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系统概述
电控系统的组成

电控系统的组成电控系统是指由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总线等部件组成的系统,用于控制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空调系统等各种汽车子系统。
本文将就电控系统的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是电控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各个子系统的中央控制器。
ECU内部包含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总线接口等组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命令,通过输出接口将命令传递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汽车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二、传感器传感器是电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其传递给ECU。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等。
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监测汽车各个子系统的状态,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递给ECU,以便ECU 根据数据进行控制。
三、执行器执行器是电控系统中用于执行控制命令的部件。
它们包括发动机控制阀、制动器、变速器驱动器、电动窗机构等等。
执行器接收到ECU发出的控制命令后,将命令转换为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汽车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四、通信总线通信总线是电控系统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介质,它能够将ECU、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行统一管理。
通信总线的种类很多,包括CAN总线、LIN总线、FlexRay总线等等。
通信总线的作用是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对汽车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综上所述,电控系统的组成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总线等部件。
这些部件相互协作,实现了对汽车各个子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 GPS卫星定位防盗器功能就更强了,几乎综合 了所有的防盗功能,并能用卫星准确定位在5米 范围内,也就是眼前。其传感器有采用无线传 感的,很难破坏。
雷达防撞系统
• 该系统有多种形式。有的在汽车行驶中, 当两车的距离小到安全距离时,即自动报 警,若继续行驶,则会在即将相撞的瞬间, 自动控制汽车制动器将汽车停住;有的是 在汽车倒车时,显示车后障碍物的距离, 有效地防止倒车事故发生。
• 其功用是采集曲轴转动角 度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 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 以便确定点火时刻和喷油 时刻。
进气温度及压力传感器
• 它将进气岐管压装在进气管上或空气流 量计内。
• 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和 感应进气岐管内的真空变 化,将进气温度转变为电 压信号输入给ECU做为喷 油修正的信号。
• 它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 电阻作为感应元件,ECM 通过设计在自身内部的一 个电阻为冷却剂温度传感 器提供一个5V的参考信号, 并测量该电阻的压降。
氧传感器
• 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中, 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 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 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 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 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 近。
通信系统
• 这方面真正使用且采用最多的是汽车电话,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较普及。 目前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除车与路之间, 车与车之间,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之间的 通话外,还可通过卫星与国际电话网相联, 实现行驶过程中的国际间电话通信,实现 网络信息交换,图像传输等。
五、附属装置
• 全自动空调EA/C • 自动座椅 • 音响/音像
四、信息通讯系统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监控和控制车辆的各种功能,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性能和燃油效率。
汽车电控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变速器控制单元、刹车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控制来实现汽车的各种功能。
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采集数据,汽车上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如氧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等,它们负责监测车辆的各种参数,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油门开度等。
2. 数据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被送往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等控制单元,这些控制单元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控制策略。
3. 控制执行器,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控制单元会向执行器发送指令,比如调整发动机点火时机、喷油量、变速器换挡等,以实现最佳的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
4. 反馈控制,在执行器执行指令后,传感器会再次采集数据并反馈给控制单元,以便对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这样的过程,汽车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变速器、刹车等关键部件的精准控制,以确保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燃油效率。
同时,汽车电控系统也为汽车后续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电控系统。
总的来说,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控制单元处理数据、执行器执行指令和反馈控制的循环过程,以实现对车辆各种功能的精准控制和优化。
这一系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性。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汽车电控系统是汽车的控制系统之一,是指由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汽车上,用以控制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舒适配置系统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等的一套系统。
汽车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汽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控制单元内,在控制单元内进行运算处理,并根据运算结果发出指令,控制汽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和保护汽车的目的。
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常用于采集各种工作状态信息,如发动机的转速、温度、氧气含量等;底盘控制系统的轮速、转向角度等;安全保护系统的车速、刹车压力等。
控制单元是汽车电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汽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执行器是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传递给各个部件的接口,如发动机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翻转节气门、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等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具体来说,汽车电控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舒适配置系统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等几个重要的子系统。
发动机控制系统是汽车电控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子系统。
它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对发动机进行监测和控制,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气缸的运行状况以及工作负荷等信息,通过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时机、气门开合等参数,来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达到经济性、动力性以及环保性能的要求。
