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生化检测指标
酒精性肝病病例报告(1)

THANKS
感谢观看
既往史及个人史
患者否认肝炎、结 核病史,无 手 术 、 外伤、输血史。
个人史:偶尔吸烟史, 饮酒史20年,每日约 40 ° 白 酒 半 斤 , 折 合 酒精量160g/L。
否认“高血压”、 “糖尿病”、“冠 心病”病史。 否 认 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精神差,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 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 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 音4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双手细微震颤。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
肝衰竭诊断标准目前仍不统一,不同地区和组织对 于肝衰竭的认识存在差异。肝衰竭早诊断可以改善 患者的预后,且肝衰竭前存在“黄金窗口期”,该 窗口期对于预后非常重要。病因及诱因、炎症和免 疫反应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肝细胞再生 相关指标、风险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可能对肝衰 竭前期的发生进行预警。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应该 及早发现、早诊断肝衰竭,给予对症治疗,避免肝 衰竭持续加重,减轻患者病痛,减少医疗支出。
02
体质量减轻;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疸;
04
神经精神症 状;
05
肝掌、蜘蛛 痣。
诊断
一.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 2 周 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乙醇量(g)= 饮酒量(ml)×乙醇含 量(%)×0.8)
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 升高、MCV 升高 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禁酒后通常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
谷草和谷丙的比值正常值

谷草和谷丙的比值正常值谷草和谷丙是两种常用的生化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代谢状态。
它们通常作为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肝脏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谷草和谷丙的比值通常被称为AST/ALT比值,下面将详细介绍正常值以及其涵义。
谷草(AST)和谷丙(ALT)是肝细胞内两种重要的酶,它们在细胞内参与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的AST和ALT含量较低,而当肝脏受损或疾病发生时,它们会释放入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ST和ALT水平升高。
正常情况下,AST和ALT的正常值范围是比较相似的,一般为10-40 U/L。
AST/ALT比值通常在0.8-1.2之间,即谷草和谷丙在正常情况下的含量接近。
这个比值的正常范围可以参考肝脏功能的评价和鉴别诊断。
当AST/ALT比值高于1.2时,可能表示肝脏发生了一些病变或损伤。
一种常见的原因是酒精性肝病,这是由长期酗酒导致的肝脏损害。
酒精性肝病时,AST的升高比ALT更为明显,使得AST/ALT比值增高。
此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等也会导致AST/ALT比值的升高。
相反,当AST/ALT比值低于1.0时,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例如,急性肝细胞坏死时,肝细胞释放的ALT较多,导致AST/ALT比值偏低。
此外,晚期肝硬化、营养不良、妊娠等也可能导致AST/ALT比值的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AST/ALT比值仅是一种指标,不能作为单独的诊断标准。
只有结合临床症状、其他肝功能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才能更全面地评估肝脏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AST/ALT比值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设备和检测方法的差异导致的。
因此,在评估AST/ALT比值时,应参考该实验室所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
总之,AST/ALT比值是评估肝脏功能和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AST/ALT比值通常在0.8-1.2之间,小于1.0时可能表示急性肝细胞损伤,大于1.2时可能表示肝脏疾病或损害。
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我们 检 测 酒 精 性 肝 病 患 者 平 均 红 细 胞 体 积 ( V) 并 与病 毒 性 肝 炎 患 者 及 正 常人 M V 相 MC , C 对照, 分析 M V是否 适合 作为 诊 断酒 精性 肝病 的 C
标 志物 。
1 资料 与方法
抗凝 , MC 作 V检测 。2 l 抗凝 血 分 离血 清 作 一 m未 G T测定 。1 h内检测 完成 。
测定 用速 率法 , 试剂 为 贝克曼 原装 进 口试 剂 , 器 仪 为 B cmaC 4 E全 自动生 化分 析仪 。 ak n X C
13 标 本 留取 .
