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位置与方向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1)3月1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法:引导探究学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到的物体的形状可 能是不同的。
巩固练习
1. 下面右边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名字)
[选自《.》 ]
看到图①的是(小丽), 看到图②的是(小飞), 看到图③的是(小华), 看到图④的是(小莹)。
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习
2. 下面右边的几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选自《.》]
因为他们是从 不同的方向观 察大熊猫的。
小明 小亮 小丽 小红
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归纳小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观察物体时,要根据观察者 的位置和所观察物体的各部位特征进行判断。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连一连。[教材P68 做一做]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 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教材P71 练习十六 第4题]
③
④
②
①
(③)
(①)
(②)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说一说下面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1题]
我从上面拍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 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2题]
①
③
②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 连一连。[教材P70 练习十六 第3题]
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如果要让每个人都 全面地观察大熊猫, 该怎么办?
请小组成员按顺时针的方 向,变换到其他三个位置 进行观察。
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呢?
第1课时1观察物体(一) 峄城底阁中心小学 马洪娟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7-78页第一个红点,第78-79页自主练习1-6题,《新课堂》第57-59信息窗1。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2个)长方体实物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验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正确辨别从上面、右面和正面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给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形状和摆放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长方体的物体。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游戏导入(三位同学都想当个小画家,大家当个小裁判看谁画的对)为什么这三位同学画的都不一样,是不是哪位同学画错了?观察物体也有很大的学问。
这节课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商场,去观察物体,好吗?(板书:观察物体)【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以同学们喜欢的游戏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2、出示课本情境图教师谈话:五.一节的时候,商场里举行了“冰箱冰柜大展销”的活动。
热闹的场面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张鹏、李笑、王军三人也跑去看个究竟。
请看大屏幕:提问:你找到他们了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张鹏站在冰箱和冰柜的正面,李笑跑到冰箱和冰柜的右面,而王军则跑到了楼上,看到的是冰箱和冰柜的上面。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看冰箱和冰柜,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呢?2.张鹏看到冰箱和冰柜的正面是什么样子的?3.李笑看到冰箱和冰柜的右面是什么样子的?4.王军看到冰箱和冰柜的上面是什么样子的?5.如果从左面看冰箱和冰柜,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教师谈话: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能力培养与测试1-4单元答案解析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上
4
4 ③
②
从正面看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2—6=6(个) 图①再添6个
6个
9个 2×3×3—9=9(个)
图②再添9个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R·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1)
11 11
19
17
2
19 19 17 2
a代表13,b,c,d代表5,7,11。
第6课时 质数和合数(2)
1或7
1或7
3或9
1或7
0~9
1~9
0~9 0
0
2,5,8 1,4,7
1,4,7
0,3,6,9
0
2,3,5,7,11,
2
13,17,19 3,5,7,11,
4,6,8,10,12,
13,17,19
14,16,18,20
4,6,8,9,10,12, 14,15,16,18,20
9,15,
① ① ②
③
③
2 偶数 奇数
15 合数 质数
60÷2=30(cm) 30=7+23=11+19=13+17
也面就积是有说三符种合情长况和:宽都是质数且长
和(宽1)的1和3×为173=0的22有1(三cm种2情);况 (2)11×19=209(cm2); (3)7×23=161(cm2)。 答:这个长方形面积最大是221cm2。
40×4+22×4+30 =160+88+30 =278(cm) 答:这条彩带的长度是278cm。
第2课时 正方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1)》 课件.ppt

二、探究新知
如果要让每个人 都观全察面物地体观要察大 熊全猫面,、怎有么序办。?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换个方法玩具转一转。
三、知识运用
(一)连一连
(二)下面的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三、知识运用
(三)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1)
来宾政和小学 冯菊英
一、故事导入,盲人摸象
认识:
正面 侧面 后面
动手操作
从自己的角度观察玩具。小组讨论并说一 说,你看到的是玩具的哪个面?小组成员看到 的一样吗?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为什么他们 看到的都不 一样?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 第一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也基本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不相同。
但是在本节课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本来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准确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观察经验。
要让学生以亲身体验、操作为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辨认物体,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能区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图判断观察位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玩具小猴子8只,数码照相机一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巧用儿歌讲故事(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给大家说一说?生:…(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师: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投影,在图片旁边出示儿歌,并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四位盲人去摸象,一起来到大象旁,一人摸到象耳朵,说像蒲扇能扇凉,一人摸到象身体,又大又厚像堵墙,一人摸到大象腿,说像柱子高过房,还有一人摸尾巴,说像绳子细又长,小朋友们不要笑,快把叔叔帮一帮!师:小朋友们,为什么同是一头大象,盲人叔叔说出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不同部分。
师:是啊,盲人叔叔看不见,以为他们摸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大象了,怎样才能让盲人叔叔们真正了解到大象的样子呢?生1:让盲人叔叔们把大象完整的摸一遍……生2:我们把大象的样子仔细的说给盲人叔叔听……师:你们真是又聪明又善良的好孩子,我们要想把大象的样子描述给盲人叔叔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大象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体验从正 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 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但对于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仍需要进行系统地整理;
( ) ( )( )
课后练习 1 下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 上面 ) ( 侧面 ) ( 正面 )
2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 样摆?
,用5个小正方体可以怎
答案不唯一
3 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从正面看
(√)
()
从上面看
()
() 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体会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发展自主整理与归纳的能力与习惯。
下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图形的形状。 从上面看到的 从正面看到的
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
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课堂练习 1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摆一摆。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答案不唯一
2 下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 上面 )
( 正面 ) ( 左面 )
3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
,用5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答案不唯一
课堂总结
只给出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 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2024新粤教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1. 观察物体》教学课件

第1课 什么方法 描述它的特征?
问题与想法1
你喜欢的文具有什么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
我认为文具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材料、形状等方面来描述。
探索与实践1 向同学介绍一个文具的特征。
可以参考以下句式与同学交流:
我介绍的文具是
我的发现: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形状、颜色、表面粗糙 程度、材料、功能等方面来描述文具的特征。
问题与想法2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我认为可以通过比较轻重、软硬、长短,来发现物体 更多的特征。
探索与实践2
选择两个物品,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发现物品 的更多特征。
掂一掂,说一说哪个 轻,哪个重。
,它的颜色是
,形状是
,制作材料是
,用途
是
……
观察并记录:
观察图中的文具, 根据文具的特征完成 连线。
交流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分 享你们小组的记录,并 说说它们的特点。
·粉色,塑料,能装文具。 ·粉色,可以擦除铅笔的笔迹。 ·黑色,细长,木质,可以写字。 ·银灰色,金属,可以量长度。
讨论与发现1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文具的特征?
按一按,说一说哪个 软,哪个硬。
量一量,说一说哪个 薄,哪个厚。
观察并记录: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做好记录,在□中画√。
讨论与发现2
你是怎样比较两个物体的特征的?你有什么发现?
掂一掂,比较物体的轻重。 按一按,比较物体的软硬。 量一量,比较物体的厚薄和长短。
思考与练习
游戏“你说我猜”:一位同学说特征,另外一位 同学来猜,看看哪位同学猜得准、猜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
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操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