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变速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是根据车速、加速度、油门位置等信息来确定变速器的换档时间和点火时机,以实现平稳变速和节油的效果。
手动变速器则通过控制离合器的离合和换挡来实现变速的目的。
底盘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车轮的动力控制和制动控制,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底盘控制系统一般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动力分配系统(E-Diff)、车辆稳定控制系统(ESP)等。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是指通过电能储存系统(如电池组)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前进、制动、转向等等,并通过电控单元对电机和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电能储存: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储存电能,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会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 电机驱动:电池组通过电控单元输出电能,驱动电机转动以推动车辆前进、制动、转向等操作。
3. 能量回收:在制动或惯性滑行时,电机通过反向转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以实现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车速控制:电控单元根据车速信号和驾驶员的指令控制电机输出电能,从而控制车速。
5. 压缩制动:电控单元根据制动信号控制电机回转,使车轮减速,达到制动效果。
6. 转向控制:电控单元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差实现转向,例如左转时,左侧轮胎电机转速增加,右侧轮胎电机转速减小。
总之,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池组储存电能,通过电控单元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池组和电机,从而实现车辆的驱动、制动、转向等操作。
- 1 -。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

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汽车电控系统是指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运行和操作的系统。
它是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灯光系统等汽车的相关部件,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和结构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汽车电控系统的相关知识。
一、工作原理1.传感器感知:汽车电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身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电学参数。
例如,氧传感器能够感知排气中的氧含量,进而判断发动机的燃烧情况;油温传感器能够感知发动机的油温,从而为油路提供适当的油量和油压。
2.信号转化:传感器将感知到的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从而为后续的电子元件处理和传输提供基础。
例如,氧传感器将氧含量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电控单元。
3.信号处理:电控单元作为汽车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接收各个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计算各参数的值,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控制命令。
例如,在发动机控制方面,电控单元根据氧传感器的信号计算空燃比,再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调整喷油时间和量。
4.执行器控制:执行器根据电控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部件的工作状态。
例如,喷油器根据电控单元的命令,调节燃油的喷入量和喷射时间,从而实现发动机功率和排放控制。
二、结构1.感知系统:感知系统由各种传感器组成,用于感知控制参数。
例如,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氧传感器、油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2.信号调理系统:信号调理系统用于将传感器感知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转化。
例如,模拟信号经过模拟电路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传输给电控单元进行处理。
3.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处理感知到的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制定控制策略。
控制器一般由微处理器和相应的存储器组成。
4.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控制汽车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
例如,喷油器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调整喷油时间和量;制动系统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调节制动力度。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是指由电控单元、电池及电动机、充电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电子传感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一套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电控系统的工作是通过使用电池供电而不是燃油,从而驱动电动机,使汽车运行。
这个系统通过多个控件和传感器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对电能的分配、储存和转换。
电池和电动机是纯电动汽车的灵魂。
电池提供了电能,而电动机则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电池可以使用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比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能量。
电动机通常由交流电供电,也可以使用直流电,但后者需要通过变频器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以便电动机能够使用。
电子控制单元是车辆电控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和其他控件发来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在电池和电动机之间调整电能的分配。
控制单元还负责监测电池的电量,并根据需要控制充电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
电子控制单元还负责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扭矩,这样可以确保汽车的平稳加速和减速,并调整车辆的转向。
电子传感器是电控系统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收集车辆各项参数的信息,如车速、油门踏板位置、刹车踏板位置、转向角度等。
传感器向控制单元发送这些信息,使其能够根据反馈实时地调整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方向。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管理车辆电池的电力和热力功能。
BMS不仅可以监测电池的电量和充电状态,还可以监测电池的温度和健康状态。
如果电池过热或电池单体电压低于安全范围,BMS将自动降低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保护电池,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充电系统是将车辆的电池充电的设备。
纯电动汽车通常使用外部充电器将电能转移到车辆电池中。
充电器可以使用直流充电器或交流充电器,直流充电器可以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充满电,交流充电器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充满电。
充电器使用认证的充电插头连接到车辆的充电口。
在车辆电池和充电器之间,有一系列的电池保护器和电路,以确保充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汽车电控系统

汽车电控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基本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驱动器和控制程序软件等部分组成,与车上的机械系统配合使用,并利用电缆或无线电波互相传输讯息,进行的“机电整合”。
1.汽车电控系统有哪些组成1.包括动力传动总成的电子控制。
底盘的电子控制车身系统的电子控制信息通讯系统。
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电控悬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自动空调系统等。
2.电子控制系统就是应用控制装置自动地、有目的地控制、操作机器设备或过程,使之有一定的状态和性能。
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检测反馈单元、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转换放大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等几部分组成。
3.从控制原理来看,汽车电控系统可以简化为传感器、ECU和执行器三大组成部分。
传感器是感知信息的部件,功用是向ECU提供汽车运行状况和发动机工况等。