与正 常对 照组 比较 , P< .5 O 0 3 讨 论
肝脏是酒精 ( 乙醇 ) 代谢和降解的场所 , 酒精 对肝脏有直接损伤作用。饮酒后 8 %的乙醇迅速 0 被吸收 , 其中9 %进入肝脏代谢 , 0 大量饮酒使机体
以及炎症 细胞 浸润 。蛋 白质 和核 酸合 成 障碍 是 大 红 细胞形成 的重要 原 因 。而慢 性 酒精 摄人 导 致 维 生 素缺乏 , 特别 是维 生 素 B 2 维生素 B 、 酸 、 1、 6叶 维
37 1
00 )但 正 常 对 照组 和 急性 病 毒性 肝 炎 组 MC .5 , V 没 有显 著性 差异 ( 0 0 ) P> .5 。酒 精 性肝 病 和 病 毒 性肝 炎 一T水平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均 存 在 显著 差 异 G ( 00 ) 说 明 一T作 为诊 断酒 精性 肝 病 的指 P< .5 , G 标特 异 性较 差 。 而 MC V测 定 是 血 液 分 析 的一 项
14 统 计学 处理 .
用 SS 1. 计软件 进行 数据 处 理 , PS0 0统 两样 本 均数采 用 t 检验 , P< .5为有 显著 性意Leabharlann 义 。 以 00 2 结 果
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标准

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标准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临床上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
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肝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肝功能检查显示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
2. 腹水,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部不适,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等体征。
3. 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掌、蜘蛛痣等表现,肝功能检查显示凝血功能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
1. B超,肝脏呈现不均匀性回声增强,脾脏肿大,腹水等表现。
2. CT/MRI,肝脏呈现不规则形状,脾脏肿大,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三、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1. 肝穿刺活检,镜下可见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结节形成等肝硬化的特征性改变。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酒精代谢产物检测,血清乙醛、乙酰胆碱酯酶等代谢产物升高。
2. 肝功能检查,ALT、AST、GGT、ALP等肝功能指标升高。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
对于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时,应当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谨慎判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肝病患者每项生化检查各代表什么意思

谷丙转氨酶(ALT):0-40 U/L(单位/升)谷草转氨酶(AST):0-40 U/L(单位/升)碱性磷酸酶(ALP):40-150 Uγ-转肽酶(γ-GT):< 50 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正常情况:改良穆氏法< 500nmol.s-1/LReitman法2~30U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正常情况:改良穆氏法<667nmol.s-1/LReitman法3~30U 谷氨酰转移酶(GGT):10-60 U/L(单位/升)总蛋白(TP):60-83g/L(克/升)球蛋白(GLB):20~35g/L白蛋白(ALB):35~55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1:2.5g/L总胆红素(T-BIL):5-23 μmol/L(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D-BIL):0-7 μ间接胆红素(UCB):1.7-10.2 μ总胆汁酸(TBA):0-10 μmol/L(微摩尔/升)血糖(GLU):3.9-6.1 mmol/L(毫摩尔/升)甘油三酯(TG):0.56-1.71 mmol/L(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 mmol/L(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3.1 mmol/L(毫摩尔/升)尿素(BUN):1.7-8.3 mmol/L(毫摩尔/升)肌酐(CRE):40-23 106μmol/L(微摩尔/升)钾离子(K+):3.5-5.5mmol/L(毫摩尔/升)钠离子(Na+):135-145 mmol/L(毫摩尔/升)氯离子(CI-):96-108 mmol/L(毫摩尔/升)离子钙(n-Ca):1.05-1.3mmol/L(毫摩尔/升)总钙(T-Ca):2.1-2.6mmol/L(毫摩尔/升)凝血酶原时间(PT):9-13s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3-100%凝血酶时间(TT):10-1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22-38s总胆固醇(TCHO):2.33-5.69 mmol/L(毫摩尔/升)。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前篇文章讲解了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今天咱们了解一下生化中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吧。
参考值每个医院标准不一样,根据自己手上的化验单,能明白增高或减低的意义就OK 了。
