工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右端轮廓及槽加工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3. 工件加工
将编写的程序校验无误后,输入机床数控系统, 对刀设置刀具偏置参数(注意切槽刀以左刀尖为刀 位点对刀),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切断刀刀头长度太短,不能安全到达主轴旋转中心; 刀头过长则没有足够的刚度,且在切断过程中会产生 振动甚至折断。刀头长度L 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L = H + (2 ~3) mm 式中,L 为刀头长度(mm); H 为切入深度(mm)。
宽槽的加工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4)内孔槽刀的选用需要根据槽的尺寸,选择尺寸 合适的槽刀加工,尽量保证刀具在加工中能有足够的刚 度,从而保证槽的加工精度。
(5)端面切槽刀的选用需要考虑端面槽的曲率,合 理选择端面槽刀。
(6)注意合理安排切槽进退刀路线,避免刀具与零 件相撞。进刀时,宜先Z 方向进刀再X 方向进刀,退刀 时先X 方向退刀再 Z 方向退刀。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 程序编制
(1)编写槽加工子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2)编写槽加工主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三、梯形槽的加工
加工如图所示的梯形槽,试编写其加工程序。
梯形槽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 图样分析
图所示零件的中间部位为一带有圆弧倒角的梯形 槽,槽底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比较高,若采用 偏刀或圆弧刀加工,都很难一次加工成型,中间必 然留有接刀痕迹。加工该槽最好选用切槽刀。
三、实训练习
加工如图所示零件,毛坯尺寸为ϕ40 mm ×75 mm, 材料为45 钢。
槽加工实训零件图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 制定加工工艺
(1)工艺分析
通过图样分析可制定如下加工工序:
齐端面、打中心孔(手动)→粗精车零件左端轮廓→
掉头,粗、精车右端轮廓→加工5 mm ×4 mm 窄槽、直
径为
mm 宽槽至尺寸。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各种槽形状及位置
常见切槽刀 a)外圆切槽刀 b)内孔切槽刀 c)端面切槽刀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
1. 切槽加工工艺特点
(1)切槽刀进行加工时,一个主刀刃二个副刀刃 同时参与三面切削,被切削材料塑性变形复杂、摩擦 阻力大,加工时进给量小、切削厚度薄、平均变形大、 单位切削力增大。
(2)第一级子程序
第六章 切槽与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