ECU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后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给执行器。
4.执行器即执行元件,其功用是执行ECU的专项指令,从而完成控制目的。
传感器、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2.汽车电控系统的作用汽车电控系统的功用是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通过性以及排放性能等。
虽然汽车车型不同、档次不同,采用电控系统的功能和多少也不尽相同,但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基本结构都是由传感器(传感软件)与开关信号、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器(执行原件)三个部分组成,这是电控系统共同的特点。
3.汽车电控系统工作原理燃油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4大部分组成,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燃油汽车相比,主要增加了电力驱动控制系统,而取消了发动机,它由电力驱动主模块、车载电源模块和辅助模块3大部分组成。
当汽车行驶时,由蓄电池输出电能(电流),通过控制器驱动电动机运转,电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带动车轮前进或后退。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与蓄电池容量有关,蓄电池容量受诸多因素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 (2)直接测量方式(通过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单位时间内发动 机吸入的空气量,后据发动机转速计算每一循环的空气量, 从而计算出循环基本喷射量)
(2) 、间歇喷射 特点:喷射不连续,每次喷射有固定的喷射持续期和间歇期, 喷油持续期长短控制了喷油量的大小。 同时喷射:所有喷油器并联,同时喷油。 分组喷射:把发动机所有气缸分2组(4缸)或3组(6缸) 依次交替喷射。 顺序喷射:按各缸工作顺序依次喷射。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29
2.1.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 怠速控制系统(ISC)
• 功用:是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 度、空调压缩机是否工作、变速器是否挂入挡位等, 通过怠速控制阀对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动 机随时以最佳怠速转速运转。
• 排放控制系统
• 功用:主要是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实行电子 控制。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EGR) 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空燃比闭环 控制,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等。
2.1.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 进气控制系统
功用:主要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 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动 力性。
• 增压控制系统
功用:是对发动机进气增压装置的工作进行控制。在装有废 气涡轮增压装置的汽车上,ECU根据检测到的进气管压力,对 增压装置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增压装置对进气增压的强度。
2.1.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 电控点火系统(ESA)
主要控制功能,控制内容:点火正时、闭合角控制、 爆震反馈控制
功用:是点火提前角控制 。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 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 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 目的。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3按喷射系统控制方式分
——机械式和电控式喷射系统
1、 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
(1)机械式- K系统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机电混合式汽油喷射系统(KE系统)
20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EFI) 特点:喷油器由电磁线圈驱动,喷油量和时机完全由电控
电子控制单元(ECU):给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 受传感器或其他装置输入的电信号,并对所接受的 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处理,根据计算和分析 的结果向执行元件发出指令。
2.1 汽油机电控系统及控制功能
执行元件:受ECU控制,具体执行某项控制 功能的装置。 常用的执行元件有:喷油器、点 火器、怠速控制阀、EGR阀、炭罐电磁阀、 油泵继电器、节气门控制电机、二次空 气喷射阀、仪表显示器等。
• 2、多点喷射(MPI)
• 每个汽缸设一个喷油器,可保证各缸混和气的均匀和空燃比 的一致性。缸内喷射;进气管喷射(缸外喷射)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2按喷射时序分类——连续喷射、间歇喷射
(1)、连续喷射 特点:喷油器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喷油,不考虑 各缸工作顺序和喷油时刻,控制简单。 应用:缸外喷射,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
执行元件
传感器
执行器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汽油机电控系统及控制功能
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用于采集控制系统所需 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路输送给ECU。
常用的传感器有:空气流量计、进气管绝 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 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液 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起动开关、 空调开关、档位开关、制动灯开关等。
单元控制 据控制功能分:单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发动机集中管理
系统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4.按进气量的测量方式分类
(1)间接测量方式(通过其他参数的测量值推算出空气流量) ①节气门开度测量方式:又称为节流-速度方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用节气门传感器测量的节气门开度和发动 机转速.推算出吸入空气量并计算燃料量。
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常采用这种方式(废气再循环发动机无 法使用)。 ②绝对压力测量方式:又称为速度-密度方式。
根据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的进气管内的绝对压力和发动机转 速,推算出进气流量,从而确定燃油喷射射量。由于进气管中 的压力波功,这种方式的测量精度稍差
采用间接测量方式的汽油喷射系统结构简单,进气阻力小, 但是测量精度低,受外界条件影响大,需要对大气压力和进气 温度进行修正。
2.1.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 自诊断与报警系统
功用:用来提示驾驶员发动机有故障;同时,系统将故障信 息以设定的数码(故障码)形式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帮助 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类型和范围 。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2பைடு நூலகம்1、按喷射置分类
分为缸内直喷、进气管喷射两种方式。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汽车电控系统概述
主要内容: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控制功能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2.1 汽油机电控系统及控制功能
2.1.1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构成:
任何一种电子控制系统,其主要组成都可分为信号输入装 置、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元件三部分。
信号输入装置 (各种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 (ECU)
2.1.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
最主要控制功能,控制内容:喷油正时、喷油持 续时间、停油控制、燃油泵控制
功用: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喷油量,再根据其他 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等)信号等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 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从而 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 1、缸内直喷
•
如图所示:
2.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进气管喷射:
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 1、单点喷射(SPI)
• 将燃油喷射在节气门的前方,燃油喷入后随空气流入进气歧 管内,再进入气缸。(节气门体喷射TBI,中央喷射CFI),结 构简单,工作可靠,对发动机本身改动量小,成本低,安装 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