一、总胆红素 T-BIL 2.0-20.0cmol/21、增高见于(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二、直接胆红素D-BIL 0.0-6.0umol/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三、间接胆红素IBIL 1.7-13.0umol/L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见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丙) 0-40u/L增高: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五、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草)0-37u/L增高: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ALT、γ-GT和C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检 测 酒精 性 肝 病 患 者 血 清 A T、・ L
G T和 C G水 平 的 变化 对 了解 病情 、 察预 后 均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 临床 价 值 。 观
【 关键词 】 酒精性肝病 ; 丙转氨酶 ; 谷氨酰转肽酶 ; 谷 甘胆酸 【 中图分类号】 R 7 5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04 20 )608 - 0 8 4 (0 8 0 -4 30 2
笔者对 6 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 了血清 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 L ) 谷氨酰转肽酶 ( G ) A T 、一 一T 和甘 胆酸 ( G) C 水平测定 , 旨 在探讨其 在酒精性肝病进程 中的临床价值 , 现将检测 结果分
康人作比较。结果 酒精性肝病 患者血清 A T G L 、 一T和 c G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组( 0 0 ) 血清 A J P< . 1 , I T和
一
G 、 G 水 平 呈 明显 相 关 ( 值 分 别 为 0 63 、.07 P值 均 小 于 OO ) 结 论 TC r , 26 0 58 、 .1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l 1月 第 2 6卷 第 6期
jH a a Me , o e e 0 8 V u i i d N vmb r 0 , .堑 0 h 2 N.
・
48 3
酒 精性 肝 病 患者 血 清 A T G L 、 一 T和 C G水 平检 测 的临床 意义
tersg i c c . eh d T ec n e  ̄a o so e D l L 一 n G lv l e e d tce l ic e s y i 8 a— h i in f a e M t o s in h o c n t n f r i A T。 GT a d C e esw r ee td w t bo h mit 6 i s J h r n l
肝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肝功能不全诊断标准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在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上出现异常,临床上常见的肝功能不全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对于患者的肝功能不全,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
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肝区疼痛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腹水、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
其中ALT、AST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淤积,ALP升高提示胆道阻塞,白蛋白降低提示肝合成功能减退,INR升高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2.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常常异常,PT延长是常见的表现。
3. 肝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形态结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
三、病因诊断。
在明确肝功能不全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病因诊断。
包括病毒性肝炎病毒学检测、酒精史询问、药物史了解等,以明确肝功能不全的病因。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肝功能不全的表现;2. 血清生化指标异常,如ALT、AST升高、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INR延长等;3. 凝血功能异常,如PT延长;4.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形态结构异常;5. 病因诊断明确,包括病毒学检测、酒精史、药物史等。
综上所述,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判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因诊断来综合判断。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明确诊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性肝病的生化检测指标
发表于:2004-02-09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 1279 次进入论坛与
医生即时沟通
长期过度饮酒,可造成肝细胞中脂肪聚集、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可能引起肝癌的发生。
然而人类对酒精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嗜酒程度与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并无明确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各种慢性肝病的相关酶学检查(即生化检查)在疾病性质的独立诊断上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酒精性肝病自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不同阶段的肝脏损害。
临床上绝大多数求诊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处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如肝功能失代偿期。
对症治理虽可以延长生存期,但不能逆转已有的病变。
酒精性肝病的检测指标不仅要鉴别各种酒精性肝损伤,而且还需筛选出可能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硬化的嗜酒患者的高危人群。
一、r-谷氨酰转移酶(GGT)及其同工酶,广泛分布于肾、胰、肠、脑等组织,临床上多用于肝胆和胰腺疾病的诊断。
近几年来,血清GGT被认为是识别酒精造成肝损伤的良好指标,长期过度饮酒可引起血清r-GT显著升高。
二、谷氨酸转氨酶(ALT)在除外肝外脏器病变的情况下,血清转氨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而肝内谷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超过体内其他脏器该酶活性,在反映肝损害时更具有特异性,被广泛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ALT虽然能反映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损害严重程度,但对诊断酒精性肝病的价值不大。
三、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各种类型的肝脏疾病因细胞膜损伤引起膜通透性增加造成血清AST升高,因此AST也被用来评估肝损害的严重程度。
AST作为单独指标诊断酒精性肝病并不是非常可靠);而AST/ALT>2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四、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CV),MCV是血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酒精代谢使有核红细胞成熟过程中面临叶酸缺乏,从而造成成熟红细胞的体积增大。
早在1972年,美国酒精中毒联邦委员会就将MCV作为诊断酒精中毒的主要指标之一。
Morgan等发现86.3%的男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和63%的女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出现大红细胞症;Chiek等人认为MCV与GGT联合运用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五、碱性磷酸酶(AKP)血清AKP活性检测以及AKP与GGT的比值)对诊断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价值,但血清AKP活性增高的原因较多,影响其广泛应用。
六、乙醇,血乙醇浓度可用酶法、化学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但多用于24小时内酒精摄入检查,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限制。
近几年来,国外已把测定呼气中酒精含量作为检测酒精摄入检查的“金标准”。
七、α-氨基-n-丁酸/亮氨酸(A/L),有科学家发现长期饮酒者A/L上升,该比值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超过正常的2倍以上,而在非酒精性肝病中却是正常的,认为这
是酒精性肝病的良好诊断指标但因A/L测定不仅需要氨基酸序列分析仪等高档仪器,而且方法费时、繁杂,不适合临床常规检查,并未获得推广应用。
八、D-葡糖二酸,酒精可诱导D-葡糖二酸合成酶增加。
早期的研究发现嗜酒者尿D-葡糖二酸含量增加,随后人们又发现尿D-葡糖二酸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并未超过血清GGT。
九、乙酸盐,各研究证实乙酸盐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92%,其诊断价值超过GGT,认为是酒精性肝病的较理想的诊断指标。
十、乙醛结合蛋白,乙醛是乙醇代谢的中间产物,也是乙醇对身体损伤的主要毒性物质。
乙醛可以通过乙醛脱氢酶催化作用转化成乙酸,也可以与多种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结合蛋白,乙醛结合蛋白既是酒精性肝病的致病因素,也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之一。
十一、肝纤维化指标,早期的纤维化无特征性的临床改变,可通过胶原蛋白、层粘蛋白和透明质酸等纤维化指标反映。
酒精引起胶原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造成胶原堆积形成肝纤维化。
研究表明前胶原Ⅲ(P-Ⅲ-P)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早期肝纤维化指标,P-Ⅲ-P在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期都明显上升,并与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纤维化程度相关,但在非酒精性肝病患者中也有升高。
十二、谷氨酸脱氢酶(NAD(P)+),血浆NAD(P)+浓度与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坏死程度相关,然而该酶的活性在戒酒后迅速下降,因此理想的检测时机是在患者最后一次饮酒的48小时内。
十三、尿5-羟色氨酰(5-HTOL),酒精影响5-羟色胺的代谢,使5-HTOL产量增加,检测尿5-HTOL对诊断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意义,但该指标与其它肝病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十四、缺糖转铁蛋白(CDT), CDT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灵敏度为76~91%,特异度为90~100%,并与患者的酒精摄入量和酒精性肝病严重程度相关,尽管也有报道认为CDT 的诊断价值因非酒精性肝病和肝癌患者存在而降低,但仍为目前酒精性肝病最好的诊断指标。
然而CDT的测量不仅需要特殊的贵重仪器设备、试剂经费昂贵而且耗时费力,影响了其广泛应用,现在多用于科研,尚未临床普及。
十五、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ICAM-1升高,该指标与肝脏组织学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同时,ICAM-1不仅与酒精摄入量,而且与酒精性肝病的活动程度也密切相关。
十六、其它指标,除上述的生化指标外,其它一些指标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也有零星报道,如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和玻璃体结合蛋白等,因其临床意义相对较小,不再赘述。
到目前为止,除了缺糖转铁蛋白外,尚无理想的生化指标单独较准确地对酒精性肝病进行诊断;而缺糖转铁蛋白因其检测方法学的缺陷在短期内不能在临床大规模应
用。
因此,利用常规检测的生化指标进行组合,提高其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